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匯率上升,本國貨幣是升值還是貶值
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貶值。
匯率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匯率又是各個國家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的金融手段。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
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0.1502(間接標價法),則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5.02 美元。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降到0.1429,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用更少的美元可買此商品,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4.29美元。
(1)本國匯率升值is曲線擴展閱讀:
匯率種類:
一、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劃分,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1、固定匯率。是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並只能在一定幅度內波動的匯率。
2、浮動匯率。是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匯率。其漲落基本自由,一國貨幣市場原則上沒有維持匯率水平的義務,但必要時可進行干預。
二、按制訂匯率的方法劃分,有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
1、基本匯率。各國在制定匯率時必須選擇某一國貨幣作為主要對比對象,這種貨幣稱之為關鍵貨幣。根據本國貨幣與關鍵貨幣實際價值的對比,制訂出對它的匯率,這個匯率就是基本匯率。一般美元是國際支付中使用較多的貨幣,各國都把美元當作制定匯率的主要貨幣,常把對美元的匯率作為基本匯率。
2、套算匯率。是指各國按照對美元的基本匯率套算出的直接反映其他貨幣之間價值比率的匯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匯率
2. 關於貨幣升值,LM曲線右移嗎IS曲線呢那利率如何變化
我個人認為摟主的問題有毛病,嘿嘿。
舉個例子,設一國的出口需求增加,IS曲線右移,內部均衡點右上方移動,使得本國的利率高於外國水平,因此,資本流入本國,產生國際收支盈餘,本國貨幣升值,進口品的價格下降,本國商品的相對價格上升,凈出口減少,右移了的IS曲線重新左移,直到回到原來的水平上。
以上的周期可以看作是利率上升,匯率上升,利率下降。
摟主的問題截取了周期的一部分。。。
匯率決定理論有購買力平價理論,利率平價理論,國際收支論,資產市場論等等很多理論,但是大多數都認為是利率的變動引起匯率變動。
且利率由貨幣的供需決定,貨幣的供給由國家決定,需求由流動性偏好決定。
所以我認為,如果說利率變化對IS-LM曲線有影響,和對匯率有影響可以說得通,但是反過來似乎是本末倒置。題目不通
我也是初學者,只是自己的看法,不對的請指教,多多包含!
3. 本國的價格水平上升,對匯率有什麼影響
國際金融說難也不難,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理論和思路之後,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同樣的邏輯解決。
對於價格水平對匯率的影響,首先我們要知道聯系價格水平和匯率的理論是「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內容是這樣的:人們對外國貨幣的需求是由於用它可以購買外國的商品和勞務,外國人需要其本國貨幣也是因為用它可以購買其國內的商品和勞務。因此,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相交換,就等於本國與外國購買力的交換。而又因為購買力實際上是一般物價水平的倒數,因此兩國之間的貨幣匯率可由兩國物價水平之比表示。
總結一下,也就是 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的匯率 = 本國價格水平 / 外國價格水平
那麼,根據這個簡單的公式,我們就可以知道,當本國的價格水平上升時,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的匯率隨之上升,也就是本國貨幣升值,外國貨幣貶值。聯系實際的話,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人民幣具有巨大的升值壓力,就是因為我國的價格水平在近年來急劇上升,所以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我國貨幣確實需要升值,才能滿足購買力平價的要求。
希望這個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4. 本國國民收入增長會使本國貨幣(升值或貶值)
你好!
首先我個人認為,只要國家形態的存在,「本國」國民收入絕對不會影響「本國」貨幣的升值或者貶值的,只有在兩國或者多國之間比較才能產生影響。
那麼根據「貨幣主義」的理論:
匯率是貨幣相對價格的表現形式,一國的貨幣需求是相對穩定的,貨幣供給相對貨幣需求過分增加,以匯率表示的貨幣相對價格就會下降,
R= (MSd/MDd)/(MSf/MDf)
R表示兩國貨幣間的匯率,MSd、MSf分別表示本國貨幣供給量與需求量,MDd、MDf分別表示外國的貨幣供給量與需求量。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本國貨幣供應量增加,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反之,本國貨幣匯率上升。
根據此公式可得出:
兩國的國民收入增長率,一國國民收入增長率高,則該國貨幣需求越大,引起匯率上升。反之則相反。
以上是「貨幣學派」的觀點,現在並不完善,還有待經濟學家們去進一步研討論證。
5. 本國匯率上升,那麼本國貨幣是升值還是貶值,為什麼舉個例子把!謝謝
匯率上升,外幣貶值,本國貨幣升值。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具體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上升,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下降,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
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6. 匯率的上升是引起本國貨幣升值還是貶值
貶值。
一種貨幣匯率上浮意味著另一種貨幣匯率下浮。日元匯率上浮意味著美元匯率下浮。在實行浮動匯率制的條件下,外匯完全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一種特殊商品的匯率則成為買賣這種特殊商品的價格。
國與國之間由於清償債權債務關系而發生的外匯收付活動。形成了外匯供求數額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影響匯率上下浮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
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6)本國匯率升值is曲線擴展閱讀: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貿易。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如同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當一國本幣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促進該國出口增加而抑制進口,這就使得其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工業得以大力發展,從而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內就業機會因此增加,國民收入也隨之增加。
7. IS曲線的移動
IS曲線總結了利率和收入水平之間的關系。實質上IS曲線結合了投資函數表示的利率與投資之間的作用和凱恩斯交叉圖表示的收入和投資之間的相互作用。
所以IS的條件不能簡單的說成I=S,儲蓄的減少可能是因為利率下降了,利率的下降必然會使投資增加。
你可以看看IS曲線的推導過程。
8. 貨幣升值貶值對IS曲線位置變動的影響以及為什麼
政府實行膨脹性財政政策就表現為IS向右上方移動 緊縮向左下方移動
9. 一國本幣匯率上升,是本幣升值還是貶值
本幣匯率上升,是本幣升值,外匯匯率上升是本幣貶值.
匯率兩字可理解為價格,本幣匯率上升,即為本幣價格上升,當然是本幣升值.匯率表達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
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本幣
10. 宏觀經濟學:匯率降低BP曲線 IS曲線為什麼向左移動
1,匯率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即1外幣=xx本幣,簡寫就是匯率e=xx本幣),所以匯率升高意味著本幣貶值,本幣貶值意味著在其他因素(包括利率)不變的情況下,凈出口增加,所以bp曲線就會右移。2.在資本自由流動,浮動利率制度的情況下,是可以回到原來的均衡點的。你可以參考蒙代爾的理論(把支出調整工具拆分成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兩種,對付外部均衡的時候用貨幣政策(因為外部均衡對利率更敏感,而貨幣政策主要影響利率),實現內部均衡用財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