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期貨的杠桿比例為5%-8%。
期貨中的杠桿效應是期貨交易的原始機制,專即保證金制度。「杠桿效屬應」使投資者可交易金額被放大的同時,也使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加大了很多倍。
如果5萬元的資金全部用於股指期貨交易,交易者承擔的風險就是價值50萬左右的股票或貨物所帶來的,這就使風險放大了十倍左右,當然相應得利潤也放大了十倍。
期貨杠桿既是期貨交易的根本風險來源,也是期貨交易的魅力所在。
一般國內品種期貨交易所的杠桿比例是5%-8%,也就是20到12.5倍,期貨公司開戶的時候為了防控風險會再這個基礎上略加2到3個點。
❷ 國內合法的杠桿交易平台
你好,國內合法的交易:證監會監管的國內股票和國內期貨、人民銀行組建的黃金交易所(現貨)、銀行可以做的紙黃金紙白銀以及外匯交易(規定是不允許有杠桿,但是部分銀行還是能給出個位數杠桿,很低可以忽略了)。
❸ 國內期貨國家合法規定的杠桿是多少
國內期貨品種不同,杠桿是不一樣的。
國內期貨實行保證金交易制度,根據品種特性設置了不同的杠桿,農產品和化工品等收取的保證金較低,一般杠桿能達到16倍,貴金屬如黃金、白銀等保證金相對高一點,杠桿只有8倍左右。
❹ 中國的債務杠桿到底有多高
240%,這是東方匯理銀行的高級經濟師高大力給出的一個預測值。這個數值意味著,到年底,中國這個經濟體中的政府債務、企業債務、家庭債務的總和,也就是債務總額,相對於中國經濟全年的GDP而言,比例將達到240%。也就是說,債務是收入的2.4倍。
雖然很多人關心政府債務,而地方債在去年底也有了一個官方說法,但我們大多數人還是對中國經濟的整體債務水平缺乏概念。高大力的預測,應該算是我能看到的最新預計,因為2013年才剛剛結束。
簡單看到240%這個數值,會發生很多誤讀。你的第一感覺應該是太高了,難道1元錢的GDP需要2.4元的債務來支持嗎?這種感覺對也不對。說對是因為比例的確不小,說不對是因為你可能從來沒有對債務GDP比例有過認識,超過100%的比例你都可能認為不妥。
我們需要做一些對比。高大力認為中國需要大規模的債務重組,因為如果他的預測正確,240%就不是一個好兆頭,「在歐債危機高潮期,歐洲債務總量佔GDP的比例約為250%」。這是橫向比,縱向比呢?2012年底,中國所有債務的總額已佔GDP的216%。因此到2013年的預測值240%,杠桿上升的勢頭依然很猛。
216%這個數據來自哪裡?高大力沒有說清楚來源,但我能找到的一個近似數據是215%。這個數據是上月剛剛發布的,來自於中國社科院「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課題組。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強調,中國全社會的杠桿率已經很高,「去杠桿」在所難免。
李揚認為,從總量上看中國的總債務水平低於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但比南非之外的其他金磚國家都要高,尚處於溫和、可控階段。鑒於中國的債務水平近年來上升較快,應當保持警惕。從風險視角來看,李揚指出,國家資產負債表近期的風險特點主要體現在房地產信貸、地方債務以及銀行不良貸款等項目,而中長期風險則更多集中在對外資產、企業債務以及社保欠賬等項目。無論哪類風險都和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密切相關,應對辦法還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
李揚說的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高大力說的大規模的債務重組有什麼不同?我看沒有什麼不同。李揚說的是方式,高大力說的是方法。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在實際操作層面上不可避免地就是大規模的債務重組。
從李揚2013年底公布的2012年底的債務GDP比例215%,到高大力2014年初預計的2013年底的債務GDP比例240%,這是一個怎樣的增速?如果你還是認識不夠,我們再看看之前的數據。
在我可以查到的說法中,渣打銀行[微博]的王志浩2012年11月時曾經預計當年年底中國債務佔GDP比重將超200%。現在來看基本沒錯。而當時王志浩還提及了他掌握的兩個數據,「(中國的)信貸擴張在2009年經歷了快速增長之後,整體杠桿率從2008年底的153%增加到2009年底的185%。」
如果王志浩的數據基本准確,而高大力的預測基本靠譜,那麼中國經濟的整體杠桿率,相當於從2008年的153%漲到了2013年的240%。
正因為這樣的勢頭,所以高大力說「如果這個步調持續下去的話,十年以後債務佔GDP的比例可能會達到500%。如果到了這么高的杠桿率,比較疲軟的企業和政府必然會違約。在接下來五到十年,中國必須要有大規模的債務重組,否則違約風險將大增」。
2014年開始,我已經在《地平線》專欄中寫了三篇文章,分別是「2014年看好中國的最大理由」、「索羅斯的中國難題」、「央行的算盤:緊而不慌的『去杠桿』」,加上今天這篇「中國的債務杠桿到底有多高?」半個月我都在討論中國經濟的杠桿率。
這里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是列舉了各方面對中國杠桿率的分析和預測。有樂觀一些的,也有悲觀之極的。但是,所有人都會承認,一個僅僅依靠債務杠桿支持的GDP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大家的分歧只不過在於,中國經濟的杠桿過程到底在什麼位置?是在一個上升過程中,還有增加的餘地?還是到了一個頂點,即將反轉?還是說已經開始反轉,開啟了去杠桿化的過程?
我覺得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非常重要,因為不同的位置將強烈暗示著央行貨幣政策的不同操作。如果杠桿還在上沖,意味著市場主體主動加杠桿的慾望還在,那麼央行就應該從緊甚至加息;如果杠桿已經開始收縮,一個債務收縮的過程已經開始,央行反而應該為了穩定需求放鬆銀根,比如降低存款保證金率甚至減息。
央行有沒有答案?在央行最新發布的數據中,2013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長9.7%,達到17.29萬億元的年度歷史最高水平,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8.4%。而央行的表態是,「2013年M2和貸款數據基本達到調控要求,今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不會收緊或放鬆貨幣政策。」
不收緊不放鬆,這就是央行對杠桿位置的判斷嗎?
❺ 國內股票有杠桿嗎
杠桿股票是以借款方式取得資金來購買的股票,特別是指利用保證金信用交易而版購買權的股票。在投資中,所謂的杠桿作用,就是指在資本結構中,利用一部分固定利率的資金,如公司債,優先股等,來提高普通股的投資報酬率。
舉例說明幾倍的意思:以3倍為例
就是100萬可以買入300萬, 這樣你賺錢是三倍, 但是虧錢的話, 一個跌停就虧三分之一, 三個跌停本金基本虧完。就會被強制平倉。
(5)國內杠桿擴展閱讀:
三種類型
杠桿股票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採用現金保證金交易購買的股票。
二是採用權益保證金方式購入的股票。
三是採用法定保證金方式購入的股票。影響保證金的因素很多,這是因為在交易過程中由於各種有價證券的性質不同,面額不等,供給與需求不同,所以,客戶在交納保證金時也要隨因素的變動而變動。
❻ 國內期貨杠桿是多少倍
「每個期貨品種的杠桿都是不一樣的,像商品期貨的保證金率一般在8%——15%,對應的杠桿是6——15倍,金融期貨當中的股指期貨杠桿為5倍,而國債期貨的杠桿可以達到50倍,原油期貨的杠桿可以達到20倍。
❼ 中國哪個銀行炒外匯有杠桿比例
沒有,中國對於炒外匯態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對。
1、目前國內各商業銀行的個人外匯業務大都只設置了零杠桿的外匯實盤買賣交易,零杠桿是指外匯實盤買賣交易中,投資者以實際金額參與交易,而不是像保證金交易那樣,只需投入一定比例的資金,即可「撬動」全部交易金額。
2、零杠桿的外匯實盤買賣交易,風險就要小得多。大部分銀行都只有外匯實盤買賣交易,俗稱「外匯寶」,風險小、門檻低、收入穩定,適合國內的普通投資者。
3、銀行做的是實盤的,投資的資金非常大,就是1:1關系。沒有杠桿所以你投資1W,也就只能玩1W的黃金或者外匯。點差和傭金高,而且服務一般,所以有點經驗的匯友都不願意銀行以點差或者傭金的形式拿走30-40%的盈利,選擇國外平台的保證金交易。
❽ 國內炒黃金有幾種有杠桿的嗎
國內黃金投資平台目前只有3種:
上海期貨交易所。有杠桿,手續費便宜,但缺點是沒有晚盤。
銀行紙黃金,現在也能做空了。缺點是全額交易,沒有杠桿,資金利用率太差。
上海黃金交易所,有杠桿,晚上也可交易,從專業角度,還是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綜合評價比較高一些。
❾ 杠桿交易在國內是否合法
合法
❿ 國內各品種的期貨的杠桿比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