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兩塊互相成直角的平面鏡。可以使光線的傳播方向
0.5,2,1.75
畫個圖就知道了.
㈡ 讓一條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後其傳播方向改變180°的方法有哪幾種
第一種
一塊
平面鏡
正對光線
第二種
兩塊軸連接平面鏡很容易調節讓光線
播方向改變180°
第三種
多塊平面鏡,但是調節比較麻煩
㈢ 在平面鏡成像中,像的運動方向與反射光線的方向有什麼關系求解答
沒有定量的關系。
反射光線有無數條,而運動方向只有一個,
㈣ 說明光杠桿放大原理
原理:如來果入射光固定,那麼轉動自鏡面一個角度A. 那麼反射光線會偏折2A。 反射光線投射到遠方的牆壁上,那麼這個2A的角度變化會使得光斑移動一個很大的距離。而使得鏡面轉動的距離一般比較小。這是一個測量小距離的方法。
在長度或位置差別甚小的測量中,這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它是一塊安裝在三個支點上的平面鏡,F1和F2為前面的支點,R是後面的支點。
鏡的偏轉面所在的平面平行於F1、F2的連線,R安裝在待測量的位置變化的物體上,F1和F2固定於基座,使平面鏡能繞F1F2軸轉動,L是望遠鏡,S是標尺(它上面的字是反的),當光線經M反射後,標尺S上的刻度可通過望遠鏡觀測。
(4)光杠桿平面鏡的方向擴展閱讀:
在長度或位置差別甚小的測量中,這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它是一塊安裝在三個支點上的平面鏡,F1和F2為前面的支點,R是後面的支點。
鏡的偏轉面所在的平面平行於F1、F2的連線,R安裝在待測量的位置變化的物體上,F1和F2固定於基座,使平面鏡能繞F1、F2軸轉動,L是望遠鏡,S是標尺(它上面的字是反的),當光線經M反射後,標尺S上的刻度可通過望遠鏡觀測。
㈤ 光杠桿實驗中 平面鏡到標尺的距離為什麼不能太遠 如何改進
太遠光亮度不足,會看不清指示刻度。換成激光可以拉很遠的距離。
㈥ 光杠桿平面鏡到標尺的距離d能不能近一點或者遠一點,有沒有范圍限制
A.物體到鏡面的距離 B.物體的大小 C.平面鏡的大小 D.觀察者的位置 10.岸邊...(標尺的刻度范圍是「O~100cm」),如圖17所示.物體離凸透鏡足夠遠(大於10倍...
㈦ 光杠桿放大的原理
原理:如果入射光固定,那麼轉動鏡面一個角度A. 那麼反射光線會偏折2A。 反射光線投射到遠方的牆壁上,那麼這個2A的角度變化會使得光斑移動一個很大的距離。而使得鏡面轉動的距離一般比較小。這是一個測量小距離的方法。
在長度或位置差別甚小的測量中,這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它是一塊安裝在三個支點上的平面鏡,F1和F2為前面的支點,R是後面的支點。
鏡的偏轉面所在的平面平行於F1、F2的連線,R安裝在待測量的位置變化的物體上,F1和F2固定於基座,使平面鏡能繞F1F2軸轉動,L是望遠鏡,S是標尺(它上面的字是反的),當光線經M反射後,標尺S上的刻度可通過望遠鏡觀測。
(7)光杠桿平面鏡的方向擴展閱讀:
在長度或位置差別甚小的測量中,這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它是一塊安裝在三個支點上的平面鏡,F1和F2為前面的支點,R是後面的支點。
鏡的偏轉面所在的平面平行於F1、F2的連線,R安裝在待測量的位置變化的物體上,F1和F2固定於基座,使平面鏡能繞F1、F2軸轉動,L是望遠鏡,S是標尺(它上面的字是反的),當光線經M反射後,標尺S上的刻度可通過望遠鏡觀測。
㈧ 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舉例應用這一原理
即典型又簡單的應用這一原理的例子應該是潛望鏡.
㈨ 誰能簡單介紹一下光杠桿是什麼 通俗易懂一些,本人初三,不要百度百科的,看不懂。
舉個例子來說明:
用手輕按壓桌面時,由於堅硬物體的微小彈性形變不容易觀察到,因此,可以用顯示微小形變的裝置,將微小形變「放大」到可以直接觀察出來,如右圖。
在一張桌子上放兩個平面鏡M和N,讓一束光線依次被這兩面鏡子反射,最後射到一個刻度尺上,形成一個光點,只要用力按壓桌面,鏡子就要向箭頭所指的方向傾斜。由於兩面鏡子之間的距離較大,光點就會在刻度尺上有明顯的移動,而把桌面的形變顯示出來。
附圖如下: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㈩ 光杠桿原理是什麼
光槓桿原理:若入射線的方向不變,當平面鏡旋轉某一角度
θ
時,反射線的方向將旋轉
2θ
角度。
圖中:入射線
I;反射線
R,後來的反射線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