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企業出售固定資產所得屬於收入嗎
一般企業出售固定資產所得屬於營業外收入,應交稅費包括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
增值稅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簡易徵收政策有關管理問題的通知》文件規定: (一)一般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物品和舊貨,適用按簡易辦法依4%徵收率減半徵收增值稅政策的,按下列公式確定銷售額和應納稅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4%)
應納稅額=銷售額×4%/2
(二)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和舊貨,按下列公式確定銷售額和應納稅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3%)
應納稅額=銷售額×2%
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按照實際繳納的增值稅額分別依照城建稅稅率和3%費率計算繳納。(城建稅稅率:在城市的7%,在縣城、建制鎮的5%,不在城市、縣城、建制鎮的1%)。
結轉損益
1)凈收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2)凈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處置車輛的凈損益並於企業利潤總額一並預交企業所得稅,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㈡ 變賣公司資產獲得的收益可以算利潤嗎
可以,先計入營業外收入,在計入利潤總額!
㈢ 為什麼上市公司拍賣資產後的錢也變成到年的利潤呢
原因就是公司原有的資產已經記為投資費用,減少了當年的利潤收益,如果賣出這部分資產,當然就會記入利潤之中。 例如上市公司購買了一座寫字樓,它是付出了真金白銀的,那麼這一筆投資就會記入投資費用之中,減少公司的賬面現金,而將這座寫字樓賣出,增加公司的現金收入,既然是收益當然就應該計入利潤之中。
㈣ 上市公司賣資產也計入每股收益嗎
上市公司(Thelistedcompany)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㈤ 上市公司出售資產 對股民有什麼影響
上市公司出售資產有多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般可以從三種角度看:
從好的方向看,出售資產是資產重整、調整經營的需要。如出售虧損的副業資產,回歸主業,也許是個好事。
從中性角度看,出售資產是調節利潤、平滑財務指標的需要。如公司經營利潤下滑,通過出售子公司股權或副業資產,兌現投資收益,使每股利潤好看一些或者是保殼的需要。
從壞的方向看,出售資產是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法之一。如上市公司投資一個項目,花了好多錢培育市場、提升競爭力,但在即將盈利前因為虧損(或許是故意做出來的也不一定)低價賣掉了。
在我看來,不管是那種情況對公眾股東都不是什麼好事。為什麼這么說呢?一個上市公司,如果以前為了多元化經營投資失敗,折價賣掉資產對股東來說也不是好事,不如當初不投專心主業。對於為了財務報表出售資產,說明公司經營不利,對股東來說也不是福音。對於掏空上市公司的行為就不用說了。
㈥ 為什麼上市公司出售資產(比如子公司)所獲得的收益可以記為當年盈利總體的資產不是沒有變化嗎只不過
這里的「所獲得的收益」是指「收入」減去「資產原值」以外的利益,不是指「原值」。尤其是子公司的變賣,或多或少都會升值或貶值的,不會是原值。
只要用到「收益」這兩個字,一般都不是指原值,原值更多地用「價格」一詞表述。
㈦ 上市公司出售資產是利空還是利好
利好還是利空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增發是為了某個有發展前途的項目,那應該是利好。如果只是為了補充現金流,那應該算是利空。
如果有的公司是為了籌集資金實現更好的發展,因為公司可有一個好的項目,但是至今可能不夠,這樣會轉讓公司的權益來籌集資金。目的是為了讓項目盡快上馬。然後更好地發展這樣的對公司應該是利好。
(7)上市公司出售資產算利潤嗎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購買、出售、置換資產,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實施本次交易後,公司具備股票上市條件;
(二)實施本次交易後,公司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三)本次交易涉及的資產產權清晰,不存在債權債務糾紛的情況;
(四)不存在明顯損害上市公司和全體股東利益的其他情形。
㈧ 出售資產是利好還是利空
資產出售是利好還是利空,不能一概而論:因為虧損而出售資產補虧,那就不是利好;因為資產重組,調整結構、剝離非主業資產,以提升主業盈利能力,那就不是利空,屬於利好。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和探究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