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我:(六)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若杠桿2端下傾,則應將左或2端的平衡螺母向
(1)因為杠桿右端下傾,所以應將杠桿平衡螺母向左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地)設i個鉤碼重G,i格為w,則
A、左右砝碼各向支點移i格,左邊=地G×3w,右邊=4G×w,因為地G×3w>4G×w,所以左邊下沉;
B、左右砝碼各減著i個,左邊=G×4w,右邊=3G×地w,因為G×4w<3G×地w,所以右邊下沉;
C、左右砝碼各減著i半,左邊=G×4w,右邊=地G×地w,因為G×4w=地G×地w,杠桿仍平衡;
D、左右砝碼各增加二個,左邊=4G×4w,右邊=6G×地w,因為4G×4w>6G×地w,所以左邊下沉.
故C符合題意;
(3)分析有關實驗數據,可得出杠桿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為:(1)左;(地)C;(3)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①在實驗時,使杠桿在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②實驗中共有6個鉤
①在實驗時,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力臂恰好沿著桿的方向,可以直接在杠桿上讀出力臂;
②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左L左=F右L右,左端=3×2=6,所以右端滿足鉤碼個數和格數乘積等於6便可,可以在2個格上掛3個鉤碼或在第3個格上掛2個鉤碼;
③該同學只測量了一組數據便得出結論,結論具有片面性,同時力臂和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相加,應多測幾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故答案為:①水平;可以直接在杠桿上讀出力臂;②將兩個鉤碼放在3格處(或將三個鉤碼放在兩格處);③不能只評一組數據得到結論,必須在多次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3. 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左 左
右 右
一般規律,比如,左端下傾,說明左端重了,此時,將兩個平衡螺母都向右調節,相當於使右端也變重,才能平衡。
也可以用平衡條件解釋,左端下傾,說明左端力太大,需要減小左端的力臂,故螺母要向右調節。
做題的時候,可以這樣記:「高調」 哪邊高就往那邊調節。
4. (6分)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
(1)左;水平;力臂;(2)實驗次數太少,得不到普遍的規律;(3)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5.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名稱: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目的 1、通過本次實驗中,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了解到設計實驗探究的科學思想。 2、獲得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3、能夠理解杠桿平衡狀態的基本含義。 實驗器材:杠桿、支架、一盒鉤碼、固定在杠桿上的掛物環、彈簧測力計。 實驗要求:1、會組裝杠桿,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步驟: 第一步、把杠桿安裝在支架上,使其能靈活地繞支點轉動,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處於水平靜止狀態,使杠桿水平靜止。 第二步、先在支點左側,20cm處掛一個0.5N的鉤碼,試一試需要在指點的右側10cm處掛幾個鉤碼,能夠使杠桿再一次水平靜止,杠桿水平靜止後,將實驗所測數據填入實驗記錄的表格內,將作用在杠桿左邊的力,作為動力F1,則F1=0.5N,動力臂L1為20cm,F1×L1=10 作用在杠桿右側的力為F2,F2=1N,阻力臂L2為10cm,F2×L2=10 (改變鉤碼的位置和鉤碼的個數,再做一次實驗,) 第三步、將支點左側,距支點5cm處,掛3個鉤碼,試試看,在支點右邊15cm處,需要掛幾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再次水平靜止。 待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後,把實驗數據填入記錄表格內,動力F1,F1=1.5N,動力臂L1為5cm,F1×L1=7.5,作用在杠桿右側的力為F2,F2=0.5N,阻力臂L2為15cm,F2×L2=7.5. 第四步、通過兩次記錄的實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知道: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結論:a、杠桿的平衡狀態是指杠桿處於勻速轉動狀態,或者靜止狀態,靜止時的位置不一定是在水平位置。 b、杠桿處於平衡狀態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附表: 實驗次數 動力(N) 動力臂(M) 動力×動力臂 阻力(N) 阻力臂(M) 阻力×阻力臂 1 2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6. 小紅同學在進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實驗器材有:帶刻度的杠桿和支架,2個細鐵絲環,鉤碼6個(每
(1)杠桿左端偏高,右端偏低.她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使杠桿水平位置平衡. (2)彈簧測力計每一個大格代表1N,每一個小格代表0.5N,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4N. (3)改變支點兩側的鉤碼位置和個數,一般要做三次實驗,得到三組數據並進行分析,得出的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4)實驗表格中應包括動力、動力臂、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阻力、阻力臂、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幾項,且要多測幾組數據,如下表所示: 動力/N | 動力臂/cm | 動力×動力臂/N?cm | 阻力/N | 阻力臂/cm | 阻力×阻力臂/N?cm | | | | | | | | | | | | | | | | | | | 故答案為:(1)左;(2)4;(3)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4)表格如上所示.
7. (6分)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如果杠桿右側高左側低,則可將左側的平衡螺母向 調節,使其
右,豎直向下,2.
8. (6分)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尺、支架、細線、質量相同的鉤碼若干.(1
(1)左;(2)不能;實驗次數太少不能得到普遍結論;(3)左;(4)變大;其力臂變小
9. 張軍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他把杠桿放在支架上,調節後的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所示(每一小
(1)設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F左L左=F右L右 3G×L左=2G×3cm 則L左=2cm; (2)為使杠桿平衡,可以將彈簧測力計掛在支點右側的某一位置,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讀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3)根據F1L1=F2L2, 1.96N×3cm=0.98N×L2, 解得:L2=6cm. 故答案為:(1)2;(2)將彈簧測力計掛在右邊離支點2cm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讀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3)6.
與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6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用的費力杠桿
發布:2025-09-13 08:01:33
瀏覽:279
今日美棉期貨價
發布:2025-09-12 23:35:04
瀏覽:148
小蟻幣目前價格
發布:2025-09-12 15:16:56
瀏覽:7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