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回購並注銷本公司部分股份時回購價格低於面值是為什麼要記資本公積的貸方,請舉例說明
打個比方 企業以10元每股的價格回購1萬股,面值為1元的股票
那麼 一 回購庫存股
借 庫存股 10 0000
貸銀行存款 10 0000
二注銷庫存股時
借 股本 1 0000
資本公積- 股本溢價 9 0000
貸 庫存股 10 0000
資本公積- 股本溢價不夠時,假如只有8 0000,那麼只能沖8 0000
另外10000要沖留存收益
借 股本 1 0000
資本公積- 股本溢價 8 0000
利潤分配- 未分配利潤 9000
盈餘公積 1000
貸 庫存股 10 0000
,假如低於面值購進的話,注銷時就簡單了,直接在貸方將差額記入股本溢價里
② 什麼叫溢價回購
綠票訛詐(Greenmail)又譯訛詐贖金,直譯為綠訛詐函又稱:溢價回購,由green(美元的俚稱)和blackmail(訛詐函)兩個詞演繹而來,指的是單個或一組投資者大量購買目標公司的股票。
其主要目的是迫使目標公司溢價回購上述股票(進行訛詐)。出於防止被收購的考慮,目標公司以較高的溢價實施回購(給付贖金),以促使上述股東將股票出售給公司,放棄進一步收購的打算。這種回購對象特定,不適用於其他股東。
(2)股份回收溢價8到24倍擴展閱讀:
案例收購溢價成因分析
(一)中外的價值評估方式存在差異
對於目標股權的價值評估國內外存在較大差異,對於股票不公開交易的企業,國際推行的做法是採取現金流量貼現法,注重市場價值的評估,充分考慮資產的未來盈利能力和市場綜合因素。
因為現金流量貼現法對股權進行定價的基本假設是有效市場假說,該方法在成熟市場條件下才被承認。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轉讓價格通常以每股凈資產為基礎,更注重歷史靜態的賬面價值的評估,而且,我國國內監管機構普遍認可的是歷史成本重置的評估價格。
(二)我國價值評估的忽略因素
控制權。決策權的角度來分析,一旦匯源被全資並購,那麼匯源一切的決策,最終目的圍繞著可口可樂的利益。目標一致性可增加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企業的決策效率。而可口可樂的全資收購,可以讓匯源全心全意地為可口可樂公司服務。
③ 公司股票溢價回購標準是什麼,怎麼確定
公司股票溢價回購標準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公司自己回購,則由公司自己定,而如果是其他公司購並的說,就由購並公司根據要購買的公司的發展前景和目前的價值來定的。
④ 請問,講公司回購溢價為-70-80%是什麼意思
公司回購股份一般都設一個最高限價,這個限價的意思是只要股價超過這個限價,回購就停止,回購溢價意思是當前股價和限價之間有價差。
⑤ 股份回購符合規范海關法
。中國新公司法第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減少公司注冊資本; (二)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 (三)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 (四)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的。
2)
股份回購與紅利分發哪個更有利,主要取決於公司處於何種納稅部位。如果滿足下列條件,股份回購是有利的,否則,分發紅利更有利。其條件是:T>g(1一b),其中T是邊際所得稅率,g是資本收益稅率,b是基本所得稅率。假定資產所得稅率為30%,基本所得稅率亦為30%,那麼當邊際所得稅率高於51%時,股份回購對股東有利。
3)
回購股份在實戰中往往是作為輔助戰術來實施的。如果單純通過股份回購來達到反收購的效果,則往往會使目標公司庫存股票過多,一方面不利於公司籌資,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公司資金的流動性。目標公司財務狀況是制約這一手段的最大因素。
4)
綠色勒索者或收購狙擊手往往佯攻逼迫目標公司溢價回購自身股份,以此套取可觀收益。所謂綠色勒索。其基本內容是:目標公司同意以高於市價或襲擊者當初買入價的一定價格買回襲擊者手持的目標公司股票,襲擊者因此而獲得價差收益。同時,襲擊者簽署承諾,保證它或它的關聯公司在一定期間內不再收購目標公司,即所謂的「停止協議」。
⑥ 什麼是溢價回購
綠票訛詐(Greenmail)又譯訛詐贖金,直譯為綠訛詐函又稱:溢價回購,由green(美元的俚稱)和blackmail(訛詐函)兩個詞演繹而來,指的是單個或一組投資者大量購買目標公司的股票。其主要目的是迫使目標公司溢價回購上述股票(進行訛詐)。出於防止被收購的考慮,目標公司以較高的溢價實施回購(給付贖金),以促使上述股東將股票出售給公司,放棄進一步收購的打算。這種回購對象特定,不適用於其他股東。
⑦ 大股東溢價回購什麼意思
大股東通常指企業的所有者,企業的主要投資者,持有大量股票對企業的命運具有話語權的人。
溢價是漲價的一種文藝化說法。
回購是指從他人處購買自己企業的股票。
所以,把上面的關鍵詞連在一起就是:企業的主要持股人花錢從市場上購買那些價格高於自己成本價的股票。(通常來說,這可以算是一個重大利好)
⑧ 溢價回購利率可以解釋一下嗎
34
⑨ 關於公司回購個人股份的處理
股份回購的賬務處理
股份回購是指股份公司由於資本過剩、改變股權結構或企業發生重大虧損而需要減少資本時,按一定的程序購回發行或流通在外的本公司股份。我國的會計准則對股份回購引起的會計問題沒有具體的規定,因而使得各股份公司對此處理不一。
由於股票發行價格與面值不一定相同,因而收回股票的價格也可能與發行價格不同。「股本」科目是按股票的面值登記的,收購本企業股票時,亦應按面值注銷股本。超出面值付出的價格,目前有四種不同的處理方法:
一、主張依次沖減資本公積、盈親公積、未分配利潤。理由是資本業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在股份回購時,應該按照核心的項目依次沖減。同時,考慮到公司在發行股票時,溢價部分已記入資本公積賬戶,因此,首先沖減資本公積賬戶。特別是如果公司回購股份的目的不是為了注銷,而是准備將來再次發行或流通,則這部分回購的股份再次發行時的溢價部分也要記入資本公積科目。
二、主張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理由是股份回購決策是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根據配比的原則,應該由未來的業務經營活動負擔相應的成本,而不應該由當前所有的股東承擔其後果。因此,主張尚未沖減的余額應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由那些對公司未來充滿信心的股東承擔股份回購的溢價部分。
三、主張按比例沖減相關權益科目。理由是所有者權益項目重要性是一致的,性質是相同的,沒有先後的順序可言,應該按同等比例沖減。
四、主張按贖回的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沖減資本公積、盈餘公積,不足部分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此法兼顧了配比和同股同權的原則,因此,也深得筆者的青睞。理由有三:
(一)注銷的股份與留存的股份性質一樣,應該與留存的股份平等地享有公司的凈資產,按照比例沖減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如果採用其他方法,則意味著人為地將不同的權益項目加以區分或排序。
(二)公司作出股份回購決策體現了未來的發展戰略,理應由未來的業務經營活動負擔相應的成本,達到經濟決策與經濟後果匹配的效果。因此,尚未沖減的余額應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由那些對公司未來充滿信心的股東承擔股份回購的溢價部分。
(三)股票回購決策一經作出,在現有的條件下通常會提高每股的盈利水平,並提高凈資產收益率,進而提高股價,使未來的股東享有更高的市場回報。這部分超額回報與股票回購的溢價部分應該有一個配比的關系。對此影響未來的決策承擔經濟後果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