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原理角度分析為什麼杠桿左邊低右邊高時,杠桿左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可以向右調
當天平左端抬高時,天平左右兩個平衡螺母都向左調,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當天平右端抬高時,天平左右兩個平衡螺母都向右調,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簡而言之,就是哪端抬高向哪調。 只有右平衡螺母(某些天平左右都有平衡螺母) 但是既可以向里旋轉又可以向外旋轉 天平左傾向外旋 右傾向里旋
補充:
平衡螺母是調節橫梁平衡的。
當天平左端抬高時,天平左右兩個平衡螺母都向左調,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當天平右端抬高時,天平左右兩個平衡螺母都向右調,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簡而言之,就是哪端抬高向哪調。 只有右平衡螺母(某些天平左右都有平衡螺母) 但是既可以向里旋轉又可以向外旋轉 天平左傾向外旋 右傾向里旋
㈡ 杠桿左高右低,如何調節
發現杠桿左高右低,應向左端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設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每個小格的長度為L,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F 1 L 1 =F 2 L 2
F 1 ×L=2G×3L
解得:F 1 =6G
所以應該在A刻線處掛6個鉤碼.
故答案為:左;水平;6.
㈢ 杠桿的調節方法是左傾_,右傾_; 實驗過程中移動鉤碼位置使杠桿再次__平衡,目的是便於從杠桿上直接讀出__
解:杠桿在使用前調整時,要調節平衡螺母。
試驗中移動鉤碼位置使杠桿達到平衡,目的是便於從杠桿上直接讀出數據。
第一空填 將右端螺母往右調(或左端螺母往右調或兩端螺母同時往右調) 。
第二空填 將右端螺母往左調(或左端螺母往左調或兩端螺母同時往左調) 。
第三空填 達到 。
第四空填 數據 。
謝謝你的提問
㈣ 如果杠桿右側高左側低則可向左側的平衡螺母向哪裡調節
右,豎直向下,2.
試題分析:實驗前杠桿右側高左側低,原因是右側的力和力臂乘積小於左側的力和力臂乘積,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可將左側的平衡螺母向右調節,減小左側的力和力臂乘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把支點到作用點的連線作為動力臂(施力方向與連線垂直)時,動力臂最長、最省力(彈簧測力計示數最小);知道阻力、阻力臂和動力臂,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求動力.
(1)杠桿右側高左側低,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將左側的平衡螺母向右調,或者將右側的平衡螺母向右調(都向右調);
(2)當沿豎直向下的方向施力時,動力臂最長,此時最省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最小;
(3)由圖知,若豎直向下施力,動力臂l
1
=15cm,
由題知,阻力f
2
=0.5n×3=1.5n,阻力臂l
2
=20cm,
∵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f
1
l
1
=f
2
l
2
,
∴動力:
f
1
=
=2n.
㈤ 杠桿右邊下沉怎麼調
兩種方式:一是將杠桿左邊的重物往左移動。二是將杠桿右邊的重物再往左移動。三是將上述兩種方法同時採用。
㈥ 杠桿右端比左端低,這時右端螺母向哪邊調。
杠桿平衡條件是:F 1 L 1 =F 2 L 2 ;
(1)杠桿重心右移,應將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調節,直至重心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這樣就減小了杠桿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
(2)在實驗中,若保持鉤碼的只數和位置不變,使彈簧測力計由豎直向下拉改為斜向下拉,拉力的方向不再與杠桿垂直,動力臂變小,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大.
故答案為:
F 1 L 1 =F 2 L 2 ;
(1)右;水平;
(2)變大.
㈦ 杠桿偏右時應該向哪邊調
當杠桿或天平秤向右偏時,可以把螺母向左調,調左邊和右邊的效果是一樣的,你看哪個不順眼就調哪個!向左偏時就向右調,左右兩邊的都一樣
㈧ 如發現杠桿左端偏高,則可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調節,或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調節。
左 左,左端高么,左端輕了。怎麼加重呢,又不能改變秤盤里的質量以增加重力,自然只能改力臂長度了。怎麼改呢?先考慮考慮右邊的力臂,右邊力矩(自然是力臂x力了)比左邊大,右邊要減小。所以右邊力臂要減小,平衡螺母向著支點那裡移動,支點在中間啊,所以向左調。在考慮考慮左邊的力臂,同理可知,左邊力矩小了要加大。所以平衡螺母要遠離支點,所以要向左調。 (一個簡單的思考方法,既然天平游碼可以從支點左邊貫穿到天平右邊,所以可知這平衡螺母在左邊和右邊調節方向都一樣。)
㈨ 杠桿的調節方法是
若向左側傾,將左端螺絲向左調,或將右端螺絲向左調;
當向右側傾,不論左端或右端的螺絲應向右調;
螺絲調節方向可概括為:
左偏左調,或者 左—左,
右偏右調。 右—右。
㈩ 杠桿左低右高,應該將杠桿的右端的平衡螺母像哪裡調,左邊的呢給解析下
向右調,因為現在右邊高,說明右邊輕,所以要將螺母向右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