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的成本價格、攤薄成本價、成本金額如何計算
交易傭金一般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印花稅0.3%(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每筆最低傭金5元。
由於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為(1666-5000)元比較合算.
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可以是1股),但應注意最低傭金的規定.
由於交易傭金不同,交易費用也不一樣,一般股票買入後上漲1.21%以上賣出,就會賺錢。
若按傭金0.3%,印花稅0.3%算,計算過程如下:
設買入價10.99元,賣出價:10.99×(1+1.21%)=11.123元.
獲毛利:(11.123-10.99)×500=66.5元;
費用:(10.99+11.123)×500×(0.3%+0.3%)=66.34元
66.50元大於66.34元,基本保本.(沒有考慮過戶費)
股票的手續費,大約是買入價的1.1%。
比如,你的股票10.99元錢/股,手續費就是0.12元。
等它漲到10.12元的時候,就是保本價。
2. 股票里的保本價,攤薄成本價都是什麼意思啊
交易傭金一般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印花稅0.3%(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每筆最低傭金5元。
由於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為(1666-5000)元比較合算.
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可以是1股),但應注意最低傭金的規定.
由於交易傭金不同,交易費用也不一樣,一般股票買入後上漲1.21%以上賣出,就會賺錢。
若按傭金0.3%,印花稅0.3%算,計算過程如下:
設買入價10.99元,賣出價:10.99×(1+1.21%)=11.123元.
獲毛利:(11.123-10.99)×500=66.5元;
費用:(10.99+11.123)×500×(0.3%+0.3%)=66.34元
66.50元大於66.34元,基本保本.(沒有考慮過戶費)
股票的手續費,大約是買入價的1.1%。
比如,你的股票10.99元錢/股,手續費就是0.12元。
等它漲到10.12元的時候,就是保本價。
再漲就是賺的錢了。
10.99*1.012=11.12元。 手續費來回1.2%
3. 如何計算成本價(持倉成本)
成本價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加上買入的費用:
1、傭金不超過成交金額的0.3%,起點5元(回即不足5元按答5元收取);
2、過戶費按照成交金額的0.002%收取,買賣雙向收取;
當您對某隻股票進行了重復買賣操作時,該只股票的成本價計算方法為: [買入所花金額(包含所有費用)-賣出所得金額]/當前持有股數。具體還請以賬戶實際為准哦~
4. 股票持倉成本價計算:你的股票成本價到底是多少
你好,在一個時期內連續分批(買入、賣出)交易某金融產品或衍生品(例如股票或期貨)後的交易總成本減去浮動盈虧的數額除以現持有數量得到的數值,即(單位)持倉成本。
股票的持倉成本就是流通盤在不同的價位有多少股票數量。對股票進行持倉成本分析具有極其重要的實戰意義。持倉成本能有效地判斷成交密集區的籌碼分布和變化及能有效地識別主力建倉和派發的全過程,所以投資者一定要全面掌握持倉成本的分析方法。
在交易中券商使用的委託系統中股票持倉成本價均使用以下兩種方法計算: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持股期間不考慮賣出股票有盈利。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舉例:
用戶某日以10元買入某股票1000股,交易費用50元,則成本價為(1000*10+50)/1000=10.05
如用戶第二日賣出此股票的一部分,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算盈利,不攤薄到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舉例:
用戶第二日以11元賣出此股票500股,交易費用25元,兌現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盈利部分直接計入資產總額,持有股票的成本價不變仍為10.05元。
如用戶第二日繼續買入此股票,則持有股票的成本價會根據其買入的成本情況,進行攤薄。
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2、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如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說明:
1、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如盈虧金額為負值,即為虧損,公式中減負值則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大,成本價增加;反之當賣出股票盈虧,盈虧金額為正值,則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小,成本價減小。
3、如買入金額小於盈虧金額,則成本價為負值,此種情況需要T+0操作,進行高拋低吸。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5. 攤薄成本價
在你的成交明細里應該有清楚的記錄。如成交價10.07*100=1007元;傭金5元;過戶費1元;印花稅2.014;手續費3元;合計花費1018元。攤薄成本每股10.18.
總之,買的越少成本價越高。每筆交易應當控制在3000元以上才合算
6. 什麼是攤薄成本價為什麼我的攤薄成本價是負數
攤薄是指由於增發新股等使得分攤到每一股的利潤相應減少。
每股收益(攤薄)=凈利潤/平均股本{平均股本簡單計算為(年初+年末)/2;還有按股本的時間加權平均的,如年初數的時間權數為12個月。}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年末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攤薄)=凈利潤/年度平均凈資產。
7. 股票的成本價格、攤薄成本價、成本金額是如何計算的
簡單比方
如您買入10元的股票 忽略手續費的情況下 您的成本就是10元
當然股價跌到9元和8元時 您又補倉的話 假如三次數量相等 您的成本就攤薄了 變成9元
如果股價又升到10元時 您就贏利了
8. 持倉成本價怎麼算
購買價格加上交易要付給證券公司的交易傭金就是持倉成本價 .
成本價是包括手續費在內的,但是要是賣的話也要手續費的,所以成本價不是保本價
9. 什麼叫「攤薄成本價」
就是你購進某隻股票後,發覺它跌了,你再次加碼,那麼平均的成本價自然低了。這就時攤薄成本,但實際的作用不大。
可見以下:
在跌破買入價之後再次購買該股票或基金的行為,叫做補倉。補倉的作用:以更低的價格購買該股票,使單位成本價格下降,以期望在補倉之後反彈拋出,將補倉所買回來的股票所賺取的利潤彌補高價位股票的損失。
補倉的好處:原先高價買入的股票,由於跌得太深,難於回到原來價位,通過補倉,股票價格無需上升到原來的高價位,就可實現平本離場。
補倉的風險:
雖然補倉可以攤薄成本價,但股市難測,補倉之後可能繼續下跌,將擴大損失。補倉的前提:(1)跌幅比較深,損失較大。(2)預期股票即將上升或反彈。
舉例說明:1月15日,以10元買入「深發展A」10000股。10月15日,「深發展A」已跌至5元。這時你預期該股將會上升或反彈,再買入10000股。此時的買入行為就叫做「補倉」。兩筆買入的平均價為[(10*10000)+(5*10000)]/(10000+10000)=7.5元,如果「深發展A」反彈到7.5元或以上,通過這次的補倉,就可以全部賣出,實行平本或盈利。如果沒有後期的補倉,必須到10元才能回本。相反,如果5元繼續下跌,下降到3元,那麼,補倉的股票一樣虧本,將擴大損失(5-3)*10000=20000元。
10. 什麼是攤薄成本是價,成本金額,浮動盈虧
舉例說明:張三在10元買進100股,如果不計手續費他的成本價應該是10元(實際應該是10元多一點,為了簡化,忽略手續費),後來跌到9元,他有買進100股,則此時持倉成本降低為9.50,如果在此時補倉200股,則成本降為9.33,依次類推,就是說股價下跌之後的補倉可以攤低成本,你股票資金總的成本金額叫做成本金額,由於股價是實時變動的,你的虧贏反映在資金賬戶上也是實時變動的,所以叫做浮動盈虧!
持倉成本是你補倉之後的最新成本,補200股之前是10元,補倉200股之後你的新成本就應該是(200*9.00+100*10.00)/300=9.33 (當然,這還是忽略手續費的計算)
當股價再次回到10.00的時候,你已經盈利了,這就是大跌補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