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現階段適用的外幣報表折算方法是什麼
我在高財書上看到的。。。給你打上來。。
同現行匯率法相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1我國對會計期末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時,只提到了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現行匯率法則是對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規定應按公允價值確定日的匯率進行折算。
2我國對經營主體在境外經營中產生的帶有投資性質的長期應收、長期應付款凈額的期末匯率調整沒有專門說明;現行匯率法規定在同時包括國外經營和報表主體的財務報表中,這些匯兌差額初始確認時,應單獨列作權益項目,並且在對該凈額進行處置時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3我國只提到記賬本位幣,列報貨幣則只提到人民幣;現行匯率法要求主體財務報表可以按任意一種或幾種貨幣列報。如果列報貨幣不同於主體的功能貨幣,其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需要折算成列報貨幣。。
B. 幫忙寫下提綱。讓我參考下我的論文題目是:論我國外幣折算方法的最佳選擇。
2010年9月29日會計學論文參考文獻,外幣報表折算是財務會計面對的三大難題之一,我國正在制定外幣報表折算準繩用以指導這方面的會計實務。筆者結合國內會計准繩,試就2005年6月份印發的具體味計准繩《外幣折算》(徵求看法稿)中的某些規定進行切磋。一、外幣報表折算的成就所在外幣報表折算的核心成就匯合在匯率的篩選下面。咱們可以設計,如果外幣匯率是穩定的,那麼外幣折算的方式就無異於把千克折算成其餘的分量計量單位。但是大多數國度在貨幣市場上是自由訂價的,以是匯率的不穩定性以及外幣折算時篩選的匯率品種對折算的成果發生了至關重要的感召。在將外幣折算資本國貨幣時有三個可供篩選的匯率:第一個是汗青匯率,這是業務發生時的匯率,使用汗青匯率可以在本國貨幣報表上生存外幣項指標原始資本,可以保護財務會計學論文參考文獻報表免受折算損益的影響。第二個是現行匯率,指報表體例日當天的匯率,使用現行匯率會發生折算差別。第三個是勻稱匯率,是現行匯率與汗青匯率的復雜加權勻稱。這三種匯率中,外幣報表折算各個名目理當採納哪種最好?是按照體例報表日的現行匯率折算,還是按原入賬的汗青匯率折算,我國採納哪種外幣報表折算方式??2010年9月29日會計學論文參考文獻也許按照體例報表期內的勻稱匯率折算?折算損益理當怎樣進行會計從事?對於以上成就的回答,就是下文要講到的外幣報表折算方式了。二、現行匯率法與時態法總體來說,外幣報表的折算方式共有四種:運動與非運動法、貨幣與非貨幣法、現行匯率法和時態法。當當代界各國對外幣報表折算的最佳方式的篩選只是在現行匯率法與時態法之間進行的,以是下文僅對這兩種方式進行比較介紹。1.現行匯率法的基本特性現行匯率法是將外幣報表中所有資產、負債名目按同一的期末資產負債表日的現行匯率折算,只對子公司報表中的所有者權柄名目採納汗青匯率進行折算。若子公司收益表中的收入和用度買賣發生頻繁,也可以採納當期的勻稱匯率。這種方式可以保持子公司外幣報表原先表述的財務成果和接洽,而且提示匯率變動對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資凈額(母公司權柄)的影響,以是折算過程中發生的折算損益將作為資產負債表中權柄的獨立名目遞延從事。在母公司發售子公司也許認為折算損益已經永遠性平添以前,累計的折算損益都不克不及轉入留存收益。2.時態法的基本特性時態法是一種多匯率方式,它在對外幣報表中名目進行折算時,分別採納其計量所屬日期的匯率進行。具體做法是,現金、應收名目、對於名目用現行匯率換算;用汗青資本記錄的非貨幣性資產、負債名目用汗青匯率換算,用現行價值記錄的非貨幣性資產、負債名目用現行匯率換算;實收資本按投入時的汗青匯率折算,留存收益為折算數字;收入與用度名目按照買賣產生日的匯率折算,若企業收入用度買賣發生頻繁,也可以採納當期的勻稱匯率來折算。時態法認為外幣折算是對外幣計量的既訂價值的重新表述,它不睬應改變計量項指標屬性,只是一種計量變換程序,即對外幣改用本幣計量,折算的成果好似子公司的報表中的資產和負債在買賣時光就已經把發生額折算為本國貨幣等值。時態法天性上認為匯率變動是一個主觀抱負,只有在匯率變動確當期確認其對會計構成的影響,才能更好地滿足報表使用者瞻望和取捨方案的需要,以是,時態法通常將折算差額間接記入當期歸並損益中。三、美國財務會計准繩委員會和國內會計准繩委員會的篩選外幣報表折算的實務隨著跨國公司經營的日益復雜而不斷的成長,而且美國財務會計准繩委員會(fasb)與國內會計准繩委員會對折算成就做出的反應,基本上可以代表其餘國度的篩選,以是本文僅介紹這兩者的現行外幣報表折算政策。1.fasb的第52號財務會計准繩告訴布告《外幣折算》(sfasno.52)的規定sfasno.52是以功能貨幣的擇定為條件的,它反應被歸並的子公司在經營管理上所持的貨幣觀念。一個特定外洋主體的功能貨幣是此主體處置經營活動和發生現金流量的重要經濟狀況中的貨幣。外洋主體按其經營所處的狀況分歧,可以分為「母公司的有機形成部分」和「自主經營的外洋主體」。前者所指的外洋子公司視為母公司在境外經營的延長,其功能貨幣就是美元,它的外幣財務報表要用時態法重新表述為美元抒發的報表。後者是指在生產經營和財務取捨方案上有較大的自主權,並與外洋經濟狀況融為一體的經濟實體,其功能貨幣平凡為非母公司的報告貨幣,此時採納現行匯率法對外洋子公司的外幣報表進行折算。可以看出,52號准繩同時吸收以母公司觀點和以地方公司觀點作為報告的有用基礎,因而它這樣要求外幣折算應達到的目標:①在歸並報表中反應按照每一個被歸並的主體處置經營的重要通貨(它的「功能貨幣」)所計量的財務成果和財務接洽;②提供通常認為與匯率變動對企業的現金流量和業主權柄影響相分歧的靜態。2.國內會計准繩委員會制定的准繩國內會計准繩委員會的第21號告訴布告《匯率變動的影響》把外洋經營分為「構成報告企業經營部門形成部分的外洋經營」和「外洋實體」兩種,兩種實體採納何種方式對外洋停業的財務報表進行換算,應按照其與報告企業有關的融資和經營方式而定。這樣,對前者理當採納時態法,對後者則理當採納現行匯率法。3.兩個准繩存在的成就國內會計准繩委員會第21號告訴布告與sfasno.52的看法無比相似,跟以往的泛濫准繩相比它們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兼用時態法和現行匯率法。這種做法在確定程度上從事了時態法和現行匯率法孰優孰劣的辯論,但同時也帶來了成就:對外洋子公司進行分類依附於管理當局的職業鑒別,而管理者可以由於知識的欠缺進行主觀臆斷,也可以出於點綴其各項財務目標的指標篩選折算方式。而且如果跨國公司有若干個外洋子公司,對這些子公司採納分歧的方式進行外幣報表折算,會使得歸並會計報表成為多種方式、觀點的疊加,對財務報表所轉達靜態的可靠性構成影響。四、我外洋幣報表折算方式的抱負篩選我國目前尚未正式出台外幣折算的會計准繩,但隨著國內涌現出大量的跨國公司,國度頒布有關的會計准繩成為確定,以是曾兩次印發外幣折算的徵求看法稿。此中1995年7月印發的具體味計准繩《外幣折算》(徵求看法稿)中對於外幣報表的折算,是先按照其與報告企業有關的融資和經營方式,將「境外停業」劃分為「報告企業經營形成部分的境外停業」和「境外實體」兩品種型。前者採納時態法,後者採納現行匯率法。雖然沒有引用「功能貨幣」這一觀點,但採納的折算方式與折算差額的從事與後面敘述的國內會計准繩第21號告訴布告和sfasno.52基底細同。最近一次的徵求看法稿是財務部於2005年6月印發的具體味計准繩《外幣折算》(徵求看法稿),此中規定外幣報表折算方式使用現行匯率法。上述兩份看法稿表白我國對於外幣報表折算方式的篩選,前後歷經十幾年,數有變化,變化的指標是使外幣報表折算方式更適於我國的抱負狀況。咱們認為外幣報表的折算方式的篩選理當是若干影響因素衡量的成果,好比各種折算方式的特點、我國跨國公司現狀、我國的會計狀況等因素,結合上述因素與財務部2005年6月印發的具體味計准繩《外幣折算》(徵求看法稿)咱們有以下幾點思考:1.財務部2005年6月印發的徵求看法稿比起1995年7月的徵求看法稿明顯的分歧點是並沒有將境外停業劃分為「報告企業經營形成部分的境外停業」和「境外實體」兩品種型,而是間接規定企業將境外經營的會計報表並入其會計報表時理當按照現行匯率法進行折算。這能防止兼用時態法和現行匯率法導致的成就,使得管理者不克不及顛末奪目的境外停業分類來操縱收益也許其餘財務報表名目金額,可以確定程度上輕松兼用兩種折算方式引起的爭議,但是單一使用現行匯率法又會發生如下成就。2.從現行匯率法與時態法的特點看,現行匯率法是對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都乘上一個常數(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以是現行匯率法能保持原外幣報表中各個項指標比例接洽。但是現行匯率法假設所有的外幣資產和負債都承受匯率變動的危害,由於存貨和固定資產的價值基本上不受匯率變動的影響,這種假設很少建立。而且,用現行匯率折算汗青資本發生的數字很難詮釋,由於它既非汗青資本也非現行時價。在時態法下,匯率變動影響的是外幣報表中的貨幣性名目,其餘非貨幣性名目基本上不受影響,且要求在外幣報表上用汗青資本計量的名目要用汗青匯率折算,比較適宜主觀抱負狀況。3.目前我國跨國公司的現狀是中小企業在數量上占相當比重,海外子公司范疇偏小,與泰西的跨國公司相比豈論在數量上還是范疇上都不克不及平起平坐。而且我國的跨國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多數屬於母公司的外洋有機形成部分,其業務基本是銷售母公司出口產品,只不過是國內業務向海外的延長。這種狀況下母公司重視的是海外子公司的損益,時態法比現行匯率法更適宜要求,由於時態法將折算成果計入各個年度的歸並損益,就彷佛是母公司間接處置這類經營活動的成果一樣。4.環球經濟一體化象徵著我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國內經濟瑣屑,我國企業要遵照國內慣例展開經營活動,這將成為未來會計狀況中佔主導地位的影響因素。我國加入wto後,更多的跨國公司會篩選海外融資,這些跨國公司將承受來自海外買賣所的壓力促使其採納國內會計准繩代替國內准繩以平添和消除我國會計同國內會計間的差別,退步其國內可比性。以是徵求看法稿規定用現行匯率法雖然能防止兼用兩種折算方式帶來的成就,但不幸於我國會計准繩與國內會計准繩的協調。綜上所述,外幣報表折算方式篩選的爭議還遠沒有終了,隨著我國跨國公司在外洋投資項指標不斷擴大,外幣報表折算業務會越來越多,對外幣報表折算的理論研討也將日益深入。
C. 我國採用哪種外幣報表折算方法
外幣報表折算的焦點問題集中在匯率的選擇上面。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外幣匯率是穩定的,那麼外幣折算的方法就無異於把千克折算成其他的重量計量單位。但是大多數國家在貨幣市場上是自由定價的,所以匯率的不穩定性以及外幣折算時選擇的匯率種類對折算的結果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將外幣折算成本國貨幣時有三個可供選擇的匯率:第一個是歷史匯率,這是業務發生時的匯率,使用歷史匯率可以在本國貨幣報表上保留外幣項目的原始成本,可以保護財務報表免受折算損益的影響。第二個是現行匯率,指報表編制日當天的匯率,使用現行匯率會產生折算差異。第三個是平均匯率,是現行匯率與歷史匯率的簡單加權平均。 二、現行匯率法與時態法 總體來說,外幣報表的折算方法共有四種:流動與非流動法、貨幣與非貨幣法、現行匯率法和時態法。當今世界各國對外幣報表折算的最佳方法的選擇只是在現行匯率法與時態法之間進行的,所以下文僅對這兩種方法進行比較介紹。 1.現行匯率法的基本特徵 現行匯率法是將外幣報表中所有資產、負債項目按統一的期末資產負債表日的現行匯率折算,只對子公司報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項目採用歷史匯率進行折算。若子公司收益表中的收入和費用交易發生頻繁,也可以採用當期的平均匯率。 這種方法可以保持子公司外幣報表原先表述的財務結果和關系,並且揭示匯率變動對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資凈額(母公司權益)的影響,所以折算過程中發生的折算損益將作為資產負債表中權益的獨立項目遞延處理。在母公司出售子公司或者認為折算損益已經永久性減少以前,累計的折算損益都不能轉入留存收益。
D. 我國外幣會計報表折算方法的選擇
就是現行匯率法。沒有時態法的成份。存貨、投資項目不論是按成本還是市價計價均採用現行匯率。而在時態法下,存貨、投資項目如按成本計價,須採用歷史匯率折算。
E. 我國會計准則關於外幣報表折算的具體規定是什麼
請見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 第四章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 第十二條
第十二條 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一)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二)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 比較財務報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 企業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進行折算:
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對利潤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變動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在境外經營不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時,應當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價格水平重述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
第十四條 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時,應當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 權益項目下列示的、與該境外經營相關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自所有者權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部分處置境外經營的,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第十五條 企業選定的記賬本位幣不是人民幣的,應當按照本准則第十二條規定將其財務報表折算為人民幣財務報表。
F. 請問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採用的是時態法還是現行匯率法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規定,外幣財務報表折算採用現行匯率法
G. 根據我國會計准則的規定,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應列示在
折算差額做遞延處理,列入所有者權益。計入當期損益,列入利潤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H. 我國外幣報表折算匯率的選擇中採用類似何種方法
當今世界上關於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爭論主要在時態法和現行匯率法之間展開,選擇模式分為三種:採用現行匯率法、採用時態法、或兩者兼用。
時態法的基本特徵
時態法認為外幣折算只是一種計量變換程序,是對按外幣計量的既定價值的重新表述,它不應該改變計量項目的屬性,而只是改變計量的貨幣單位,即對外幣改用本幣計量,折算的結果好似子公司的報表中的資產和負債在交易時日就已經把發生額折算為本國貨幣等值。根據這一思想,其具體做法是,對所有的貨幣性資產、負債項目按編表日的現行匯率折算,對於按歷史成本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負債項目採用原入賬時的歷史匯率折算,對按現行成本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負債項目採用期末匯率折算。
在此法下,考慮到匯率變動是一個客觀事實,只有在匯率變動的當期就確認其會計影響,才能更好地滿足報表使用者預測和決策的需要,所以,時態法通常將折算差額妝接記入當期合並損益中。
現行匯率法的基本特徵
在現行匯率法下,對國外子公司報表中的所有資產、負債項目都要按單一的現行匯率折算,其目的在於保持子公司外幣報表原先表述的財務結果和關系,同時揭示匯率變動對母公司在國外子公司的投資凈額(子公司報表中的母公司權益) 的影響,其著眼點與不同的資產、負債項目在交易時日的不同計量屬性毫不相干。正因為如此,折算的結果將以「折算調整額」這一獨立的項目,包含在合並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內,並且除非母公司出售其對國外子公司的投資或對其清算,平時均不得減少這部分折算差額累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