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人民幣匯率聽證會美國

人民幣匯率聽證會美國

發布時間:2021-05-02 17:58:48

Ⅰ 為什麼美國能決定人民幣的匯率

這就是美國強權和霸權的體現.美國把貿易出口降低,它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怪罪於中國的低匯率影響了它的出口.

美國單方面要求中國提高匯率是無效的,它只是在對中國施壓而已,其實就是美國表明一下姿態而已.中國不搭理它也沒轍.中國的匯率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

中國之所以懼美國,因為中國的經濟是出口型,且對美貿易占相當比重.如果美國通過中國操縱匯率法案,他們就會用該法案來制約中國出口.中國的經濟將面臨困難.另外,其他國家也會效仿,中國經濟就會跨了,因為中國的經濟內需相當脆弱.經濟上不去,加上中國自身問題.內外交困,中國就亂了.

所以,中國在心理上是怕美國的.

Ⅱ 奧巴馬 人民幣匯率 指責

美國《紐約時報》11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作為美國的債主改變了奧巴馬的動力
當奧巴馬總統周日首次訪問中國的時候,他將在很多方面承擔起一個揮霍的消費者向他的銀行家畢恭畢敬的責任。

赤裸裸的事實是,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外國債主——這改變了美國同這個唯一能夠挑戰其世界獨超地位的國家之間關系的核心。

結果是,與其前一任公開推動和敦促中國遵循西方模式,在政治和經濟上更加開放不同的是,奧巴馬先生督促中國的時間不會太多,而更多的時候將是向北京作保證。
為了確保奧巴馬此次對上海和北京進行的三天訪問傳達出一種和解的印象,白宮官員們已籌備數月。例如,今年6月,白宮告知達賴喇嘛,盡管奧巴馬將會在某個時候會見他,但總統不會選擇在10月,也就是達賴喇嘛訪問華盛頓的時候見他,因為這距離奧巴馬的訪華日期太近了。

同樣地,奧巴馬在競選總統時曾多次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美國現任財政部長蒂姆西-蓋特納在其上任聽證會上還重復了奧巴馬的這一指責。但是,到了4月份,美國財政部收回了這一批評,公開表示中國沒有為了便於出口而操縱匯率。

Ⅲ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為什麼會對美國社會的就業民生造成影響

中國出口美國的順差,美國買中國的東西多,他們的產品就沒人要了,就失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中國的東西就貴了,美國佬就不要了,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Ⅳ 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升值後美國欠中國的8000億美圓就減少了

人民幣升值,那麼8000億美元兌換成的人民幣就少了唄,舉個例子,假如原來是1:8.咱能拿到64000億人民幣,升值變成1:7,咱就只剩56000億人民幣。再說升值了對於咱們的出口很不好,咱就掙不到錢了。

Ⅳ 為什麼人民幣匯率會對美國造成這么大的影響

美國人喜歡兩種東西
第一 日本的高技術含量產品
第二廉價的中國產品

只有想辦法不讓美國人買者兩種產品
才可以讓美國人買本國產品
刺激本國消費
刺激廠家 緩解就業

前者前段時間已經通過豐田事件
讓美國民眾對日本商品產生不信任了
效果已經達到
現在就要開始對付中國的廉價產品了
用的方法就是匯率
人民幣升值後 出口廠家為了保持利潤
只有提高售價,那麼當中國的廉價產品部在廉價
自然 美國人就不會在首選中國產品了
而會更多的選擇美國產品
從而緩解失業的問題

Ⅵ 為什麼美國要中國降低人民幣匯率

主要基於幾方面原因:

一是、配合美國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結構調整,通過迫使人民幣升值削弱中國產品競爭力;
二是、中國坐擁龐大美債,人民幣升值將稀釋債務;
三是、通過干預人民幣匯率影響中國崛起。
面對這種情況,匯率作為一國的核心政策,須服務本國的經濟發展,以國家利益為最大考慮,決不容外國隨意施壓。中國須捍衛匯率自主權。當然,中國亦要加快經濟結構轉型,通過擴大內需市場減少對出口的倚賴,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化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Ⅶ 人民幣匯率的漲對美國有什麼好處

主要好處基於以下幾方面:

一是、配合美國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結構調整,通過迫使人民幣升值削弱中國產品競爭力;
二是、中國坐擁龐大美債,人民幣升值將稀釋很多債務;
三是、通過干預人民幣匯率影響中國崛起。
面對這種情況,匯率作為一國的核心政策,須服務本國的經濟發展,以國家利益為最大考慮,決不容外國隨意施壓。中國須捍衛匯率自主權。當然,中國亦要加快經濟結構轉型,通過擴大內需市場減少對出口的倚賴,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化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Ⅷ 假如人民幣匯率升值對美國的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上任以來首次訪問美國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或許對東道國政府在國際經濟問題上有時採取的模稜兩可但又合乎法律要求的做法深感困惑。根據美國公法100-418號第3004款,對於中國這樣對全球其他國家有經常項目盈餘或對美國有高額雙邊貿易順差的國家,美國財政部應對其是否操縱匯率,阻止國際收支的有效調整或者在國際貿易中獲得不公正的競爭優勢作出評估。

左右為難的財政部長斯諾(John Snow)是否願意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並相應採取某些制裁措施呢?這個問題可以說是當前中美關系中最關鍵的「著火點」。不幸的是,美國國會議員和許多經濟學家(如果還不是大多數的話)都沒能認識到中國實行釘住匯率制度的動機所在:他們選擇這種制度安排是為保證國內金融穩定,而不是為了在國際出口市場獲得不應有的貿易優勢。上述法律條文將經常項目盈餘視為所涉及國家操縱匯率的實質性證據,這是錯誤的想法。

的確,中國的貿易順差非常龐大,而且還有可能繼續擴大。從2000年到2004年,中美貿易順差在世界各國對美貿易中是最高的。但2004年之後,石油出口國對美順差合計規模一直都高於中國。

不過,兩者關鍵的不同之處在於,中國的順差主要來自製造業產品出口,這個出口大國讓美國製造業感到了很大競爭壓力,而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則被視為向美國企業輸血的必要做法。由此可以理解,為什麼國會議員們認為來自中國的是「不公正」的競爭,而順差更大的石油出口國則沒有這頂帽子。而且,在美國龐大且不斷上升的貿易赤字里,對中國的「赤字」已佔到四分之一左右。今年截至目前,美國的貿易赤字已接近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

第3004款不能分辨出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長期的貿易順差及美國的貿易逆差反映了中美兩國在儲蓄率方面一高一低兩個極端的情況。這種差距靠匯率調整是無力改變的。中國人的儲蓄額甚至比國內投資額(佔GDP的40%)還多;相比之下,美國的國內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16%-17%,處於一個比較正常的水平,而儲蓄水平更是低得多。結果是,中國(像其他許多亞洲國家一樣)很自然地總體上處於經常項目盈餘狀態,而美國處於赤字狀態。

造成美國巨大的經常項目赤字(來自商品貿易的部分大於服務)的原因之一是美國從其他國家借錢來彌補自身儲蓄的不足。如果沒有這些來自別國的儲蓄使美國人得以消費更多商品、享受更多服務,美國將發生信貸危機。利率會升高,投資(無論是工業投資還是住宅投資)會下降。如果從外國的凈借款突然減少,並引起經常項目赤字迅速下降,而美國人儲蓄不足的情況沒有改變,那麼,美國經濟將被迫進入一個類似1991-92年「信貸危機」時期的周期性下滑階段。另一方面,如果這種減少是逐步的、延續多年的,那麼,隨著國內投資和經常項目赤字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相應下降,美國的長期經濟增長也將放緩。

有兩個要點必須認清。首先,匯率調整並不能糾正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以及儲蓄與投資關系的失衡。其次,如果美國的儲蓄率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增長,那麼經常項目赤字也就會逐漸減少——從而無需對美元兌主要貿易夥伴國貨幣名義匯率作任何重大調整,包括人民幣。

美國儲蓄規模的增長必定來自兩個渠道:聯邦政府和普通居民。(美國企業利潤留存的儲蓄很豐厚。)美國政府必須做出艱苦努力,削減聯邦財政赤字。目前佔GDP 3%-4%的赤字規模不啻是吸干全國儲蓄的無底洞。用國際標准衡量,美國政府的稅收收入已經嚴重偏低。要解決美國人偏低甚至已是負值的儲蓄問題,從理論上講是一個比較棘手的難題。但可以考慮帶些「強迫」色彩的措施,比如在社會保障(Social Security)計劃之外再構建一套全國性的退休金計劃。在這方面,新加坡的公積金(Provident Fund)是一個很值得借鑒的模式。

但是,設想一下將美國經常項目赤字的原因錯誤地斷定為匯率問題所致,那會怎樣呢?20多年前,當日本對美國出現創紀錄的雙邊貿易順差時,美國政府持續向日本施壓,要求其提高日圓匯率。日圓果真從1971年的1美元兌360日圓一路飆升,直到1995年4月達到1美元兌80日圓的頂點。但由此也引發了80年代末期日本股市和地產市場的嚴重泡沫,1991年泡沫破滅後日本隨即步入通貨緊縮時代,陷入零利率怪圈,整個90年代成為日本「失落的十年」。但是,盡管日本GDP迅速下滑,日圓升值也並沒有顯著壓低日本貿易順差占其GDP的比例。實際上,經濟低迷導致的進口萎縮抵消了日圓升值使出口減少的影響。

中國會重演這一幕嗎?1994年至2005年7月21日,中國將人民幣匯率維持在1美元兌人民幣8.28元一線,並調整國內貨幣政策來保證這一點。這套政策的理念是,中國正在經歷重大的金融轉型期,國內各項貨幣指標很難解讀,因此借用美元匯率來錨定中國的價格水平。這在熨平前一次國內價格激增和經濟飛速增長時已經見效。90年代中期高高在上的通貨膨脹率逐步回落,向美國靠攏——這一現象驗證了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

現在,中國承受著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這壓力主要來自美國。2005年7月21日以來,人民幣一直在緩慢升值——迄今只有3.5%。但3004款是促使美國繼續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的重要內容。2006年,中國CPI指數已降至1%,而美國同一指標超過3%。顯然,人民幣進一步大幅升值會將中國推入CPI開始下滑的境地。的確,中國的實體經濟仍然活力十足,但如果在錯誤理論指導下迫使人民幣升值,就不能排除發生類似日本通貨緊縮式經濟衰退的可能。

那麼,在最理想的情況下,胡錦濤和布希應該在什麼基礎上達成調整兩國貿易失衡的共識呢?中國應該鼓勵私人消費,以便消化巨額儲蓄。中國剛剛制訂的新的五年規劃已經指明了這一方向。但美國必須採取積極措施,嚴格控制聯邦預算赤字,以彌補國內儲蓄的不足。如果中國信守承諾,但美國不了了之,那麼中國減少的貿易順差(即減少對美國的借款)就意味著美國及世界各地的利率會進一步上升。但是,不論這樣一項廣泛共識能否達成並實施,美國財政部長斯諾對3004條款的解讀都應該是直截了當的:中國並不是一個匯率操縱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好基本保持現狀。

Ⅸ 人民幣匯率對中國(美國)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有些好處,比如出國消費相對成本下降,國內企業采購,進口成本降低,但關鍵是進口成本抵消不了美元貶值帶來的負影響,也就是說,升值幅度小於國際商品貶值幅度,最終還是導致進口成本增加了,會導致輸入型通脹。
再一個就是嚴重阻礙出口,導致出口企業經營慘淡,破產,倒閉,工人下崗,失業,社會矛盾尖銳突出,嚴重發生動盪!一連串的事故發生,這才是中國政府最擔心的!!也是美國的陽謀!!所以我們目前要抵制人民幣升值,當然,未來匯率改革史必然的..

Ⅹ 為什麼美國要讓中國人民幣匯率升高他們的意圖是什麼

美國方面希望人民幣升值的主要理由是中國的貨幣操縱造成了美國嚴重的製造業失業問題。他們認為,中國、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為了獲得巨大的出口競爭優勢,故意操縱貨幣的匯率,尤其是中國人民幣存在著嚴重的低估現象。正是這一現象使美國的製造業發展出現萎縮,企業大量倒閉,帶來了嚴重的失業現象,到2003年6月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達到了6.4%,其中90%的失業是製造業的失業,而且美國兌中國的貿易赤字在過去幾年裡也大幅增加,中國由此累積了巨額的外匯儲備,到2004年底已經達到了6099億美元。所以說,中國需要為美國的經濟下滑和失業增多負責,美國政府必須給中國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來督促人民幣升值。 如果人民幣升值: 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24543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巨額外匯儲備便面臨縮水的威脅。假如人民幣兌美元等主要可兌換貨幣升值10%,則我國的外匯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閱讀全文

與人民幣匯率聽證會美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
湖北融資租賃管理辦吧 瀏覽:208
信託銀監會證監會 瀏覽:752
微店分銷傭金 瀏覽:970
美國期貨指數杠桿率 瀏覽:801
報一淘設置多少傭金 瀏覽:553
廣東貴金屬交易是期貨嗎 瀏覽:40
貴金屬延期保證金賬戶明細 瀏覽:697
期貨連續漲跌停 瀏覽:209
境外匯款到國內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