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幣對美元還能升值多久
當前人民幣兌美元價就是人民幣匯率的近期高點。這個高點將有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但繼續爬升則有新的難度。
從2017年6月初到9月初,1美元兌人民幣從6.81變為6.47,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達到5.1%。三個月期間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這么多,過去很少見到。在以前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時期中,例如在2005和2006年,以及2011年期間,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往往是一年才3%到5%。若按照近3個月的升值速度,那麼,人民幣對美元比價到2017年底很可能達到6.17元,而這相當於2013年5月的水平,接近於近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的最高水平。
針對這種情況,有關人民幣匯率走勢新的討論又出現了。人們關心人民幣匯率是否又進入新的升值通道,即開始了新一輪升值周期?2017年底之前真能升值到6.17的地步嗎?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首先需要聯繫到如何理解人民幣匯率近期幾個變動的原因。
既然匯率是兩種貨幣的交換比價,那麼很顯然,匯率變動的原因通常應當從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面去尋找。在國內一面,近段時間以來的一個顯著變化是市場利率水平的上升和居高不下。在貨幣市場上,3個月期限的短期國債收益率從從2017年初的2.48%上升到6月下旬的3.48%,升高了整整1個百分點(用金融市場的術語是1百個基點);同時,1年期的國債收益率從1月下旬的2.65%上升到6月中旬的3.6%,也將近1個百分點。在其他事物不變的情況下,國內利率的上升是有利於人民幣市場匯率走勢的,因為金融市場上的套利行為會自動偏好那些利率或收益率走高的貨幣。
在國外方面,美國金融市場行情雖然也有類似方向的變化,即利率上升幅度遠小於中國。3個月期限的國債收益率僅在上半年期間上升了約0.5個百分點,從0.5%到1%;1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幅度則不到0.5個百分點,僅從0.82%升到1.22%。美國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則還出現下降,從年初的2.35%降低到年中的2.25%。美國金融市場上利率水平的溫和上升甚至下降是不利於美元匯率走勢的。
事實上,今年年初以來,尤其近3個月中,國際貨幣市場上,許多貨幣對美元都出現了升值,即美元對其他貨幣貶值了。美元對歐元、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亞元的貶值幅度尤其突出,從年初到9月初,這些貨幣分別對美元升值超過20%。英鎊是近來發達經濟體中比較弱的貨幣,因為受到聯合王國「脫歐」進程的不確定性的嚴重影響。即便如此,從年初到9月初,英鎊對美元升值也接近了10%。不僅如此,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貨幣對美元也走高。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在2014和2015年出現數次暴跌,2016年後轉為恢復性回升,2017年年初顯現穩定跡象,第2季度有所貶值,第3季度則開始升值。印度盧比則在2017年初以來幾乎一直保持升值勢頭。這些情況表明,美元在國際貨幣市場上的走勢今年初以來出現了變化。2016年最後2個月中美元的「超強」走勢出現了逆轉,2017年6月以來美元似乎出現了某種「頹勢」。美元在國際貨幣市場上的「走軟」當然對人民幣匯率來說是一種「外部利好」。
美元匯率今年初以來轉為走弱並非因為美國經濟下行。美國第2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的統計初報數字為3%,位居各主要發達經濟體之首,也高於其第1季度水平。導致美元匯率走軟的重要國內因素有:首先,2016年最後兩個月中的美元「暴漲」是過度了,美國國內金融市場上的利率行情並不支持美元的後續走高;其次,特朗普政府的財政政策在國內政治進程中受到相當大的牽制,美聯邦政府財政赤字並不會如早先市場所預料的那樣快速顯著擴大,因而也不會刺激國債收益率繼續升高;復次,美聯儲的加息進程雖然已經開啟,但其步伐和力度小於許多「鷹牌」人士的預料和期待。由於這些因素,美元在自由兌換的國際貨幣市場上近期表現不斷走弱。
展望未來,應該看到,國內利率行情不可能持續走高,因為這會引起對實體經濟的一系列不利效應。「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取向和加強監管的應急措施都有一定的時效性,從較長遠的角度看,這類政策舉動都會逐漸趨於平和和「中性」。
❷ 未來十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會持續上升嗎
完全有可能是1:1
擺出事實講出道理這種預測僅僅是玩笑的猜測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133,比上個交易日大漲65個基點;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高歌猛進,最後以6.0835歷史新高收盤。
我們關注人民幣主要有幾點,
近來人民幣屢創新高,一方面與中國三季度超預期的經濟數據相符合,
另一方面又跟美國債務上限糾紛及就業疲軟相關
2中國受到來著世界各國的外部壓力,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細說了
總之,1:1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這個是玩笑也不是玩笑,因為人民幣必然走上升值道路,而且現在已經走了好幾年了.做外匯外貿的人幾乎都不希望看到美元貶值,如果樓主有大資金美金還是去兌換了吧,小資金就無所謂了.差不了多少
❸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下降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的貶值波動會產生以下影響:
一、對股民而言
A股市場可能承壓,金融和房地產可能成為受創較深板塊
如果人民幣近期貶值,則A股市場可能承壓。海外經驗表明,新興市場上每一輪的本幣貶值都伴隨著資本流出和股市回調。就行業板塊而言,金融和不動產行業傾向於受創最深。同時,人民幣貶值可能導致暫時性的資本流出。在更多的債券、信託和房地產債務違約事件正陸續浮出水面的形勢下,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宏觀經濟的擔憂情緒可能會有所增強,從而帶來暫時性的資本流出人民幣貶值將對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造成影響。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來看,民航和房地產行業板塊可能將會受到最大的負面影響。
二、對個人生活而言
1、去美國及用美元結算的國家留學意味更多消費
比如現在到美國MBA,兩年學費以及生活費等費用共計30萬美元的話。按照昨天匯率計算,就是183.4萬元人民幣,就要多花費近4萬元。
2、美國海淘、代購將會有所降溫
隨著美元升值,人民幣購買力下降,一些境外商品價格會上漲,美國海淘、代購都會有所降溫。相對於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對人民幣比較平穩甚至貶值,那些習慣在美國購買商品的人可能立馬會覺得是時候要轉戰歐洲、韓國或日本了。
3、境游的成本要有不少的上漲
如果你出境游還喜歡刷信用卡購物,你就要判斷人民幣的走勢,如果人民幣在升值,延期還款反而還能夠少還點錢。但如果人民幣繼續貶值,最好考慮在出國前就兌換好全部現金。
4、對房地產投資保值者來說,損失不可避免
因為人民幣貶值人民幣貶值可能會導致房地產收益產生一些影響。當然,就當下而言,房地產仍是國人保值增值的主要手段。
三、對行業投資而言
1、外貿出口為導向的行業無疑將受益
當然,凡事有弊有利,那麼人民幣貶值情況下,有無受益行業?分行業來看,A股市場以外貿出口為導向的行業無疑將受益人民幣貶值,而其中的紡織服裝、玩具鞋帽等將是最大受益者。紡織服裝行業由於對出口的依存度較高,人民幣貶值一方面有利於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企業將拿到更多訂單,另一方面,有利於出口型企業獲得匯兌收益。而人民幣貶值意味著外國貨幣購買力增強,這將進一步刺激消費,有利於玩具行業出口。
2、航空公司受創
人民幣貶值對航空公司的影響可謂首當其沖。因為航空公司購買飛機會產生大量美元負債,人民幣貶值將產生匯兌損失。航空公司的主要運營工具飛機一般都是融資性租賃或者貸款購買,航空公司相對都是負債率較高的資本密集性行業,而飛機購買的成本一般也都以美元計。
3、房地產商壓力大
人民幣貶值將壓縮投機資本的獲利空間,促使資本流出,造成國內流向房地產業的資金緊張,進而改變當前房地產的供求關系。在房地產供應總量不變條件下,由於缺乏資金及需求支持,大型國企、房地產企業料有更多外債。人民幣升值不僅造成匯率損失,如果繼續借美元債的話,也會造成資金成本上升。
4、大型出口企業可能受創
人民幣貶值,從理論上來說的確有利於出口,一些即時結匯的小型出口企業可能由此獲益。而交易量較大的外貿企業,由於事前與銀行鎖定匯率,可能難以感受到此輪貶值帶來的積極影響。
應對策略:分析師稱,為了降低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外貿企業需要通過一些外匯衍生工具,比如遠期結售匯、外匯掉期,到外匯期權等鎖定匯率風險。為了規避風險,進出口企業的策略就非常簡單:進口企業只要將購匯時間盡量往後拖,因為美元相對人民幣會越來越便宜。
❹ 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還會漲嗎
說點不成熟的意見。本人認為會的。
雖然大家覺得我這話可能不招人愛聽。所以只那說我我個人的觀點。
先說央行,現在人民幣高居不下,老百姓的美金變成了咱們人民幣,不能說不是件好事,但是同時也說明國家的外匯儲備也成比例的在過高,請問一下,如果中國一但國家遇到金融危機,人民幣貶了值,那麼國家手裡的美元是不是就升了呢?國家沒有虧一分錢,相反,從百姓手裡賺得了更多的錢。大家看電視劇《聚寶盆》中沈萬三在元末用銀子換銅錢。最好大賺了500萬兩,雖然那裡面的銅錢是在貶值,想想現在人民幣在升值的同時是不是也說明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美元貶值了呢?有的時候高比率的可能是銅錢也說不定。
第二股市,06年末07年初雖然我們看到了股指是一路上抑,但是請問大家我們手裡的股票真的漲了嗎?如果漲了可能也是極少數,因為在這裡面我的股票是全部下跌。問題就在這里,股指的上抑和股值的下跌好像不太符合邏輯,反正每次股指跌的時候大家的股票也跌了又跌。而且證監會今天摘這個明天掛那好,好像他們是賺的不亦樂乎,摘了要罰錢,那麼掛呢,要交手續費,同時也說明大量的資金在流入國庫。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我說不明白,請大家自己想想。
第三,中國出兵台灣就不好說了,要看戰爭的勝負了。
第四,要看咱們的政策了。
❺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繼續攀升,對我國經濟有什麼影響是什麼原因說的清楚易懂就好
通貨膨脹,經濟萎縮
❻ 美金對人民幣的匯率 過幾年 怎麼樣
最近幾日人民幣兌美元上漲多少?人民幣兌美元匯率4天上漲600點。
今年以來持續疲軟的人民幣匯率,近幾日忽然迎來了一次大翻身。截至3月20日收盤,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在6.2052,盤中一度創下過去3個月以來的最高值6.18,過去4個交易日累計上漲幅度超過600個基點,一舉收復今年以來的大部分跌幅。
一位美資銀行外匯交易員分析,這主要是因為美聯儲暗示會暫緩加息進程,令美元匯率大幅下跌。
他認為,金融市場圍繞人民幣匯率的博弈卻正在升級。近日的外匯市場中,當國際投資機構趁美元反彈或境內外匯差擴大,在境內大額購匯壓低人民幣匯率時,總有中資銀行頻頻結匯反向操作。這似乎是雙方在彼此試探對方底線,以此評估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向。
人民幣的強勢反彈,也得到央行的力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在兩會期間明確指出,人民幣匯率可以保持基本穩定。
他指出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的3個理由:一是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放眼全球,國內整體GDP增長依然較快;二是中國仍將維持貿易順差,對人民幣匯率穩定有支撐作用;三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全球資產管理機構都願意配置一部分人民幣資產。
回答不易,望採納
❼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未來還會繼續升高嗎
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可能會放緩上升,但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還是會持續上漲的。從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上漲了兩百個基點左右,匯率正式升到了6.5,此外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匯率也漲破了6.5。而人民幣升值的核心原因在於,匯率的市場化開始加深,上個月,外匯管理局就表示過,現在的人民幣對美元報價基本是基於自身市場狀況來調整的,而原有報價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開始慢慢淡出外匯市場,也就是說,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未來波動的幅度可能會加大。
而隨著海外疫情的不斷反彈,中國大量的進口出口貿易行業,將得到更大幅度的增長,而隨著中國進出口行業的走強,人民幣匯率將不可避免的繼續上升,維持一個強勁的上漲態勢這種態勢預計會持續到海外疫情結束為止。
❽ 最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調整,會導致什麼後果
閱讀本篇文章只要抓住這個起點,就會很容易理順思路;兩行上市-妄動儲備-外匯儲備與中央財政-解決經濟上思路混亂也就是國家處理局部表面問題時忽略了基本的經濟概念:外匯儲備和中央財政代表的不是一個主題,前者是國家根本憲法後者只是一般法律問題而已,用改憲法的辦法解決一般法律問題十分可笑!其他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經濟學常識,結合了實際情況生發的議論。准確與否就見仁見智了!
1)最初的時候,市場上有10萬億人民幣,也有10萬億物資,物資和貨幣一一對應,所以每一元錢能買一斤大米。
2)由於保持了固定匯率,中國人民央行,就必需有責任和義務,無限制地按8.27買入/拋出,美元兌人民幣。假設現在有一個美國商人,手持4000億美元,來找中國央行,要求兌換成了人民幣。中國央行本沒有錢,便只好新印刷了32000億人民幣,交給美國商人。於是市場上有13.2萬億人民幣,卻只有10萬億物資。從理論上來講,13.2萬億人民幣,爭奪10萬億物資。必然導致了通貨膨脹,市面上的物價上升。
但其實不然,等式實際的平衡,是:13.2萬億人民幣vs10萬億物資+4000億美金從理論上來講,外匯儲備既可以增加,也可以減少。中國央行完全可以用4000億美金,去國際市場上購回了小麥,黃金。從而使等式平衡到:13.2萬億人民幣vs13.2萬億物資。仍然是一比一。當積蓄外匯儲備時,國內市場的物價是上升的。但只要國家願意動用外匯買東西,外匯減少,則物價自然下跌。外匯儲備減少到零,物價恢復到一比一。
不幸的是,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央行也是個土財主,守財奴,只進不出。3)第三步。更糟糕的是,人民幣匯率其實是被低估的,美金匯率其實是被高估的,美元並不值得1:8.27的固定匯率,或許只能值1:7至1:5。4000億美金,在國際市場上買不回了32000億公斤的大米小麥。在這種情況下,等式永遠無法配平,原公式:13.2萬億人民幣vs10萬億物資+4000億美金。等式永遠配不成:13.2萬億人民幣vs13.2萬億物資,可能只有:13.2萬億人民幣vs12.8萬億物資,甚至只有:13.2萬億人民幣vs12.0萬億物資當美金的實際購買力只有1:5時,外匯儲備增加得越多,人民幣被攤薄得越快,人民幣貶值越厲害。
今年的現實情況是,美國人蜂擁進入中國,手持著一大堆白紙美鈔,紛紛要求兌換成了人民幣。整個2003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1600億美元,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打個比方,1949年建國,一直到1976年毛老逝世,中國的外匯儲備僅只有80億美元。英明偉大的鄧小平,改革開發20周年,至1999年時,中國外匯儲備首次達到了1600億。整個2003一年,外匯儲備增加,相當於建國五十年總和!
在這新增加的1600億外匯之中,僅只有450億是真正的FDI,既我們所謂的外商直接投資。外國人拿著錢來中國建廠辦實業,出口外銷,增加了中國的勞動就業。也轉讓了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所以這是善意的,即使把美金高估一點,招商引資,權當是優惠折扣罷了。而另外更可怕的,國際金融系統,居然有人拿著了1200億的美金,來要求中國央行,按8.27強行收購。如果按照美金實際購買力僅1:5,每兌換1美金,中國人就損失3元錢人民幣。兌換了1200億美金,中國人就損失掉了3600億人民幣。
拿著了這些錢,美國人可以來上海花天酒地,可以買最高檔最豪華的別墅,上海二幢房子算什麼,把目前市面上供應的所有房源都買下來,也不過800億人民幣。(80萬*10萬套)這二年上海的勞動人民呼聲挺高,因為他們發現物價上漲,而手中的終身積蓄正在縮水。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貧窮,是炒家和姦商么,炒作只能堅持一會,而不可能導致長達三五年的綿綿不絕。其背後必定有持續的購買力和財富支持。有人說工資並沒有獲得增加,問題是,新增印的鈔票,都是在美國人的手中,而不是中國白領。
小布希正在大印紙鈔,過高的聯邦赤字債務,亞洲國家的一萬五千億美金借款,正讓這個莽撞的西部牛仔,丟拋棄掉最後一分的羞恥心。當隨著全世界各大國紛紛調低美金匯率,美元一貶再貶。僅只有中國,迄今仍保持著了對弱勢美金的固定匯率。這固然使中國的出口獲得了極大優勢,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但隨著450億FDI外商直接投資的同時,還再有1200億兌匯美金也湧入了中國。規模是實體經濟的三倍。要知道,美金是用白紙印的,無論上海的房子是賣10萬還是100萬,對美國人來說,成本為零。
這新印的10000億人民幣,攤薄了人民幣原有的幣值。正是在聯系匯率下,美國人越來越富裕,中國人越來越貧窮。很多事其實並不難解釋,便宛如一串珍珠,只需要了一根繩子將其串聯起來。為什麼三外購房特別多,因為新印刷的人民幣本來就在外國人手中。為什麼房價離本地消費群體越來越遠,因為鈔票都在外國人的手裡。為什麼投資性購房已到警戒線,因為預期貨幣貶值。為什麼房價和房租偏離,因為預期貨幣貶值。為什麼新房空置如此高昂,因為預期貨幣貶值。為什麼購買第二第三套住房,因為預期貨幣貶值,有300萬身家就必須買三套來保值。。。
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貧窮。要討論上海房價今後是漲是跌,是升是降,只需要很簡單地回答二個問題:小布希會不會停止大印鈔票(至少在2004年11月美國大選之前)中國會不會放棄固定匯率如果你對這二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的話。貨幣狂潮還得繼續,人民幣會越加泛濫。繼續手持現金,只能夠使你變得更貧窮。就算不買房子,至少也得買點黃金。4)比第三步更更糟糕的情況,13.2萬億人民幣貨幣所對應的,不僅僅是打折後的美金,而是。。。沒有,什麼也沒有。4000億美金就這樣平空消失了,就僅剩下了3550億。明明放在中國央行保險庫的外匯儲備,怎麼會沒了的呢。4000億外匯儲備,又怎麼又會變成3550億的呢。原來,據聞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虧損嚴重,為了拯救瀕臨破產的中國銀行體系,財政部政府決定從外匯儲備裡面取出450億美金。
給二大銀行注資,不良貸款率減少一半,利國利民雲雲。哦,原來困擾了中國銀行系統數十年,最最難的不良貸款問題,這么好容易解決。中國有4000億外匯儲備,拿450億出來,就救活了二家銀行,照這樣算,別說四大國有銀行,即使是十大國有銀行,也不在話下。更進一步講,下崗職工,國企改革,礦山改制,社保基金,什麼問題都易辦。所謂新世紀中國十大難題,只需要各從外匯儲備劃幾百億,很輕松全都解決了。真的這么簡單地么,歷屆中國高層精英全都是笨蛋,一直到今天才發現外匯儲備的大金礦。困擾了全世界發展中國家幾十年的大難題,聰明的中國財政部全都可以解決?關鍵的關鍵,外匯儲備不是財政部的錢,不是央行的錢,不是國務院的錢,這是人民的錢!是你的錢,是我的錢。財政部是不可以動用外匯儲備的,央行也不可以,沒有一個政府部門可以。前面已經講到,人民幣必須和物資一一對應。有多少人民幣,則必須有多少物資。
當存在外匯儲備的情況下,有13.2萬億人民幣,卻僅只有10萬億物資。但也不要緊,4000億美金去國際市場上,購回來大米小麥也就可以了。外匯儲備,其實就代表著了物資,代表著了人民幣的購買力。代表著市場上的大米小麥牛羊食鹽。正因為人民幣的背後有物資,有外匯。我們才相信人民幣,才願意拿3000元的工資,才願意擺面攤賣5元一碗的牛肉麵,才願意辛辛苦苦一輩子,只為了銀行存款里的幾位數。外匯儲備,不是財政部的錢,不是央行的錢,是人民的錢,是人民託管在中央銀行保險庫的一筆財富。
中央銀行身受人民的重託,誠惶誠恐尚且都來不及,怎可侵犯人民的利益,將人民的錢拿走,這是背信棄義,監守自盜。450億美金,相當於3600億元人民幣。或居民存款的3%。每一元錢的人民幣,購買力少了3%,相應貶值到了0.97元。銀行里十萬元的儲蓄,便自動貶值至97000元。從外匯儲備里劃帳450億至財政部,相當於往每一個人的頭上抽收取了3000元的《現金稅》。這么天一樣大的事情,怎麼就沒人說哼了一聲,說劃就劃了呢。這么天一樣大的事情,每個老百姓,便交了3000元的稅。中國國有銀行的虧損,主要是因為國有企業效率低下,廠長經理貪污腐敗,毫不吝惜,毫不愛國。而貪官污吏的腐敗揮霍,貪官一個都不抓,一個都不追究責任。銀行虧損漏洞,卻讓十三億人民來買單,問人民每人抽取3000元稅。貪官喝酒,卻要百姓買單,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為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注資,這件事做得了很不漂亮,整件事非常地缺乏透明性,也再讓人質疑政府的信譽和文明度。劃走450億後,人民幣已經永久性地貶值了3%,然後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又再是6%。
若加上對人民幣信譽的傷害,簡直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中國的央行官員,完全辜負了人民的重託。央行的職責,在於維護發鈔行的信譽,捍衛人民幣的信用度。央行官員的守則,在於誓死捍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此不惜付出生命榮譽職位代價。而當人民的財產被劃走,貨幣信譽顏面掃地,央行官員不站出來說半句話。只想著妄想用技術面手段調控物價,簡直都是玩火自焚。貨幣必須和物資一一對應,一個國家的財富,不可能從印鈔機裡面產生,這是最基本的守則,是不可違背的自然定律。當然從貨幣到物價的傳遞有一個傳導過程。但技術面永不可能取代基本面。調節利率、央行准備金、積極或消極的財政政策、這些都只能微調於一時,延緩於一時,堤防築得越高,洪水也就越強。中國的貨幣/物資比例(M2/GDP),已經達到了十分可怕的220%。而國際社會一般常規,僅只有在70%。
或者說,在目前不變的情況下,物價至少還要再漲三倍,才可以完全消除掉貨幣裡面的泡沫。想當年,居民存款在五萬億的時候,朱老總深切地感嘆到,這是一隻吃人的猛虎,一經下山,會將市面上的物資全部掃光。而今五年以後,貨幣更翻了幾倍,而市面物資增長有限。顢頇短視,怎麼就不知腳下面的火山呢。拉美的一些國家,也曾有過大發紙幣,再靠技術面調節的事情。當時一些軍閥官僚以為高枕無憂,技術面可以超越基本面。但結果他們是住在了洪河堤下,一旦頑疾累深,金融系統終有一天無法支持,大量貨幣再也封鎖不住,當第一筆貨幣進去流通系統時,便會引起雪崩,物價飛漲不可收拾,幾倍,幾十倍,貨幣信譽盪然無存。用技術面調節貨幣泡沫,壓得越久,彈得越大。
還是堅持這樣一個觀點,房價是太低,不是太高,遠遠地太低太低太低。房價上漲,是一個《擠泡沫》的過程,擠掉的是貨幣系統裡面的泡沫。政府應該有次序地,溫和地,盡快地讓物價上漲。盡量讓貨幣泡沫軟著陸,而不是硬著陸。在具體地價格體系調整中,可以考慮剝削內貿補貼外貿。盡量地讓房地產,公交,教育,醫療,水電煤等費用上漲。讓房價上漲五倍,十倍,獨自承擔掉所有的貨幣壓力。把所有的貨幣壓力宣洩口都放在了房價上面。而採取補貼,稅收,技改等方法,讓外銷外貿類部門,成本盡量不上漲,少上漲。剝削國內百姓補貼外貿。中國仍然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的國家,出口貿易高於一切。如果房價不漲,而貨幣壓力流竄到了紡織,電子,機械等出口類部門上面,那可真的是誤國誤民,萬劫不復的了。
❾ 請問接下來人民幣兌美金的匯率會升還是降
因為美國實行QE3政策,大量發行美元,所以近期來看美元的匯率是會降低的,只有等美國的經濟危機正式解決之後,美國經濟轉好,美元才會升值。
你要是近期手頭缺錢 那你可以考慮現在就換。
要是不缺錢 那可以等個十年八年的,美國的經濟總有一天會變好的,留給子孫後代也可以的。
你看像我們小時候用的錢,你要有一整套,現在買出去也是升值的,對吧?
❿ 人民幣美金的匯率問題
樓主的問題是:黃金價格上升,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上升,人民幣的供應會有什麼變化嗎?
如果是,我可以做一下回答:
布雷頓森林體系當時規定,35美元固定兌換一盎司黃金,美國人倚仗二戰勝利的戰果,推出了這個換算計劃,迫於美國的壓力,全世界都接受了這個換算,美國政府也藉此機會,把大量的黃金收儲起來,拿一張紙做的美元跟別國換取真金,到現在美國人儲存的黃金達到8000多噸,是全世界最多的。
美國人的計劃其實很周密,自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執行以來,美國人幾乎搜颳了全球的財富,儲存了大量的黃金之後,突然,布雷頓森林體系體系就崩潰了,美元和黃金不再固定的比例換算,至此,黃金的價格一直飆漲,現在已經突破了1400美元一盎司。黃金價格的飆升,跟美元信用貶值有著直接的關系,說白了,大家不相信美元了。最近一波黃金價格飆升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美國公布了寬松貨幣政策,在全球通脹的關鍵時期還繼續濫發紙幣,美元的信用進一步下降,無奈,只要存黃金保值。
關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升,也是由來已久的問題。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但是不要奇怪,人民幣現在還不是國際流通貨幣,這個也是個歷史遺留問題,人民幣跟美元現在實行的是「僵屍制度」基本是固定的,不像歐元、日元、英鎊這些貨幣是在自由浮動。美國國內自金融危機以來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奧巴馬政府為了緩和國內氣氛,為前段時間的中期選舉造勢,鼓搗了這個事情。
美國繼續濫發貨幣,勢必造成人民幣的進一步升值,這是吸引大量熱錢流入的主要原因,熱錢流入以後,勢必會對樓市、股市、資源、農產品等行業投資,對目前已經相當嚴重的通貨膨脹火上澆油。鑒於此,國家應該會回收部分貨幣的流動性,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