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浪潮的典例名單
Talking Heads,Blondie,the Jam,a-ha,ABC,The Fixx,Cheap Trick,New Order,Roxy Music,the Cars,EurythmicsCulture Club,Arcadia,Talk Talk,Culture Club,B-52's,the Cure,Devo,Duran Duran,Elvis Costello,Gang Of Four,INXS,Japan,Killing Joke,Modern English,the Police,the Pretenders,Simple Minds,Tears For Fears,Visage,Polysics,Luke haines,Black Box Record,The Auteurs,Cyndi lauper
② 浪潮集團董事長什麼級別
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的領導,公司的最高領導者。為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其職責具有組織、協調、代表的性質。浪潮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鄒慶忠。
在日本和韓國的大型會社(公司)稱為「會長」,名稱分別為「取締役會會長」和「理事會會長」,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
浪潮集團科研力量
浪潮是科技部首批認定的創新型企業,擁有IT領域設在企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浪潮高效能伺服器和存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亞太地區最大最先進的柔性伺服器生產線和研究中心,擁有首批認證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企業博士後工作站。
是首批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浪潮還在香港、日本和美國矽谷設立了技術研發中心。
2016年12月,浪潮新一代關鍵應用主機天梭M13正式上市,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在線交易處理性能最強的單機伺服器系統,面向對穩定性和可用性極高的銀行、政府、大企業的超大型資料庫應用設計。天梭M13可擴展1000個以上計算核心,48TB內存,單日可處理交易量數十億筆。
③ 浪潮集團改制中違規國有資產流失
這幾年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廣為人關注,因為此形成了富人與一般民眾的對立,那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一位經濟學家認為即便是賤賣,甚至不要錢,倒補也劃算,因為甩開了包袱,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諸如等等.
我認為國有企業改革的出發點無論對政府,還是職工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具體執行改革得方面形成了偏差.也就是國有企業領導在推進企業改制過程中,出發點並不一定是為了國家和職工的利益,而是想通過這樣的機會獲取利益,也就是說出發點是自己,這樣在改制方案的確定上就不是按照整體利益最大化選擇,而是按照集團或是個人利益最大化,這樣也就產生了巨額的國有資產流失.
如果從今天改制後的結果再來判斷當初的改革即使賤賣,不要錢也是值得的,我認為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從具體執行改制任務的企業領導的出發點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改革.
④ 濟南浪潮集團的待遇如何普通員工一年大約能收入多少
我是山東大學經濟學院的,浪潮在最後將要和我們幾個簽合同的時候(最後我沒簽),浪潮人力資源部的領導介紹:
應屆畢業生月工資1500元,合同期5年,211工程院校高點和普通本科學校的工資沒差別。當時山大的我們幾個和山經、山財等學校的那幾個人的待遇沒任何差別。
雖說以後視能力以及崗位定工資,但我在浪潮實習期間的一個前輩(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要知道西安交大的管理學院在全國很有名的),在那裡工作近3年了,月工資才1700多點,除了他們的領導,這在財會中心(一個上市分公司,浪潮只有3各上市分公司)十幾個人中還算高的!
你是做軟體開發的,我就不知道了,應該好些,畢竟浪潮也是開發軟體、伺服器方面的,你如果真的在軟體開發方面很有天賦,那待遇應該很高,畢竟浪潮是國內軟體方面的老大。
⑤ 有人知道浪潮待遇嗎,我想要浪潮通信待遇的信息,有浪潮的員工能告知我相關待遇的信息嗎,浪潮集團待遇
在這個貼吧看到了太多關於浪潮的待遇問題,總結來說就是一句話,說浪潮工資高就會挨罵,好吧,我來說點實話。
說到待遇,還是那句話,浪潮旗下各個公司、公司下各個事業部、事業部下各個部門都會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部門,因為種種原因,薪酬往往也會有很大差異,所以,高低的情況都有。
但是,總的來說,跟同行業比,浪潮的薪水是偏低的,低到什麼程度呢?浪潮一個5年的員工,薪水大概是網路一個新員工工資的一半,就是這樣。
我參加工作的時候,工資是1500,研究生大概是3000吧,這是個起點。
之後漲工資就看能力和運氣了,能力除非你很強,會給特殊待遇,但名額太少。運氣比如去年集團給指標,06~08年的新員工給漲35%,於是可能06就比05的工資高。別以為35%很多,我問過一兄弟,他苦笑著說,從1200漲到了1600……
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你不當領導,我是說公司聘任的領導,你的工資上限就是5000,這個5000跟職級的7級一樣,對普通員工來講是不可逾越的。
哦,還有浮動工資,如果公司、事業部的效益不好,是要扣浮動工資的,去年我有幾個月都被扣1000多……
獎金也是要看部門和項目的,比如有些項目每個月能平均到1000多獎金,而去年我們部門人均每月只是300多而已。有些部門和事業部甚至會沒有。
期權,07年分過一次,大家都有,以後不再分了,每年只給13%的人,就是評級是S和A的人,但是具體給誰,各個部門不同吧。
過節費,我剛參加工作的幾年都是500的,後來變成300,現在是200,事業部一般會額外再給一些。
加班費,除非是黃金周,比如國慶你加班,給你3天的3薪,其餘時間,免費。
基於本人所在部門的情況,做為一個部門效益很好,沒有公司聘任職務的普通研發崗位員工,年收入基本不會超過8W,大部分人應該在4W這個檔次上,也許還會更高,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⑥ 濟南浪潮各分工司待遇一樣嗎
市中區,長清區,歷城區,濟陽區,歷下區,天橋區,濟南浪潮各分工司待遇一樣嚛。
⑦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的管理團隊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黨委書記:孫丕恕。
基於VCU的價值鏈管理首先是將浪潮內部各部門劃分不同的責任中心,將不能直接創造收入的管理部門劃分為費用中心,將能夠直接創造收入的研發部門和市場部門劃分為利潤中心,利潤中心能夠創造收入,能夠為公司直接帶來利潤,是企業價值的直接創造者,我們將不同的利潤中心界定為價值創造單元,即VCU。劃分了不同的VCU之後,我們將市場機制引入內部管理,不同的VCU之間既互相合作,又互為客戶,在新的管理方式下,公司的每筆回款不再是雙重計算,而是通過《回款分配單》在不同的VCU之間進行分成。VCU之間的內部支持也不再是無償支持,而是通過直接費用、人工支持費用結算的方式將支持費用合理劃歸到受益部門。通過回款分成和內部支持費用的結算,更清晰、真實的反映了不同VCU之間的回款和費用,依此計算的利潤也就更真實,這樣也就更真實的反映了不同VCU創造價值的能力,對各價值單元的績效評價也就更合理和公正。 以VCU為主要對象的內部價值鏈管理的基本特徵
1、回款在相關價值創造單元之間合理分成,避免了回款在各價值創造單元間的重復計算
2、內部支持費用在支持與被支持的價值創造單元之間准確進行內部結算,遵循「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
3、公司根據公司總預算和各部門目標責任書確定部門年度預算和部門分解預算
4、引入市場機制,內部互為客戶,模擬內部分包,提升項目管理和產品質量保證體系能力,提高成本管理能力
5、公司根據各部門損益表,控制公司工資發放和費用報銷,從而使各部門的利益與公司利益掛鉤,提升部門經理的經營意識 基於VCU 的價值鏈管理的具體措施
1、對軟體企業內部各部門進行類別界定,合理劃分責任中心,確定VCU
2、對回款收入在VCU之間合理分成
3、支持費用在VCU(價值創造單元)之間的內部結算
4、研發前移將內部價值鏈延伸到客戶
5、對內部價值鏈管理實施過程中特殊情況、特殊問題的界定及解決方案
6、財務部、業務營運部等相關部門改進業務流程,配合內部價值鏈管理的實施
7、成立內部價值鏈管理項目組,保障內部價值鏈管理的順利實施
一切改革並非是一蹴而就,單靠一種方法並不能拯救或改變一切,方法的成功實施,還要有相輔相成的軟體(思想、意識、制度)配合。基於內部價值鏈的管理實施過程中,浪潮還配合貫徹了多種管理思想和客戶意識,採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浪潮提出研發前移CCD與SCB戰略,在內部成立浪潮研究院,先後與山東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建立產學研基地,與microsoft等國際先進企業積極開展國際化合作等,形成了與客戶協同研發的虛擬研發體系。
通用的產品在市場上是行不通的,而完全細分行業,則企業規模上不去,為解決這一問題,浪潮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了產品「分行業戰略」和「631X業務模式」。所謂「631X業務模式」,是指浪潮ERP產品的通用部分佔到60%,行業應用軟體達到30%,10%為二次開發,X則是指開放的架構,即尋求更多的合作夥伴,採用拿來主義。
通過多年的運作實踐,公司在組織結構上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產品部+事業部」運作模式,為基於價值鏈管理的績效評價體系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在職能分工上,產品部的職能是負責通用產品(即「631」中的「6」);事業部的職能是負責在通用產品的基礎上,提煉通用的行業產品(即「631」中的「3」);客戶現場項目組的職能是負責少量的二資開發工作(即「631」中的「1」)。同時,公司根據歷史營運數據,在產品部、事業部、項目組和銷售部門之間,制定了產品和服務的內部結算價格,相互之間內部結算,形成多個價值創造單元。這樣,公司的軟體產品(/項目)的流程增值過程就形成了。從理論上解決了管理軟體公司的價值(利潤)是從哪裡來,與之匹配的成本如何控制的問題。最終基於內部價值鏈的管理得以成功實施。
⑧ 浪潮集團是國企還是私企
集團公司,不是國企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即浪潮集團,是中國本土綜合實力強大的大型IT企業之一,中國領先的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商 。
浪潮集團旗下擁有浪潮信息、浪潮軟體、浪潮國際、華光光電四家上市公司,業務涵蓋雲數據中心、雲服務大數據、智慧城市、智慧企業四大產業群組,為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IT產品和服務, 正向雲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運營服務商轉型,打造「雲+數」新型互聯網企業。
(8)浪潮集團歷屆領導成員名單擴展閱讀:
浪潮是中國最早的IT品牌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浪潮的前身——山東電子設備廠在開始生產計算機外圍設備和低頻大功率電子管。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就採用了浪潮生產的晶體管作為電子元件。
由此,浪潮開始了40餘年以技術創新為本的IT征程。浪潮歷程一直秉承創新的理念,數次在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以極具前瞻性的技術突破引領中國IT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