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湖北東星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湖北東星集團有限公司於2003年03月18日在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回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陳答力,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旅遊項目投資、開發。等。
法定代表人:陳力
成立時間:2003-03-18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00000002695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開發區珞瑜路71號
⑵ 東星事件(誰知道)
從2008年下半年起,有媒體先後多次報道東星航空資金鏈緊張問題。2009年3月10日,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向武漢市中院提交申請,要求對東星航空進行破產清算。2009年3月14日,應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決定,自15日0時起,暫停東星航空公司航線航班經營許可。3月15日,東星航空的董事局主席蘭世立在珠海機場試圖出境時被警方控制,隨後被帶回武漢小范圍監視居住,其所涉案件由武漢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處辦理。3月30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申請東星航空有限公司破產一案,並凍結了東星航空的16個賬戶,指定由武漢市法制辦、市總工會、市交委等政府部門有關人員組成的破產管理人,全權接管東星航空破產事務。4月7日,破產管理人解除了與通用公司等的飛機租賃合同,並將東星從通用租賃的9架飛機中的7架客機退還給通用,另外2架客機因東星航空所欠債務,被分別滯留在廣州白雲機場和鄭州新鄭機場。 就在東星航空面臨破產清算危機、命垂一線之時,4月8日,東星航空的最大債權人中航油有限公司聯合部分其他債權人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重整申請,表示願意提供包括資金在內的一切支持來幫助東星航空破產重整,再次整翼上天,但於6月12日遭到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駁回。隨後,中航油向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並於8月7日將東星航空的重整方案提交給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等待湖北省高院的最後判決[1]。 2009年8月25日消息,湖北省高院決定撤銷此前武漢中院對信中利重整東星申請「不予受理」的裁定,要求武漢中院重新受理此案。此前共有包括中航油在內的8家申請方的重整申請被武漢中院駁回,但截至目前只有信中利一家的方案被裁定將重新受理。這就意味著,東星航空有望免於破產清算而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而信中利可能將成為此次重整申請的唯一入局者。 2009年8月26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最後裁定:駁回申請人湖北東星集團有限公司破產重整的申請。東星航空一夜之間,成為國內首家破產的航空公司。眾多債權人挽救這家民營航空公司的努力至此也被迫結束。 2010年4月,法院審理查明:東星航空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蘭世立,在明知相關部門多次催繳欠稅的情況下,仍採取隱匿、轉移經營收入的方式逃避追繳欠稅,指使手下相關人員共將5億余元營業收入予以轉移、隱匿,造成稅務機關無法追繳其所欠繳的稅款共計5000多萬元。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4年。2011年5月9日上午,東星航空母公司東星集團狀告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的案件在廣州市白雲區法院開庭。這也是中國內地民航史上第一例「民告官」案件。 東星集團提起的訴訟,針對的是2009年3月14日,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下發的一紙明傳電報。電報稱:為維護公眾利益、確保飛行安全,根據《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停飛東星航空公司航班的函》,管理局決定暫停東星航空的飛行。第二天,東星航空便開始停飛,直至東星航空被裁定破產清算。 2011年2月28日,東星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民航中南局的這紙「停飛令」,導致東星航空破產清算和東星集團全面癱瘓。東星集團決定將民航中南局推上法庭被告席。 東星集團認為,民航局中南管理局僅憑一紙函件,在沒有依法履行告知義務,充分聽取當事人意見,也未依法進行調查收集證據,就做出了停飛決定,這一做法違背了法規,故請求法院判決停航行政處罰無效。該案於2011年2月24日由白雲區法院立案。據了解,該案是中國內地民航史上第一例「民告官」案件。 據東星集團方面介紹,法庭上,東星集團代理律師和民航中南局方面辯論的核心在於,民航中南管理局對東星航空停飛的明傳電報到底依據為何。第一次庭審結束後,法院將擇日再審。 2009年3月民航中南局向東星航空發出停飛令,隨後東星航空遭到破產清算,全面癱瘓。今年2月,東星集團向廣州中院提出行政起訴,以違背行政處罰法律依據為由要求判令中南局此前做出的東星航空停飛的行政處罰無效。 在法庭上,東星集團代理律師嚴義明認為,民航中南局僅憑武漢市政府的申請,就作出東星航空停飛決定不合法;而民航中南局則表示,2009年初系列事故表明東星航空存在安全隱患,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五十六條規定,讓東星航空停飛。 安全問題 2009年3月14日,民航中南管理局發出了一份明傳電報,電報中稱,根據《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停飛東星航空公司航班的函》,管理局決定暫停東星航空的飛行。 嚴義明表示,僅憑通知函決定停飛,違背行政處罰法律依據,同時也違背《民用航空法》關於停飛的三類法定條件。 民航中南局認為,東星航空2009年初發生了包括員工摔傷的多起事故,東星航空在適航飛行、飛行員穩定、對人員培訓投入、公司管理流程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東星航空的種種問題已經影響到了其安全運行。 嚴義明表示,盡管東星航空存在問題,但並沒有達到需要停飛的程度,要求停飛不符合法律程序。根據2008年12月12日的安全審計報告,東星航空在安全審計項目中的符合率為94.6%。 爭議問題 法庭審判員表示,此案爭議的主要問題有六個:一是東星集團作為東星航空股東是否具備行政訴訟主體資格,二是起訴時間是否在法定訴訟時效內,三是民航中南局作出的停飛決定屬於行政強制措施還是行政處罰,四是停飛的事實依據是否充分,五是這一行政行為的法律依據何在,六是執行停飛決定的程序是否合理合法。[3] 在超過3個小時的庭審上,民航中南局要求東星航空停飛的明傳電報是否具有足夠的法律依據和事實依據,成為雙方爭議的核心問題。原告東星集團代理律師嚴義明認為,這份明傳電報中提及的依據只是武漢市人民政府關於停飛東星航空公司航班的函,如果民航中南局確實在安全檢查中發現東星航空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應該在這份電報中予以明確說明。 結果預測 9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法庭審判員宣布休庭,擇日宣判。 東星航空總裁助理蘭劍敏認為東星集團勝訴把握還是比較大的。 對此,國內某民營航空公司創始人表示,民航管理局以安全的理由來停飛一家航空公司理由很充分,因為資金短缺的確會影響到飛行員以及航班的安全問題,所以這次訴訟東星航空勝訴的可能性不大. 具體你可以收聽東星集團的搜狐微博
⑶ 八大航空公司封殺東星集團
自國內第一家民營航空組建以來,一直舉步為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民營航空價格優勢與新穎營銷形式,觸犯了既得利益者的神經,遭到業內國有航空「老大」們的集體抵制與封殺。由於東星航空首航期間推出「買機票贈港澳游」、「999元港澳雙飛5日游」等活動,報價比市場價要低,遭到8大航空公司封殺。大航空公司把東星航空屏蔽掉了,東星不僅查不了它們的信息,訂不了它的票,更無法銷售它們的票。(中央電視台5月31日報道)
東星航空本想雄心勃勃大幹一場,可首航就遭到了八家大航空公司的集體封殺。這對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孩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筆者注意到,東星遭封殺的報道已經引起了廣大公眾的關注,網友們更是紛紛譴責8大航空公司封殺東星公司,壟斷市場的行為。
現在的問題是,8大航空公司明知封殺東星會遭到輿論的反對。何況,東星公司目前僅一架飛機參與運營,航線非常單一,相對於大航空公司來說,競爭力實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大航空公司現在把東星屏蔽掉了,東星不僅查不了它們的信息,訂不了它的票,更無法銷售它們的票。大牌航空公司為何對根本沒有競爭力的東星航空痛下殺手呢?
其實,問題並不復雜,盡管東星規模小,並不能真正影響大航空公司的運作。但是它破壞了航空壟斷的潛規則。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乘客運載率非常高的情況下,國內幾大航空公司紛紛表示自己虧損嚴重,而東星的低價競爭無疑是亮出了航空成本利潤的底牌。而且國外航空公司普遍競爭充分,根本沒有如此之高的運載率,然而它們往往都是賺錢的的。東星公司的低價介入無疑再次讓公眾對航空公司虧損的說法產生懷疑。這顯然不是國有航空公司希望看到的。
而且行業和部門壟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電信、金融、天然氣、電力、鐵路運輸、公共交通、自來水等等。目前,這些壟斷行業基本上還是靠行政權力在支撐它們的壟斷地位,沒有真正引入什麼民營企業的競爭。在大航空公司看來,民營航空企業的介入對它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一種挑戰。現在民營企業參與競爭不說,還公然破壞壟斷市場潛規則,暴露航空行業的價格底線,「企圖」打破壟斷堅冰。這可能是國有大航空公司無法容忍東星公司,集體封殺它的重要原因。
筆者認為,國有航空公司之所以霸氣十足,很大程度上還緣於民營航空企業與大航空公司之間信息不對稱、權利不平等;除了民航內部管理規定以外,對國有航空公司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來約束調整,才導致封殺東星事件的發生。
壟斷行業歷來為廣大公眾所詬病,民營航空企業的誕生無疑給航空壟斷市場帶來一點希望。現在國有航空企業不是從技術創新、成本節約、打破壟斷福利、提高服務質量上下功夫,而是依靠龐大的市場規模、自身壟斷地位,千方百計破壞民營企業的發展。這一方面導致市場競爭形同虛設,另一方面損害民企的競爭權,同時侵犯了消費者的市場選擇權。
封殺東星的事件再次向公眾昭示了壟斷行業的壟斷霸權,筆者期待公眾的呼聲能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首先,國家民航總局與物價總局要出面干預、制止大航空公司的封殺行為。而且要從東星個案中思考壟斷行業如何激活市場競爭,採取措施保護合法競爭、打破行業壟斷地位,還競爭者與消費者一個公道。
⑷ 現在香港現實中有洪興和東星這兩個社團嗎
沒有的,那是漫畫杜撰出來的!
現在香港有新?安,14?,和?和。
漫畫根據現實改編的
⑸ 最著名十大黑幫都有哪些
NO 10、竹聯邦:竹聯幫,是台灣著名也是國際性知名有組織性的廣域黑社會團體,以台灣台北為主要據點。主要活動在台灣中部以北,全島自北至南以及中、美、歐、澳皆有其據點。主要核心成員約2萬人,一般認為包含准成員與關系合夥人,總成員數高達10萬人 。
NO 9、福清幫:這個組織常年活動在沿海一帶。最主要還是活動在日本國內。走到日本認人都會說福清是中國最黑的人。在沿海沒有人不知道福清幫。在紐約的30多萬福清人中其中有9萬多福清人是在美最大的黑社會集團之一。而在這9萬多的福清人黑社會的人中有3個福清人是全球被懸賞兩億美金的重犯,比現在最有名的黑社會--世界恐怖組織的本拉登還要高。
NO 8、「14K」黑幫:在港可算是規模最大,會員最多的黑幫,保守估計現有成員逾二十萬人。不過該黑幫卻管理鬆散,分組派系(俗稱堆份)眾多,各堆份亦各自為政,更經常因爭奪利益內訌,自己人打自己人。由於不團結關系,該幫會不少地盤已被新興的「和勝和」、「和合圖」及「新義安」等黑幫侵吞。據了解,原來總部設於廣州西關寶華路十四號的洪門洪發山人馬於四九年到港後,成立「14K」字頭,在香港開發多個分堂發展地盤,及後更開枝散葉。根據警方資料顯示,「14K」目前共有四十五個分堆,不過,大部分分堆已沒有活動,現時仍然活躍的有「實」、「孝」、「毅」、「義」、「德」、「信」、「梅」、「湃廬」、「勝」、「健」、「同」及「大圈」等。現時「德」字堆活躍於灣仔、銅鑼灣、尖沙嘴、油麻地、旺角、黃大仙、觀塘、葵涌、荃灣、元朗及大嶼山等。
NO 7、想和合圖:傳聞和合圖是洪門弟子,於1884年成立。取其「和平團結、大展鴻圖」之意,因為「和」字的口在旁邊,故有「歪嘴」的別稱。又由於粵語「圖」與「桃」同音,有時也作和合桃,亦因此有「硬殼」的別稱(「合桃」即「核桃」),即和合桃。和合圖是香港最老的幫會組織。
NO 6、新義安:新義安由向前在1919年創立,是香港第一大三合會犯罪組織,成員估計約有 25,000 人。除香港外,新義安一般活躍於英國、比利時、法國和荷蘭,以及中國廣東省。現在的新義安老大是向華強,就是周星馳電影里出現的龍五。
NO 5、東星:香港東星社始建於1908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社團之一。香港回歸後,東星社團繼續營業,1997年7月1日,經美國黑手集團注資後正式對大陸營業,總部設在北京房山。東星集團是我國首家全國性的全民所有制社團。在全國137個城市擁有近2600個分支機構,並在香港、紐約、東京、新加坡、拉斯維加斯設立了分部,在倫敦、法蘭克福開設了代表處。十幾年來,東星集團致力於娛樂和軍火業,培育了頗受歡迎的「東星五虎」、「搖頭寶」、「洗浴一卡通」、「酒吧保險」等知名品牌。2004年8月,交通銀行引入戰略投資者--潮州幫,並在盜車業務、酒店管理、洗錢管理及人身安全管理等領域開展了全面合作。2005年6月23日,東星集團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社團境外上市第一股。截止2005年末,東星集團的員工總數超過14萬,首次超過洪興社。裝備質量和員工充足率居行業領先水平。東星集團曾先後多次被國際黑幫組織評為「中國最佳社團」。2006年列世界500家社團綜合排名第65位,董事長駱駝先生與洪興蔣天養先生共同榮獲《教父》2006年度「中國最佳大佬」稱號。有傳言說,東星大佬是霍**。
NO 4、大圈幫:現在的大圈幫多是活動在歐美,大圈幫並不是一個統一的黑幫組織,沒有嚴密的組織結構。過去港澳一帶為區別本地傳統幫會,把大陸到港澳台或海外從事黑社會活動而組成的各種犯罪團伙統稱為大圈幫。這些犯罪分子來自大陸各地,不同職業階層,可謂魚龍混雜。大圈的經典案例:搶劫一家珠寶店之後在英國皇家飛虎隊的包圍下抽身逃離。大圈幫在澳大利亞也赫赫威名。2002年,澳大利亞警方查獲一起上億美元的販毒案,結果發現有10名大圈幫成員涉嫌其中。他們不僅把越南裔的「5T黨」趕出澳大利亞唐人街,也向當地白人發動了新一輪的鴉片戰爭。
NO 3、青幫:青幫被譽為是和洪門哥老會當時的三大黑社會組織。起主要的代表人物上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陳其美、蔣中正,汪壽華皆是青幫人士,上海曾是青幫的重要基地,但是由於戰亂的影響,現在的青幫幾經換代移植台灣。
NO 2、哥老會(袍哥會):哥老會,源於四川,是近代中國活躍於長江流域,聲勢和影響都很大的一個秘密結社組織。在四川的哥老會被稱為袍哥。哥老會在湘軍中影響巨大,對清朝末年的**有著巨大的影響。
NO 1、洪門:洪門現在雖然很少有人知道,歷史有是甚為悠久。但是也是客觀事實的存在。洪門最初的出現在清朝,當時還不叫洪門,當時叫天地會。後來天地會覆滅以後,天地會的殘余分子組建洪門出現。有傳聞說新義安是洪門的分支,到底是不是就不得而知了。
⑹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是2015-01-30在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專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屬地址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芳村大道東200號65棟-2之一。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3313597472,企業法人蔣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咨詢;向境外派遣各類勞務人員(不含海員);入境旅遊業務;出境旅遊業務;邊境旅遊業務;境內旅遊業務;企業總部管理;企業管理服務(涉及許可經營項目的除外);資產管理(不含許可審批項目);向遊客提供旅遊、交通、住宿、餐飲等代理服務(不涉及旅行社業務);境內旅遊和入境旅遊招徠、咨詢服務;票務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企業形象策劃服務;投資咨詢服務;供應鏈管理;。在廣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0387288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4364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東星集團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⑺ 東星航空破產
從2008年下半年起,有媒體先後多次報道東星航空資金鏈緊張問題。2009年3月10日,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申請,要求對東星航空進行破產清算。2009年3月14日,應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決定,自15日0時起,暫停東星航空公司航線航班經營許可。3月15日,東星航空的董事局主席蘭世立在珠海機場試圖出境時被警方控制,隨後被帶回武漢小范圍監視居住,其所涉案件由武漢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處辦理。3月30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申請東星航空有限公司破產一案,並凍結了東星航空的16個賬戶,指定由武漢市法制辦、市總工會、市交委等政府部門有關人員組成的破產管理人,全權接管東星航空破產事務。4月7日,破產管理人解除了與通用公司等的飛機租賃合同,並將東星從通用租賃的9架飛機中的7架客機退還給通用,另外2架客機因東星航空所欠債務,被分別滯留在廣州白雲機場和鄭州新鄭機場。
就在東星航空面臨破產清算危機、命垂一線之時,4月8日,東星航空的最大債權人中航油有限公司聯合部分其他債權人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重整申請,表示願意提供包括資金在內的一切支持來幫助東星航空破產重整,再次整翼上天,但於6月12日遭到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駁回。隨後,中航油向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並於8月7日將東星航空的重整方案提交給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等待湖北省高院的最後判決。
2009年8月25日消息,湖北省高院決定撤銷此前武漢中院對信中利重整東星申請「不予受理」的裁定,要求武漢中院重新受理此案。此前共有包括中航油在內的8家申請方的重整申請被武漢中院駁回,但截至目前只有信中利一家的方案被裁定將重新受理。這就意味著,東星航空有望免於破產清算而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而信中利可能將成為此次重整申請的唯一入局者。
2009年8月26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最後裁定:駁回申請人湖北東星集團有限公司破產重整的申請。東星航空一夜之間,成為國內首家破產的航空公司。眾多債權人挽救這家民營航空公司的努力至此也被迫結束。
2010年4月,法院審理查明:東星航空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蘭世立,在明知相關部門多次催繳欠稅的情況下,仍採取隱匿、轉移經營收入的方式逃避追繳欠稅,指使手下相關人員共將5億余元營業收入予以轉移、隱匿,造成稅務機關無法追繳其所欠繳的稅款共計5000多萬元。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