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前世界是否存在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或者固定匯率制度即當前世界匯率的基本情況
自從美國史密斯協定以後世界上各國基本上都是採用的浮動匯率制度,除了少數的幾個國家比如朝鮮,古巴等採用的固定匯率制度,其他國家基本普遍採用的是浮動匯率制度
2. 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有什麼聯系
一、匯率制度的涵義與演變
1946年,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的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確立了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系"。1973年,伴隨著美元的兩次貶值,該體系瓦解,國際貨幣體系進入了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並行的時代。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浮動匯率制。
紙幣的含金量不再是制定匯率的標准,匯率隨外匯市場的供求情況波動,這就是浮動匯率制,它有這樣幾種方式:(1)單獨浮動,比如美元、日元等。(2)聯合浮動,如歐共體國家維系彼此國家之間的匯率穩定,對經濟聯合以外的國家實行匯率聯合浮動;(3)釘住浮動,起初,由於歷史的原因,一些不發達國家將本國貨幣與某種貨幣掛鉤(釘住固定匯率),然後隨著該匯率的浮動而浮動,如獅子山與英鎊掛鉤,後來,不少發展中國家,出於發展經濟的需要,為了穩定匯率,制定了本國貨幣與西方主要貨幣掛鉤的聯系匯率制,比如釘住美元的聯系匯率制(這種制度在表面上具有浮動的形式,實質上還是一種缺乏彈性的固定匯率制。)
二、兩種匯率制度的比較
1、浮動匯率制下匯率風險大得多。
匯率波動頻繁,幅度較大,首先為國際貿易帶來不便,既不利於進出口商核算成本,又為他們支付貨款增添了匯率風險。其次,在資本市場上,加速了國際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動,並使其流向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這些弊病恰恰是固定匯率制的優勢所在,固定匯率制因其匯率的穩定,無論是為國際貿易,還是為外資的流動均帶來了明顯的好處。
2、固定匯率制明顯缺乏彈性,難以實現自我調節功能。
(固定匯率制可能是某段時期能夠准確反映該國貨幣的幣值(在一"均衡匯率"的位置上),但由於其它經濟因素的發展變化,以及一國政府在實施各項貨幣政策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磨擦,都有可能導致這個固定匯率制偏離原來的"均衡點",從而對經濟產生誤導作用,甚至走入惡性循環,引發金融危機。)這在1994年末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下半年開始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均有明顯的體現,而這一點正是浮動匯率制可以避免的,匯率浮動會造成經濟環境的不穩定,但它又能夠通過市場自動調節,在震盪之後重新找到平衡。當然,這需要一個具有相當承受能力的經濟基礎,因此它為大多數發達國家所採用。
3、固定匯率制要求一國具備大量的外匯儲備。
在固定匯率制下,當一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被拋售時,為了維持其固定匯率,該國必須在外匯市場用大量外匯儲備買進本國貨幣,從而造成外匯儲備嚴重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來維持其固定匯率,匯率將會高於實際幣值,這對出口極為不利,長此下去,加大國際收支逆差,必將進一步降低外匯儲備。一旦進入這個誤區,一國經濟將很容易陷入困境。相比之下,浮動匯率制由於對政府幹預的要求很低,因而在平衡匯率方面對外匯儲備量的要求也不高。
三、從金融危機看匯率制度的選擇對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活動的影響
1、危機國經濟政策的運用
首先,經濟政策的相同之處:經濟增長的貨幣政策目標。 經濟增長被置於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首位,經濟開放的速度快,程度也很高。國內的開放政策與國際資本的趨利性相呼應,90年代初,這兩國逐漸成為國際投資的熱點,經濟高速增長,發展為新興市場國家。
(1)商品市場的開放
墨西哥:1992年,墨西哥加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北美自由貿易區,由於綜合國力的懸殊和市場成熟程度不同,墨西哥對美國貿易逆差逐年加大,1993年和1994年的貿易赤字均在200億美元以上,導致墨西哥政府耗用大量外匯儲備來彌補貿易逆差,僅1994年的最後兩個月,外匯儲備即由170億美元降至60億美元。
泰國:泰國十多年來,一直靠出口帶動經濟高速增長,但出口產品結構單一,主要是電子產品和服裝,1991年至1995年,出口年均增長18.7%,1996年,受世界電子產品需求不足的影響,以及來自韓國和前蘇聯的挑戰,出口增長率降至3%,進口卻大幅增加,1997年一季度貿易赤字增長至195億美元。
(2)資本市場的開放
墨西哥和泰國的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開放步伐都很快。墨西哥政府於1993年5月頒布的外資法允許外資進入除了石油、電力、鐵路等戰略部門以外的一切部門,至1994年下半年,墨西哥已有50多家外國設立的銀行、證券交易所和其他金融機構。與之類似,泰國政府1993年3月批准在曼谷設立期權金融中心,允許外國資本在該中心進行交易,1995年,泰國政府宣布將在2000年前完全實現資本自由輸出入。
幾乎完全開放的資本市場以及高利率的吸引,兩國的外債總額扶搖直上,投資結構卻極不合理。墨西哥1994年末外債達854.3億美元,泰國截至1997年6月的外債額突破900億美元,兩者均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大大超過國際警戒線,且其中投資於證券業和中短期投機性資本都接近或達到了外債總額的一半。
其次,經濟政策的不同之處:
(1)墨西哥政府抑制通貨膨脹的政策目標。 抑制通貨膨脹一直是墨西哥政府政策運作的重點。為此,它的高利率政策一直沒有改變,但國內儲蓄率僅20%,由於國內資金緊張,經濟發展主要靠外資流入,而外資投向不合理,為以後的危機埋下了隱患。同時,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在貿易逆差嚴重的情況下,堅持1987年以來的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匯率長期處於高估狀態。這兩項政策都嚴重打擊了墨西哥出口的發展和一、二產業的投資。
(2)泰國政府的擴張性貨幣與財政政策。
10年以來的歷屆泰國政府除了追求高經濟增長率外,還企求高就業人數的政債,因此奉行擴張的財政和金融政策,外匯儲備維持偏低水平,控制在300億至350億美元,只能滿足一般性的支付需要,信用擴張、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缺乏管理、房地產和證券業等泡沫經濟蓬勃興起,使得通貨膨脹不可避免,泰銖實際已發生貶值,而自1984年至1997年6月長達13年的時間里,泰國長時間的匯率控制在24至27泰銖兌1美元的狹小空間內,不能不說是一項嚴重的失誤。
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墨西哥和泰國危機前的經濟狀態是:國際貿易大額逆差,外匯儲備不高,外債負擔沉重,外資投入結構不合理,國內利率長期居高不下,匯率一直處於高估狀態,隱患十分嚴重。
2、危機國匯率制度的選擇及其時機
墨西哥和泰國都維持著長期以來的不靈活的固定匯率制度,墨西哥比索和泰銖都實行釘住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它們與美元的比價保持固定,隨美元匯率的波動而波動。(基於聯系匯率制是一種固定匯率制度,維護它的基本防線至少有:(1)巨額的外匯儲備。(2)彈性良好的經濟體系、堅強的綜合國力和成熟的市場,有利於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實施。)
顯然,長期實行聯系匯率制的墨西哥和泰國缺乏這兩道防線。由於貿易逆差持續劇增,必須動用大量外匯儲備彌補,造成對美元的需求大幅增加。雖然高利率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資,填充了國際收支資本項目中的收入,但又由於投資結構的不合理,將近一半的外資具有高投機性和流動性,使國際收支平衡極其脆弱,一旦外資停止流入或資金抽逃,平衡關系將破裂,資金缺口無法彌補。
縱觀上述金融危機中矛盾的產生與總爆發,匯率制度與其它宏觀調控手段以及各項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不協調,是危機的主要原因。可見匯率制度的選擇及其時機在一國經濟制度中占重要地位,但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這仍是一個難題。
三、幾點啟示
啟示1:正確看待國情。我國現有的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但從中央銀行的實際操作來看,這種"管理"尚屬直接管理,基本採取穩定匯率、避免匯率波動的政策,並未按外匯市場上外匯的供求關系來決定匯率,因此,這種浮動匯率(尚不屬真正意義上的"浮動"。)
我國現有的外匯儲備已突破1400億美元大關,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已連續幾年順差。在外匯持續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央行被迫在外匯市場投入大量的本幣,購回外匯,這不僅使外匯儲備不斷增加,而且因為投放外匯市場的本幣沒有商品和勞務作基礎,會導致本幣的貨幣供應量大於需求,必然增加通貨膨脹壓力。因此,在外匯儲備持續增加的情況下,若對內物價穩定,對外人民幣可能升值,導致匯率波動;若維持匯率穩定,則要承受通脹的巨大壓力。匯率穩定與抑制通脹之間存在矛盾。
啟示2:協調匯率制度與其他宏觀調控手段的關系,以實現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經濟增長和抑制通脹一直被置於我國貨幣政策目標的前列,因此匯率穩定與物價穩定同樣重要,它們之間的矛盾可以採取其他經濟措施來調和。
啟示3: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改善匯率形成機制。要從根本上解決匯率制度與其他經濟政策之間的矛盾,必須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立良好的經濟環境,使外匯市場具有自我調控功能,貨幣政策的執行相互獨立,真正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使匯率在調控市場中自求平衡,央行也不必為維持匯率穩定大量吞吐本幣,這將降低它調控貨幣供應量的難度。在匯率正常波動下,國內經濟穩健運行,從而實現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經濟增長和抑制通貨膨脹。
3. 什麼是固定匯率制度浮動匯率制度又是什麼
固定匯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s)是指匯率的制定以貨幣的含金量為基礎,形成匯率之間的固定比值。這種制定下的匯率或是由黃金的輸入輸出予以調節,或是在貨幣當局調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內進行波動,因而具有相對穩定性。
其優點是:
(1)有利於經濟穩定發展
(2)有利於國際貿易、國際信貸和國際投資的經濟主體進行成本利潤的核算,避免了匯率波動風險。
其缺點是:
(1)匯率基本不能發揮調節國際收支的經濟杠桿作用 (2)為維護固定匯率制將破壞內部經濟平衡。比如一國國際收支逆差時,本幣匯率將下跌,成為軟幣,為不使本幣貶值,就需要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但這種會使國內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失業增加。
(3)引起國際匯率制度的動盪和混亂。東南亞貨幣金融危機就是一例。
而浮動匯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是相對固定匯率制而言的,它指一國貨幣的匯率並非固定,而是由自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制度。浮動匯率制的正式採用和普遍實行,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元危機進一步激化後開始的。
浮動匯率制按照國家是否干預外匯市場,可分為自由浮動匯率制(又稱「清潔浮動匯率制」)和管理浮動匯率制(又稱「骯臟浮動匯率制」)。實際上,今天沒有哪個國際實行完全的自由浮動,而主要發達國家都對外匯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當前管理浮動匯率制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分為單獨浮動和聯合浮動,也有的實行釘住政策的浮動匯率制。
一種貨幣的強弱,乃基於其經濟實力及與貿易夥伴的關系。匯價太強會使出口商品對外國消費者來說過於昂貴,可能會因而損及出口業。匯價較弱則有助於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力,但進口商品會變得較為昂貴。貨幣突然貶值可能意味著經濟不穩。
浮動匯率制的主要長處是防止國際游資沖擊,避免爆發貨幣危機;有利於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和生產的發展;有利於促進資本流動等等。缺點是經常導致外匯市場波動,不利於長期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進行;不利於金融市場的穩定;基金組織對匯率的監督難以奏效,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依然得不到解決;對發展中國家更為不利。
在浮動匯率制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有:貨幣本身代表的價值、一國國際收支、利息率、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政治、心理、投機等因素。
4. 簡答題為什麼世界過去長期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經濟學角度看,任何一件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有的只是一個選擇,在什麼條件和局勢下選擇什麼樣的策略,才能盡可能的趨利避害。 現在中國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這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按現在的條件和局勢來說,繼續維持十多年的人民幣兌美元8.27的固定匯率機制,那將是災難性的,因為各國都會把他們手裡過剩的美元以1:8.27的高價拋給中國政府,美元正在貶值中,這樣我們就吃大虧了。 所以就現在的條件和局勢來說,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好,而不是那種完全自由化的浮動匯率制。
固定匯率制的優點
(1)有利於經濟穩定發展
(2)有利於國際貿易、國際信貸和國際投資的經濟主體進行成本利潤的核算,避免了匯率波動風險。
總的來說,固定匯率制是好的.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外商投資.但是有代價的.不能調節收支逆差,因為匯率降低是本國商品成本低,有利於鼓勵出口,減少逆差. 我們國家香港就是美圓聯系匯率制,相當與固定匯率,但香港發行港幣必須有100%的美元儲備,比如你發行1000塊港幣,你就要有大約180塊美元,否則別人要兌換你這1000港幣,你沒有這么多美元,匯率又不變,那你怎麼辦!
5. 世界上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和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分別有哪些
一、 浮動匯率制度的概述
概念:一國貨幣當局不在規定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比價和匯率波動的幅度,貨幣當局也不承擔維持匯率波動界限的義務,而聽任匯率隨外匯市場供求變化自由波動的一種匯率制度。
完全任憑市場供求自發地形成匯率,而不採取任何干預措施的國家很少或幾乎沒有。各國政府往往都要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或明或暗地對外匯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
自從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崩潰,1973年主要西方國家普遍實行了浮動匯率制度。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承認浮動匯率制度。1978年4月,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關於第二次修改協定條例」,正式廢止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至此,浮動匯率制度在世界范圍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二、浮動匯率制度的種類
一政府是否干預來劃分
1.自由浮動或清潔浮動:指匯率完全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狀況決定,自由漲落、自由調節,政府不加干預。
2.管理浮動或骯臟浮動:指一國貨幣當局為使本國貨幣對外的匯率不致波動過大、或使匯率向著有利於本國經濟發展的方向變動,通過各種方式,或明或暗地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
二按浮動程度或浮動方式劃分
⒈釘住型或無彈性型。將本幣按固定比價同某一種外幣或混合貨幣單位相聯系,而本幣對其他外幣的匯率隨釘住貨幣與其他外幣匯率的浮動而浮動。
⑴釘住某一種貨幣:於歷史、地理等諸方面原因,有些國家的對外貿易、金融往來主要集中某一工業發達國家,或主要使用某一外國貨幣。
為使這種貿易、金融關系得到穩定發展,免受相互間匯率頻繁變動的不利影響,這些國家通常使本幣釘住該工業發達國家的貨幣。如一些美洲國家的貨幣針住美元浮動;一些前法國殖民地國家的貨幣釘住法國法郎浮動等。截止到1994年12月31日,釘住美元的國家有23個,釘住法國法郎的國家有14個,針住其他單一貨幣的國家有9個。
⑵釘住「一籃子」(也稱「一攬子」)貨幣。一籃子貨幣通常是由幾種世界主要貨幣或由與本國經濟聯系最為密切的國家的貨幣組成的。特別提款權是一種最有名的一籃子貨幣,它由美元、日元、英鎊、馬克和法國法郎等五種貨幣按不同的比例構成,其價格隨著這五種貨幣的匯率變化每日都進行調整,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逐日對外公布。
其他一籃子貨幣的貨幣構成都是由實行釘住政策的國家自由選擇和調整的。這種浮動有兩個特點,一是保值,二是波動幅度小,匯率走勢穩定。實行這種匯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為避免本國貨幣受某一國貨幣的支配。至1994年年底,釘住特別提款權的國家有4個,釘住其他一籃子貨幣的國家有21個。
⒉有限靈活型或有限彈性型。
一國貨幣的匯價釘住某一種貨幣或一組貨幣浮動,但與針住貨幣之間的匯率有較大的波動幅度。
⑴釘住某一貨幣浮動。亦稱相對於一種貨幣的有限浮動型:它的最大特點在於允許有一定的波動幅度,這個幅度必須維持在所釘住貨幣匯率的2.25%范圍內(超過這個幅度即為較高彈性人而前邊講的 「盯住某一貨幣」型不存在匯價波動的幅度問題,即使有波動,其幅度也極小,一般不超過上下限1.0%。目前相對於一種貨幣有限度的浮動的國家有四個。
[2]針住一組貨幣浮動:稱聯合浮動或整體浮動,是指一些經濟關系密切的國家組成集團,在成員國中的貨幣之間實行固定匯率並規定波動幅度,對其他國家貨幣則實行聯合浮動,即浮動幅度保持大致一致。
⒊更為靈活型或高度彈性型。即匯率波動不受幅度的限制,以獨立自主的原則進行匯率調整。
⑴根據一套指標浮動。指標因國而異,但大都是以本國的外匯儲備、國際收支狀況、消費物價指數及與本國貿易關系密切的有關國家物價變動的情況等作為調整本國貨幣匯率浮動的依據。目前實行這種制度的國家有智利、厄瓜多、尼加拉瓜等三個國家。
⑵較靈活的管理浮動。指一國政府對匯價的制度與調走有一定程度的干預。但這種浮動方式常常達不到預期效果,從而使匯率處於持續的波動之中。採用這種浮動方式的有中國、新加坡、韓國等32個國家。
⑶單獨浮動。單獨浮動是指一國貨幣不與任何外國貨幣形成固定比價,其匯率根據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實行浮動。採用這種浮動方式的有美國、日本、英國等58個國家。
上述根據浮動彈性分類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歸納的方式,易於被人們廣泛地接受。
三、浮動匯率的特點
⒈匯率波動頻繁且幅度變化劇烈。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由於各國政府不再規定貨幣的法定比價和匯率界限,也不承擔維持匯率穩定的義務,匯率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其波動之頻繁、波幅之大是固定匯率制度下所遠不能比的。有時一天彼動幅度高達5%以上,一周波動竟能達10%以上。一遇政治、經濟形勢變動,其波幅更大。匯率的頻繁劇烈波動,對國際經濟秩序帶來了不穩定的影響。
⒉有管理的浮動是共性。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完全自由浮動的匯率是不存在的。各國貨幣當局出於各種動機和考慮,都採取措施不同程度地對匯率的浮動進行干預,實際上都是管理浮動。只不過干預力度、干預頻率大小有別。
⒊單獨浮動是主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資料表明,在各種匯率安排中,單獨浮動是主體,1994年已達 58個國家,占 IMF178個成員國的32.6%,形成三分天下具其一的局面。由於大多數工業化國家都實行單獨浮動方式,且它們對外貿易總額占整個世界貿易總額的70%左右,因此,它們在國際金融領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故單獨浮動是當前各種浮動匯率方式的主體。聯合浮動的國家有10個,與單獨浮動的國家一起,佔IMF成員國的38.2%。這兩種浮動方式的貨幣種類包括了當今世界上的多數主要貨幣和全部主要國際儲備貨幣,故以上兩種制度構成浮動匯率制度的主流。較靈活的管理浮動方式有32個國家,佔18%,也是應予以充分重視的一種浮動制度。
⒋國際儲備貨幣的多元化。
在國際金本位制度時期,英鎊是各國的主要國際儲備;實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後,英鎊被美元取而代之。在當前的浮動匯率制度下,各國的國際儲備除了美元、馬克、日元外,還有英鎊、法國法郎、瑞士法郎、荷蘭盾等,出現了儲備貨幣多元化的格局。
四、浮動匯率對經濟的影響
一浮動匯率對經濟的有利影響
⒈防止外匯儲備太量流失。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各國貨幣當局沒有義務維持貨幣的固定比價。當本幣匯率下跌時,不必動用外匯儲備去購進被拋售的本幣,這樣可以避免這個國家外匯儲備的大量流失。
⒉節省國際儲備。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隨著外匯供求的漲落而自動達到平衡,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支配,減少干預行動,國家需要的外匯儲備的需求量自然可以減少。這就有助於節省國際儲備,使更多的外匯能用於本國的經濟建設。
3.自動調節國際收支。根據市場供求,匯率不斷調整,可以使
一國的國際收支自動達到均衡,從而免除長期不平衡的嚴重後果。當一國國際收支逆差,本國通貨就會開始貶值,這種情況對出口有回將同時分布在盈餘國和赤字國身上。
4.有利於國內經濟政策的獨立性。浮動匯率制度使各國可以獨立地實行自己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匯率政策。
5.使經濟周期和通貨膨脹的國際傳遞減少到最小限度。貿易上有密切聯系的國家間容易通過固定匯率傳播經濟周期或通貨膨脹。1971年至1972年發生的國際性的通貨膨脹,就是同固定匯率制密切相關的。
6. 緩解國際游資的沖擊。
(二)浮動匯率對經濟的不利影響
⒈助長投機,加劇動盪。在這種制度下,匯率變動頻繁且幅度大,為低買高拋的外匯投機提供了可乘之機。不僅一般投機者參與投機活動,連銀行和企業也加入了這一行列。
⒉不利於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匯率波動導致國際市場價格波動,使人們普遍產生不安全感。外貿成本和對外投資損益的不確定性加大,風險加大,使人們不願意締結長期貿易契約和進行長期國際投資,使國際商品流通和資金借貸受到嚴重影響。
⒊貨幣戰加劇。實行匯率下浮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刺激出口,減少進口,改善貿易收支,進而擴張國內經濟,增加生產和就業。浮動匯率可能導致競爭性貶值,各國都以貨幣貶值為手段,輸出本國失業,或以它國經濟利益為代價擴大本國就業和產出,這就是以鄰為壑的政策。而實行匯率上浮政策,則主要是為了減少國際收支順差,減少國內通貨膨脹壓力。
⒋具有通貨膨脹傾向。浮動匯率有其內在的通貨膨脹傾向,可使一國長期推行通貨膨脹政策,而不必擔心國際收支問題。因為其匯率的下浮可一定程度上自動調節國際收支。
⒌一國際協調困難。浮動匯率制度助長各國在匯率上的利已主義或各自為政,削弱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加劇國際經濟關系的矛盾。
⒍提高了世界物價水平。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基金組織對國際儲備的控制削弱了,以致國際儲備的增長超過了世界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增長所需的程度。所以總的來講浮動匯率制度是提高了世界物價水平。
⒎對發展中國家不利。外匯匯率上升時,使廣在發展中國家進口工業製成品價格上漲,而這些產品又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建設所必需,故進口成本上升。外匯匯率下跌時,出口初級產品價格下跌,而初級產品需求彈性小,不會在價格下跌時使外貿收入增加,貿易收支得不到改善。浮動匯率還加劇了外債管理的難度,增大了風險。
固定匯率制度與浮動匯率制度在特定條件下均能發揮好的作用,條件改變後其缺點可能又很明顯或突出。當今的浮動匯率制度,主要是防止浮動「過度」。從長期講,以貨幣購買力平價作為浮動匯率的平均線,浮動幅度偏離均衡線就是「過度」。從短期看,要從貨幣資產的行市中去找均衡線,因為金融市場的行市變化快,對匯率的反應十分靈敏。
6. 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各有什麼優劣
固定匯率制度是貨幣當局把本國貨幣對其他貨幣的匯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圍之內.這種制度下的匯率是在貨幣當局調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內進行波動,因而具有相對穩定性.
浮動匯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是相對於固定匯率制而言的,是指一個國家不規定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匯率的上下波動幅度,也不承擔維持匯率波動界限的義務,而聽任匯率隨外匯市場供求的變化自由浮動.在這一制度下,外匯完全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一種特殊商品,匯率成為買賣這種商品的價格.
不同的匯率制度在面對國際資本流動對本國經濟產生影響的時候表現不同.一般而言,選擇浮動匯率,主要由市場力量來控制資本的跨國流動;而選擇固定匯率,則需要政府來控制資本的跨國流動.
「三元悖論」理論認為,貨幣政策獨立、匯率穩定和資本自由流動三個目標不可能同時達到,只能同時達到兩個.事實上各國也只能選擇其中對自己有利的兩個目標.
目前,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孰優孰劣尚無定論.
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好處是:(1)浮動匯率制度可以保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2)浮動的匯率可以幫助減緩外部的沖擊;(3)干預減少,匯率將由市場決定,更具有透明性;(4)不需要維持巨額的外匯儲備.但是人們對浮動匯率也有一些顧慮:(1)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往往會出現大幅過度波動,可能不利於貿易和投資;(2)由於匯率自由浮動,人們就可能進行投機活動;(3)浮動匯率制度對一國宏觀經濟管理能力、金融市場的發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實中,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滿足這些要求.
固定匯率制度的好處是:(1)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將降低;(2)匯率可以看作一個名義錨(nomina l a n c h o r ),促進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預期的穩定.但固定匯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1)容易導致本幣幣值高估,削弱本地出口商品競爭力,引起難以維系的長期經常項目收支失衡;(2)同時,僵化的匯率安排可能被認為是暗含的匯率擔保,從而鼓勵短期資本流入和沒有套期保值的對外借債,損害本地金融體系的健康.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必須要麼犧牲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要麼限制資本的自由流動,否則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如1992~1993年的歐洲匯率機制危機、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盧布危機.這些發生危機的國家都是採用了固定匯率制度,同時又不同程度地放寬了對資本項目的管制.
要在浮動匯率制和固定匯率制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就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manage d f l o a t i n g ).實行這種匯率制度可以依靠三種工具,一是貨幣政策工具;二是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對沖性干預;三是一定程度的資本管制.這種制度既可以保持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又能使匯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以應對內、外部的沖擊,同時還可有選擇地部分放開資本賬戶,使資本流動處於可控的狀態.目前我國實行的就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7. 宏觀經濟學判斷題 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匯率制度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制兩種。()
錯,還有很多,有管理的浮動,盯住制,爬行帶,爬行水平盯住制等等
8. 全球有哪些國家實行固定匯率制
答:古巴,朝鮮等
世界上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大多數是那些經濟基礎比較薄弱而且政治也相對保守的國家諸如古巴,朝鮮等國,因為這些國家的生活水平普遍低,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才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金融風暴後,馬來西亞政府從1997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推出一攬子國民經濟復興計劃;1998年9月,針對金融危機出台了一系列管制措施。其主要內容是對短期外資進行監管,開始實行固定匯率制。
9. 世界上的匯率制度主要有固定匯率制,浮動匯率制和()
和聯系匯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