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元匯率問題
其實這個1.2400是個比例。 相當於1歐元可以換1.24美金或者100歐元可以換124美金。
2. 有哪些因素影響歐元匯率走勢
、歐洲央行(ECB)
歐洲央行控制歐元區的貨幣政策。歐洲央行首要目標就是穩定價格。其貨幣政策有兩大主要基礎,一是對價格走向和價格穩定風險的展望。二是控制貨幣增長的貨幣供應量。ECB每兩周的周四舉行一次委員會,來制訂新的利率指標。
2、一般利率
一般利率是央行用來調節貨幣市場流動性而進行的「借新債還舊債」中的主要短期匯率。此利率和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的利差,是決定EUR/USD匯率的因素之一。
3、3月歐洲歐元存款
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指存放在歐元區外的銀行中的歐元存款。這個利率與其它國家同種同期利率的利差也被用來評估匯率水平。例如,當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利率高於同期3個月歐洲美圓存款利率時,EUR/USD匯率就會得到提升。
4、10年期政府債券
歐元區10年期政府債券其與美國10年期國庫券的利差是另一個影響EUR/USD的重要因素。通常用德國10年期政府債券做為基準。如果其利率水平低於同期美國國庫券,那麼如果利差縮小(即德國債券收益率上升或美國國庫券收益率下降),理論上會推升EUR/USD匯率。
5、3月期歐洲歐元期貨合約
這種合約價值顯示市場對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利率的期望值(和合約的到期日有關)。例如,3月期歐洲歐元期貨合約和3月期歐洲美圓期貨合約的息差是決定EUR/USD未來走勢的基本變化。
6、經濟數據
最重要的經濟數據來自德國,歐元區內最大的經濟體。主要數據包括:GDP,通貨膨脹數據(CPI或HCPI),工業生產和失業率。
7、政治因素
和其它匯率相比,EUR/USD最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如法國,德國或義大利的國內因素。原蘇聯國家政治金融上的不穩定也會影響到歐元,因為有相當大一部分德國投資者投資到俄羅斯。
3. 歐元匯率由什麼控制
影響匯率的因素比較多:
(1)國際收支。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如果為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下降。
(2)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率高,則該國貨幣匯率低。
(3)利率。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則匯率高。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政治因素。國內政治不穩定會加深市場對其經濟前景的擔憂,打壓其匯率。
歐元匯率就是如上因素所影響,目前影響其走勢的一個關鍵詞就是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
4. 匯率到底是怎麼制定的 比如荷蘭或是歐元區的國家裡面 這么多國家多是用一種貨幣 由誰來發行 歐元
錢幣都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所以歐元是由歐洲中央銀行(EBC)發行的。匯率的高低並不是國內經濟好壞的體現,匯率是由國際收支、通貨膨脹。利率、經濟增長率、財政赤字、外匯儲備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很復雜的。有興趣可以看看Dominick Salvatore的《國際經濟學》;還有通貨膨脹引起的貨幣貶值你就算不知道但是對你還是有影響的啊,它是投放在市場上的,它不是印出來就自己花了的。就算不告訴你你買東西的時候不知不覺東西就漲價了,不知不覺你就會覺得原來100塊能買很多東西但現在買不了多少東西,不知道我這樣說你明白嗎。
5. 人民幣和其他貨幣的匯率是誰可以控制的
匯率是和貿易密切相關的。這個東西理論上應該是市場決定的,但是實際上要國家說我們人民幣的匯率是多少那才能是多少。因為外匯的兌現過程是在我們國家的銀行實現的,你拿著人民幣要換成美元是要跑到銀行去換的。銀行是聽國家話的對不?如果降低利率的話,我們出口到國外的商品在國外賣的價格就便宜,人家就買的多,那麼我們出口就能賺錢。反之亦然。
6. 歐元和美元的匯率由誰制定公布,銀行還是其他,歐元兌美元是歐洲央行制定嗎。那美元兌歐元是美聯儲制定嗎
是市場看漲與看跌的人根據經濟環境,貨幣政策,經濟指標等因素多空博弈,撮合成交的結果,參與者有各國的央行,商業銀行,大企業,個人投機者,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匯率時刻都在波動,就像股價一樣,並不能有單一方面制定。
7. 歐元匯率制度的類型及成因
一是歐元對歐盟外實行單一的浮動匯率制;二是歐元對歐盟內非歐元成員國實行「歐洲第二匯率機制(ERM2)1」,即歐元與尚未加入歐元區的歐盟成員國貨幣間的波動幅度保持在15%以內。
歐洲第二匯率機制一方面是以政府間的協定為基礎,另一方面還以各國中央銀行間的平行協定為基礎。歐盟理事會的決議形成了新的匯率機制的基礎,而具體的運作程序則由歐洲中央銀行與各歐盟成員國中央銀行之間的協議來確定。
從1999年1月1日開始實行新的匯率機制,即歐洲第二匯率機制(ERM2)。其內容包括:
(1)新的匯率機制以歐元為中心和記賬單位,與尚未加入歐元區的歐盟成員國建立雙向匯率機制,取消現存的多邊平準匯率機制;
(2)歐元與尚未加入歐元區的歐盟成員國貨幣間的匯率稱為中心匯率,其波動幅度在15%以內;
(3)歐洲中央銀行負責管理匯率機制的日常事務,協調歐元區國家與尚未加入歐元區的歐盟成員國間的貨幣政策;後者同樣有權利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而且可以申請歐洲貨幣合作基金的信貸支持,可以使用「極短期信貸機制」。
8. 歐元匯率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一、政治經濟因素
外匯市場的交易是全球性質的,如果全球的政治經濟形勢趨於緊張,就會導致外匯市場的不穩定,這樣國家貨幣就會有不正常的流入流出,最後匯率就會有大幅的波動。如果一個國家的政治形勢很穩定,那麼該國的貨幣也就是越穩定的。
二、央行貨幣政策
各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對於貨幣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其產生、發展、職能及主要業務等,投資者在投資相應貨幣時,需要掌握中央銀行產生的客觀必然性,了解中央銀行的地位與作用等。中央銀行的調控主要是通過四個手段來進行干預:
1、對市場發出警告。中央銀行會通過外匯市場來發表聲明,貨幣政策可能要發生變化,以這樣的口頭干預來影響匯率的變化。
2、直接進入市場買賣。在本國貨幣持續堅挺時,國家會通過拋售本國貨幣,買入他國貨幣來干預匯率,使匯率對自己的出口利益有益,中央銀行有時也會在外匯市場上買入或賣出外匯,同時在國內的債券市場買入或賣出債券,從而使匯率變化而利率不變化。
3、利用利率因素保衛本國貨幣利率。在前兩種手段作用不大時,國家考慮到投資者需要大量的借入本國貨幣,可以提高自己國家貨幣的利率來維護其幣值。
4、國家可選出廢除本國貨幣自由兌換。當一切手段都無法控制投資對國家貨幣的沖擊,中央銀行可實行匯率管制,來保護自己國家的貨幣,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發展中國家,西方國家主張自由經濟的金融政策,一般不採用這種手段。
三、經濟數據對匯率的影響
外匯市場對數據是十分敏感的,特別是一些國家定期公布的經濟數據,有些甚至會逆轉貨幣的短期走勢。數據公布的時候會有利好或利空的影響,下面將會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數據,供投資者參考。
9. 人民幣對歐元匯率怎麼決定
中國政府在上海辦來有一自個外匯交易所,實行會員制,當然外國人和中國普通公民是不能參與的。包括人行在內的全國幾千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可在此交易,人民幣對外匯的匯率就是在這個市場產生的。
一個市場上,如果有一家老闆掌握了95%以上的商品貨源,那他所規定的出讓價格也就足以決定該商品的市場價格。同樣,在上海外匯交易所,人行拋出的歐元買入、賣出價,也就是「市場價」。
市場價格並不是由消費者需求決定,而是控制商品供給源的資本量決定。這是足以粉碎一切新自由主義市場價格自動均衡論的普世性市場原理。
10. 政府是如何控制匯率的
固定匯率制度下,國際的買盤賣盤必須通過外匯儲備相應的變動來抵消其對於匯率的影響,從而保持匯率不變。如果外匯儲備不足,就必須宣布貶值。
浮動匯率制度下,政府主要通過買賣外匯資產,直接影響匯率變動。舉例,美國政府持有100億歐元資產,現在美國想使得美元升值,就拋售歐元資產贖回美元,從而使得市場上歐元供應量增加、美元供應量減少,從而美元對與歐元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