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專項審計

上市公司專項審計

發布時間:2021-06-23 18:47:37

Ⅰ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對上市公司進行審計需要滿足什麼條件(資格)請詳細說明。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對上市公司進行審計需要滿足的條件(資格)是具有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
才可以對上市公司進行審計執業。根據《財政部 證監會關於調整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申請條件的通知》(財會〔2012〕2號)的有關要求,具有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條件如下:
(一)依法成立5年以上,組織形式為合夥制或特殊的普通合夥制;由有限責任制轉制為合夥制或特殊的普通合夥制的會計師事務所,經營期限連續計算;
(二)質量控制制度和內部管理制度健全並有效執行,執業質量和職業道德良好;會計師事務所設立分所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分所應當在人事、財務、業務、技術標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做到實質性的統一;
(三)注冊會計師不少於200人,其中最近5年持有注冊會計師證書且連續執業的不少於120人,且每一注冊會計師的年齡均不超過65周歲;
(四)凈資產不少於500萬元;
(五)會計師事務所職業保險的累計賠償限額與累計職業風險基金之和不少於8000萬元;
(六)上一年度業務收入不少於8000萬元,其中審計業務收入不少於6000萬元,本項所稱業務收入和審計業務收入均指以會計師事務所名義取得的相關收入;
(七)至少有25名以上的合夥人,且半數以上合夥人最近在本會計師事務所連續執業3年以上;
(八)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在執業活動中受到行政處罰、刑事處罰,自處罰決定生效之日起至提出申請之日止未滿3年;
2.因以欺騙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證券資格而被撤銷該資格,自撤銷之日起至提出申請之日止未滿3年;
3.申請資格過程中,因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被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準的,自被出具不予受理憑證或者不予批准決定之日起至提出申請之日止未滿3年。
具有上市公司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持續具備申請條件。具有上市公司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自取得資格第三年起,每一年度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審計業務客戶家數(含證監會已審核通過的IPO公司戶數)不得少於5家,或者每一年度上市公司審計業務收入不得少於500萬元。

根據證監會2014年3月10日晚間公布2014年第13號公告,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40家。

Ⅱ 企業內部專項審計項目一般有哪些啊

企業內部專項審計一般有以下項目:

1、財務審計:對公司財務計劃、財務預算執行情況、財務收支的合法性、真實性、效益性等進行監督檢查;對財務管理和財產管理情況等進行監督評價。

2、內控審計:對公司內部控制系統的合法性、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測評和監督檢查。內部控制的審查和評價的重點為公司(包括控股子公司)采購和銷售環節、對外投資、購買和出售重要資產、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募集資金使用、信息披露事務等事項。

3、基建項目審計:對基本建設、技術改造等工程項目立項、計劃、合同簽訂、執行情況、工程項目施工現場控制、概預算、決算等進行的內部審計監督。

4、合同審計:對公司大宗物資采購合同、產品營銷合同、承包租賃合同、技術轉讓合同等合同執行情況、存在的問題和違規違章情況等進行的內部審計監督。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及公司認為重大的合同,審計部門應當參與合同前期審查。

5、責任審計:對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所屬分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負責人和各部門負有經濟責任的管理人員任期的履職情況、經濟活動及個人收入情況等進行的內部審計監督。公司副總以上人員審計由審計委員會授權審計;副總以下需要審計的由總經理授權人力資源部委託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審計。內部審計部門原則上應於相關經濟責任人離任、離職前進行審計。

6、專項審計:對與公司經濟活動有關的特定事項,向公司有關部門或個人進行專項審計調查,並向審計委員會報告審計調查結果。包括:

6.1 管理審計:對被審單位管理活動的效率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計。

6.2 效益審計:在財務收支審計基礎上,對其經濟活動效益性、合理性進行審計。

6.3 審計調查:對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調查。

6.4 職工保險福利收繳支付審計。

7、公司年度內部控制測試與自我評價審計:對公司的內部控制、部門及管理層提交的年度內部控制測試和自我評價報告進行審計,並提交公司年度內部控制測試與自我評價報告。

8、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總經理授權的其他審計。

企業內部專項審計到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提供企業的中期、年度會計報表審計、企業財務報表審閱、預測性財務信息審核、公司重組、分立、破產、清算審計、投資績效評價與經濟責任審計、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設計與評價等服務。

Ⅲ 上市公司審計的目的是什麼

從微觀層次來說,上市審計的目的是對被審計單位會計期間的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提高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
從宏觀層面說,審計目的包括直接目的和終極目的兩部分。
直接目的體現的是不同審計信息使用者直接的需求動機,而終極目的則是撇開具體的審計信息使用者,從社會經濟權責結構的整體考察而形成的人們對審計需求的動機。審計的直接目的是降低信息風險,終極目的是維護經濟秩秩序。

Ⅳ 上市公司年度審計一般在什麼時候開始

上市公司年報和審計報告是4月底必須出的,是兩份報告。

年度審計報告:根據公司規模不同差別很大,一般來說年底扎帳以後年報審計正式開始。

有的是春節後開始,小一點規模,比如創業板的公司可能一個多月就能出報告,大一點的主板公司可能要兩三個月。

一般情況下中報是不需要審計的,如果要審計,會比年報時間稍短一些。

(4)上市公司專項審計擴展閱讀:

通常用於工商年檢,企業投標,股東了解公司的運營情況等。會計師事務所對所出具的審計報告要承擔法律責任。

審計報告必須由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兩名以上執行證券期貨相關業務的注冊會計師出具。

審計意見必須由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蓋章、簽名(應提交審計意見原件,不得復印。

公司有責任將正式報送中國證監會的年度報告材料送存所聘任的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有責任復核公司向中國證監會提供的財務會計資料(包括會計報表和會計報表附註)是否與注冊會計師已簽發審計意見的財務會計資料一致。

Ⅳ 上市公司每年必須需要哪些審計

上市公司每年必須要審計的是每年披露的年報。
年度報告是指公司整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及其他相關文件。國務院發布的《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57條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向證監會、證券交易場所提供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年度報告。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准則第二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對公司年度報告中應披露的信息作了詳細的規定。

Ⅵ 審計和專項審計有什麼區別

審計和專項審計的區別包括審計范圍方面的不同、審計作用的不同、審計方法的不同。

一、審計范圍方面的不同

從審計范圍的廣度來看,常規審計涉及的業務種類較廣泛,幾乎所有開辦的業務及工作都要納入常規審計的范圍。而專項審計的審計范圍則具體到某一項的業務或某一方面的工作,專門對某一項業務進行專項審計。正是由於審計范圍廣度的不同,直接導致了常規審計與專項審計在審計深度上的不同。

專項審計相對常規審計來說,審計工作更加細化,更加專業化。涉及到每一步具體的操作,從整個流程的開頭直到結尾,從前台的操作到後台的內部控制。而常規審計由於業務量大,涉及的方面較多,因此不可能做到審計工作如此細化,只能針對某些重要環節進行審計,不可能關注到每一方方面面。

二、審計作用的不同

常規審計是加強日常內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可以通過對各項業務一些重要環節的審計,有效控制風險的發生,起到事前防範的作用,同時可了解到日常經營情況。而專項審計由於具體到某一業務,因此審計結果也比常規審計更加詳細具體,可以了解到每一個細節的內部控制情況,同時可根據專項審計結果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和控制措施。

三、審計方法的不同

常規審計的審計方法比較寬泛,審計人員主要是根據自已的業務知識和審計經驗進行審計。而專項審計往往會制定一套詳細的審計方法來供審計人員參考,要求審計人員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和綜合分析能力。

有審計需求到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瑞華主營審查企業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辦理公司合並、分立、注銷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工商注冊、代理記賬、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稅務代理服務,稅收咨詢和策劃。

Ⅶ 上市審計和上市公司審計是一個意思嗎

不是一個意思
上市審計是指公司准備上市時的全面審計
通過這個上市審計後才能辦理上市。
是對公司可否上市做的一種資格認定

上市公司審計是指已經上市 的公司正常的審計工作,是對上市公司的一種監管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專項審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
湖北融資租賃管理辦吧 瀏覽:208
信託銀監會證監會 瀏覽:752
微店分銷傭金 瀏覽:970
美國期貨指數杠桿率 瀏覽:801
報一淘設置多少傭金 瀏覽:553
廣東貴金屬交易是期貨嗎 瀏覽:40
貴金屬延期保證金賬戶明細 瀏覽:697
期貨連續漲跌停 瀏覽:209
境外匯款到國內 瀏覽:62
短期理財性基金 瀏覽:648
第五套人民價格表 瀏覽:353
大步集團掌握重工 瀏覽:84
房地產企業通過信託的融資比例較低 瀏覽:17
外匯交叉盤跟只哦按有什麼區別 瀏覽:688
融資許可證哪裡辦 瀏覽:362
銀行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資料保留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