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杠桿的動態平衡問題怎麼分析
遇到杠桿的問題首先要找出該杠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臂、動力、阻力專臂、阻力,然後根屬據杠桿平衡的條件來判斷所要求的物理量,可能還會用到密度的知識,這些知識也是基於杠桿平衡條件的基礎上來求的,准確把握杠桿五要素是求出該題目的關鍵
2. 杠桿原理的難題
有用功:320N*0.5M=160 J
效率=有用功/總功=(320N*0.5M)/(100N*2M)=80%
3. 杠桿動態平衡的幾種類型
杠桿動態平衡是指構成杠桿的某些要素發生變化,而杠桿仍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分析杠桿的動態平衡時,一般是動中取靜,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比較,得出結論。下面就杠桿動態平衡問題歸類分析。
4. 物理高手:杠桿難題【一模】
(2)O點到秤砣所掛位置B的距離L1.
(3)倒入待測液體至桶壁上標記水面的位置。移動秤回砣到某一位置C,使杠桿答再次處於水平平衡,測量並記錄O點到秤砣的位置C點的距離L2。
密度計算推導過程:(桶到O點的距離為L, 桶的重力為G桶,秤砣的重力為G砣)
第一次平衡時: G桶*L = G砣 * L0 (1)
第二次平衡時: (G桶+G水)* L = G砣* L1 (2)
第三次平衡時:(G桶+G液)* L = G砣* L2 (3)
G水=p水V*g
G液=p液Vg
兩次水和液體體積V相同.
(1)(2)(3)式子聯立可求出p液=p水*(L2-L0)/ (L1-L0)
5. 初中物理 杠桿!!難題
一、B
設支點為O,A端掛200N物體,B端掛300N物體。OA的力臂為L1 OB為L2
200*L1=300*L2 得:L1/L2=3/2
同時「-50N」: A端:150*L1 B端:250*L2=250*(2/3)*L1>150*L1
二、
開始時:G1*OA=G2*OB 因為OA<OB 所以G1>G2
同時移動:左邊:G1*(OA-X)=G1*OA-G1*X
右邊:G2*(OB-X)=G2*OB-G2*X
由上可知: G1*X>G2*X 左邊<右邊
所以,選B
6. 誰有關於杠桿平衡的題目,急,周一就要交了
小強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
(1)為了便於測量力臂,他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_______位置平衡;
(2)右表是小強的實驗記錄,在這兩組數據中,他發現實驗序號為_______的一組數據是錯誤的。經檢查,結果是測量阻力臂時讀錯了,阻力臂的實際值應為_______m;通過探究,小強得到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
實驗序號
動力F1/N
動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0.3
l
0.4
2
1
0.4
2
0.2
分析:關於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是這一部分的一個重要實驗,實驗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識有:
1. 實驗的准備,如對杠桿的調節,必須讓杠桿在水平方向上平衡,這是為了避免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而讓杠桿在水平方向上處於平衡狀態,就可以讓其重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重力的力臂為零,就不會影響實驗的結果了,同時也非常方便地讀出各力的力臂;
2. 實驗的操作,我們在這個實驗中採用,我們用掛鉤碼的重力來作為杠桿的動力或阻力;
3. 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和對實驗數據的處理,我們通過對力與相關的力臂的乘積比較,得出實驗的結論。即杠桿的平衡條件。而對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我們要注意這里的F1是動力,L1是動力臂,F2是阻力,L2是阻力臂,第一組的數據不滿足這個關系,所以第一組數據有問題,如果動力與動力臂數值是正確的,則一定是阻力與阻力臂中的某一個有問題,或兩個都有問題。
答案:(1)水平
(2)1 0.6 F1×L1=F2×L2
說明: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操作是中考中出現頻率較高的一種題,它涉及到一些實驗的操作方法,數據的處理方法等內容。
例3. 如圖所示,重力不計的杠桿OA,O作為支點,在拉力F和重為30N的重物P的作用下,恰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80cm,AB=20cm,杠桿與轉動軸間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計。那麼接力F的力臂L= cm,拉力的大小F= N。
分析: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但是常有同學把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當作力的力臂,若把OA當作動力的力臂就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先作出力F的作用線,將力F向相反方向延長,然後做出點O到這個延長線的距離(垂直線段)即可。解直角三角形,我們可以求出這段距離是40cm,從而根據公式 F1×L1=F2×L2可以求出力F 的大小。
答案:如圖先作出F的力臂根據直角三角形的特點,30°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所以L1=40cm,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F·L1=G·OB
故F= =45N
說明:在解決這類問題時,首先要正確地找出各力和各力的作用點,然後要正確地找出各力的力臂,再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解決問題。
再如:如圖若將圓形的油桶滾上台階,請畫出最小的力。
例4. 用下圖所示的杠桿來提升重物時,設作用在A端的拉力F始終豎直向下,在將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過程中,F的大小將( )
A. 保持不變 B. 逐漸變小
C. 逐漸變大 D. 先變大後變小
分析:對於動態中杠桿平衡的問題,只要還是處於平衡狀態,就一定滿足杠桿的平衡條件。將重物提起時,動力臂變長,阻力臂也變長,而且它們變長的比值是相同的。所以力的大小不變。
答案:A
說明:如果這個題目是力F始終與杠桿垂直,則對應的力臂不變,但是力G的力臂在變長,所以F的大小應該變大,對應的答案應該選C。類似地如圖將水平放置的質量均勻的直桿慢慢抬起的過程中(力始終與桿垂直),則拉力的大小將 。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60分鍾)
一、填空題
1. 我們把一根 叫做杠桿。如天平可以看作是 杠桿,撬棒可以看成 杠桿。
2. 在生產生活中,當杠桿處於 或勻速轉動狀態時,我們稱為 。這種狀態的條件是 。
3. 若某人用一根輕質的木棒挑著重為120N的物體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長為1.2m,重物懸掛點離肩膀的距離為0.8m,則手對木棒的豎直向下的作用力的大小應該為 N。
4. (2007年哈爾濱市)如圖所示茶壺的容積為600ml,用它最多可裝水_________g;若以O為支點提壺把向杯中倒水,則它相當於一個_________ 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
5. (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釣魚時,釣魚竿可看成一根杠桿,如圖所示,它是一個________杠桿,其支點位於圖中的________點。要使釣起魚時省力一些,則釣魚者兩只手之間的距離應________一些(填「增大」或「減小」)。
7. [杠桿]難題
36cm
8. 初二物理 杠桿方面的難題--高手來!
首先根據杠桿原理F1*L1=F2*L2,可知B端掛著球所受到的拉力F1=39.2N (19.6*OA=F1*OB).然後對球進行受力分析(受到杠桿的拉力、浮力和重力)可知:F1+f=mg ,其中浮力f=ρvg ,ρ是水的密度,10的3次方kg/m3。可以得出球的體積v,再根據鐵的密度ρ1=7.8g/cm3, 用m=ρ1*v,算出的m與5 kg 比較,結果是大於5 kg ,所以它就是空心的了。(m算得是7.8kg)
因為我們用的ρ1是鐵的真實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