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朝李家天下有多少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繼隋朝之後的強盛王朝,歷經289年,共21位皇帝。
2. 重生在大唐李家的小說 比如李世民大哥 他 他弟弟
重生紈絝獨霸隋唐
3. 唐朝李家是什麼民族
鮮卑族與漢族混血。所以是半個漢人,半個鮮卑人。
李家數代與鮮卑皇室和貴族通婚,成為熾手可熱的隴西一大望族。
在北周、隋朝兩代,李淵家族都是皇親國戚。李淵的母親是隋文帝獨孤皇後的親妹妹。
李淵與隋煬帝楊廣是姨表兄弟。
追根溯源:
唐朝的皇族李氏屬於隴西李氏的一支。隴氏李氏自漢代以來就非常出名,西漢時期出現了象李廣、李陵這樣的名將。而且李廣的族弟李蔡在漢武帝時期一度出任丞相。不過,在李陵投降匈奴以後,隴西李氏在政壇上開始沉寂,但是卻一直是地方上的豪族。五胡十六國時期,出身於隴西李氏的豪族李丙建立了西涼,他遙奉東晉為正朔,被封為酒泉公。不過他對內是稱王的,死後謚號為武昭王,所以他又稱西涼武昭王。可是西涼政權僅存兩代,就被周邊政權滅掉。西涼武昭王後裔輾轉投奔了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開始確立門閥等級。當時隴西李氏的領袖李寶雖受孝文帝的寵信,他成功把太原王氏策化成北方四大名門之一,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卻沒有讓聲望地位都比太原王氏顯貴的隴西李氏名列其中,李寶為此十分郁悶。還有一說,孝文帝確定閥等級時,各大名門望族都趕去洛陽討封,結果隴西李氏連夜趕到洛陽還是晚了,所以隴西李氏又被當時人譏笑為「馳李」。隴西李氏雖然沒有名列當時四大名門之列,可是在地位恩寵方面並不比四大名門差。
滿意請採納
4. 唐朝皇室李家與後唐李家有何聯系
唐朝李家是隴西的。
沒什麼血緣關系,李存勖本沙陀人,李克用長子。沙陀部出自西突厥
沙陀部人,先世姓朱邪,祖朱邪赤心,被唐帝賜姓李,父李克用,被唐昭宗封為晉王
所以他們和唐朝的李家沒有血緣
龍德三年(923)四月,李存勖稱帝於魏州,是為庄宗,改元同光,國號唐,史稱後唐。
後唐是後人加上去的,他們自己只是用國號唐而已
5. 李家班輩:本光世乾坤,道德榮發生,來自福廣一帶,是不是大唐李家王族血統呢
應該是吧。
6. 唐朝李家屬於突厥血統——是事實,還是造謠
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淵的母親,獨孤氏,是隋文帝一後的姐妹,屬於非漢族,所以他有胡人的血統
7. 隋朝楊家和唐朝李家的關系
李虎是北周八大柱國之一,楊忠是北周十二大將軍之一,所以兩人是同僚關系。後來李虎有了兒子李昞,楊忠有了兒子楊堅,李昞和楊堅都娶了八大柱國之一的獨孤信的女兒,因此李昞和楊堅又多了連襟這一層關系。再後來李昞有了兒子李淵,楊堅有了兒子楊廣,李淵和楊廣就是姨表兄弟的關系。後來李淵有了兒子李世民,李世民又娶了楊廣的女兒,兩人又多了親家這一層關系。
8. 大唐李家做了幾代皇帝
21個,分別是: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適、唐順宗李誦、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恆。
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曄、唐哀帝李柷。
1、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於長安,是中國唐朝的開國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改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之後便統一了全國。
635年6月25日,李淵駕崩。李淵死後謚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號為神堯皇帝。天寶十三載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2、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
生於開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隨父親李淵進軍長安於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戰天下,為大唐統一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秦王、天策上將。
626年玄武門之變奪位登基後,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他虛心納諫,厲行儉約,輕徭薄賦,使百姓休養生息,各民族融洽相處,國泰民安。
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功大過微,故業不墮」,為後世明君之典範,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
3、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長孫皇後,為嫡三子。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於長安太極殿,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
李治在位三十四年,於弘道元年(683年)駕崩,年五十五,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謚號天皇大帝。
4、唐中宗李顯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謚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謚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韋後毒殺,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里的鳳凰山)。
5、唐睿宗李旦
唐睿宗李旦簡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輪,漢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為其兄長。
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在位時間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雲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
公元712年禪位於子李隆基(唐玄宗),稱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於橋陵。謚號玄真大聖大興皇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世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旦
9. 李白是大唐李家的親戚嗎
不是,李白是西域人,應該和大唐李家沒什麼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