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幣業務發生時,要設置哪些會計科目本位幣如何確定匯率如何選擇後期匯率變動時,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外幣投入資本:採用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折算,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不產生折算差額。
02
實質上構成對境外經營投資的外幣貨幣性項目。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差額,應列入「外幣報表折算差額」,處置境外經營時,計入處置當期損益。
03
匯率的選用:應在初始確認時按照交易發生日記賬本位幣與外幣之間的即期匯率將外幣交易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入賬。匯率變動不大的,也可以採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值進行折算。主要採用即期匯率。
04
以歷史成本計量的:由於已在交易發生日按當期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應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不產生匯兌差額。
05
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如投資性房地產,折算後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記賬本位幣的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含匯率變動)處理,計入當期損益。
End
01
02
03
外幣兌換的會計處理
01
外幣兌換會計處理的進一步分析:當企業持有的外幣現匯直接匯到境外企業單位時,不必再繳納由於匯率差而形成的費用;但是若將手中持有的外匯現鈔匯到境外,則要另外繳納一筆將外幣現鈔轉換為外幣現匯的費用。
02
以美元兌換人民幣:外幣按照市場匯率記錄,記賬本位幣按照銀行買入匯率記錄,由於銀行在買入外幣時對現鈔、現匯採用不同匯率,二者得到的記賬本位幣數額不同,記錄的匯兌損益數額也不相同。
03
人民幣兌換美元:現鈔、現匯處理過程及其結果都是一致的,由於銀行在賣出外幣時鈔匯同價。
End
01
匯兌損益的其他處理方式
01
匯兌差額屬於正常經營過程的,計入當期損益,記入「財務費用」;若與購建固定資產有關,按照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原則處理,記入「在建工程」,企業發生清算費用期間發生的匯兌損益,記入「清算費用」。
End
01
02
03
外幣兌換會計處理的歸納說明
01
專門設置的外幣賬戶,採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或近似利率)入賬,本幣賬戶採用實收實付的金額記賬,若發生匯兌差異,計入財務費用的匯兌損益。這是外幣貨幣性項目會計處理的特殊要求,採用現行成本法,而不是歷史成本法。
02
從賬戶設置的形式上來看,除對存貨(採用「數量金額式」帳頁格式)等特殊要求的記賬方式外,會計上一般的賬戶都是採用「大三欄」(即借貸余)的帳頁格式,但是外幣賬戶在帳頁設置上有特殊性,即採用「小九欄」帳頁格式,就是在借貸餘下設外幣金額、匯率、記賬本位幣摺合額三個欄目。
⑵ 記賬本位幣的變更
記賬本位幣的變更:
1、記賬本位幣變更的原因。
記賬本位幣一經確定,就應當一貫地使用,不得隨意變更。但如果出現一些特殊情況.企業也可以變更記帳本位幣。概括地說,企業變更記賬本位幣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第一,由於當初對企業經營的特點缺乏正確的判斷而錯選了記賬本位幣,予以更正。
第二,企業根據當時企業經營的特點正確地選擇了記賬本位幣,但當前企業的經營特點和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明確表明原選擇的記賬本位幣不再適用,而應以新的記賬本位幣取而代之。
變更記賬本位幣的原因不同,其會計處理就不一樣。第一種原因導致的記賬本位幣變更,應視為一種會計差錯的更正,對於會計差錯的更正,企業應以新的記賬本位幣重述原來所編制的會計報表。第二種原因導致的記賬本位幣的變更,屬於會計變更的一種特殊類型,它是因發生的交易或事件與以前發生的交易或事件有實質的不同而採用新的會計原則,這種變更不屬於會計政策的變更,故它應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而不必以新的記帳本位幣重述以前年度編制的會計報表。
2、記賬本位幣變更的折算方法
記賬本位幣變更,涉及到兩種貨幣之問的折算。眾所周知,外幣折算的方法有4種。
即(1)區分流動與非流動項目法;(2)區分貨幣與非貨幣項目法;(3)時態法;(4)現行匯率法。
3、折算損益的會計處理
在記賬本位幣變更的折算中,由於各項目的折算匯率不同,必然產生折算損益。折算損益的處理一般有兩種方法,其一足將它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其二是採用遞延的方法。記賬本位幣的變更只是重述原有賬項的價值,由此發生的折算損益是一種未實現的匯兌損益,將其計入當期損益,會使報表的使用者誤解報表中的凈收益信息,使投資者無法評價企業正常的經營業績。再者,當前的匯兌收益也可能因為匯率發生逆轉而為後來的匯兌損失所抵銷。故對記帳本位幣變更過程中形成的折算損益,採用遞延法處理是比較恰當,而這正是現行匯率法的要求。
⑶ 港幣注冊資金 記賬本位幣是人民幣 如何入賬 每月匯率有變動如何調
按出資結匯當天的匯率結轉計入實收資本
每個月的匯率損益計入財務費用處理(資本化的除外)
⑷ 關於記賬本位幣的相關規定
(一)記賬本位幣的定義
記賬本位幣,是指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
(二)企業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我國《會計法》中規定,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企業,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企業選定記賬本位幣,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1.該貨幣主要影響商品和勞務銷售價格,通常以該貨幣進行商品和勞務的計價和折算;
2.該貨幣主要影響商品和勞務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費用,通常以該貨幣進行上述費用的計價和結算;
3.融資活動獲得的貨幣以及保存從經營活動中收取款項時所使用的貨幣。
(三)企業境外經營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境外經營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1.指企業在境外的子公司、合營企業、聯營企業、分支機構;
2.當企業在境內的子公司、聯營企業、合營企業或者分支機構,選定的記賬本位幣與企業的記賬本位幣不同的,也應當視同境外經營。確定境外經營,不是以位置是否在境外為判定標准,而是要看其選定的記賬本位幣是否與企業的記賬本位幣相同。
企業選定境外經營的記賬本位幣,除考慮前面所講的因素外,還應考慮下列因素:
1.境外經營對其所從事的活動是否擁有很強的自主性;
2.境外經營活動中與企業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經營活動中佔有較大比重;
3.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是否可以隨時匯回;
4.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足以償還其現有債務和可預期的債務。
(四)記賬本位幣的變更
企業選擇的記賬本位幣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企業因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確需變更記賬本位幣的,應當採用變更當日的即期匯率將所有項目折算為變更後的記賬本位幣,折算後的金額作為以新的記賬本位幣計量的歷史成本,由於採用同一即期匯率進行折算,不會產生匯兌差額。
⑸ 記賬本位幣的匯率變動
為建立和完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從2005年7月21日起,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基於上述原因,一些用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的企業紛紛詢問在人民幣可能升值情況下,是否需要變更記賬本位幣?
關於記賬本位幣變更的相關規定
鑒於記賬本位幣變更是一項會計政策變更,故中國《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中的相關規定應適用於記賬本位幣的變更。該准則第5條規定:
「會計政策變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法律或會計准則等行政法規、規章的要求;
(2)這種變更能夠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此外,記賬本位幣變更應到企業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徵得其同意。
記賬本位幣確定的基本原則
記賬本位幣是記錄和反映一個會計主體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具體計量單位。我們認為,確定記賬本位幣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每一具體會計主體應以其業務收支的主要幣種作為記賬本位幣;
2、在第1款原則的基礎上考慮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的需要;
3、其次應考慮盡可能便於會計報表主要使用者閱讀和使用;
4、便於會計人員操作,減少折算環節等。
記賬本位幣變更的折算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頒布的《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對外幣會計報表折算作出了規定,我們認為,在記賬本位幣變更時的會計報表折算,也應按此規定執行。
(一)資產負債表
1、所有資產、負債類項目均按照合並會計報表決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為母公司記賬本位幣。
2、所有者權益類項目除「未分配利潤」外,均按照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為母公司記賬本位幣。
3、「未分配利潤」項目以折算後利潤分配表中該項目的金額直接填列。
4、折算後資產類項目與負債類項目和所有者權益類項目合計的差額,作為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在未分配利潤」項目下單列項目反映。
5、年初數按照上年折算後的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金額列示。
(二)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
1、利潤表所有項目和利潤分配表有關反映發生額的項目應當按照當期平均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合並會計報表決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平均匯率根據當期期初、期末市場匯率計算確定,也可以採用其它方法計算確定。如果採用合並會計報表決算日匯率,則須在合並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
2、利潤分配表中「凈利潤」項目按折算後利潤表中該項目的金額填列。
3、利潤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以上期折算後會計報表「未分配利潤」項目期末數填列。
4、利潤分配表「未分配利潤」項目根據折算後的利潤分配表其它各項目金額計算規定。
5、上年實際數按照上年折算後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有關數字填列。
關於記賬本位幣變更的利弊分析
如前所述,記賬本位幣是記錄和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計量單位,故在美元與人民幣匯率一定的前提下,無論用哪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及經營成果均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在人民幣可能升值,匯率有可能變化的條件下,在匯率變動前後,採用不同的記賬本位幣,則可能對會計報表項目產生一些影響。下面就假設人民幣在未來某一時點可能升值,而在這一時點之前把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可能會對會計報表不同項目產生的影響分析如下:
1、貨幣資金中的非人民幣現金(含銀行存款)在人民幣升值前,按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則會產生匯兌損失;人民幣現金(含銀行存款),記賬本位幣在升值前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是把人民幣還原為本來幣種。
2、應收款項中的非人民幣債務,在人民幣升值前,按升值前匯率折算為人民幣,由於外幣債務最終收回的還應該是外幣,故在人民幣升值前未收回外幣,或雖收回外幣,但未兌換成人民幣,則在人民幣升值後,會產生匯兌損失;應收款項中的人民幣債務,在人民幣升值前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亦是把其還原為本來面目。
3、存貨及待攤費用、無形資產項目,在人民幣升值前,按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其價值不會發生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如果人民幣升值前的上述資產在升值之後因領用或攤銷而進入當期的費用,則會影響領用或攤銷當期毛利率降低(因為上述資產是按升值前匯率折算的,而當期美元等外幣收入是按升值後匯率折算的)。
4、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項目,在人民幣升值之前按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其價值亦不會發生變化。但這樣處理的結果會導致人民幣升值後,折舊費用增加,而利潤減少。同時因為房產稅是按照房產原值的一定比例計算交納的,從而會增加企業的稅負。
5、負債項目中的非人民幣負債,在人民幣升值前,按照升值前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後,會產生匯兌收益;而人民幣債務折算後則還原為本來面目。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如果在人民幣升值前不變更記賬本位幣,即人民幣債務繼續按美元反映,則在人民幣升值後償還債務時,會發生匯兌損失(因人民幣債務要按債務發生時的人民幣數額償還)。
6、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等權益類賬戶,在記賬本位幣變更或不變更其後折算時,均應按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故記賬本位幣變更對其應不會產生影響。
7、未分配利潤項目,因為本期「凈利潤」按折算後的利潤表中的該項目的金額確定,而「年初未分配利潤」,是按照上期折算後的會計報表「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期末數確定的。從實質上看,未分配利潤項目的計算仍然是按照損益發生當期的匯率為基礎分段計算確定的,所以記賬本位幣的變更對其應亦無影響。
8、利潤表中所有反映發生額項目的折算均是按照當期平均匯率或折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的,故記賬本位幣的變更對其應無影響。
在假設人民幣升值的前提下,在升值前將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各有利弊。但從總體上看,我們認為弊大於利。考慮到即就是將記賬本位幣由美元變更為人民幣,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時仍需要重新進行折算。所以我們認為,在人民幣匯率變動前,變更記賬本位幣不是十分適宜的。
⑹ 科目余額是外幣, 如果匯率變化怎麼做賬
簡單地說:
如果常年在國外、或者從事對外業務,主要幣種是外幣,平時可以使用外幣做賬,重要會計期間折算成人民幣,
如果外幣收入等僅為企業一部分收入來源,那麼以即期匯率轉換成人民幣記帳。
會計法規:
第十條 外幣交易應當在初始確認時,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第十一條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
(一)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二)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
貨幣性項目,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
非貨幣性項目,是指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
第十二條 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一)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二)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 比較財務報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 企業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進行折算:
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對利潤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變動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在境外經營不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時,應當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價格水平重述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
第十四條 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時,應當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 權益項目下列示的、與該境外經營相關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自所有者權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部分處置境外經營的,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第十五條 企業選定的記賬本位幣不是人民幣的,應當按照本准則第十二條規定將其財務報表折算為人民幣財務報表。
⑺ 什麼是變更記賬本位幣
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小企業,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小企業發生外幣業務時,應當將有關外幣金額摺合為記賬本位幣金額記賬。除另有規定外,所有與外幣業務有關的賬戶,應當採用業務發生時的匯率或業務發生當期期初的匯率摺合。
期末,小企業的各種外幣賬戶的外幣余額應當按照期末匯率摺合為記賬本位幣。
記帳本位幣,是指單位用於日常登記會計帳簿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用以計量的貨幣。《會計法》第十二條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帳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⑻ 變更記賬本位幣怎麼建賬
記賬本位幣的變更屬於企業會計政策的變更,不能進行會計核算。另外,在中國,根據《會計法》的規定,記賬本位幣是人民幣,不得隨意變更。只不過外資企業和少數民族企業可以同時使用一門外國語言或少數民族語言而已。
企業因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確需變更記賬本位幣的,應當採用變更當日的即期匯率將所有項目折算為變更後的記賬本位幣,折算後的金額作為以新的記賬本位幣計量的歷史成本,由於採用同一即期匯率進行折算,不會產生匯兌差額.企業需要提供確鑿的證據表明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確實發生了重大變化,並應當在附註中披露變更的理由.
企業記賬本位幣發生變更的,在按照變更當日的即期匯率將所有項目變更為記賬本位幣時,其比較財務報表應當以可比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項目.
備考初級會計,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相關信息,請關注環球快問會計在線。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變更記賬本位幣怎麼建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