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特朗普宣布的強勢美元政策是什麼
4月17日,據英媒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有關美元和美國貨幣政策的講話提供了更多的證據,表明1995年時任財長羅伯特·魯賓啟動的強勢美元政策正在發生變化,當時美元處於戰後的最低點。
因此,強勢美元政策大部分時間內不過是裝點門面。放棄這種「政策」可能也會證明是一種裝點門面的做法,除非經濟基本面和直接的政策倡議聯手令美元貶值。
就基本面而言,毫無疑問美元現在相對於與其他多數貨幣的長期均衡匯率來說有些估值過高。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威廉·克萊因說,將貿易失衡考慮在內後,美元比去年11月中旬的基本均衡匯率高出大約11%。這與現在估值高出大約9%是一致的。
盡管這並非一個巨大的失衡,但確實讓特朗普提出的美元目前的水平正在傷害美國的貿易競爭力的說法有了一些可信度。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對此採取何種措施。
B. 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和看法
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和看法完全取決於什麼樣的政策和言論有利於他的政權的穩固,特朗普懇求中國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目的是提升他在關鍵州和特殊利益集團的選舉運勢。而最近,特朗普有時會發表強硬的反華言論,以轉移人們對他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力的批評。
特朗普對華態度與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由有利於他競選連任的短期利益決定的。其結果是,美國的對華立場反復無常,特朗普的個人野心,而不是任何連貫的戰略決定了他如何對待對美國而言最重要的對外關系。
特朗普為了贏得連任,頻繁打出"中國牌",用各種方式來對中國施壓,企圖以此來展示自己的強硬,從而獲得國內激進派的支持。然而,特朗普的支持率仍舊落後於拜登,競選團隊的資金也快用完。競選問題沒有得到本質上的解決,而中美關系卻被特朗普破壞殆盡。
(2)特朗普對各國匯率政策評論擴展閱讀
特朗普對華態度主要受兩股勢力影響
在對華政策上,特朗普經常在溫和派和鷹派官員之間搖擺不定。溫和派的官員包括了他的女婿庫什納,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美國財長姆努欽;強硬派包括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國務卿蓬佩奧,當然還有波廷傑。
不過波廷傑與鷹派代表人物之間還是有些細微的區別,他更偏實用主義,對上級指示絕對服從,並且非常低調,避免與上級發生相互矛盾的表態。波廷傑與特朗普的「首席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也交情不淺。白邦瑞告訴《華盛頓郵報》,波廷傑處事謹慎,如果沒有得到特朗普明確的批准,他不會試圖去推動任何議程。而且波廷傑與各個陣營的人相處都比較融洽,包括與民主黨人士。
在波廷傑的辦公室里,放著一塊大白板,上面詳盡地描述了中國在全球范圍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看過這幅圖的人說,上面還有一些軍事術語,包括Lines of Efforts (聯合行動中的努力), Strategic goal (戰略目標)等等。
波廷傑所主張的對華政策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批評。拜登的外交政策顧問,新美國安全中心執行副總裁拉特納(Ely Ratner)說,特朗普政府構想的對華政策與實際政策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如果不與盟國協調一致,加大美國外交政策的投入,一味的追求對抗和單邊行動,這樣的政策根本不會奏效。
C. 怎麼看待特朗普上台後人名幣對美元匯率不升反降
從短期來看,金融市場將受到沖擊,外匯市場將呈現兩極分化。
大選當日市場其實已呈現大起大落,盡管脫歐風波已使得市場風險防範意識增強,但市場波動依然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市場避險情緒大增,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短期內會迅速看漲。而經濟增長和政策的不確定性將使得石油等能源和金屬礦產等大宗商品價格承壓。
大選結果將對貨幣政策產生重要影響。
外匯市場將呈現兩極分化。一方面,美元恐慌指數上升,美元將進一步走弱,日元、瑞士法郎、歐元、英鎊等傳統避險貨幣將會升值;另一方面,對以澳元為代表的資源出口國貨幣和亞洲許多新興市場貨幣將進一步承壓,進而進一步貶值,甚至可能超過美元貶值幅度。
而人民幣壓力短期內會減弱,甚至有望成為避險貨幣。我注意到,9、10月份,中國資本外流還是相當嚴重,外儲進一步下降,匯率貶低到6.8左右。但是特朗普上台後,資本外流壓力降低。即使央行允許人民幣緩慢貶值,人民幣匯率仍然有望在年底前維持在6.7—6.8之間。
就美元資產而言,美國長期國債是避險性資產,壓力不會太大,而短期國債承壓可能加大。總體來看,考慮到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才正式就任,他的經濟政策將很大程度上受到新任國會、最高法院、總統內閣等的影響,因此短期內,對全球經濟基本面幾乎沒有影響。
從長期看,中國經濟可能有負面影響,但是會展現韌性。
第一,全球經濟增長可能下滑。
第二,通貨膨脹可能被推高。
第三,貿易夥伴的貿易盈餘減少。
第四,進一步導致美國國內避險情緒升溫,利空風險資產,利好黃金、日元等避險資產。
D. 如何從經濟學角度評價特朗普的政策
任何人當選美國總統都將首先維護美國利益,只是發展的觀念和執行的方式會有所不同。特朗普從競選過程中的觀念和論調來判斷,是個貿易孤立主義者,預計花錢折騰的事會減少(比如釣魚島和南海問題),因為他連俄羅斯關系都願意改善。
然而,經貿、金融方面的矛盾會加深,因為他聯美國盟友的面子都不給,發對TPP,並要求盟國分擔義務。
(4)特朗普對各國匯率政策評論擴展閱讀:
特朗普上任伊始,美國經濟面臨短期企穩復甦與長期增長停滯並存的局面。短期內企穩復甦,是指美國經濟同比增速穩定、通貨膨脹率逐漸走高、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回升,產出缺口逐漸縮小,短期內美國經濟基本面有望呈現回暖走勢。
長期增長停滯,是指危機後至今美國實際GDP年平均增速僅為1.5%,遠低於3.5%的歷史平均水平。剔除周期性因素影響,美國經濟長期增長動能依舊面臨挑戰。
打著「讓美國再次變得偉大」的旗號,特朗普政府上任以來的經濟政策延續了競選時期的政策主張,凸顯了「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傾向。一方面,特朗普上台後的經濟政策深受傳統供給學派影響,抓住了稅改、醫保、貨幣、貿易等核心要害,將擴大供給與改善分配作為其政策核心導向;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政策崇尚貿易保護主義、反對全球化、從區域主義轉向雙邊主義、拒絕無償或低成本提供有效的全球公共產品,這對全球貿易體系與全球治理體系構成了嚴重挑戰。
E. 為什麼特朗普說美國強勢美元政策終結
4月17日,據英媒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有關美元和美國貨幣政策的講話提供了更多的證據,表明1995年時任財長羅伯特·魯賓啟動的強勢美元政策正在發生變化,當時美元處於戰後的最低點。另外,特朗普還放棄了競選時將中國定義為貨幣操縱國的承諾,表示美國願意在貿易政策上做出讓步,以換得與中國在朝鮮問題上達成戰略協議。
因此,強勢美元政策大部分時間內不過是裝點門面。放棄這種「政策」可能也會證明是一種裝點門面的做法,除非經濟基本面和直接的政策倡議聯手令美元貶值。
F. 1美元等於多少歐元 特朗普放任美元低迷對美歐匯率有何影響
根據最新的外匯牌價:1美元=0.9276歐元,特朗普執政影響不大,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請採納!
G. 如何看待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的經濟政策
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於中國經濟而言,特朗普作為房地產大亨、億萬富豪以及慈善基金挪用者,曾明確表態美國要實施保護本土企業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包括對原產中國的進口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以及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建一堵牆等
如果特朗普上台,真的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那可能會有很多外企撤離中國,大約會有4260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從中國流出。全球化恐怕也很難再像以前那樣的步伐前進了。
此前,特朗普以好戰的語氣挑戰中國這一亞洲最大的經濟體,指責中國通過不公平的貿易和匯率政策損害美國的利益。他曾表示 「我們不能繼續讓中國強奸我們的國家——這是他們在做什麼——這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盜竊。有報告預測,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方或向WTO提更多針對中國的訴訟。
人民幣匯率方面,特朗普曾公開表示,若當選就立即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可能會減緩中國外匯改革的步伐及資本賬戶的開放。同時也意味著,美元短期內作為避風港的角色將獲得提振,長期將對美元不利,因為這意味著美國潛在產出的下降和經常項目余額的惡化,對中國將造成溢出影響。另外,特朗普偏激的言辭也會對中國的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計劃造成沖擊。長期而言,人民幣將面臨更大的下行風險,加上貿易保護主義,將構成市場避險事件。
H. 特朗普堅稱中為「匯率操縱國」有何目的
美銀美林在報告曾表示,擔憂美國對中國設置貿易壁壘還為時尚早。然而上周該投行報告認為,特朗普最近態度表明,在其1月20日正式就職後,將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簽的可能性增加。行動可能最早會發生在2017年春季,或者是在美國財政部4月發布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的時候。
貨幣操縱國標簽對特朗普政府的吸引力,一方面是能回應票投特朗普的選民,另一方面,是能刺激中國參與雙邊談話,並於其中提及美國對中國的嚴重貿易逆差。這么做的危險性有如在雙邊關系劃上一道深痕,進而傷害投資人信心,甚而擾亂全球金融市場。
I. 特朗普當選對匯率的影響 特朗普當選對債市,匯市有何影響
股市:對A股形成一個間接利好
特朗普贏得此次美國大選,會如何進一步影響中國股市?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特朗普上台後,預計美國會更加註重解決國內的問題,重返亞洲的計劃可能會推遲甚至擱淺。「特朗普上台,使得中國能夠集中精力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中長期利好中國經濟整體戰略性評級和中國資本市場長期評級,基於此調升對A股的中長期評級。」
「從技術上說,特朗普上台對A股還是利好。」首創證券研究發展部總經理王劍輝認為,按照特朗普政策主張,並不主張對美國海外企業進行加稅,這樣的話,海外資本迴流美國動機會減弱,對A股形成一個間接利好。
而海富通基金則稱,雖然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對國內市場,短期內存在不確定性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A股走勢仍取決於自身的盈利估值情況。由於特朗普之前表述將取消奧巴馬政府所有針對能源行業的限制,如煤炭等資源行業或將受益。
匯市:有望減緩人民幣貶值壓力
特朗普的當選大為出乎市場預料。此前,由於市場普遍預期希拉里當選,美元走強,導致人民幣持續下跌。
今日早間,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832,貶值15點,系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調;而在離岸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今日一度跌破6.8,創紀錄以來新低。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特朗普若上台則將激發市場避險情緒,避險資產上漲、波動率上升、美元指數、墨西哥比索、股市調整。
匯譽財經首席分析師華雪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特朗普贏得大選,成為繼英國脫歐公投後再一黑天鵝,全球市場一片嘩然,匯市中高風險商品貨幣遭遇全面拋盤。但縱觀匯市,納入SDR貨幣籃子中的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等依然對美元收漲,顯示人民幣入籃SDR後逐漸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而特朗普當選之後,給市場帶來的沖擊短期內難以平復,或令美聯儲重新評估12月份的利率前景,打壓市場對美聯儲的加息預期,美元上行或受到抑制,從而有望減弱本周公布的外儲數據和貿易數據給人民幣帶來的貶值壓力。
中金公司報告稱,特朗普當選短期內會導致美元走弱,暫時緩解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但中期來看,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抑制從中國進口貨物)以及主張將中國納入匯率操縱國,都可能會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
金市:短期對黃金價格構成提振支撐
今日國際金價伴隨著特朗普選票的開出而不斷沖高,成為自英國退歐以來最佳的單日表現,現貨黃金暴漲逾4%。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稱,按照特朗普選舉時宣稱的經濟政策和外交政策,短期來看,美元將呈貶值態勢,黃金將上漲。在經濟疲軟和貧富差距擴大的背景下,民粹主義有所抬頭,宗教和種族沖突頻發。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跨度內,全球經濟將持續在不確定性增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各類風險預期中運行,這種宏觀環境將會在交易層面對金價形成持續的支撐。
博時黃金ETF基金經理王祥表示,特朗普的當選對黃金的利好是多方位的,首先源於特朗普的政治與財政傾向或將在很大程度上顛覆既有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給整個金融市場帶來變數,全球資本市場的風險偏好情緒可能由此轉變,因此給黃金市場帶來避險需求支撐;其次是美國財政周期可能發生改變。
回顧過去幾屆美國總統的更替,往往都伴隨著財政周期的拐點,特朗普的減稅計劃或將導致政府赤字大幅提升,利好黃金市場;最後是由於特朗普宣揚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會吸引美國海外資金更多地回歸國內,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存,故人民幣計價的黃金資產仍然值得配置。
短期來看,隨著特朗普的當選,對美聯儲12月份加息增添了新的變數,也是對之前市場預期的再次調整和重新估值,這對黃金價格有望構成提振支撐。
債市:相對更利好於國內債市
因為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屢發極端言論,使得外界認為特朗普當選後,美國經濟政策的不可預見性和波動性增加。
對於特朗普當選對於債券市場的影響,天風證券固定收益總部資深分析師張靜靜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特朗普當選導致美國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全球資產「避險」需求提升,短期內會利好債券市場,但從國內看,債券市場更多是受國內經濟影響,美國大選只是外部情緒影響。
「中長期影響還需要觀察特朗普執政後的經濟政策,比如特朗普執政後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對人民幣匯率施壓,美聯儲加快加息步伐,這些政策對國內市場會帶來負面影響。」張靜靜表示。
博時亞洲票息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何凱認為,特朗普的很多政治主張並不明確,並且試圖推行去全球化等與主流意見向左的措施,使得投資者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避險」成為自然的選擇。但其認為,從基本面上看亞洲受到的影響有限,而且占市場主導地位的中資債券還有非常強的來自於中國投資者的技術性支持。未來市場會維持一段弱勢調整,靜待形勢進一步明朗。
國泰君安的研報認為,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傾向,以及對沙特等中東產油國的政策不友好主張,可能會引發中東國家拋售美元和美債資產,這些資產動向將短期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也有利於境外資金尋求流入匯率相對穩定、有絕對收益的新興市場國家,從資金面、風險偏好、央行政策動向上,相對更利好於國內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