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杠桿計算公式
設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長度L1、阻力臂長度L2,則
杠桿原理關系式為:F1L1=F2L2
可有以下四種變換式:
F1=F2L2/L1
F2=F1L1/L2
L1=F2L2/F1
L2=F1L1/F2
杠桿五要素: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註: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動力臂、阻力臂皆用虛線表示。力臂的下角標隨著力的下角標而改變。例:動力為F3,則動力臂為L3;阻力為F5,阻力臂為L5。)
(1)一根長12米的杠桿擴展閱讀:
杠桿的平衡條件 :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變形式:
F1:F2=L2:L1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那麼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公式:
F1×L1=F2×L2一根硬棒能成為杠桿,不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須能繞某固定點轉動,缺少任何一個條件,硬棒就不能成為杠桿,例如酒瓶起子在沒有使用時,就不能稱為杠桿。
動力和阻力是相對的,不論是動力還是阻力,受力物體都是杠桿,作用於杠桿的物體都是施力物體。
2. 你好,我這里有個小學旗桿桿長12米請問埋入基礎多深,需要配鋼筋么我們這沒經驗 忘您回答
一般旗桿底端都加一個40公分左右方形或圓形的底盤,12米埋入基礎30-40公分水泥澆築就行了。
3. 國旗法對中間一根旗桿為12米,兩邊的旗桿高度有什麼規定
不高於12米
4. 杠桿的計算題
解:設木棍重 a ,粗頭重量為x,細頭為y,
則在支點在0.8時有0.8x=(2-0.8)y,可得到粗頭與細頭的重量比為x:y=1.2/0.8=3:2
所以x=3/5a y=2/5a
所以支點在中央時,有3/5a*1=(2/5a+4)*1
可解得 x=20N
5. 一根12米長電線桿裡面鋼筋有多重
現在的電線桿。鋼筋有粗有細。在過去水泥桿兒大約都是12個粗的。現在你都是。十號線條那麼粗。他的里邊兒不一樣,所以也沒法計算。
6. 一根直杠桿長1米
就是力矩平衡,所以:
80*L=20*(100-L)
所以解得L=20,即距左端20厘米處。
第二個空:
90*L=30*(100-L)
解得L=25,即距左端25厘米處,所以應向右移動5厘米。
7. 杠桿題(急啊)
(1) 根據杠源桿原理F1*L1=F2*L2 , 可知其中F2=mg=6 ×1024×10=6 ×1025 N。
則L1=6 ×1025 /600=10的23次方。 不可能找到這么長的杠桿,所以說是橇不懂地球的。
(2)要將地球橇動1cm需要做的功W=mgh=6 ×1025 ×0.01=6 ×1023 J.
而他每小時對杠桿做的功W1=F1*S=F1*V*t=600×100×1000(單位要一致)
則他需要的時間T=W/W1=10的16次方 h .再把時間化為年,即為10的12次方年。
不可能找到這么長的杠桿,所以說是橇不懂地球的。也化不了那麼長的時間,否則人都累死了!
8. 如圖所示,一根長1.2米的杠桿,左右兩端所掛物體重量之比OA:GB=5:3則力臂OAOB
雖然沒有圖,大概做一下.
杠桿應該是均勻等粗的吧!(這樣才能解)
有力的等式可得:OA*mA=OB*mB(m代表物體質量,即OA:GB=5:3中的OA,GB)
可換算成OA*5=OB*3;所以OA:OB=3:5.
又由於L=OA+OB=1.2
所以OA=1.2*3/(3+5)=0.45(米)
OB=1.2-0.45=0.75(米)
9. 一根旗桿兩邊用12米長的繩子拉住,求旗桿垂直於地面
參考:如圖,兩根長為12米的繩子,一端系在旗桿上 的同一位置,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地面上的兩個木樁上(繩結處的誤差忽略不計),現只有一把捲尺,如何來檢驗旗桿是否於地面?請說明理由
如何來檢驗旗桿是否垂直於地面?
如果旗桿地端和兩根繩地端在一條直線上,用尺子測旗桿地端和兩根繩地端的距離是否相等,若相等,則:旗桿垂直於地面.
因兩根長為12米的繩子,一端系在旗桿上 的同一位置,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地面上的,即AB=AC,AD=AD 若BD=CD 則△ABD≌△ACD 故∠ADB=∠ADC=90°
10. 有一根長1.2米的杠桿在它的左端掛40牛的重物,右端掛60牛的重物,要使杠桿水平平衡,(1)支點位置應該選在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F1×l1=F2×l2
40N×l1=60N×(1.2m-l1)
l1=0.48
支點位置在離左端0.48m處
2)30N×l1=50N×(1.2m-l1)
l1=0.45 即此時支點位置離左端0.45m處,左移0.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