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匯率比中國低的國家
全世界匯率比中國高的國家一共才20幾個,剩下100多個都比中國低
『貳』 關於中國的匯率制度
73年始用一籃子貨幣的計值方法選用與我外貿有關的若干貨幣的匯率波動,運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匯率。並注意經常調整。後實行過雙軌制94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05年7月'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制
『叄』 中國的匯率是浮動還是固定的呢
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通過指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以此為基礎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其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肆』 中國匯率制度
中國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是有中國中央銀行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不同於浮動匯率,固定匯率,而是資本管制。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都是中央銀行接受你任何的買賣貨幣的請求,無論數額大小。而中國是不允許你自由兌換外幣的。
因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幣匯率水平在數量上的增減。這一調整幅度主要是根據我國貿易順差程度和結構調整的需要來確定的,同時也考慮了國內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
(4)中國的匯率底牌擴展閱讀: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早期,其成員國很難找到一個與其國際收支均衡相一致的平價,以及伴隨貨幣危機而來的對平價的重新調整,人們由此開始了對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的持久爭論。傳統上的匯率制度分類是兩分法: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這也是最簡單的匯率制度分類。但固定或浮動的程度是很難掌握的,在固定匯率或浮動匯率之間還存在眾多的中間匯率制度。
匯率制度指各國或國際社會對於確定、維持、調整與管理匯率的原則、方法、方式和機構等所做出的系統規定。傳統上,按照匯率變動的幅度,匯率制度被分為兩大類型: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西方各國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實行固定匯制。後來由於美元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各國開始採用浮動匯率制。
『伍』 中國採取哪種匯率制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陸』 中國現在採取的是固定匯率制還是浮動匯率制
中國是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都不適合我國的國情,因此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應當考慮介於兩者之間的、較有彈性的匯率制度。
從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1994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2005年7月實行參考籃子貨幣,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為所謂「單一的」是指把改革前的官定匯率和外匯調劑市場匯率合而為一。
1985年以後我國實行的是官定匯率和外匯調劑價並存的雙重匯率制,1994年的改革將兩種匯率並軌,形成了單一匯率。所謂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
(6)中國的匯率底牌擴展閱讀:
優缺點:
它具有自發調節國際收支的功能;它有助於遏制大規模的外匯投機風潮;它使各國政府擺脫了固定匯率制對經濟政策自主權的約束;它有更強的適應世界經濟環境的生命力;它有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浮動匯率制的缺陷:匯率波動給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活動帶來外匯風險,從而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它們的順利發展。它削弱了固定匯率制下的貨幣紀律,助長了貨幣政策中的通貨膨脹傾向,各國政府無需通過抑制通貨膨脹來履行維持固定匯率的義務。
『柒』 為什麼說人民幣匯率偏低 導致了中國的出口優勢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反過來說,人民幣匯率升值對出口的優勢,再反一下就是匯率偏低的的總是。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利弊對比表,如下:利處 弊端
1.有利於中國進口 1.不利於中國出口
2.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成本下降 2.可能加劇市場投機行為
3.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 3.中國吸引海外投資優勢減弱
4.如果是美元支付工資,結果勞動力成本增加,贏利應該減少 4.出口減少可能導致國內就業壓力加大
5.有利於人才出國學習和培訓 5.可能導致出現通貨緊縮
6.外債還本付息壓力減輕 6.單純依靠價格優勢的產業受沖擊
『捌』 人民幣匯率的高低具體指什麼過高或過低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匯率的兩種貨幣等價交換時候的比率,比如,現在1美元可以兌換6.5888元人民幣,即1美元兌換的人民幣數字越高就說明美元越值錢,相反,這個數字越低就說明人民幣越值錢。實際上現在的匯率走勢是人民幣越來越值錢了。人民幣越增值,對於國內的出口企業出口就不利,因為按照美元價值來結算的話,半年前(或幾個月前)簽訂合同時候的美元價值比交貨時候的美元更加值錢,所以出口產品的貿易實際上是很不利的。相反,就會對進口產品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