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圖所示,畫出使杠桿AB在圖示位置靜止時所用最小力F的方向及力臂l.
在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一定的情況下,最省力,即動力臂最長,由圖知OB比OA長,所以OB做動力臂最長,過B點與OB垂直向上作垂線就得到動力F的方向,如下圖所示:
❷ 求詳細解答:如圖所示,杠桿AB兩端
D |
❸ 如圖所示,畫出使杠桿AB在圖位置靜止時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點和方向
使杠桿AB靜止時所用最小力的作用點和方向如圖所示. 在B點用力,用力方向與0B垂直,這樣動力臂最長(等於OB),最省力.
❹ 在圖中畫出使杠桿AB在圖示位置靜止時最小力F的示意圖(OA<OB
在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一定的情況下,
動力臂
最長時,動力最小,最省力,由圖可知,當作用在B點的力F與杠桿垂直向上時,OB是動力臂,此時動力臂最大,動力最小,過B點與OB垂直向上作
垂線
就得到動力F的方向,最小力F的示意圖如下:
❺ 如圖所示,杠桿AB在三個力--F1、F2和F3的分別作用下都能處於平衡(O為支點),已知OC=CB,則()A.F
由圖可知,F2的方向與OB垂直,因此OB為F2的力臂;
F1的方向豎直向下,並且O點到F1作用線的垂線段等於CB;
F3的方向水平向左,並且O點到F3作用線的垂線段等於OC;
由於OB>OC=CB,因此F1=F3>F2.
故選A.
❻ 如圖二所示畫出使杠桿ab在圖示位置靜止時所用最小力f的重點和方向
(1)在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一定的情況下,最省力,即動力臂最長,由圖知OB比OA長,所以OB作動力臂最長,過B點與OB垂直向上作垂線就得到動力F的方向,如下圖所示:
(2)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繞過上面的定滑輪,再繞過動滑輪,如圖所示.
❼ 如圖所示,畫出使杠桿AB在圖位置靜止時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點和方
![]() 使杠桿AB靜止時所用最小力的作用點和方向如圖所示. 在B點用力,用力方向與0B垂直,這樣動力臂最長(等於OB),最省力. |
❽ 如圖所示,杠桿AB兩端分別掛有體積相同、質量相等的空心銅球和空心鐵球,調節杠桿並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
杠桿為導體時,向燒杯中央滴入濃CuSO 4 溶液,構成Fe、Cu原電池,Fe為負極,發生Fe-2e - ═Fe 2+ ,Cu為正極,發生Cu 2+ +2e - ═Cu,則A端低,B端高; 杠桿為絕緣體時,只發生Fe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在Fe的表面附著Cu,質量變大,則A端高,B端低, 故選D. |
❾ 按照題目要求作圖:在圖中,畫出杠桿AB在圖示位置靜止時作用在A端點的最小力F的方向及其力臂L l
使杠桿AB靜止時所用最小力的作用點和方向如圖所示.在A點用力,用力方向與0A垂直,這樣動力臂最長(等於OA),最省力,如圖所示: ![]() |
❿ 如圖所示,杠桿AB放在鋼制圓柱體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桿AB能以凹槽兩端的C點或D點為支點在豎直平面內
(1)以杠桿為研究對象,設A端受拉力為T1,B端受拉力為FB1.當物體E浸沒在水中時,杠桿A端受到的力T1最小,杠桿以D點為支點恰好平衡,受力分析如圖4甲所示;當物體E完全出水後時,杠桿A端受到的力T2最大,杠桿以C點為支點恰好平衡,受力分析如圖4乙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