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財報公布:長城汽車2020年一季度虧損6.5億,研發費用同比增55%
4月份,有很多廠商車企都開始公布了自家的財報數據,大多數以一季度為主,作為國產巨頭車企長城汽車,同樣也公布了2020一季度的財報數據,同時長城還公布了2019年的財報數據,總的來說,長城的實力還是比較強的,一季度雖然虧了,但是2019年是真賺,不僅跑贏了大盤,還取得不俗的收獲。
總的來說,筆者覺得長城還算不錯,尤其是2019年表現,堪稱亮眼,至於2020一季度,這也不能怪它,期待長城在下半年的表現,如果能在第二季度恢復增長,那更是好了。
不過存量競爭中,長城汽車也應看到目前的短板,在吉利、長安等競品的追逐下,長城汽車無論是產品上還說營銷上都仍有進步空間,而要想實現魏建軍的全球夢,長城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轉載需註明出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騰訊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都有哪些亮點
騰訊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都有哪些亮點?騰訊所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財度報表裡面有許多的亮點值得我們去關注,那麼關於2021年騰訊所發布出來的第一季度的財報,騰訊財報及簡要數據中,騰訊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都有哪些亮點?
所以說今年一季度騰訊所公布出來的財報數據中能夠看得出來騰訊的業務增長是非常快的,同時騰訊的經營也是在不斷拓展當中的,騰訊所發揮的中國優秀企業代表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也是希望之後能夠給更多的企業帶來經驗,能夠對中國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
3. 上海電氣2019年三季度財報情況如何
買電器2019年三季度財務報告情況如何?這是一個財務方面的問題,你要到當地的國稅部門去直銷
4. 2019年美的集團季度財務報表是怎樣的
2019財報顯示是這樣的,美的集團一季度實現營收752.06億元,同比增長7.84%;凈利潤61.29億元,同比增長16.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60.85億元,同比增長19.84%。
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經中國證監會核准,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發行A股股份換股吸收合並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其將自5月8日起停牌,直至收購請求權申報期結束並履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後復牌。
美的集團作為此次換股吸收合並的吸並方和換股實施方,將通過證券轉換方式對投資者持有的小天鵝A股、小天鵝B股股份進行換股。
在完成證券轉換後,原小天鵝的境外投資者股東將轉換為美的集團的境外投資者股東,納入美的集團境外投資者股東持股比例的計算,可能使美的集團境外投資者股東持股比例上升。
5. 上汽集團一季報出爐:回暖加快,手持667億現金備戰未來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已經在車市「寒冬」中奮戰兩年的各大車企「雪上加霜」。
根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3月,國內乘用車共銷售287.7萬輛,同比下降45.4%。
不僅國內車企受到影響,跨國車企也同樣不能倖免,剛剛公布財報的福特汽車,2020年第一季度凈虧損高達20億美元;連一向穩健的日本豐田汽車都出現了兩位數的跌幅,在剛過去的3月累計銷量68.2萬輛,較上年同月減少23.8%,已經連續三個月低於去年同期。
六百億現金流加大研發投入
在此形勢下,作為中國自主車企的「領頭羊」,上汽集團(600104)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營業收入和利潤沒有出現逆勢增長。
4月29日,上汽集團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059.47億元,同比下降47.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1億元,同比下降86.42%;公司每股收益為0.10元。
和跨國車企相比,在行業下行疊加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國內汽車龍頭上汽集團仍能穩健盈利實屬不易。關於2020年半年度業績變化原因,上汽集團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趨勢是影響今年車市走向最重要的風險因素。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公司將積極發揮競爭優勢、搶抓市場機遇;但考慮到海外疫情仍在蔓延,疫情對國內經濟和車市的影響尚待進一步觀察。
而再從一季度財報中仔細發掘,我們可以發現它還有著競爭對手難以超越的優勢——「現金為王」。
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末,上汽集團母公司報表持有貨幣資金667.47億元。疫情難關之下,多家跨國車企都開始為流動性而四處融資,上汽集團的600多億現金,無疑是車企穩定以及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隨著復工復產號角的吹響,車企也將迎來一輪新的挑戰,誰能迅速調整狀態邁入正軌,誰能在難關下保持企業定力,修煉產品內功,才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
手握大筆現金,也讓上汽集團在「新四化」創新轉型過程中得到充足的資金保障。一季度,上汽集團合並研發支出30.90億元,其中母公司研發費用10.74億元,占母公司收入比例達11.9%,在國內同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
不僅如此,隨著去年年底上汽大眾MEB平台投產,加上2021-2022年上汽奧迪有望開始運營,上汽集團將迎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3月整車銷量環比增長近四倍
眾所周知,一季度車市在疫情的影響下可謂受到「重創」。但從上汽集團最新公布的產銷數據不難看出,3月銷量已經開始大幅回暖,二季度回暖的速度更有望加快。
數據顯示,與2月份相比,上汽集團3月上汽集團整車銷量環比增長389%,取得汽車行業銷量恢復最快的成績。
從旗下的品牌來看,上汽乘用車和上汽大通的3月銷量環比增長分別高達4倍和3倍。
而上汽旗下合資三強也各有亮點,從環比來看,上汽大眾的銷量從3月的1萬輛增長到3月的6萬輛;上汽通用從0.7萬輛增長到4.6萬輛,而上汽通用五菱3月份零售超過13萬輛重奪銷冠。
具體車型上,各大品牌主銷車型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例如,上汽大眾朗逸,3月銷量4.9萬輛,環比增長44.5%,同比增長26%,一季度累計銷量14.1萬輛;凌渡3月銷量達到1.18萬輛,環比增長79.2%。而上汽通用旗下的別克GL8,在非疫情期間長期保持著月均過萬的銷量,這也讓競品望塵莫及,隨著3月復工復產,GL8立馬就交出了7868輛的好成績。
尤其是,1-3月份上汽集團經銷商庫存下降近22萬輛,終端壓力得到緩解,經銷商信心也在持續恢復。
新能源與海外市場「雙雙開花」
更加值得關注的事實是,在疫情帶來全球車市的大跌中,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以及海外銷量依舊強勁,成為黯淡車市中的一抹「上汽藍」。
數據顯示,1-3月上汽實現整車出口及海外銷售6.68萬輛,逆勢同比增長5.4%,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其中,上汽集團旗下全球化品牌名爵在全球市場延續強勁增勢,1-3月名爵海外零售達3.7萬輛,同比猛增113%。
尤其是在印度市場。雖然印度名爵自2019年下半年才開始產生銷量,但是第一季度6928輛的銷量,使得名爵超越了通用五菱印尼、上汽正大、南京依維柯等公司,在集團內排在第七的位置,躥升迅猛。
上汽海外業務的另一個功臣,也有「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的上汽通用五菱。在疫情影響下,轉產口罩的上汽通用五菱海外銷量依然實現逆勢增長,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整車及KD件累計出口突破2.07萬台/套,同比增長254%,實現「開門紅」。原版全球車寶駿530目前拓展到中東市場,首批訂單的1660輛在2月25日陸續發運到中東,並在3月收獲2554輛的追加訂單。
另一方面,上汽新能源優勢不減。1-3月銷售1.93萬輛,增速繼續跑贏大盤。
與此同時,上汽加快提升「三電」系統的自主核心能力,第二代EDU電驅變速箱成功批產上市,第二代EDU Plus、電軸、HairPin電機、專屬電動車架構、全新一代電子電器架構等技術和產品的自主開發工作正持續推進,並在燃料電池前瞻技術領域,啟動了400型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的開發,加快提升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上汽集團將堅持不懈推進新四化創新,確保生產經營平穩有序,增強經濟運行的韌性,為開啟新一輪創新發展繼續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杉杉股份 2019年3月1日解禁定增價格是多少
2016年2月,杉杉股份公司有過公告的,定增價格為22.89元。但由於後來幾年分別實施了10轉10、三次紅利共3.15元的分配方案,因此,實際價格為11.14元。
7. 吉利汽車發布2019年財報 全年營收974億元 2020銷量目標不動搖
近日?,吉利汽車發布了2019年財報?,全年營收974億元?,凈利潤82.6億元?。而在2018年?,吉利汽車?全年營收為1066億元?,凈利潤126.7億元?。同比2018年財報數據?,吉利汽車凈利潤?下滑35%?。
盡管受?肺炎疫情的影響?,銷量驟降?。但是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在2019線上業績發布會上透露?,吉利汽車不會對年初設定的141萬輛銷量目標做調整?,集團長遠規劃沒有任何動搖?。
困難面前?勇者勝?,相信吉利?汽車?有信心也有能力?在2020年?,完成?141萬輛的?銷量目標?。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特斯拉發布2019Q4財報:營收超預期,疫情將影響今年Q1表現
在我們的春節習俗中,正月初五是迎財神的日子,初六則是要送窮神。大洋彼岸的特斯拉似乎算準了日子,在北京時間1月30日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公布後,特斯拉股價一度飆升至655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ZachKirkhorn表示,特斯拉2020年一季度交付預計將受冬季傳統淡季沖擊,同時中國區交付量將受到疫情的影響,因為上海工廠關閉時間將延長一周至一周半的時間。不過上海工廠剛剛步入投產階段,此次疫情並不會對特斯拉2020年的財務業績產生太大沖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一季度財報出爐,上汽的資產負債表亮了,果然是艱難時期見真章!
2020年,對於各行各業來說都是難熬的一年。尤其是汽車行業,歷經了2018和2019兩年的沖刷,強者尚可勉強支撐,而弱者基本被淘汰干凈,2020年再來一個疫情爆發,整個汽車行業的景象一派凋零。
不過,始終是偌大的一個產業,自我調整能力非常強,隨著3月份車企們的陸續復工復產,再加上國家的以及自身的一些政策加持,部分車企的狀態迅速得以恢復。其中,上汽集團的表現就著實讓人再次刮目相看。
一份來之不易的一季度財報
4月29日晚,上汽集團發布了第一季度財報。受到疫情的影響,目前已經披露的第一季度業績的國內上市車企中,多數車企是僅實現微利甚至是虧損的。而從財報來看,上汽集團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營業總收入1059.4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1.21億元。
有一組數據是十分值得關注的,財報顯示,到一季度末,上汽集團母公司報表持有貨幣資金667.47億元,現金流管理成效顯著。現在,疫情雖然在國內已經得到一定的控制,但由於境外病例仍在持續輸入,依然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按照這樣的情況下去,即便車企自身會制定政策去應付市場,但有錢才好辦事,倘若沒有充足的現金,便會出現首尾不顧的情況。
有著充足資金的上汽集團,和其它車企相比顯然更能夠抵禦市場的不確定性。最為關鍵的是,在應付市場之餘,另一方面上汽集團一直都在為「新四化」創新轉型而做出改變,特殊時期亦是如此。財報顯示,上汽集團第一季度合並研發支出為30.90億元,其中母公司研發費用10.74億元,占母公司收入比例達11.9%,在國內同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
3月銷量環比大增389%,庫存壓力降低
從銷量上來看,與2月份相比,3月份上汽集團整車銷量環比增長389%。
具體到品牌,3月份上汽通用五菱零售超過了13萬輛,由此重奪銷量冠軍寶座。而一向以定製化作為品牌和產品特色的上汽大通,在疫情期間也是表現優秀,其3月份銷量同比降幅收窄至個位數。
作為上汽集團的利潤大頭,上汽大眾第一季度零售25.8萬輛,位居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的第二名,其中,大眾品牌零售22.9萬輛,繼續保持國內單一品牌銷量冠軍。車型方面,多次坐在轎車銷量第一把交椅的朗逸,3月份繼續排在了第一位。
新能源業務方面,1-3月份上汽集團共計銷售1.93萬輛新能源汽車,增速同樣跑贏了大盤。
國內市場逐漸恢復元氣,而海外市場的勢頭則是依舊強勁。數據顯示,1-3月份上汽集團實現了整車出口及海外銷售6.68萬輛,逆勢同比增長5.4%,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團旗下全球化品牌名爵在全球市場延續強勁增勢,1-3月名爵海外零售達3.7萬輛,同比猛增113%。
在疫情期間,銷量的高低可以衡量一家車企的真正實力,而經銷商的庫存高低更是衡量了一家車企的靈活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所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經銷商佔比僅為28.9%,另有7.4%的經銷商目標完成率在50%以下,由此看來,經銷商的生存狀態成為了汽車市場發展不可忽視的一個地方。
所幸的是,在市場表現好之餘,上汽集團沒有忽視經銷商的利益。在第一季度,上汽經銷商庫存下降了近22萬輛,終端壓力得到緩解,經銷商信心持續恢復。
政策加持,上汽集團4月利好舉措多多
趁著3月份各大車企陸續復工復產,為了加快恢復汽車市場的狀態,中央的三大舉措和上海政府的《若干政策》可謂是刺激了汽車消費的釋放。
作為國內四大汽車集團中的一員,上汽集團的發展對於整個中國汽車產業起著關鍵性作用,在受益之餘,上汽集團也及時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在4月22日,上汽斯柯達推出了品牌提振計劃,公布了全系產品7.79-24.79萬元的最新建議零售價區間以及全新商務政策,引發熱烈反響。據悉,就在當周的周末,斯柯達全系訂金訂單客戶較上周周末數量增長65%,其中主打的SUV系列車型周末訂金訂單的增長尤為明顯。
總結
綜合來說,上汽集團的第一季度財報可以看到三大亮點。第一是在疫情期間,上汽集團依舊實現了1059.47億元的營業收入和11.21億元的凈利潤;第二,上汽集團的資產負債表十分強悍,持有貨幣資金667.47億元,可謂貨幣資金充足,能夠輕松應對市場的更多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新四化」的創新轉型不會受到疫情的影響;第三,上汽集團的狀態恢復甚快,庫存在逐漸得到緩解,也得益於國家和地方以及其自身的政策加持,我們基本上無需對上汽集團接下來的狀態擔憂。
總而言之,疫情之下的財報是更顯實力高低的,就看第一季度那份來之不易的財報,上汽集團的實力可見一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第一季度財報發布,蔚來似乎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生存,始終是造車新勢力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
就在昨天蔚來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其實每次蔚來發財報無非就是虧損多少、下降多少、研發費用增長多少,很少有什麼「振奮人心」消息出現。
財報一出,基本印證了剛才那句話,依舊是虧損嚴重。一季度蔚來營收13.72億元,環比下降51.8%,同比下降15.9%。經營性虧損為15.703億元,環比收窄44.4%,同比收窄40%。此前彭博14位分析師曾給出對蔚來一季度財報的預期:營收將達12.87億元,同比下滑21.1%。
但是相較而言,蔚來此次財報披露的營收及調整後凈虧損優於業內預期。考慮到疫情和春節影響,這個表現其實已算合格。
如此困境,卻迎來最低虧損
隨著產品交付規模的提升,蔚來汽車降本增效成果初現。憑借產品的軟硬體迭代持續推進,銷售渠道的不斷拓展以及首任車主終身免費換電政策的推出,蔚來今年以來的銷量表現十分強勁。
數據顯示,蔚來第一季度共交付量為3838輛,同比微降3.78%。在過去一個月,蔚來交付了3155 台車,同比增長180.7% ,環比增長105.8%,連續兩月實現交付數環比翻番。其中ES6 交付2907 台,創歷史新高。
在銷量穩步增長情況下,蔚來汽車銷售及管理費用卻在下降,足以說明降本增效的成效十足。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蔚來研發費用為5.224億元,環比減少49.1%,同比減少51.6%;銷售及管理費用為8.483億元,環比減少45.1%,同比減少35.7%。
蔚來 CFO 奉瑋說:「我們很高興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實現了整體運營效率和現金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運營虧損較上一季度大幅下降了約 44.4%,這一成績部分得益於疫情爆發期間我們加強了成本控制,運營效率的提高是我們過去幾個季度在運營優化和費用控制方面不斷努力的初步回報。我們相信,這些努力將推動我們在 2020 年餘下日子業績的積極發展。」事實上,2020 年的 Q1 正是蔚來歷史上單季虧損最少的一個季度。
此外,虧損的減少是基於效率的提升,與蔚來從去年開始的一系列降本手段不無關系。接下來,蔚來還將從降低電池包成本、零部件等方面來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其實,從過去的一年半到現在,蔚來電池包的價格在持續降價,今年下降的幅度會更大,在不影響車輛性能和續航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做到每瓦時成本和去年Q4相比下降20%。」蔚來CEO李斌說道。如此降幅真的是「值得期待」!
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提升運營效率不僅要降低成本,也要切實提高產出。這是李斌格外強調蔚來研發和用戶服務體系建設的原因。從2019年開始,蔚來已經進入為期三年的「資格賽」階段。
在此期間,蔚來確定了這三年內優先順序最高的三個工作目標,分別是用戶發展、運營效率提升以及第二代平台的開發。得益於忠實的用戶社區和優秀的用戶口碑,蔚來近期來自於老用戶推薦的訂單比例達到了69%, 遠高於2019年45%的平均水平。
在造車新勢力中,蔚來無疑跑在了前頭。伴隨著高滿意度、高粘性的用戶群體戰略下,蔚來讓老用戶「口口相傳」,進而實現銷量的增長。除此之外,在產品端,蔚來下半年將迎來另一款新品。
今年7月,蔚來將上線第三款量產車型EC6。該車的定位為轎跑型純電SUV,對標的競品是特斯拉的Model Y與ES8和ES6兩者明顯的替代效應不同,EC6在產品上的定位也許可以不侵佔ES6的市場。對於蔚來而言,豐富新的產品線對於全年乃至未來數年的業績增長有特別的意義。
此外在資金端,蔚來中國獲得了來自戰略投資者的70億元投資,將用於公司研發、市場體系建立和運營,規劃建設總部及研發基地、第二生產基地。這意味著蔚來有望繼續擴大生產,提升產能。
根據評估,蔚來現有的營運資金、及來自蔚來中國投資的資金和可用的貸款安排足以支持公司未來十二個月的持續運營和發展。
同時,國家新發布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可以說再次「精準」利好蔚來。政策除了再次明確 2020-2022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和節奏將會趨於平緩外,還宣布從 2020 年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 30 萬元以下(含 30 萬元),但支持換電的車輛不受此規定限制。蔚來只能說你的「命」最近確實不錯。有了資金、政策、雙方面的支持,顯然蔚來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我們有信心完成2020年既定的銷售目標。」在李斌看來,今年的蔚來汽車將更加有競爭力,足以應對來自市場的壓力。
按照李斌的說法要在第二季度實現毛利轉正,年底實現毛利達到兩位數的目標。所以,接下來的這個季度對於蔚來來說相當關鍵。第二季度要實現 9500-10000 台的交付量,比 2020 年第一季度增長約 147.5%至 160.6%,較去年同期增長約 167.4%至 181.5%。
總收入達到人民幣 33.684 億元(4.757 億美元)至人民幣 35.342 億元(4.991 億美元)之間,較 2020 年第一季度增長約 145.5%至 157.6%,較去年同期增長約 123.3%至 134.3%。
從目前來看,蔚來有很大可能性實現這個目標。按照目前的計劃,最低 9500 台的交付量來看,接下來的這兩個月,蔚來每個月需要交付 3173 台左右的新車。 如果能夠實現這個目標,蔚來將創歷史交付新高。從目前看到的情況來看,整車毛利率在第二季度應該可以超過 5%。
蔚來的上升空間還有多大?
今年要不是為疫情所迫,對於新能源車來說絕對是「瘋狂的一年」。看看特斯拉在各國「收割」燃油車的「嘴臉」就不難發現新能源車逐漸在侵佔燃油車的「地盤」。
畢竟在特斯拉的故鄉美國那邊,Model 3和BBA的銷量對比已經說明了一切。同樣是在以國有品牌「獨占」的韓國。特斯拉依然可以有著百分之一千六百多的增長,要知道這可是一個滿大街都是現代、起亞的「愛國民族」。
其實蔚來可以說在國人心中已經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位了,不能說是人盡皆知,但知道特斯拉的一定知道蔚來。雖然在品牌力上蔚來和特斯拉有差距,但由於雙方產品定位的不同,蔚來很有希望從特斯拉干BBA的時候,順便撿個漏。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點,在蔚來的銷量中,經由老車主推薦的比例超過45%以上。這個比例就算下降,也仍然比BBA要高出很多。隨著蔚來積累的車主越來越多,那麼這部分銷量也會和在山坡上的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誠然老車主推薦新車主會有積分拿,但是這點小利益其實遠遠不能讓那些能出40-50萬買車的人選擇去用自己的信譽推薦蔚來,能讓他們行動的,只有蔚來的服務和蔚來的產品力本身。
而且現在蔚來江淮工廠仍然是單班倒,李斌在電話會議里也承認目前主要是受產能限制,單班10小時制大概是4000台封頂,而且疫情使供應鏈受到了影響,NOMI就產自武漢,以4月的銷量估算一下, 3個月9000多台是完全沒問題的。
在這之後如果江淮工廠轉為雙班制生產,蔚來的月交付量最高可以達到8000台,雖然 ES6+ES8的組合短期內不可能達到這個數量,但是隨著合肥資金的入駐,定位轎車的ET系列如果可以順利上市,那麼月銷8000也不是不可能。
相比於之前的財報,這次Q1財報實際帶給大家的是一種之前沒有過的「踏實」,可以說蔚來好像正一點點的甩掉之前大家對於它總是「風雨飄搖」的印象。而繼解決資金缺口後,蔚來如若能讓毛利率一舉「轉正」,將徹底解決虧損問題,形成健康的運營體系。看起來,蔚來的道路正在變得越來越平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