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金幣本位制是固定匯率制嗎

金幣本位制是固定匯率制嗎

發布時間:2021-05-20 23:47:00

❶ 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有什麼區別

那是因為金匯兌本位制一般施行於一些殖民地或附屬國家 ,是一種附庸的貨幣制度削弱了金本位制度。在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中崩潰了,現在很難見到了。

❷ 金本位下的三種形式的一些問題,求大神解答

容我捋一捋啊。。八十分,五個問題,平均……

我撿我相對熟悉一點的嘗試著回答下哈。

  1. 銀行券發行量與國際黃金儲備的比例應該是一種加權的關聯性。但金幣本位制不存在這個問題,那個時候還沒有中央銀行,甚至鑄幣權都不是國家獨有。

  2. 金匯兌本位制基本上已經很虛了,只是名義上有含金量。在這個時候,市場通常情況下更傾向於持有黃金儲備與貨幣發行量保持固定比例的貨幣——比如瑞士法郎;二戰後英鎊國際貨幣地位被美元取代後,還勉強維持著名義含金量,但已經是有名無實了,就是例子。

  3. 為什麼要放在中心國,這個我不了解;在金匯兌本位制下,固定匯率制是通過黃金為中間媒介解決的,比如瑞典、丹麥、挪威曾經做的那樣,名義上聯合王國,都用克朗,但是並不是一樣的克朗,彼此的克朗通過直接掛鉤黃金價格來固定匯率。

  4. 這段歷史也不了解。要我猜的話,或許有類似記賬外匯/清算外匯一類的運作模式,經常賬戶余額不足時再由國家負責運輸黃金。

  5. 金塊本位制那個年代,與現在穩定匯率並非是一樣的。這里的不一樣主要體現在難度上。那個年代社會生產力和商品與貨幣流動性都很差,天災人禍就可能引發臨時的爆發性的通貨膨脹。受客觀經濟狀況的影響,宏觀調控也是非常非常粗糙的。

純屬閑扯。我對貨幣經濟歷史的一點淺顯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九十年代前後至今的歷史。在這段時間里,貨幣政策的常規工具大致經歷從以調節貨幣供應量為主到以調節單一目標利率/關鍵利率為主輔之以市場操作的變化;近年來,又逐漸正在從調節單一目標利率發展成調節目標利率區間/利率走廊的方式轉變。

在我看來,這些變化都是為了適應市場流動性的不斷提高。

貽笑大方了。

❸ 為什麼說金幣本位制是一種穩定的貨幣制度 金幣本位制是金鑄幣作為實際交換...

金幣本位制是金鑄幣作為實際交換媒介在流通中發揮貨幣功能的金本位制,其基本內容是: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熔化,無限法償;輔幣和銀行券與金幣同時流通,並可按其面值自由兌換為金幣;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輸入;貨幣發行准備全部是黃金。 金幣本位制是一種穩定的貨幣制度,表現在:由於 金幣可以自由鑄造和熔化,金幣的面值就可以與其所含的黃金的實際價值保持一致,流通中金幣的數量就能自發地滿足流通的需要;由於金幣可以自由兌換,各種價值符號就能穩定地代表金幣進行流通,不會發生通貨貶值;由於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輸入,外匯匯率就可以保持穩定。金幣本位制的穩定性對當時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❹ 為什麼說金幣本位制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貨幣制度,而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不是相對穩定的貨幣制度

金幣本位制是以黃金作為貨幣金屬的一種貨幣制度。它之所以較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穩定是因為它具有以下三個特徵:
1、在金幣本位制下,金幣可以自由鑄造和自由融化;
2、價值符號可以i自由兌換為金幣;
3、黃金可以自由地輸出、輸入國境。
從而,既使得各種價值符號能夠代表一定數量的黃金進行流通,避免了通貨膨脹,又使黃金可以在各國之間自由轉移,保證了世界市場的統一和外匯率的相對穩定。所以金本位制的貨幣自動調節機制是穩定且高效的。
金塊本位制是指國內不準鑄造、流通金幣,只發行代表一定黃金量的銀行券(或紙幣)來流通的制度。由於金塊本位制允許黃金自由地輸入、輸出國境,進行外匯交易,所以其實行條件依賴於國際收支平衡和大量平衡國際收支的黃金儲備。一旦國際收支失衡,大量黃金外流或黃金儲備不夠支付時,這種虛弱的黃金本位制就難以維持。
金匯兌本位制是指在市場上沒有金幣流通,國內流通紙幣或銀行券的一種貨幣制度。但紙幣和銀行券在國內不能直接兌換黃金,只能換取外匯,再用外匯兌換黃金,所以實行金匯兌本位制的國家實際上是使本國貨幣依附在一些實力雄厚的外國貨幣上,處於附庸地位,從而貨幣政策和經濟都受到這些實力強的國家的左右。所以穩定性較差。

(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望採納哦~!^-^)

❺ 為什麼說金幣本位制能保證世界市場匯率的統一和匯率的相對穩定

這么說吧,如果貨幣是以金為本位的話(在1971年以前都是這樣),假設一美元的含金量等於1kg,而一元人民幣的含金量等於0.125kg,那麼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交換就要以所定含金量為基礎,也就是以1美元=8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0.125美元為參照標准,不能偏差太大。如果偏差大了,有一方肯定會折本的。因為金本位的貨幣制度有一項承諾:紙幣可隨時換成黃金。也就是說,這個國家它印多少鈔票,它的倉庫里就要有多少黃金來供應市場。(這也是以前為什麼美國不能狂印濫發美元紙幣,而現在卻肆無忌憚了的原因之一。)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有個美國人和一個中國人做交換,他以一美元換走了中國人9元人民幣,再以這9元人民幣換成1.125kg黃金,那麼他就憑空賺了0.125kg黃金的財富。這個中國人原本有9元人民幣的財富(相當於1.125kg黃金),經過交易之後變成了1美元,也就是1kg黃金,憑空損失了0.125美元。顯然誰也不會做這折本生意。所以交換只能以相等的黃金量為基礎,雙方才會願意進行。所以金本位為基礎的匯率是比較明朗、穩定而可靠的。
勤勞質朴的勞動階層當然喜歡金本位制,那樣的形式能夠保證他們勤勞致富。但華爾街的吸血鬼們就不樂意了。他們將金本位廢掉之後,實行浮動匯率,貨幣之間的兌換不再以黃金為參考,貨幣交換就不像1kg黃金=8個0.125kg黃金那麼簡單明了、童叟無欺了。在浮動匯率下,他們吹噓忽悠一番之後,就可以以一美元換走9元人民幣,甚至是十幾元人民幣,憑空掠奪中國以及其他各國百姓財富。
人民幣曾在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里(1994年到2005年7月),一直保持著1美元兌換8.28元左右的穩定匯率。在這期間,資本項目是不可以自由兌換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實質上是政府決定的,而不是國際匯市波動因素影響的結果。這是一種盯住美元匯率。這種匯率的重要特點是不論其他貨幣是升值還貶值,人民幣兌換它們的比價都是從它們兌換美元的比價中換算來的。也就是說,當美元兌換其他貨幣的匯率升值時,人民幣就跟著美元升值;當美元貶值時,人民幣又隨著美元貶值。人們常聽到的「人民幣長期保持穩定」其實僅是指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不變,既不升值,也不貶值。
在美歐的主導下,世界現在普遍實行「自由的」、浮動的匯率制度。這種制度變化和彈性空間很大,可操縱性很強,禍亂蔓延性也很強,老手可以慢慢的玩死新手。金本位和銀本位都已被美歐廢除多年,夢想恢復金本位制希望渺茫。

我的經濟知識是大學里自己修的,不當之處望不吝指正,本人不勝感激。
更多資料請參閱《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現象》(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貨幣戰爭1+金權天下2+金融高邊疆3》《中國的出路》... ...

❻ 什麼是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兌匯本位制現行貨幣制度是什麼

金幣本位制將黃金鑄幣作為法定本位幣,而銀幣則退居輔幣地位,它的自由鑄造和無限法償能力受到限制。而黃金作為本位幣,就有了無限法償能力,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成金幣。任何都可以向國家造幣廠申請將其所有的黃金鑄造成金幣或將金幣溶成金屬塊。黃金的輸入和輸出在國與國之間可以自由進行轉移。金幣本位制的統治地位長達100年。

金塊本位制中,可以兌換黃金的銀行券代替了金幣。任何人都可以將所持有的銀行券兌換成等量的黃金,但是存在一個一般人達不到的最高兌換限額。這種制度可以部分解決黃金產量不足的問題和磨損所帶來的消耗。

金兌匯本位制也稱做虛金本位制。當一個國家實行這種貨幣制度時,需要將黃金存放在另一個國家,本國貨幣與之實行固定比例率,只有當此國貨幣兌換成黃金存放國的貨幣時,才能兌換成黃金,這是一種殖民地性質的貨幣制度。

現行貨幣制度
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後,世界進入浮動匯率時代,有人稱之為「沒有體系的體系」。在這一體系下,依仗著美國雄厚的經濟實力,美元的霸主地位仍得以保留。直至現在,美元仍是主要的國際計價單位和支付與儲備手段。此外,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兩個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產物,仍在穩定國際金融秩序、促進國際經濟和貨幣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❼ 金本位是什麼意思

金本位制度是以黃金作為本位幣和國際儲備資產的貨幣制度。金本位制度包括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金幣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而後兩者是削弱了的、沒有金幣流通的金本位制度。
(一)金幣本位制的內容與特點
1.金幣本位制的基本內容
(1)具有法定含金量的金幣是流通的本位幣,各國貨幣按照其金幣不同的含金量(鑄幣平價)來確定比價。
(2)金幣可以自由鑄造、熔化和貯藏。
(3)金幣可以自由流通和兌換,具有無限支付的功能。
(4)銀行券(紙幣)是黃金的符號,可以按照固定的比價自由兌換黃金。
(5)黃金可以自由輸出入國境。
(6)黃金是各國最主要的國際儲備。
2.金幣本位制的基本特點
(1)匯率穩定、自動調節。在金幣本位制下,鑄幣平價是匯率決定的基礎,匯率的波動受黃金輸送點的限制,形成了自發調節的固定匯率制度。
(2)國際收支穩定、自動調節。在金幣本位制下,一國的貨幣供應量取決於其黃金擁有量。國際收支失衡所帶來的黃金的自由輸出入必然會影響一國的貨幣供應量,從而引起物價水平和進出口的相應變化,反過來自動調節國際收支,使之基本保持平穩。
(3)物價穩定、自動調節。由於黃金可以自由鑄造和熔化,因此當物價上漲金幣貶值的時候,金幣會被熔化貯藏起來,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減少了,金幣的幣值就會上升,物價水平則下跌,從而實現了貨幣流通的自發調節。
(4)英鎊是主要計價貨幣。當時英國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倫敦則是世界金融中心。各國中央銀行的國際儲備大部分是黃金,其他的主要是英鎊資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各國紛紛對黃金進行禁運,停止銀行券對黃金的自由兌換,並且大量發行不可兌換的紙幣,金幣本位制結束了。
(二)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為了恢復經濟開始重建金本位制。但是世界經濟格局與戰前相比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美國成為主要的金融大國,世界黃金也主要集中在美、英、法三國。因此,美國率先恢復金幣本位制,英法隨後建立了金塊本位制,其他國家則根據節約黃金的原則實行了金匯兌本位制(International Gold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1.金塊本位制的特點
(1)金幣仍然是本位貨幣,但在國內不流通,而是以紙幣代替金幣進行流通。
(2)金幣不允許自由鑄造。
(3)國家儲存金塊作為儲備。
(4)紙幣規定了含金量,但是不允許自由兌換黃金。而是實行紙幣有限制地向國家兌換金塊,例如規定限額以上的大宗國際支付等。
(5)嚴格限制黃金的輸出。
2.金匯兌本位制的特點
(1)黃金依舊是國際貨幣制度的基礎,各國的紙幣仍然規定含金量,流通中的貨幣是紙幣。
(2)實行金匯兌本位的貨幣必須與某個實行金幣本位或是金匯兌本位的貨幣之間保持固定匯率,從而實現與黃金的直接或是間接的固定比價。
(3)紙幣不能直接向政府兌換黃金,只能兌換與之掛鉤的外匯,然後再向實行金幣本位或者金塊本位的該外匯發行國兌換黃金。因此,實行金匯兌本位的國家須在被掛鉤的外匯發行國存放大量的黃金作為維持本幣匯率的平準基金。
一戰以後勉強恢復的金塊本位和金匯兌本位制是具有過渡性質的國際貨幣制度,是作為國際貨幣的黃金嚴重不足的表現,使得這一貨幣制度先天就顯得十分脆弱。當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大危機爆發以後,美、英、法、德等國紛紛宣布放棄金本位制。到1936年,國際金本位制徹底瓦解,國際貨幣金融陷入了無秩序的混亂之中。

❽ 貨幣史上由哪幾種貨幣本位制

當然是信用本位制,1946年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這一體系,來看看它的資料:

信用本位制又稱管理紙幣本位,這是20世紀30年代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爆發,金本位制崩潰之後,世界各國轉而採用的貨幣制度。目前,信用本位制是世界各國所共同採用的貨幣制度。

信用本位制度的廣泛實行是本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和貨幣危機的結果之一。其主要特徵是:

①在流通中執行貨幣職能的是紙幣和銀行存款。

②各國貨幣規定的含金量僅是名義的,不能按此單位兌換黃金。

③黃金不再是一國貨幣發行的准備。

(8)金幣本位制是固定匯率制嗎擴展閱讀:

紙幣本位制歷史:

曾經有人把紙幣本位制稱為管理本位制,理由是這個制度使國家得以充分地管理貨幣的流通,任意地增減貨幣量,以謀求物價和生產的穩定,不像金本位制那樣為維持固定匯率而一任國內的物價和生產波動。

英國經濟學家J.M.凱恩斯在20世紀20年代曾竭力鼓吹此說,而把金本位制貶為「野蠻的殘余」。但是,半個世紀來的經驗,證明紙幣本位制既未能使資本主義國家擺脫30年代的特種蕭條,也未能剎住60~70年代的嚴重通貨膨脹。

20世紀70年代,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備受滯脹的折磨時,又有人提出要恢復金本位制。但在資本主義總危機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時代,要把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金本位制再搬出來,是無法實現的。

❾ 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度是如何運行的

在金本位制度下,貨幣的含金量是決定匯率的基礎,黃金輸出、輸入點是匯率波動的界限,因而匯率變動的幅度小,這是典型的固定匯率。

由於各國貨幣的法定含金量一般不輕易變動,故這種以貨幣含金量為基礎的匯率波動幅動很小,加之政府幹預,使其具有相對穩定性。

在實行金本位制度的國家 , 其貨幣匯率是由鑄幣平價決定的;由於金幣可以自由鑄造、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金幣、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輸入,匯率受黃金輸送點的限制 , 波動幅度局限於很狹窄的范圍內,可以說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度是典型的固定匯率制度。

(9)金幣本位制是固定匯率制嗎擴展閱讀

金本位制度特點

1. 用黃金來規定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單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價。

2. 金幣可以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幣的含金量將金塊交給國家造幣廠鑄成金幣。

3. 金幣是無限法償的貨幣,具有無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權利。

4. 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際的結算也使用黃金,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與輸入。

5. 由於黃金可在各國之間自由轉移,這就保證了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統一。

❿ 為什麼說金幣本位制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貨幣制度,而金

因為金幣本位是以自然金作為貨幣材料的,它的價值量與它的含金量是一致的,所以它忠實的履行了貨幣的職能:作為價值尺度,它是現實的金子;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它是足值的黃金;作為儲藏手段,它自動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不會通貨膨脹;作為世界貨幣,它為世界市場所公認.因此,金幣本位制是穩定的貨幣制度.
金塊本位和金匯本位所使用的貨幣材料都是黃金的代用品,它的名義價值與實際價值相去甚遠,因而它履行貨幣職能是有缺陷的,是一種殘缺的本位制度.

閱讀全文

與金幣本位制是固定匯率制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分散材料價格走勢 瀏覽:350
日元6月份匯率是多少 瀏覽:851
稀有貴金屬胩 瀏覽:40
南京中國平安金融公司 瀏覽:863
股票瘋狂時刻 瀏覽:470
負責融資的人的職稱 瀏覽:456
公司理財收益應繳什麼稅 瀏覽:749
有用的費力杠桿 瀏覽:279
上汽集團roe開頭汽車 瀏覽:819
金融服務外包公司居間協議模板 瀏覽:931
什麼是股票增發價格 瀏覽:638
縣域金融機構經營理念 瀏覽:987
阿里媽媽的團長傭金比率 瀏覽:456
osc指標通達信公式 瀏覽:165
金融公司渠道合作協議範本 瀏覽:404
浙商證券傭金萬分之8 瀏覽:836
今日美棉期貨價 瀏覽:148
中行visa英鎊匯率查詢 瀏覽:413
羅斯公司理財自學 瀏覽: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組的有哪些公司 瀏覽: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