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物理 關於壓強、浮力、功的計算題30道。。稍微有點難度的。要帶答案。
1.某提升裝置中,杠桿AB能繞固定點O在豎直平面內轉動,水平地面上的配重乙通過細繩豎直拉著杠桿B端.已知AO:OB=2:5,配重乙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S且S=200cm2.當在動滑輪下面掛上重1000N的物體甲靜止時(甲未浸入水中),豎直向下拉繩子自由端的力為T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配重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1且P1=3.5×104Pa;如果在動滑輪下掛一個質量為動滑輪質量5倍的物體丙,並把物體丙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如圖甲所示,豎直向上拉繩子自由端的力為T2,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配重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2且P2=5.6×104Pa.已知物體丙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如果不計杠桿重、繩重和滑輪軸間摩擦,圖中兩個滑輪所受重力相同取g=10N/kg.配重乙的體積為5×10-2m3,求配重乙的密度.
2.如圖是一個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圖.配重A受到的重力為1200N,其底面積為5×10-2m2,B、C都是定滑輪,D是動滑輪;杠桿EH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E:OH=2:5.此人受到的重力為600N,他通過細繩在H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T1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對地面的壓力為F1,配重A受到的拉力為FA1,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p1為6×103Pa;他在H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T2時,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對地面的壓力為F2,配重A受到的拉力為FA2,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p2為4×103Pa.已知F1:F2=20:19,杠桿EH和細繩的質量均忽略不計.求:
(1)畫出此人兩次在杠桿H點施力時,配重A受力的示意圖;
(2)地面對配重A的支持力N1;
(3)拉力FA1;
(4)畫出此人兩次在杠桿H點施力時,動滑輪D受力的示意圖;
(5)畫出此人兩次在杠桿H點施力時,人受力的示意圖;
(6)拉力T2;
(7)動滑輪D受到的重力G.
故答案為:(1)如圖1;(2)300N;(3)900N;(4)如圖2;(5)如圖3;(6)220N;(7)100N.
39.如圖是利用液壓汽車起重機從水中打撈重物的示意圖.A是動滑輪,B是定滑輪,C是卷揚機,D是油缸,E是柱塞,吊臂OB始終處於水平狀態.作用在動滑輪上共三股鋼絲繩,卷揚機轉動使鋼絲繩帶動動滑輪上升提起重物.當重物在水中勻速上升時起重機對地面的壓力為F1,柱塞E對吊臂的支撐力為N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重物被完全提出水面後勻速上升時起重機對地面的壓力為F2,柱塞E對吊臂的支撐力為N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3.已知動滑輪A的質量mA為250kg,重物被拉出水面後上升的速度v為0.2m/s,F1 為1.2×105N,F2為1.5×105N,N1:N2=13:25.若吊臂、定滑輪、鋼絲繩的重以及機械摩擦不計,g取10N/kg,求:
(1)被打撈的重物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的大小;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與η2之比;
(3)被打撈的重物完全提出水面後,卷揚機牽引力的功率.
解:(1)以液壓汽車起重機和被提升的重物為研究對象,重物在水中勻速上升時,受力分析如圖1所示,重物被完全提出水面勻速上升時,受力分析如圖2所示
(2)以動滑輪A和被提升的重物為研究對象,被提升的重物在水中勻速上升時,受力分析如圖3所示,被提升的重物被拉出水面後勻速上升時,受力分析如圖4所示.
Ⅱ 物理杠桿、浮力、壓強的題(第23題) 要有過程哦(⊙o⊙)
Ⅲ 初二浮力杠桿滑輪綜合練習題
汗~給你下了血本了。可別再關閉問題了。。
綜合練習題。連答案都帶了。。。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力是物體對________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
2,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一切物體在________的時候,總保持_____或________狀態。
3,壓強是表示___________的物理量;水面下20米的地方受到水的壓強是________帕。
4,通常把等於______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叫做標准大氣壓;1標准大氣壓等於________帕。
5,浮力是由於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________產生的,浮力的方向總________。
6,質量是300克的小球,當它漂浮在液面上時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頓。
7,力學里功包括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8,在平直路上勻速運動的汽車,向前的牽引力________向後的摩擦力;密度小於水的物體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物體的重力。(選填「大於」、「等於」或「小於」)
9,杠桿的平衡是指杠桿處於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狀態。
10,用一個動滑輪將質量是100千克的物體勻速提起10米,用了10秒,那麼繩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是___________米/秒,提起物體的功率是__________瓦。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下面哪句話說得不對?:( )
A,一個物體受到了力,一定有別的物體對它施力;
B, 上升的氫氣球沒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C,游泳時,人對水施加了力,同時水對人也施加了力;
D, 掛在樹上的蘋果也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2,某同學用250牛頓的力豎直向上提起一個重200牛頓的水桶時,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450牛頓,向上;B, 450牛頓,向下;C, 50牛頓,向下;D,50牛頓,向上。
3,關於慣性現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人走路時,被石頭拌倒會向前倒;
B, 用鐵鏟把沙送上車廂時,鐵鏟不動了,沙仍會向前運動;
C, 站在車上的乘客,當車突然開動時,會向前倒;
D, 桌面上有一張十分光滑紙條,在紙條上放一隻雞蛋。當快速把紙條抽掉後,雞蛋仍留在桌面上。
4,下面哪兩個力是平衡力?:( )
A,用釣魚桿把釣到的魚從水裡加速拉上來時,拉力和魚的重力;
B, 汽車在平直道路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
C,用很大的力氣推箱子,箱子終於被推動了,人的推力和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 放在桌面上的電視機,電話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壓力。
5,下面哪種做法是為了減小摩擦?:( )
A,在鞋底、輪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B, 下雨天在泥濘的路面上撒些爐渣或沙子;
C,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D, 增大壓力和增大接觸面之間的粗糙程度。
6,下面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
A, 帕斯卡概括出力學的慣性規律;B, 馬德堡半球的實驗表明存在大氣壓;
C, 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的計算方法;D, 托里拆利實驗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
7,一個1牛頓的鉤碼,掛在彈簧秤鉤上,當鉤碼浸沒在水裡時,彈簧秤的示數是0.87牛頓,這個鉤碼受到水的浮力是:( )
A,0.13牛頓 ,B, 1.87牛頓;C, 0.87牛頓;D,1牛頓。
8,如圖所示,在裝有水的容器里,水對容器里a、b、c三點的壓強大小是:( )
A,水對a點沒有壓強; B, 水對c點沒有壓強;
C,水對a點的壓強最大,對b點的壓強最小;D, 水對b點的壓強最大,對a點的壓強最小。
9,把同一個小球放到三種密度不同的液體里,小球靜止時的情況如圖所示,那麼:( )
A,圖甲液體的密度最大;B, 圖乙液體的密度最大;
C,圖丙液體的密度最大;D, 圖甲跟圖乙的液體密度一樣大。
10,如圖,甲、乙、丙、丁是四個體積、形狀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根據它們在水中靜止不動時的情況可以判定受到密度最小的是:( )
A,甲; B, 乙; C,丙; D, 丁。
11,下面關於杠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硬的直棒就是杠桿;B, 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C,費力杠桿的動力臂比阻力臂長;D, 從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連線叫阻力臂。
12,如圖所示,彈簧秤對杠桿拉力的力臂與鉤碼對杠桿拉力的力臂之比是5:2,彈簧秤讀數是4牛,杠桿重忽略不計,則鉤碼重:( )
A, 10牛;B, 4牛;C, 2.5牛;D,1.6牛。
13,分別用圖中所示的裝置甲和乙把同一重物吊到同一高度時:( )
A, 用裝置甲吊起重物比用裝置乙省力;
B, 用裝置乙吊起重物比用裝置甲省力;
B, 用裝置甲或裝置乙吊起重物所用拉力相同;
D, 用裝置乙吊起重物,動力移動的距離比用裝置甲小。
14,下列哪種情況不是重力做功?:( )
A,熟透了的蘋果從村上掉到地下;B, 飛機在高空作水平飛行;
C,豎直向上拋後的石塊直往下砸;D, 放進水池裡的玻璃球慢慢下沉。
15,對於使用滑輪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可以省力,但必須改變用力方向;B,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C,可以省力,同時有可省距離;D, 可以省力,同時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但不能同時省距離。
16,做托里拆利實驗時,如果把玻璃管傾斜,在傾斜過程:( )
A,玻璃管中的水銀柱長度始終不變;B, 玻璃管中的水銀柱長度變大、豎直高度始終不變;
C,玻璃管中的水銀柱的長度和豎直高度都變大;D, 玻璃管中的水銀柱的長度不變、豎直高度變小。
17,下列工具中屬於省力的杠桿是:( )
A,鑷子; B,螺絲刀; C,理發剪刀; D,釣魚桿。
18,一木塊浮在水面時,有1/4的體積露出水面,若截去這露出水面的部分,則剩下的木塊將會:( )
A,全部浸沒在水中; B,有1/4的體積露出水面;
C,有一半露出水面; D,有3/4的體積露出水面。
19,如圖所示,杠桿OA的B點掛著一重物,A端用繩子吊在滑環M下,此時OA 恰好成水平,且A點與圓弧架PQ的圓心重合,那麼當滑環M從P點逐漸滑到Q點的過程中,繩子對A端拉力的大小將:
A,保持不變;B,逐漸增大;C,逐漸減少;D,由大變小再變大。
20,一個鐵盒漂浮在水面,當鐵盒傾斜後因進水而沉入容器的底部後,則:( )
A,容器內的水面將下降;B, 容器內的水面將升高;C,容器內的水面將不變;
D, 無法判斷水面高度的變化。
21, 把質量為2千克、體積為1.8分米3的物體放入水中,放手後這物體將會:
A、 上浮; B、不動; C、下沉; D、無法確定。
22,甲、乙兩人爬山比賽,已知兩人的體重之比為3:2,爬完相同的山,所用的時間之比是4: 3,則甲乙兩人的功率之比為:( )
A,1:2; B,2:1; C,8:9; D,9:8。
23,甲乙兩個機械,甲機械的效率是70%,乙機械的效率是50%,則:( )
A,使用甲機械做功省力;B, 使用乙機械做功多;C,使用甲機械做功快;D, 以上說法都不對。
24,用200牛頓的拉力,沿水平方向拉質量是100千克的大車和50千克的小車,它們都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10米,拉大車和小車所用的時間各不相同,則:
A,拉大車做功多; B,拉小車做功多;C,拉大車、小車做功一樣多;
D,拉大車、小車做功快慢相同。
三,計算題:(共15分)
1,體積是100厘米3、重2.65牛頓的鋁塊掛在彈簧秤上,當鋁塊全部浸沒在底面積為0 .2分米2的圓柱體容器里的水中時,水沒有溢出容器。求:
(1)彈簧秤的示數;
(2)由於鋁塊浸沒在水中,水容器底部增加的壓強。
2,如圖所示,杠桿處於平衡狀態,其中OA長1米,OB長0.25米,重物P重58.8牛,滑輪和杠桿的質量不計,求: (1)重物G重多少牛?(2)滑輪懸掛點D、C各受多大的力?
四,實驗題:(共10分)
1,在「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1),如圖所示,若動滑輪的物重為5N,
重物重為100N,則拉力至少為______ N(2),若把鉤碼勻速拉升10厘米,彈簧秤示數如圖所示,則拉力為_____ N;有用功為_______焦耳;總功為______焦耳;機械效率為_______。
2,在「研究杠桿平衡」的實驗中,按右圖所示,把鉤碼掛在杠桿兩邊,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1)根據上圖所示,用圖上的符號,寫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當杠桿平衡時,填寫下表中的空格:
動力(牛) 動力臂(厘米) 阻力(牛) 阻力臂(厘米)
0.98 4.0 8.0
1.47 2.45 6.0
2.0 1.96 4.0
五,問答題:(共5分)
跳遠時,要助跑一段路程,這對提高跳遠成績有什麼好處?為什麼?
參考答案:
一, 填空題:
1,物體、相互 2,沒有受到外力作用、靜止、勻速直線運動 3,壓力作用效果、1.96×105 4,760、1.013×105 5,壓力差、豎直向上 6,2. 94 7,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8,等於、等於 9,靜止、勻速直線運動 10,2、980 。
二, 選擇題:
1,B 2,D 3,C 4,B 5,C 6,A 7,A 8,D 9,C 10,C 11,B 12,A 13,B 14,B 15,D 16,B 17,B 18,B 19,D 20,A 21,C 22,D 23,D 24,C 。
三, 計算題:
1,(1) 1.67牛 (2)490帕 2,(1)117. 6牛 (2)29.4牛、235.2牛。
四,實驗題:
1,(1)21 (2)25、10、80% 2,(1)F1×L1=F2×L2 (2)1.96、10、3.92 。
五,問答題:
提示:助跑使運動員在踏板起跳前具有較大的速度,起跳後運動員由於慣性續向前運動,因此助跑速度越大,跳得越遠。
Ⅳ 浮力的計算公式
1、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2、露排比公式
如果該物體漂浮(這是重要前提),則:ρ物∶ρ液=V排∶V物。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變式:(ρ液-ρ物)∶ρ液=V露∶V物ρ物∶(ρ液-ρ物)=V排∶V露。
3、漂浮、懸浮法:F浮=G物(本質是給物體做受力分析,當物體靜止時,保持平衡狀態,即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4、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上下壓力差,也就是從浮力的定義出發,給物體做受力分析,物體在水中收到水上面和下面的壓強,相減即為浮力大小。)
5、F浮=ρgh
h指的是物體全部浸入液體中時表面距離液面的高度。
浮力: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托的力。
浮力的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豎直向上。
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和向下的壓力差。
物體在液體中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大於物體在液體中上表面受到的壓力,所以合力為F向上-F向下,原因是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那麼物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給它的一個向下的壓力,而物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給它的一個向上的壓力。由於在同種液體中,深度越大,壓強越大,所以物體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很明顯要大於物體上表面受到的壓力,所以是F向上-F向下(理論推導)。
Ⅳ 初中物理浮力和杠桿的綜合題的解題技巧是什麼啊 老是做不來 也沒有思路 求總結
設水上木棒的體積為v,密度為p
質量為pv
根據浮力,可得到
pv=v*p水/2
所以
木棒的密度
p=p水/2=500kg/立方米
Ⅵ 跪求物理綜合計算題 要求包含杠桿 浮力 功 機械效率 功率(附答案)
Ⅶ 杠桿與浮力計算題要有答案
水池中有一裝石快的船,如果將船上的石塊拋入池中,那麼水池中的水面有何變化?下降
把石塊與船看作整體
當未拋入石塊是
F浮=G
當將其拋入水中中,石塊好受到歲的支持力F支
所以 F浮,=G-F支
F浮大於F浮,
所以水面下降
Ⅷ 初三物理簡單機械浮力壓強計算題~幫忙呀
1.當水箱內水裝滿時,浮子全部浸沒在水中
浮子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水gV=1.0*10^3*10*10*15*10^-6=1.5N
由杠桿平衡條件,得
F浮*OA=FB壓*OB
則FB壓=F浮*OA/OB=2*F浮=2*1.5=3N
水對進水閥門的壓力為:
p水壓=ρ水gH=1.0*10^3*10*2.5=2.5*10^4N
則為防止水從水箱溢出, 水箱中進水管中水的壓強不能超過:
P=FB壓/S2+p水壓=3/(2*10^-4)+2.5*10^4=4*10^4Pa
2.若進水管中水的壓強為3.1*10^4帕,當停止進水時,浮子浮在水中,
如果浮子全浸沒,
則由:FB壓/S2+ρ水gh=P',得水箱中水的深度是:
h=(P'-FB壓/S2)/(ρ水g)=[3.1*10^4-3/(2*10^-4)]/(1.0*10^3*10)=1.6m
此時,浮子下面的繩子是鬆弛的,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浮子下面的繩子鬆弛,則:ρ水gh=P'
水箱中水的深度應為:
h=P'/(ρ水g)=3.1*10^4/(1.0*10^3*10)=3.1m>2.5m
此時,浮子又應該全浸沒在水中
則可知:浮子下面的繩子是拉緊的,浮子有部分浸入水中
2F浮/S2+P水=P'
即:2ρ水gS1(h-2)/S2+ρ水gh=P'
則:水箱中水的深度是:
h=(P'+4ρ水gS1/S2)/(2ρ水gS1/S2+ρ水g)
=[3.1*10^4+4*1.0*10^3*10*10*10^-4/(2*10^-4)/[2*1.0*10^3*10*10*10^-4/(2*10^-4)+1.0*10^3*10]
=2.1m
Ⅸ 求,初二物理 功,壓強,浮力,杠桿,密度,的計算公式及其變式 字母打不了可以用漢字,計算符號說清了
物理量(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一.物理公式
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
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
電阻R(Ω) R=R1+R2+……
並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幹路電流等於各
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並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並聯電路
電阻R(Ω) = + +……
歐姆定律 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
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
Ⅹ 急!求20道力學綜合題(杠桿、浮力、壓強綜合)
我發了,我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