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外幣計價的可供出售權益工具由於匯率變動引起的價值上升影響損益嗎
2.「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外幣貨幣性項目,則其形成的匯兌差額應計入當期損益"——具體的科目是計"財務費用"嗎?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分兩種,債券是貨幣性項目,權益是非貨幣性項目,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如果是貨幣性項目的話,差額部分為兩部分,匯兌差額計入財務費用,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分錄是:
借;財務費用
資本公積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我想問,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其形成的匯兌差額,是計入當期損益嗎?
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因為對於可供出售的非貨幣性項目產生的匯兌差額與其公允價值變動的金額是難以劃分清楚的,所以說對於匯兌差額的部分一並計入到公允價值變動的金額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中。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匯兌差額計入財務費用: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財務費用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外幣非貨幣性金融資產的匯兌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
之所以不同,是因債務工具、權益工具不同形成的
B.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本金的匯兌損益不和公允價值變動一起計入資本公積嗎
這里是需要分情況進行處理的。
外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匯兌損益
(一)外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屬於股票投資的,期末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這種情況下,公允價值變動與匯兌差額合並體現在其他綜合收益中。
匯兌損益=期末的市價*股數*期末的匯率-期初的公允價值*期初的匯率
(二)外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屬於債券投資的,期末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財務費用」,這種情況下,公允價值變動與匯兌差額分別體現為其他綜合收益和財務費用。
對於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匯兌損益=(期末外幣的公允價值-期初外幣的公允價值)*期末的匯率
對於計入財務費用的匯兌損益=期初的公允價值*(期末的匯率-期初的匯率)
(2)外幣金融資產匯率變動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
一、日常核算科目
本科目應當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具體而言:
⑴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
⑵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C. 一.根據外匯匯率與利率的平價理論,論述匯率變動,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物價和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
中國整個外匯有明顯上漲的趨勢。單拿美國來講,現在美元兌換人民幣已經突破6.5元的大關卡,升為1 : 6.49965。外匯升值最為顯著的影響便是通貨膨脹。在出口物品上來說,人民幣升值只會導致物價上漲;而在進口上來說,物價便宜了,那麼進口的貨物也會增多。國內買進與賣出比例不協調,形成極大順差。因為便宜,買進的貨多,物價會在開始時容易有略微的小調動,但到了中期,由於外匯變動或進口貨物的差價,商品的性價會有大幅度上升或下降;而到了後期,便會保持一種中立的價格(不高不低),不會再有大幅度調整。
對於金融資產,實在難以預算。物價的漲幅與行情和外匯有著緊密關聯。在開始到中期,外匯對於金融資產有著極高的利益,而到了後期,價格穩定,這時的金融資產便會形成固定的性價:不賺不賠。
D.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外幣貨幣性匯兌差額和外幣股權投資匯兌差額 這兩個分別代表的含義麻煩舉例子說明下!
外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屬於債券投資的(貨幣性項目),期末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財務費用」,這種情況下,公允價值變動與匯兌差額是分別體現為其他綜合收益和財務費用;外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屬於股票投資的(非貨幣性項目),期末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這種情況,公允價值變動與匯兌差額合並體現在其他綜合收益中。
非貨幣性項目的例子:
12月12日,從二級市場中以每股3美元的價格,購進某上市公司B股股票100萬股,確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當日即期匯率為1:6.74。12月31日,該股票的每股市價為2.8美元。12月31日,當日的美元即期匯率為1:6.72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3×100×6.74)2 022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 (3×100×6.74)2 022
借:其他綜合收益 140.4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3×100×6.74-2.8×100×6.72)140.4
貨幣性項目的例子:
200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價款1 000萬美元購入美國發行的3年期A公司債券,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面值1 000萬美元,票面利率6%,於年末支付本年利息,實際利率6%,當日匯率為1美元=6.83元人民幣。2009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為1 100萬美元,當日匯率為1美元=6.84元人民幣。
1月1日購入債券: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6 830
貸:銀行存款—美元 (l 000×6.83)6 830
12月31日計息:
借:應收利息 410.4
貸:投資收益 (l 000×6%×6.84)410.4
12月31日公允價值變動=(1 100-1 000)×6.84= 684(萬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684
貸:其他綜合收益 68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匯兌差額=1 000×(6.84-6.83)=1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0
貸:財務費用 10
E. 以外幣計價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需不需要考慮匯率變動的影響
需要的,
先按摺合為人民幣,
再計算公允價值變動,
F. 對外幣交易金額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益,在"財務費用"科目核算.對還是錯
錯,如果是項目用的是外幣,那麼損益計入項目成本,也就是資本化。
G. 外幣折算時,交易性金融資產區分公允價值變動和匯兌損益嗎 是否確認了公允價值變動就不確認匯兌損益
不是的啊,兩者是不一樣的
匯兌損益是由於匯率變動影響的價值變動,公允價值變動才是真正由於投資的資產價值變動引起的投資價值變動,兩者要分開確認和計量
H. 匯率變動對國內金融市場的影響(最好詳細些)
9、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
(1)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①對經常項目的影響:a.對貿易收支的影響:本幣匯率上升會刺激進口、限制出口;本幣匯率下將會鼓勵出口,限制進口。本幣匯率下跌有「獎出限入」的作用,改善本國貿易收入狀況。B.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本幣匯率下將會增加該國非貿易收入。
②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當一國貨幣貶值,外幣購買力增強,有利於外國長期資本來本國投資,也會增加外國投資者的生產成本並使其投資利潤用外幣衡量時相對下降。
③對外匯儲備的影響和對外負債的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降後,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形成貿易順差,同時資本輸入增加和輸出減少形成資本項目順差,外匯儲備增加。儲備貨幣的匯率下跌,會減少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債務貨幣匯率上升會加大債務國以本幣表示的債務金額。
(2)匯率變動對國內經濟的影響:本幣匯率下跌,本幣貶值後,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數量減少,出口數量增加,導致國內市場上商品供不應求,物價上漲。本幣匯率上升,物價下跌。
(3)匯率變動對國際經濟關系的影響:會加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的矛盾。一定條件下,會存進某些發達國家區域性的貨幣聯盟的形成。
9、制約本幣匯率下跌對本國貿易收入改善的因素:
(1)進出口商品的價格需求彈性。(需求彈性之和的絕對值大於1時,本幣貶值才會改善本國貿易收支)
(2)本幣匯率下調的時滯效應,即J曲線效應;
(3)貿易夥伴國家的報復;
(4)本幣貨幣國際地位的降低,對於本國貨幣金融形勢的穩定是不利的。
10、匯率變動對一國經濟影響的程度取決於四方面:
①一國的開放程度;②一國商品生產是否多元化;③一國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程度;④一國貨幣兌換性。
11、國際貨幣體系經歷的階段:(1)金本位制;(2)不兌換銀行券本位制;(3)混合本位制的貨幣制度。
12、國際貨幣體系:指各國政府共同遵守的、為有效地進行國際間各種交易支付所作的一系列規定、做法和制度等安排,包括為此所確定的國際支付原則、採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組織機構。
I. 《金融學》 根據外匯匯率與利率的平價理論,論述匯率變動,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物價和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
中國整個外匯有明顯上漲的趨勢。單拿美國來講,現在美元兌換人民幣已經突破6.5元的大關卡,升為1 : 6.49965。外匯升值最為顯著的影響便是通貨膨脹。在出口物品上來說,人民幣升值只會導致物價上漲;而在進口上來說,物價便宜了,那麼進口的貨物也會增多。國內買進與賣出比例不協調,形成極大順差。因為便宜,買進的貨多,物價會在開始時容易有略微的小調動,但到了中期,由於外匯變動或進口貨物的差價,商品的性價會有大幅度上升或下降;而到了後期,便會保持一種中立的價格(不高不低),不會再有大幅度調整。
對於金融資產,實在難以預算。物價的漲幅與行情和外匯有著緊密關聯。在開始到中期,外匯對於金融資產有著極高的利益,而到了後期,價格穩定,這時的金融資產便會形成固定的性價:不賺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