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物理,怎麼看滑輪組是幾段繩這樣的知識點一般運用在哪裡
在滑輪組的中劃上一根紅線,然後數紅色線下端所有與下面的動滑輪相接觸的線段的根數,即為滑輪組的繩子的段數。如下圖中用藍色線表示的是與動滑輪接觸的。這樣的知識點會運用到計算有用功,無用功,機械效率的時候。
1、滑輪有兩種:定滑輪和動滑輪 ,組合成為滑輪組,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2、定滑輪: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的滑輪叫定滑輪。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定滑輪的實質是個等臂杠桿,動力臂L1、阻力臂L2都等於滑輪半徑。根據杠桿平衡條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輪不省力和不省距離的結論。
3、動滑輪: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省1/2力多費1倍距離。( 註:上句前提為拉力方向為豎直方向方可省1/2的力,若呈斜拉狀態,則拉力多於省的1/2的力,且角度越大越費力。)
4、滑輪組:由定滑輪跟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既省力又可改變力的方向。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繩子的自由端繞過動滑輪的算一段,而繞過定滑輪的就不算了。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重物移動的距離。
❷ 初中物理的杠桿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在生活中回根據需要,杠桿可以答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彎的,但必須是硬的物體。
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釣魚竿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是阻力臂是動力臂一半的杠桿。
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
⒈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⒉動力:為達到目的而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表示。
⒊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表示。
⒋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動力臂,通常用L1表示。
⒌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阻力臂,通常用L2表示。
註: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就說此時杠桿處於平衡狀態。
杠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變形式:
F1:F2=L1:L2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那麼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❸ 初中滑輪杠桿解題技巧
1 記公式 杠桿:F1*L1=F2*L2
滑輪: F=1/N*G V繩=N*V物 S繩=N*S物 (N代表動滑輪上繩的段數)
2 要學會畫受力分析
3 一般他不會出單獨的杠桿 滑輪的題會結合浮力一起出
❹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對定滑輪和動滑輪進行物論分析並畫圖證明
o(^o^)o~(^з^)-☆╰(*´︶`*)╯٩(๑^o^๑)۶~(^з^)-☆
❺ 分別畫出定滑輪和動滑輪以及它們的杠桿示意圖
很簡單!到九年級物理書上就有! 這里畫出來很麻煩!希望可以幫到你!
❻ 定滑輪和動滑輪怎麼區分。給個圖看看
一、定義不同
1、定滑輪是固定的也就是它的位置不會改變。
2、動滑輪跟被拉起的物品一塊運動。
二、用法不同
1、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拉力方向。
2、動滑輪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三、實質不同
1、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等於2倍阻力臂的杠桿,它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但能夠省一半的力。與定滑輪能夠組成滑輪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簡單機械。
2、定滑輪實質上是動力臂等於阻力臂的杠桿。
四、特點不同
1、定滑輪
定滑輪就是一種固定不動的滑輪,它的固定並不是簡單的固定不動,而是滑輪的中心軸固定不動。定滑輪的主要優點就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當我們使用定滑輪來拉取一個很重的物體的時候,並不是很好用力。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定滑輪來將力的方向改變為我們很好用了的方向,這樣就很容易拉動重物了。定滑輪的缺點就是不能夠省力。
2、動滑輪
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費距離。這是因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使用動滑輪雖然省了力,但是動力移動的距離是鉤碼升高的距離的2倍,即費距離。
不能改變力的方向。隨著物體的移動而移動。另外,在生活中不能忽略動滑輪本身的質量,所以在動滑輪上升的過程中做了額外功,降低機械效率。
❼ 初中物理 動滑輪
o為杠桿的支點,動滑輪的軸是阻力的作用點,被提升的重物對軸的作用力是阻力,繩對輪的作用力是動力,L1是動力臂,L2是阻力臂,而且動滑輪可以看作是省力杠桿,所以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動力臂就是阻力臂的兩倍啦!
❽ 畫出動滑輪的杠桿示意
❾ 動滑輪(杠桿)怎麼找支點
動滑輪就是一個動力臂比阻力臂長兩倍的省力杠桿,支點在滑輪與固定點放下的繩子的交點上
❿ 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等效杠桿圖。。
做輪子,圓的半徑就是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