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詠柳這首詩是一首什麼詩,作者巧妙地運用了什麼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致,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拓展資料:
1、原文: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2、釋義: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3、賞析:詩的前兩句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裊娜;後兩句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為「剪刀」,將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4、詩人介紹: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市)人。證聖進士,入麗正殿書院修書,參加撰寫《六典》和《文纂》。後遷禮部侍郎,累遷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唐天寶三年(744)告老還鄉為道士。賀知章與張若虛、張旭、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
Ⅱ 賀知章的《詠柳》賞析
詠柳⑴
【唐】 賀知章
碧玉⑵妝⑶成一樹⑷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⑸。
不知細葉誰裁⑹出,
二月⑺春風似剪刀。
【注釋】
⑴ 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⑶ 妝:裝飾,打扮。
⑷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絛: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幹部分。
⑺ 二月:農歷二月,正是仲春時節。
⑻ 似:好像,如同。
【譯文】
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題解】
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賞析】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致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這首詩就是通過贊美柳樹,進而贊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Ⅲ 詠柳——[萬條垂下綠絲絛]的下聯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下面都是楊柳一類的詩詞~!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映綉芙蓉。
景陽樓畔千條路,一面新妝等曉風。
宜春苑外最長條,閑裊春風伴舞腰。
正是玉人腸絕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南內牆東御路傍,須知春色柳絲黃。
杏花未肯無情思,何事行人最斷腸。
蘇小門前柳萬條,毿毿金線拂平橋。
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舞腰。
吳王宮里色偏深,一簇纖條萬縷金。
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下結同心。
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
無端裊娜臨官路,舞送行人過一生。
橋北橋南千萬條,恨伊張緒不相饒。
金羈白馬臨風望,認得楊家靜婉腰。
狂雪隨風撲馬飛,惹煙無力被春欺。
莫教移入靈和殿,宮女三千又妒伊。
裊翠籠煙指暖波,舞裙新染A*塵羅。
章華台畔隋堤上,傍得春風爾許多。
柳色遮樓暗,桐花落砌香。
畫堂開處遠風涼,高卷水晶簾額,襯斜陽。
岸柳拖煙綠,庭花照日紅。
數聲蜀魄入簾櫳,驚斷碧窗殘夢,畫屏空。
春暮黃鶯下砌前,水晶簾影露珠懸,綺霞低映晚晴天。
弱柳萬條垂翠帶,殘紅落地碎香鈿,蕙風飄盪散輕煙。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裊間花鈿,卷簾直出畫堂前。
指點牡丹初綻朵,日高猶自憑朱欄,含顰不語恨春殘。
綠樹藏鶯鶯玉啼,柳絲斜拂白銅堤,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飲歸何處客,綉鞍驄馬一聲嘶,滿身蘭麝醉如泥。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
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消成淚。
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
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
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Ⅳ 詠柳的《鶴沖天》:「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用成語表示
1、低吟淺唱
【拼音】: dī yín qiǎn chàng
【解釋】: 低吟:低聲吟詠。淺唱小聲唱歌。形容小聲哼著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蟲在夜裡鳴唱。
【舉例造句】: 小蟲在低吟淺唱,星星在眨眼,夜色十分迷人。
【拼音代碼】: dyqc
【用法】: 作謂語、賓語;用於唱歌等
【英文】: hum and sing softly to oneself
2、淺斟低唱
【拼音】: qiǎn zhēn dī chàng
【解釋】: 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時代的士大夫消閑享樂的情狀。
【出處】: 宋·柳永《鶴沖天》詞:「忍把浮名,換了淺嘗低唱。」
【舉例造句】: 這公則會闊論高談,那裡知淺斟低唱。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二折
【拼音代碼】: qzdc
【近義詞】:淺斟低謳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煩悶的時候
Ⅳ 求音樂:新學堂歌詠柳 希望提供更多的新學堂歌曲
http://www.yue365.com/bang/tag17.shtml到這來看看吧
Ⅵ 唐宋詠柳詩有哪些
詠柳詩
柳樹屬於楊柳科,品種繁多,據知有三千多種,遍布世界各地。我國的柳樹品種也多達五十餘種,尤以垂柳、河柳、旱柳、杞柳、黃花柳、長葉柳居多。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很喜歡柳樹。人們藉助抒情媒介,通過感情渲泄,以柳入詩,寫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動人的詩篇。
《詩經》是我國古代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就有詠柳的詩。詩說「昔我往矣,揚柳依依」,詩藉助柳絮依依,寄託懷往之情。很著名的詠柳詩當推古唐詩人賀知章的《詠柳》詩了:
碧玉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條。
不知細葉誰栽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用絲條細帶比喻柳條,詩人藉助豐富的想像,別出心裁地嘔歌了迷人的春天。在春風吹拂之下,柳樹抽芽長葉,正是細如剪刀的春風,「裁」出萬條碧綠的柳條,裝扮出這綠意盎然的春天。
白居易的《楊柳枝》則將初春新柳的婆娑輕揚,弱不勝鶯的風姿,描寫得細致入微。詩道:
依依裊裊復青春,
勾引春風無限情。
白雪花繁空撲地,
綠絲條弱不勝鶯。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觀察柳絮形狀很細致,他的《池上絮》堪稱鞭辟入裡之作:
池上無風有落暉,
楊花晴後自飛飛。
為將纖質凌清鏡,
濕卻無穹不得歸。
這里,楊花即柳絮。夕陽胡畔柳絮滿天,楊花飄落水面,被水浸濕再也不能飛起來。詩人通過這一細節描繪,體現出陶醉於旖旎的大自然風光的情趣。
唐代詩人吳融有一首《楊花》則又有另番滋味:
不鬥濃華不佔紅,
自飛晴野雪朦朦。
百花長恨風吹落,
唯有楊花獨愛風。
詩表的是對楊花的肯定。楊花雖然沒有百花艷冶的顏色,但是卻有著百花所沒有的個性。它不懼怕風吹雨打,反而憑借風力,在空中像雪花似的自由自在飛舞,別具一格。
清代周志蕙有一首《柳》詩雲:
歲歲逢春春可憐,
爭禁三起又三眠。
絲絲愁緒隨風亂,
濯濯豐姿著雨妍。
古渡欲牽遊子棹,
離亭留贈旅人鞭。
一聲長笛河槁晚,
回首蒼茫幾樹煙。
這首詩雖然題名為「柳」,卻抒發了遊子的離情。岸邊長長的柳條彷彿捨不得遊子遠去,要牽住即將啟程的船。柳樹被人格化了。暮色蒼茫中,船上的遊子也頻頻回首眺望河邊如煙的垂柳,好象在向親人作別。
我國古代與柳有關的掌故就更多了,這里僅舉一例。清代西征大將軍左宗棠斬驢的故事和後人的頌詩,至今仍在西北地區廣為傳頌。
清朝同治年間,俄國軍隊霸佔北疆領土,朝廷派左宗棠為大將軍,西征抗敵。同治五年(1866年),左軍揮師入甘,但見沿途「赤地如剝,禿山千里,黃沙飛揚。」左即傳令:「凡大軍經過之處,必以植樹迎候,否則,無論巡撫、縣令,提頭來見。」軍令如山倒,很快地,大軍明天到哪,樹就先天栽到了哪。左率軍一路廝殺到北疆。返回時,沿途已是「千里隴原,柳絮娜娜」。在凱旋途中,左宗棠見一些樹皮剝落,以致枯死。左下車細看,發現一棵樹下系著一頭驢子,它正在啃柳樹的皮,左宗棠當即火冒三丈,下令侍衛,將驢牽到酒泉城內鼓樓下,然後擊鼓傳令,集合軍民、官吏前來聽令受訓。左站在鼓樓上,下令當眾斬殺驢子,並宣布,若有人膽敢破壞柳樹,與驢同罪,格斬勿論。人們心膽俱驚,誰也不敢再傷一棵柳樹,幾年以後,柳樹成蔭。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左大將軍植樹愛柳的功勞,就將左公西征時所栽的柳樹起名為「左公柳」,甘肅巡撫楊昌浚,還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以贊頌此項功德。詩雲:
大將西徵人未還,
湘湖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度玉關。
柳樹柳詩,令人感嘆。
白居易的《楊柳枝》則將初春新柳的婆娑輕揚,弱不勝鶯的風姿,描寫得細致入微。詩道:
依依裊裊復青春,
勾引春風無限情。
白雪花繁空撲地,
綠絲條弱不勝鶯。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觀察柳絮形狀很細致,他的《池上絮》堪稱鞭辟入裡之作:
池上無風有落暉,
楊花晴後自飛飛。
為將纖質凌清鏡,
濕卻無穹不得歸。
Ⅶ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卧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
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Ⅷ 賀知章的詩都有什麼 除了《回鄉偶書》和《詠柳》
賀知章詩全集
駕知章,字率真,會稽永興人。少以文詞知名。擢進士,累遷太常博士。開元中,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奏請知章入書院,同撰六典及文家。後接大常少卿,遷禮部侍部,加集賢院學立,改授工部恃郎。俄遷秘書監。知章性放曠,晚尤縱誕,自號四明狂客。醉後屬詞,動成卷軸。更善草隸,人共傳寶。天寶初,請為道士還鄉里,詔賜鏡湖剡川一曲,御制詩以贈行,皇太子已下咸就執別。年八十六卒。肅宗贈禮部尚書。詩一卷。
題袁氏別業一作偶游主人園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
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詠柳一作柳枝詞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采蓮曲
稽山罷霧郁磋峨,鏡水無風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麥荷。
答朝士
鎮鏤銀盤盛蛤蜊,鏡湖蒓菜亂如絲。
鄉曲近來佳此味,這渠不道是吳兒。
回鄉偶書二首
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偶書二首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饒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曉發
江皋聞曙鍾,輕校理還供。
海潮在約約,川露晨溶溶。
始見沙上馬,猶理雲外峰。
故鄉古無際,明發懷朋從。
送人之軍
常經絕脈塞,復見斷腸流。
送子成分別,令人起昔愁。
隴雲晴半雨,邊草更先秋。
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
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土賜宴賦得謨字
面學會玄覽,東堂發聖漠。
天光燭武巴,時宰集鴻都。
枯朽沾皇澤,援飛舞帝梧。
跡同游汗漫,榮是出泥塗。
三嘆承場點,千歡接舜壺。
微軀不可答,空欲詠依蒲。
唐禪社首樂章
《唐書·樂志》曰:玄宗開元十三年彈社首山餘地批樂。迎神用順和,皇帝行用太和,登船、奠玉帛用肅和,迎俎人用雍和,初獻
用壽和,飲福用福和,還宮用太和,送神用靈具醉以代順和。
順和
至能含柔德,萬物資以生。
常順稱厚載,流謙通變盈。
聖心事能實,增廣陳厥誠。
黃抵授如在,泰折俟威亭。
望人家桃李花
山源夜雨度仙家,朝發東園桃李花。
桃花紅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復南陌。
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桃李為准各。
棄置千金輕不顧,踟躕五馬謝相逢。
徒言南國容華晚,遂嘆西家嘆落遠。
的陳長奉明光控,氯工半人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黃金作葉白銀枝。
千年萬歲不調落,還將桃李更相宜。
桃李從來田井傍,成通結影矜艷陽。
莫道春花木可村,會持仙實薦君王。
泰和聖制送張說巡邊
荒憬盡懷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雖不戰,五月尚待戎。
造成征周牒,恢邊重漢功。
選車命無宰,授律取文華。
胃出天弧上,謀成帝幄中。
詔族分夏物,專土錫唐弓。
帳宿伊川右,征傳晉苑東。
喜人藉責實,樂正理絲桐。
歧陌涵徐雨,離川照晚虹。
恭聞詠方叔,千載舞皇風。
雍和
夙夜著密,不敢寧宴。
五齊既陳,八音在縣。
集盛以采,房組斯薦。
推德推馨,尚茲克通。
泰和
恨以明發,有懷載殷,
樂盈而反,利順其湮。
立清以獻,薦欲是親。
放穆不已,袁對斯臻。
福和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洗,執天有禺。
樂以平志,禮以和容。
上帝臨我,雲胡肅當。
太和
昭昭有唐,天件方國,
列祖應命,四宗順則。
申錫無疆,宗我同德。
曾孫繼緒,事神配極。
表和
黃抵是低,我其夙夜。
愛畏誠絮,匪逞寧舍。
禮以球玉,薦厥茅籍。
念茲降康,胡寧克暇。
大和
肅我成命,於昭黃批。
襲冕而把,團降在斯。
五吉克各,八變季施。
輯熙肆靖,厥心匪離。
奉和御制春台望
青陽市王道,玄覽陽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聖。
神皋類觀賞,帝里如懸鏡。
繚繞八川浮,它晚雙閉映。
曉色遍昭陽,晴雲卷建章。
華滋的四丹青樹,預氣氤包金玉堂。
尚有靈蛇下撥峽,還征瑜寶人陳倉。
自首秦奢漢窮武,後應萬徐宮百數。
旗國五丈殿千門,連綿南陽山西垣。
廣畫綜紙誇繞窕,羅生玳瑁象昆侖。
乃眷天晴興隱恤,古來土木良非一。
荊臨章深趙叢台。何加堯協將禹室。
層欄宋竇下龍輿,清管運迄半絝流。
一聽南風引育舞,長謠北極仰雞居。
Ⅸ 詠柳江南春歌曲4/2拍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作者簡介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市)人。證聖進士,入麗正殿書院修書,參加撰寫《六典》和《文纂》。後遷禮部侍郎,累遷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唐天寶三年(744)告老還鄉為道士。賀知章與張若虛、張旭、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全唐詩》存詩十九首。其寫景之作,清新通俗,無意求工而有新意。
江南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譯文
韻譯
遼闊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畫,鶯歌燕舞綠葉映襯鮮艷紅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風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籠罩煙雨下?
散譯
干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有相互映襯的綠樹紅花,有臨水的村莊,有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煙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台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二年(828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後入為司勛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以七言絕句著稱。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於李白與杜甫。
Ⅹ 《詠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通過什麼來贊美春天
《詠柳》這首詩描寫的是初春季節的景色,通過贊美柳樹來贊美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