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里升旗時有鼓號隊,請問敲的是什麼鼓
敲的是小軍鼓。
小軍鼓在各類樂隊中與大鼓的重要性相同,常與大鼓同時使用。屬於雙面膜鳴樂器,無固定音高,但發音頻率高於大鼓。但小鼓不象大鼓那樣用來加強強拍,而是在弱拍上敲擊細小的節奏,以調和音色,增強樂曲的節奏感。
小鼓的音響穿透力強,力度變化大,還可以通過在鼓面上蓋絨布,或使用不同硬度的鼓槌來改變音色,能奏出各種氣氛,表現力非常豐富。屬雙面膜鳴樂器,無固定音高,但發音頻率高於大鼓。 音色清晰、明快,並伴有沙沙的聲音,別具特色。
(1)敲鼓費力杠桿擴展閱讀
樂器歷史:
從14世紀起瑞士步兵(傭兵)團就把邊鼓與短笛配在一起使用。以後,邊鼓傳布全歐洲。早期邊鼓的高度與直徑相等或稍大。所用鼓皮比現代的厚,鼓槌也較粗,發音較沉重,缺乏明亮色彩。鼓在19世紀中變化很大,其形較扁,並且常用黃銅製成鼓身,用桿或螺旋來綳鼓皮。
雖然從17世紀早期就能用螺旋或杠桿操縱響弦的緊張度,但只是在20世紀中才有了先進的機械裝置,使響弦可以立即離開鼓面(為了產生特殊效果或避免由於別的樂器而引起的不需要的共振)。
② 什麼時候杠桿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急···謝謝
杠桿上有三個點即支點、敲物體的點、力的作用點
當敲物體的點與支點的距離比力的作用點與支點的距離短則省力,長則費力,相同則不省力也不費力
(學過扭矩就很好理解了)
③ 車把(籠頭),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省力杠桿
順便說下:車把,是控制前輪轉向的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轉動自行車前內輪,來控制自行車的運動容方向和平衡。車鈴扳手,費力杠桿,作用是撥動小錘敲響鈴聲。車把上的閘把(堅持車閘把),是控制剎車閘的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車閘以較大的壓力壓到車輪的鋼圈上,使自行車減速乃至停止,屬於省力杠桿
④ 小軍鼓敲法!!!!
你敲的是哪種扁鼓?扁鼓有苗族扁鼓、納西族扁鼓、朝鮮族、滿族扁鼓、藏族扁鼓、蒙古族扁鼓
小軍鼓的邊擊是同時打擊到鼓皮和鼓邊的。
小軍鼓的演奏要點如下——
一、小軍鼓的構造
我國古書上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說:要想干好一件事,首先就必須有一件精良的工具。同樣,要演奏好小軍鼓,首先也要有一面精良的小軍鼓。而光有好的樂器還僅僅是單方面的物質基礎,還必須依靠人的積極能動作用——演奏者要對小軍鼓的構造與性能准確了解與熟練掌握。
小軍鼓分鼓櫃和鼓皮兩大部分,鼓櫃為扁平形。鼓皮用獸皮製成,蒙於鼓框的兩面,下層鼓皮上綳有腸弦或者鋼絲彈簧數條(響弦),用兩根木槌敲擊發音。
二、小軍鼓的特點
小軍鼓系純粹的西洋打擊樂器,其英文為Side Drum;法文為Caisse Claire;德文為Kleine;意文為Tamburo;俄文為Mafbiy bapabaH。
小軍鼓為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用一線記譜。帶有響弦的小軍鼓發出沙沙的聲音;無響弦的小軍鼓發音清脆。
小軍鼓是一種異常靈活的打擊樂器,可以演奏各種各樣的節奏型。而且各種奏法均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力度演奏。
三、小軍鼓的功能
小軍鼓在管弦樂隊(交響樂隊)或軍樂隊中,主要是作為一種節奏性的樂器使用的。而眾所周知,節奏「是音樂最基本的表現手段,它是指音響的長短、強弱、輕重等有規律的組合,它是旋律的骨幹,也是樂曲結構的主要因素,使樂曲體現出情感的波動起伏,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彭吉象:《藝術學概論》)
小軍鼓用於各種節奏型的演奏,使其特點更為突出,並可以產生某種造型性效果。
小軍鼓演奏的節奏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其一是進行曲節奏型。這是一種明晰勻稱的節奏型,與人們的行進步伐相同步,為小軍鼓軍樂隊中常使用的節奏型。
其二是勞動歌曲節奏型。節奏也鮮明、有力,並具有豪邁、粗獷的性格。
其三是單純均等節奏型。又分為中速、快速、慢速三種:中速單純均等節奏型易表現平穩的情緒和連貫的運動;快速單純均等節奏型易表現熱烈的情緒和緊張的氣氛;慢速單純均等節奏型易於表現寬廣、壯闊的氣勢。
其四是附點節奏型。此種節奏型以時值長短、聲音強弱的對比,打破節奏的自然均衡,具有彈性美與動力感。
其五是長短節奏型。此種節奏型長短結合,變化無窮,色彩豐富,表情范圍寬廣,表現力強。
其六是切分節奏型。此種節奏型又分為簡單的切分節奏型、緊湊的切分節奏型、空切分節奏型三種:簡單的切分節奏型具有肯定的音樂效果;緊湊的切分節奏型具有加重語氣的作用,並可產生一種向前推進的力量;空切分節奏型具有獨特的轉移重音,使弱拍重音更為突出的效果。
其七是連音節奏型。此種節奏型具有戲劇性效果,使節奏緊湊,易於表現細膩、強烈、激憤等情感。
其八是散板節奏型。此種節奏型具有深邃、激昂的情感效果。
其九是弱起節奏型。此種節奏型積極、有力、具有肯定性,並多與回環婉轉的抒情性旋律相結合。
其十是舞曲節奏型。此種節奏型常與各種舞蹈的風格相匹配,舞蹈性特點十分突出。
正是通過各種不同節奏型的千變萬化,使得小軍鼓的演奏單調中寓復雜,簡約中藏豐厚,從這個意義上說,小軍鼓不小,可以擔當藝術大任。
四、小軍鼓的演奏
小軍鼓的演奏技術與技巧,也有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一是單擊。單擊,顧名思義,是用一根鼓槌擊打鼓面。
二是雙擊。是用兩根鼓槌同時擊打鼓面。
三是三擊。即單擊與雙擊的組合,或先單後雙,或先雙後單。
四是彈奏。系用手指彈擊。
五是滾奏。即以漸強或漸弱的力度變化進行的演奏,可以營造各種不同的音樂氣氛,如恐怖、緊張、陰森、險惡等,也可以表現軍隊的行進與戰斗的場面等等。
六是蒙奏。即在弦上夾絨布進行演奏,營造渾厚、深沉的音樂氣氛。
在各種演奏的技術技巧之中,均應以演奏者的腕力為核心與關鍵。因為腕力是小臂力與指力的樞紐與橋梁,也是一個支點。西方一位哲人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這不是狂言,而是完全符合物理學的杠桿原理的。因此,充分發揮腕力,最大限度地用好腕力,就找到了小軍鼓演奏的支點,以腕力作支點和軸心,就可以帶動小臂力與指力,因而使鼓槌成為「第三隻手」,創造出出人意料的奇跡。
行進軍鼓的教材我沒有,不過我有一套jojo mayer 的視頻軍鼓教程(中文翻譯),你如果有需要可以網路HI我!
⑤ 架子鼓啞鼓墊多大的就夠了
有很多尺寸的,8,10,12,14英寸 都有
-[鼓手教學]鼓棒的詳細介紹
鼓棒在你的演奏中也是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的,有一副合適的鼓棒會給你帶來更好的演奏感覺,那麼什麼樣的鼓棒才是最適合你的鼓棒呢?看完下面的文章你就會有個大體的了解了。
最好的鼓棒是什麼樣的?
它要完美地融合了本身的勻稱、對鼓皮的響應和手的感覺,在鼓棒的設計中每一個功能都是這樣精心製造出來的,當然也包括了鼓棒的尖頭形狀、棒肩的位置、頸部的錐度與鼓棒粗細的設計,還有木料的種類。
下面我們將從鼓棒的各個方面詳細的介紹一下:
一:木料--------------木料的種類是決定鼓棒的回應與耐用性能的主要因素。
鼓棒基本上都是用木料做原料的,當然也有其他特殊的材料做的,如合成纖維,玻璃鋼等,這里就不多做介紹了.那麼木料又都是些什麼樣的呢?呵呵,那可就多了,有楓木, 山胡桃木,橡木,槭木,樺木,山毛櫸,烏木,及玫瑰木等等製造而成.不同的木料有不同的手感和音色,我們就介紹下最最常見的兩種木料山胡桃木和楓木,
1:楓木的木紋紋理漂亮,木質輕、演奏起來較敏捷,音色柔和。較適用與流行,JAZZ,FUNK等風格.
2:山胡桃木有纖維木紋,比楓木的質地更硬、密度更大。因此,山胡桃木做的鼓棒敲擊出來的聲音要更洪亮、沒有楓木的柔和,它也能經得起大力的敲擊,因而也更耐用一些 。一般金屬鼓手都會性質這種木料的.
(國內一些便宜的鼓棒,基本都是用柳道木做的,湊合可以用一下,但還是推薦用好一點的鼓棒,因為它對你的練習感覺起到直接的作用)
二:鼓棒的形狀-----------影響你的手感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1:棒頭形狀
棒頭的形狀對聲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個你在打叮叮鑔(RIDE)是最為能感覺到的,它對鑔片的音色可以說起著決定性的因素.
基本上小鼓棒的頭型共可分為三大類:
A圓型 B 橢圓型 C 三角型 當然這些形狀里也有大有小的。
A:圓型---大圓頭鼓棒產生出來的聲音會更強烈些,小圓頭鼓棒產生出來的聲音會響亮些(高音成分較多);因為圓形棒頭因為總是有著同樣的接觸面,所以改變它的接觸點對音色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音質力道穿透力強。
B: 橢圓型---可以出製造廣闊音色,因為橢圓形的鼓棒的頭形比圓形頭鼓棒接觸鈸的面積要來的大,所以敲出來的聲音會比圓形頭鼓棒所敲出來的聲音灰暗。總的音色較溫和,均勻,最適合在錄音室里用。
C: 三角型---敲擊出的吊鈸聲音,有些暗淡、豐滿(低音成分較多);
總的來說顆粒越小.接觸面小所打出來的聲音較明亮清脆,頻率較高。顆粒大.接觸面大則敲出來的聲音便會較沉重灰暗,頻率也較低。現在還比較流行的一種尼龍棒, 尼龍棒頭可以製做出最明亮聲音,也最耐用。
三:鼓棒的長度和重量----影響著它的重量,音量及手感
一般來說粗的、沈重的鼓棒,音量更大,也耐用一些;而較細、較輕的鼓棒,演奏起來更輕快、更容易。
而鼓棒的長度則影響杠桿作用。較長的鼓棒提供的杠桿作用更明顯,能觸及的范圍也更大。
四:鼓棒肩和鼓棒頸
1:鼓棒肩位置決定了鼓棒敲擊鼓皮時的聲音。另外,它還起著杠桿的支撐點作用,鼓棒肩位置的選擇是否適當,還與鼓棒的粗細等有關,這些都會影響最佳的鼓棒回彈的性能。
2:鼓棒頸的錐度影響著鼓棒的觸感與性能。鼓棒頸錐度較長的,聲音柔弱,反應更快,而錐度較短的,聲音硬朗,更有力度。
五:鼓棒的型號分類
鼓棒的型號分類根據品牌有所不同,但大概差不多,這里介紹幾種常用型號
型號 直徑 長度
5A 14MM 406MM
5B 15MM 406MM
5C 16MM 406MM
2B 16MM 406MM
7A 13MM 390MM
3A 15 1/2MM394MM
根據這些型號你就可以選擇你所需要的不同長度粗細的鼓棒了。
⑥ 生活中有哪些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還有等臂杠桿~
1、省力杠桿:來瓶器、榨源汁器、胡桃鉗、撬棍、扳手、鉗子、拔釘器、開瓶器、鐵皮剪刀、鋼絲鉗、指甲剪、汽車方向盤等。
2、等臂杠桿:天平,定滑輪,蹺蹺板、衣裳掛、掛鍾等。
3、省力杠桿由力的作用線到支點的距離叫做力臂。根據公式F1L1=F2L2可得,力臂越長力就越小。省力杠桿,顧名思義,其動力臂較長,動力較小,所以省力。但是通常省力杠桿省了力氣會相應的費距離。等臂杠桿是杠桿的一種,動力臂和阻力臂長度相同,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既不省距離也不費距離。
(6)敲鼓費力杠桿擴展閱讀:
1、省力杠桿
省力杠桿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平衡時動力小於阻力。雖然省力,但是費了距離。<也就是說當力臂的長度(以支點O為分界線)大於阻力臂的長度時,這便是省力杠桿。
2、等臂杠桿
在我國歷史上也早有關於杠桿的記載。戰國時代的墨家曾經總結過這方面的規律,在《墨經》中就有兩條專門記載杠桿原理的。這兩條對杠桿的平衡說得很全面。裡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變兩端重量使它偏動的,也有改變兩臂長度使它偏動的。
⑦ 扳手是杠桿嗎
是杠桿,扳手屬於省力杠桿,再往下細分就是輪軸(輪軸也屬於杠杠桿)。
扳手是一種常用的安裝與拆卸工具,是利用杠桿原理擰轉螺栓、螺釘、螺母和其他螺紋緊持螺栓或螺母的開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用碳素或合金材料的結構鋼製造。
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兩端制有夾持螺栓或螺母的開口或套孔,使用時沿螺紋旋轉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擰轉螺栓或螺母。
(7)敲鼓費力杠桿擴展閱讀:
阿基米德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
這些公理是: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 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
(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手動扳手又叫普通扳手,主要應用於普通生活工作中,它的使用比較簡單,主要分為單頭呆扳手、雙頭呆扳手、活扳手、梅花扳手、多用扳手、敲擊扳手、套筒扳手、套筒起子、扭力扳手、扭矩扳手、十字扳手、棘輪扳手、鉤形扳手、內六角扳手。
內四方扳手、手動離合式扭矩扳手、管子扳手、T型扳手、L型扳手、三叉扳手、月牙扳手、油桶扳手、輪胎扳手、火花塞扳手、濾清器扳手、組合扳手、其他扳手等。扭矩扳手分為訊響扳手、指針扳手、數顯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