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杠桿股市泡沫

杠桿股市泡沫

發布時間:2021-05-03 11:31:21

A. 在網上找的股票杠桿平台,可以信任嗎

主要看你找的什麼平台,可不可以信任這個問題,要從資金安全、杠桿倍數、利息比例、風控系統、服務態度等等各方面來綜合考慮!你可以看一下上上策,他們還是不錯的。
不過不管用什麼平台,還是自己打電話去詢問一下比較好,一個電話就能體現很多方面,比如:
1.平台客服電話接通及不及時。
2.平台客服說話的語氣以及服務態度是否良好。
3.平台客服的專業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若是以上給你的感覺都不錯的話,基本上是可以信任的,因為培養這樣一個服務團隊,是很花費時間、精力和財力的。當然你要問清楚關於平台的各方面。都了解清楚之後,可以自己先小資金體驗一下,看看平台和服務是不是真的可以。

B. 現在的股市到底有沒有泡沫,泡沫會比房地產大嗎

現在股市比房地產泡沫大,這種觀點真是危言聳聽,提出這種觀點的人太無知了,應該是對股市根本不了解,或者盲目看好房地產,才能給出這樣的結論。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股市當前還處於被低估,根本就沒有泡沫,有泡沫的就是部分已經被炒作高位,嚴重透支未來股價的部分個股,大部分個股都還在底部趴著,還嚴重被低估,又怎麼可能有泡沫呢?

可以從整個A股市場上證指數平均市盈率來證明股市有沒有泡沫,截止周五收盤上證指數平均市盈率為16.07倍,深證指數平均市盈率為33.69倍。


政策開始對股市施壓,採取“去股市杠桿資金”和“讓股市走價值投資”等,這兩個政策出台後,一個是對股市抽血,另外一個就是直接讓股市去泡沫。

當前的A股已經是熊市之後,股市已經充分釋放各種風險,並沒有累積泡沫,又怎麼可能存在泡沫呢?房地產不同,房地產之前一年一個價,累積十幾年了確實存在泡沫,這是不可否認。

最後通過上面分析得知,股市比房地產泡沫大這是錯誤觀點,當前股市還處於價值投資范圍之內,根本不存在泡沫,所以建議大家理性看待這個問題。

C. 簡述股市泡沫價格的形成和演變的過程

股價泡沫的形成:

  1. 流入股市的錢多了:當大批的資金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標的,股市有恰恰處於價值窪地時,資金變迴流入股市

  2. 當股市處於價值窪地時,IPO通常都比較少,股票數量相對恆定,流入的錢又多了,就會刺激股價上漲

股價泡沫的演變:

  1. 當股價上漲時,聞到利益氣味的各路資金,包括普通散戶的錢又會跟風進入股市,把股價推得越來越高,泡沫產生

  2. 由於股價處於高位,IPO發行量通常會大增,造成股票發行量變大。上市公司股東套現慾望更為強烈。市場上股票越來越多

股價泡沫的演變:

  1. 當市場上股票越來越多,進入股市的錢無法再更多時,股價變會下跌。

  2. 前期因為股價上漲而高杠桿操作的資金會率先奪路而逃,股價下跌更為嚴重,導致更多資金出逃

  3. 股市泡沫破裂

D. 股市 泡沫與杠桿的區別

倆者並沒有什麼聯系,要說區別只能可以從倆者的定義上來看。

股市泡沫: 股市短期瘋漲,市盈利急劇攀升,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即產生股市泡沫。泡沫在詞典中的本意是聚集在液體中的氣泡。亦用來比喻人事的空虛或幻想。經濟學里的泡沫是指因投機交易極度活躍,金融證券、房地產等的市場價格脫離實際價值大幅上漲,造成表面繁榮的經濟現象。

杠桿:指杠桿交易,用於放大投資收益(虧損),減少投資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如10萬資金,通過10倍杠桿,最多可以交易價值100萬的合約。目前杠桿交易在現貨市場使用較多。

E. 為什麼當房地產和股市泡沫一起崩潰時,樓市總比股市更慘呢

剛才特地問了下一比較了解日本情況的友人,得知,今日東京的房價還算正常。
相比之下,國內的房價只是存在著趨於泡沫化的趨向,但距離泡沫,我認為還差的很遠。很多所謂的經濟學家天天在叫嚷著怎樣國內的房價才能降下來,什麼政府提供2/3的房源等等。簡直都是廢話,這些無法實現的理想假設,誰都會提。前些日子,北京某區的經濟適用房要部分調整為商品房以彌補地價上漲而造成的開放商成本損失,又是引起社會一片議論。
一、樓市規模比A股大近10倍,而樓市雪崩一般是當地人的災難。海外熱錢投機一個地區,它們首先投機房地產,賺了房地產的主漲波段後,把房子賣給當地人;然後轉入股市;最後轉戰匯市,越到後來變現出逃效率越高。當地人一旦被套進樓市之巔,不會再有人去救他;海外熱錢可能回來在股市匯市再次興風作浪,但絕不會去當樓市的救世主。
二、樓市有杠桿放大的危機。股市崩盤,總會有股票在;但炒樓不同,往往是20%~30%首付,也就是進行了3.3~5倍的杠桿放大,一旦樓價下跌了20%~30%,原先的首付就完全損失,而且房地產泡沫破滅難免出現大的經濟危機,失業大增,還貸更難,一旦斷供,購房者就會傾家盪產,甚至負資產香港還有個人破產制度,內地還沒有。
三、如果經濟金融危機是滯脹型的,那麼通貨膨脹率會上升,房貸利率跟著漲,購房者將更容易斷供。一些敏感者為避免更大損失,會快速拋房,一旦拋房成風,樓價會加速崩潰。由於土地樓房可以作為抵押資產,樓價下跌後重新估價,將帶來其後信貸連環收縮。
四、惡意做空樓市者的成本比股市小。在中國A股,由於沒有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做空工具,惡意做空股市總要虧損的。但是如果有人惡意做空樓市,它只要在樓市泡沫的高峰拋出一些物業,然後不斷減價出讓,並不實際成交,即可達到帶動恐慌者跟風的效果。
因此,經濟決策層應高度警惕房地產泡沫的嚴重惡果,並採取果斷措施使房地產泡沫軟著陸。治標的辦法有二:一、加大土地供給,打擊囤積居奇;二、提高二套及以上房貸的首付和利率,打擊房地產投機。
治本在於改變現在的土地分配政策:一、改土地出讓一次性拍賣70年使用權為按年度收取物業稅的方法,從根本上遏制投機;二、土地出讓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眾監督,其一半比例應當用於廉租房等保障用房的建設。
倘若日本悲劇中國重演,那麼不僅國民財富灰飛煙滅,那些既得利益者們也難免受到歷史的懲罰

F. 加杠桿和泡沫的區別是什麼

倆者並沒有什麼聯系來,要自說區別只能可以從倆者的定義上來看。
股市泡沫: 股市短期瘋漲,市盈利急劇攀升,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即產生股市泡沫。泡沫在詞典中的本意是聚集在液體中的氣泡。亦用來比喻人事的空虛或幻想。經濟學里的泡沫是指因投機交易極度活躍,金融證券、房地產等的市場價格脫離實際價值大幅上漲,造成表面繁榮的經濟現象。
杠桿:指杠桿交易,用於放大收益(虧損),減少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如10萬資金,通過10倍杠桿,最多可以交易價值100萬的合約。目前杠桿交易在現貨市場使用較多。

G. 如果杠桿炒股一夜之間虧掉十年工資,炒股心態會怎麼樣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炒股永遠記住不要借錢炒股,最可怕的不是股市風險大,更不是怕在股市踩雷,買到退市股,真正最怕的是借錢炒股,杠桿炒股。

杠桿炒股可以讓人傾家盪產,可能讓人妻離子散,可以讓人負責累累等等,這就是借錢炒股最可怕的悲劇事件。

2015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015年是杠桿牛,但隨著大盤漲到6124點的時候,已經意識這樣持續放開杠桿資金入市不是辦法,只會更快的把股市推上泡沫。

永遠都要記住兩點:

第一,不要借錢炒股

第二,在股市風險放首位

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長久的活在股市,才有可能成為股市最大贏家。

H. 中國說去杠桿,去泡沫,具體是怎麼去杠桿,去泡沫的

金融杠桿的本抄質是使用借貸襲做「以小搏大」的投資交易,使用杠桿,收入和風險同時成系數放大。用得好,成功實現「以小博大」;可一旦失手,出現市場逆轉,那損失的就不只是本金了,由杠桿而引發的債務很可能遠在本金之上。

簡單地說,金融杠桿就是一個乘號(*)。我們在投資中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放大。

去杠桿就是減少金融杠桿。

金融泡沫是指一種或一系列的金融資產在經歷了一個連續的漲價之後,市場價格大於實際價格的經濟現象。金融泡沫就是經濟上的宏觀調控不當,
過度的投資引起資產價格的過度膨脹,盲目追求經濟增長,使得國內投資規模急劇膨脹,導致虛假繁榮的一種假象。金融泡沫開始破滅時,主要特徵就是人們消費高漲,物價節節攀升,人有了錢就花,不儲蓄或極少儲蓄。

圖片來源網路

I. 除了市盈率外,怎樣從其他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標分析股市泡沫

目前中國股市存在泡沫嗎
1. 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標
除了平均市盈率外,衡量一個股市整體是否存在泡沫或是具有投資價值,還有如下指標。
(1) 紅利支撐股價水平。有人舉香港上市的匯豐控股和長江實業的例子,認為沒有泡沫的股票價格是由上市公司的分紅、凈資產支撐的。然而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國股市中只是特例,特大型公司的股票,成長性較差,炒作困難,分紅或每股凈資產確定了它的大致價格下限。
(2) 平均股價。2001年6月14日滬深市場(剔除了PT股)1089隻A股平均價格16.91元,至2002年1月10日,滬深市場1121隻A股平均價格為11.51元,有研究人員撰文認為,股票平均價格可以評估市場的投資價值或風險水平。平均股價在15元以上,風險很大,平均股價在10元以下,風險較小。這種經驗規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平均股價指標的缺陷仍然存在,價格高低不能作為股票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送股、轉增股、配股、股票拆細時平均股價發生跳躍,但股票的內在價值沒有相應變化;平均股價沒有考慮實質經濟,經濟繁榮與經濟蕭條時,合理的平均股價水平自然不應相同。
(3) 平均市銷率。西方有些學者(肯尼斯.L.費希爾,1984)就提出市銷率(PSR,price sales ratio)的概念,即每股市場價格除以每股銷售收入。由於銷售收入的波動性要比凈利潤的波動性小得多,所以市銷率比較穩定。而且,一股上市公司的銷售收入都是正的,所以計算平均市銷率時,幾乎不需要剔除上市公司,可以將所有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保證了計算的客觀性。費希爾對美國股市一百多年數據的檢驗表明,根據市銷率判斷個股和大盤,投資效果比市盈率好。在費希爾看來,用市盈率定價是很不科學的,「市盈率10倍太高,1000倍卻太低」。([ 美]肯尼斯.L.費希爾,2000)
(4) 平均市凈率(托賓q).與費希爾不同,美國經濟學家安德魯.史密瑟斯等(Andrew Smithers etc.,2001)偏愛平均市凈率指標,也叫托賓q指標(q ratio)。史密瑟斯認為,q值就像彈簧,將股市拉向它的內在價值位置。他還認為,q值和平均市盈率指標大多數時候朝著相同的方向運動,但平均市盈率偶爾會給出災難性的價值數據。有一個事例顯示了托賓q的威力,2000年初史密瑟斯等出版的《華爾街價值投資》一書根據托賓q建議人們要拋空股票。
(5) 市場成本。市場成本(AMC®,Average Market Cost), 也叫平均持籌成本,是指剔除非理性交易後,市場上所有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的平均成本。在信息對稱的情況下,市場成本在數值上恰好等於股票的內在價值。
用市場成本指標來衡量股市的投資價值,幾乎具有以上幾個指標的所有優點而沒有它們的不足。市場成本可以在相當程度上衡量個股的投資價值,如果市價遠高於市場成本,這種股票跳水只是遲早的事,反之,這種股票則值得關注。
市場成本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對不同時期的同一市場或不同的市場,都具有解釋力。NASDAQ指數漲得太高,就必然會跌回它的平均成本位置(這是資金堆積的地方),但到了平均成本線上就會獲得較強的支撐,並不因為它的市盈率水平是100多倍(參見附表)而還含有多少泡沫。目前上證指數的市場成本為1509.258點,根據市場運行的內在規律,如果跌破這一點,並不是股市沒有投資價值,而主要是投資者沒有信心。
2. 幾個悖論
(1) 經濟高成長與上市公司質量差。前一段時間,證券市場上一片打假之聲。很多投資者認為,中國的上市公司,業績好的不能相信,業績差的也有操縱盈利的嫌疑。我就不理解,中國的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經過董事會、股東大會、會計師事務所、交易所、證監會、新聞媒體等等層層監督,難道做假會比非上市公司厲害,難道中國上市公司的成長遠遠落後於中國經濟的成長?中國的證券市場是轉軌經濟中的證券市場,不能拿理想的完美的目標來裁剪。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國民的信心,難道證券市場的發展就不需要投資者的信心?
(2) 中國證券領域的市場化程度較高與證券市場問題成堆。客觀地講,證券市場是中國市場體系比較公開、比較透明的市場,也是發展速度較快的市場之一。但給人的印象卻是中國證券問題成堆,必須來一次傷筋動骨的調整,甚至推倒重來。這將把中國證券市場引向何方?
(3) 按現金流量貼現計算未必有投資價值,但外資收購意願強烈。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並不完全是按購買力平價確定的,而按現行的匯率計算,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後有很強的購買力。這導致在國內投資者看來很貴的股權,在境外投資者未必這么看。2001年11月23日新華社深圳又傳出消息,美國艾默生公司花7.5億美元收購華為技術公司下屬的深圳市安聖電氣公司全部股權。安聖電氣尚且如此,大唐電信、中興通訊(2002年1月9日總市值分別為9.57億美元、12.44億美元)難道市場價格很高,對外資沒有吸引力嗎?不要以為中國的企業不值錢,有些東西並不反映在會計報表裡。當然,A股價格存在結構性不合理現象,但不是平均市盈率畸高。
(4) 11年指數漲了15倍,但投資者整體的平均投資收益率並不高。指數有時會誤導決策。乍看來,滬市11年漲了15倍,上證指數年增長率達27.9%,非常之快了,股市裡肯定積累了大量的泡沫。但細心的人應該發現,在1994年8月以前,市場容量很小,股指大起大落,而這少數幾家上市公司卻將上證指數市場成本抬高到757.519點。實際上,1994年8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平均持籌成本1509.155點)上證指數的年平均收益率為9.74%,考慮到交易費用(含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中國的交易費用率較高,投資者的換手率也較高,所以總的交易費用數額可觀),中國投資者的平均年收益率是非常低的。
從長期來看任何一個國家,其股價指數總是在不斷上漲,原因在於經濟在增長、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總額在增長、市場成本曲線也在逐步抬高。長期來看指數總是上升的,不能看指數漲了多高就據此判斷股票市場是否不正常。
(5) 同一上市公司股票,在不同市場上股價及其表現截然不同。有人喜歡將中石化在香港、紐約和上海市場的不同價格來說明中國市場里存在大量泡沫。這種比較是非常片面的。眾所周知,由於市場割裂,國內投資者到香港市場上購買股票受到限制,兩個市場上股票的供需關系完全不一樣,由此導致價格出現很大差別是很自然的。如果兩個市場是自由流動的,價格自然會相互接軌。另一方面,即使兩個市場自由流動了,也不能認為A股股價就一定要以香港股價為標准與之接軌。價格將根據新的市場供需關系重新決定。

J. 加杠桿和泡沫的區別是什麼

倆者並沒有什麼聯系,要說區別只能可以從倆者的定義上來看。

股市版泡沫: 股市短期瘋權漲,市盈利急劇攀升,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即產生股市泡沫。泡沫在詞典中的本意是聚集在液體中的氣泡。亦用來比喻人事的空虛或幻想。經濟學里的泡沫是指因投機交易極度活躍,金融證券、房地產等的市場價格脫離實際價值大幅上漲,造成表面繁榮的經濟現象。

杠桿:指杠桿交易,用於放大收益(虧損),減少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如10萬資金,通過10倍杠桿,最多可以交易價值100萬的合約。目前杠桿交易在現貨市場使用較多。

閱讀全文

與杠桿股市泡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
湖北融資租賃管理辦吧 瀏覽:208
信託銀監會證監會 瀏覽:752
微店分銷傭金 瀏覽:970
美國期貨指數杠桿率 瀏覽:801
報一淘設置多少傭金 瀏覽:553
廣東貴金屬交易是期貨嗎 瀏覽:40
貴金屬延期保證金賬戶明細 瀏覽:697
期貨連續漲跌停 瀏覽:209
境外匯款到國內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