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8年歐元匯率
2018年歐元匯率:
1歐元=7.7426人民幣
1人民幣=0.1292歐元
歐元(Euro)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9會員國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希臘、馬爾他、塞普勒斯 。
B. 歐元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圖查詢 2017歐元兌人民幣多少
您可以參復考招行外匯「實時制匯率」,請進入招行主頁,點擊右側的「 外匯實時匯率」查看,具體匯率請以實際操作時匯率為准。如需查詢歷史匯率,在對應匯率後點擊"查看歷史"。註:100外幣兌人民幣。(頁面左側可點擊「外幣兌換計算器」進行試算)
C. 今日歐元兌換人民幣匯率是多少
根據2020年1月7日匯率:1歐元=7.7897人民幣,1人民幣=0.1284歐元。
歐元是自羅馬帝國以來歐洲貨幣改革最為重大的結果。歐元不僅僅使歐洲單一市場得以完善,歐元區國家間自由貿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歐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摩納哥、聖馬利諾和梵蒂岡並不是歐盟國家,但是由於他們以前使用法國法郎或者義大利里拉作為貨幣,也使用歐元並授權鑄造少量的他們自己的歐元硬幣。一些非歐盟國家和地區,比如黑山、科索沃和安道爾,也使用歐元作為支付工具。
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負責管理。總部坐落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有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參與歐元紙幣和歐元硬幣的印刷、鑄造與發行,並負責歐元區支付系統的運作。
(3)2017年歐元匯率擴展閱讀:
新版歐元自歐元創建以來,其紙幣共有七種面額,分別是€5,€10,€20,€50,€100,€200和€500。第一套歐元紙幣於2002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間發行,隨後在2013年5月2日起被歐羅巴序列紙幣所取代。與硬幣不同的是,紙幣的設計在整個歐元區都是一樣的。
為了使紙幣更耐用,並使人們更容易得通過觸摸來識別,印製紙幣的紙張由純棉纖維製造。歐元紙幣的尺寸最小為120mm x 62 mm,最大為160mm x 82mm;不同的紙幣使用不同的主題色調以便區分。
歐洲央行2014年1月13日發布了新版10歐元的紙幣樣本,新版10歐元於2014年9月23日上市流通。新版10歐元上印有神話人物歐羅巴的肖像水印作為安全標記。這個肖像取自義大利南部一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董花瓶上的畫像。除了歐羅巴肖像之外,新版紙幣還有其他的防偽標識。
印在紙幣正面的面值數字從側面觀察顏色會從祖母綠變成深藍色,紙幣邊緣設置了凸起的波紋,用特殊材料印製,比其他部分略厚。
事實上,歐洲央行繼2013年發行了新版5歐元紙幣之後又推出新版10歐元目的之一是為了提高紙幣的使用壽命,方便人們在自動提款機、自動售貨機上取款或付款,避免出現因鈔票用舊機器無法識別的情況。
所有的歐元紙幣都印有歐洲央行行長的簽名。因此,當新的一位歐洲央行行長上任後,歐元紙幣上的簽名也隨之改變。到目前為止,歐元紙幣上印有三任不同行長的簽名。為預防假幣,歐盟計劃每隔七八年就推出新一套的紙幣。
第二套紙幣原計劃2010年推出,後被推遲至2013年5月2日。預計新一套紙幣將來未來的幾年裡逐步取代舊版紙幣。
D. 2017歐元匯率走勢預測
總體看跌,最低會接近或者跌破1.0460,但是收盤價確實不好判斷。
E. 歐元匯率
1歐元=7.668人民幣,1人民幣=0.1304歐元。
2003年5月23日,歐元第一次超越了它面世那天的高度1.18美元,並於2004年12月24日沖破了1.35美元。2004年12月30日,它創下了1.3668美元的最高紀錄。某些分析家預測歐元將繼續維持對美元的強勢。2007年8月13日,歐元達到了1.37美元。2007年11月23日,歐元達到1.49美元。2008年4月22日及7月15日,歐元兩次達到歷史新高1.60美元。在經歷金融危機後,歐元進入強烈震盪時期。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10月2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2485元,1歐元對人民幣8.081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8509元,1港元對人民幣0.8062元,1英鎊對人民幣10.055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6.4784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6.2629元,人民幣1元對0.4840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5.0085俄羅斯盧布。
F. 2017年8月歐元兌人民幣匯率還會升高嗎
先看歐元兌美元
上一次聊歐元,還是法國大選的時候。自從大選以後,歐元就已經揮別了兌美元1.1這個關口,現在沖擊的已然是傲驕的1.2。那麼,今天我們就重點來看看5月以後,歐元都是打了哪些雞血,以及這樣的雞血有沒有持續性。
5月12號到6月8號這個時間段,歐元從1.1站上了1.25。這階段的最大事件,應該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解僱FBI局長詹姆士科米。5月9日,科米被解僱。事件持續發酵,《紐約客》甚至把這次的事件稱為 「憲法危機」 ,跟 「水門事件」 相提並論。5月17日美國司法部宣布任命FBI前局長羅伯特穆勒為特別檢察官,領銜獨立調查俄羅斯涉嫌干預美國總統選舉。6月8日,科米的聽證會直播,雖然科米的陳述對特朗普不利,但是信息量以及證據本身並不足以達到彈劾總統的地步。暫且認為事件在「軒然大波」這一量級告一段落,進入「餘波未平」階段。
6月27到7月17號,歐元有一個大的攀升和後續震盪,取得了1.125到1.15第二個階段性勝利。6月26日,歐洲央行舉辦了央行峰會,主題為「發達經濟體的投資與增長/Investment and growth in advanced economies」,150位央行領導、學術人員、金融經濟記者、金融高端代表就現行政策、長期發展等方面展開討論並交換意見。6月27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的「暗示」引發了接下來的市場動盪,他的評論被理解為,歐洲央行一直以來的寬松貨幣政策(QE:Quantitative Easing)可能轉向,開始逐漸收緊大規模的貨幣刺激政策。但是他表示,寬松政策持續了這么多年,並不會戛然而止,市場不必驚慌,具體政策還沒有開始討論,但會從謹、循序漸進。貨幣超發會使得貨幣貶值,如果量化寬松這一政策能夠終結,對歐元確實是一個利好信號。但是,量化寬松本質是為了挽救低迷的經濟,因此只有實體經濟復甦伴隨的量化寬松終結,才是實打實的利好。
7月17日到7月31日,歐元完成了1.15到1.175的第三階段勝利。7月18日,共和黨醫改法案失敗。如果特朗普醫改無法開展,市場便會進一步推測其稅收和財政改革也可能無疾而終。7月26日,美聯儲宣布不加息,維持聯邦基金利率1%-2.5%區間不變,但表示會盡快縮減資產負債表。與此同台上演的還有白宮政治狗血劇,7月21日安東尼·斯卡拉穆齊就任白宮通訊主任,白宮新聞秘書斯潘塞因不滿其上任宣告辭職;接下來助理新聞秘書因無法與其共事也決定辭職。7月26日,斯卡拉穆齊指控前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泄露自己的財務資料,將聯絡聯邦調查局及司法部調查。7月28日,普利巴斯辭職。7月31日,斯卡拉穆齊被特朗普解僱,上任僅10天,將白宮內斗大白於天下,驗證了不作不一定不死,但作一定會死。美元指數也算是捕捉政治大戲的劇情及時更新。
再看歐元兌人民幣
光顧著說歐元兌美元,有偷天換日之嫌,還是要說人民幣。歐元兌人民幣的三個階段,時間上和趨勢上與歐元兌美元如出一轍。這並不奇特,可以假定沒有歐元和人民幣什麼事兒,這兩個貨幣「歲月靜好」的情況下,折騰出這局勢是美元。
相對於美元來說,歐元和人民幣都升值了,只不過歐元升值的幅度更大一些。但是從長期來看,歐元此前經歷了非常大幅度的貶值,因此升值更多也不足為怪。話說,歐元目前為止,仍然處於兌美元均值一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