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三物理 杠桿力的示意圖以及力的求法
一找點:即先找支點,
二畫線:即畫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動力和阻力所在的方向上,根據需要可向兩端延長。)
三作垂線段:即由支點向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作垂線,這兩條垂線段的長度就是動力臂和阻力臂。
最後根據杠桿平衡原理:動力乘以動力臂=阻力乘以阻力臂
㈡ 怎麼做 物理杠桿原理。。。。
力臂指的就是支點到力(阻力和動力)及其方向所共處的一條直線的垂直距離。
此時F1不是垂直於桿的,力臂不同,由杠桿原理,F1不等於F2
求採納~
㈢ 物理初中杠桿原理怎樣學習 我不會畫圖 認
正好前幾天給學生總結的
㈣ 初中物理杠桿原理
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或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式中,F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85069.htm
相關習題:http://www.wjkfqzx.com.cn/blog/UploadFiles/2006-9/926163387.doc
㈤ 初三物理杠桿的原理是什麼 我不太懂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式中,F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1.省力杠桿:L1>L2,F1
㈥ 物理杠桿原理
力臂就是力的方向上的一個經過支點的垂線,支點到力的距離就是力臂,如上面三幅圖。
㈦ 物理杠桿作圖技巧
1、用抄實線表示力。
2、在線段的末端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比如重力方向一定是豎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或者壓力的方向垂直於支持面。
3、一個物體受多個力時,可以將各力的作用點都畫在重心上。
4、在箭頭附近要標出力的符號,若題中給出了力的大小,則需要標出其大小。
5、在同一個圖上畫多個力時,力越大,則表示該力的線段要越長。
6、力臂一定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必須標注垂直符號。千萬不能認為是連接支點和力的作用點的線段。
7、力臂的起始位置可用箭頭指示,也可用大括弧標示,要注意標注相應的字母。
(7)中學物理杠桿原理教學ppt擴展閱讀:
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分析天平、桿秤等工具來理解。
杠桿的分類:
1、省力杠桿:L1>L2,F12。動力臂越長越省力(費距離)。
2、費力杠桿:L12,F1>F2。動力臂越短越費力(省距離)。
3、等臂杠桿:L1=L2,F1=F2。不省力也不費力。
㈧ 中學物理杠桿很難啊!誰教我如何看圖…就是怎樣找動力阻力…
問題他們回答了,我也是初三的
只不過你們的進度很慢啊...
比我們慢十多天哎...
和他們的差不多啊...
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因為動力臂和阻力臂相等
㈨ 初中物理杠桿 技巧
OK
㈩ 物理杠桿原理圖怎麼畫,求
這更感人的話你就根據書上的杠桿原理然後根據想像就可以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