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紙幣流通條件下,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有哪些
一、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
(一)國際收支
一國的國際收支可反映該國對外匯的供求關系。當一國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反映該國對外匯的需求量大於供給量,這會在外匯市場上引起外匯匯率上升,即本幣匯率下降。反之,一國的國際收支順差會導致外匯匯率下降和本幣匯率上升。國際收支包括貿易收支、服務收支和資本流動等若干項目。
(二)通貨膨脹
根據購買力平價,通貨膨脹是影響匯率變動的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它影響匯率的傳導機制包括:
第一,若一國通貨膨脹率高於他國,該國出口競爭力減弱,而外國商品在該國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強;這會引起該國貿易收支逆差,造成外匯供求缺口,從而導致本幣匯率下降。
第二,通貨膨脹會使一國實際利率下降,推動資本外逃,引起資本項目逆差和本幣匯率下降。
第三,由於通貨膨脹是一個持續的物價上漲過程,人們的通貨膨脹預期會演變成本幣匯率下降預期。在這種預期心理下,為了避免本幣貶值可能帶來的損失,人們會在外匯市場上拋售本幣搶購外匯。而這種投機行為會引起本幣匯率的進一步下降。
(三)利率
從短期來看,利率對匯率的影響是極為顯著的。它影響匯率的傳導機制包括:第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利率上升會吸引資本流入,在外匯市場上形成對該國貨幣的需求,推動高利率貨幣的匯率上升。當代的國際金融市場上存在大量國際游資,它們對利率的變動極為敏感,所以從短期來看,誘發國際資本流動是利率影響匯率的主要途徑。
第二,利率上升意味著信用緊縮,這會抑制該國的通貨膨脹,在一定時期可以通過刺激出口和約束進口推動該國貨幣匯率上升。
第三,利率上升會抑制該國總需求,特別是嚴重依賴於貸款的那一部分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這會進一步限制進口並從而有助於該國貨幣匯率上升。
(四)經濟增長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由於國內需求增加帶動的經濟增長會引起進口增加。如果其他國家經濟增長較慢,則該國出口增加也較慢。這容易造成該國的貿易收支逆差並引起該國貨幣匯率下降。
如果經濟增長是由該國勞動生產率提高所引起的,那麼在增長過程中生產成本會下降,產品價格下降且產品質量提高。盡管該國進口會相應增加,但是由於出口增加得更快,該國貨幣匯率往往會上升。
(五)政府的政策
政府的各項政策都會通過各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匯率。
政府幹預匯率的直接形式是通過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改變外匯供求關系,從而影響外匯匯率或本幣匯率。政府採取匯率政策的目的一般是為了穩定本幣匯率,避免匯率波動加大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活動中的風險,抑制外匯投機行為;它也可能是為了使匯率有利於本國的經濟發展或有助於實現政府的某項戰略目標。政府匯率政策的效力不僅取決於該國外匯儲備的多少,而且取決於該國的宏觀經濟狀況。例如,若該國金融泡沫破滅,股票和房地產價格急劇下跌,便可能出現資本外逃,造成該國貨幣貶值壓力。一旦貶值壓力超過政府幹預能力,本幣匯率開始下降,便會進一步通過貶值預期誘發更大規模的資本外逃,使該國陷入惡性循環。
在中央銀行參與外匯市場交易不足以實現政府匯率政策目標時,政府往往藉助於外匯管制干預匯率。
政府其他各項經濟政策也會間接地影響匯率。
例如,
擴張性財政政策會刺激需求和經濟增長,通過增加進口帶來本幣對外貶值的壓力。緊縮性貨幣政策會通過抑制通貨膨脹和提高利率而刺激本國貨幣匯率上升。政府的貿易政策可以通過刺激出口和限制進口而帶動本幣對外升值。
(六)心理預期
人們對各種價格信號的心理預期都會影響匯率。若人們預期本幣匯率將會下降,便可能在外匯市場拋售本幣,並助長本幣的貶值壓力。若人們預期本國將會出現較高的通貨膨脹率,會派生出本幣對外貶值預期。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的心理預期是上述基本因素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但是,人們的心理可能受多種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宣傳和報導、謠傳和迷信等等。一些事件一旦對人們的匯率預期產生普遍影響,它對當前的匯率便會產生重大作用。
(七)外匯投機
外匯投機指在匯率預期基礎上,以賺取匯率變動差額為目的並承擔外匯風險的外匯交易行為。
在當代國際金融市場上,存在著規模龐大的國際游資。其中,一部分國際游資隸屬於國際壟斷資本集團。它們在外匯市場上,並非是單純的市場價格信號接受者,而往往充當價格制定者的角色。
例如,
1997年7月爆發的泰國貨幣危機固然有多種原因,外匯投機者的惡性炒作無疑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環球金匯
㈡ 簡述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有哪些 考試
1、國際收支狀況。
當一國對外經常項目收支處於順差時,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現為外匯(幣)的供應大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反之,當一國國際支出大於收入時,該國即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示為外匯(幣)的供應小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外國貨幣匯率上升。
2、通貨膨脹率的差異。
當一國出現通貨膨脹時,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必然上漲,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削弱,引起出口減少,同時提高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造成進口增加,從而改變經常賬戶收支。
此外,通貨膨脹率差異還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作用於資本與金融賬戶收支。反之,相對通貨膨脹率較低的國家其貨幣匯率則會趨於升值。
3、利率差異。
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時,表示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國際短期資本由此趨利而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相對增加。
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導致本國貨幣匯率的上升。反之,當一國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時,外匯市場上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則會降低本國貨幣的匯率。
4、財政、貨幣政策。
一般來說,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的巨額財政收支逆差和通貨膨脹,會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會減少財政支出,穩定通貨,而使本國貨幣對外升值。
5、匯率預期。對匯率的心理預期正日益成為影響短期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才會產生並起作用。
6、外匯投機力量。
投機者如果預期某種貨幣將升值,就會大量購進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上升;反之,投機者若預期某種貨幣將貶值,就會大量拋售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即刻下跌。投機因素是外匯市場匯價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
7、政府的市場干預
8、經濟增長率。
一般來講,高經濟增長率在短期內不利於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行市,但從長期看,卻有力支持著本幣的強勁勢頭。
9、宏觀經濟政策。
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對匯率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各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松與緊的搭配上。
(2)信用貨幣制度下影響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擴展閱讀
波動
波動形式
1、匯率的法定升值和法定貶值
2、個別匯率變動與一般匯率變動
3、真實匯率變動與市場匯率變動
4、匯率的高估與低估
波動形勢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10月2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2485元,1歐元對人民幣8.081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8509元,1港元對人民幣0.8062元;
1英鎊對人民幣10.055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6.4784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6.2629元,人民幣1元對0.4840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5.0085俄羅斯盧布。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匯率
㈢ 信用貨幣制服下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
匯率的不同表現出來就是購買力的不同是通過國家國內生產消費進出口貿易的相互比較所確定受到信用通脹率油價進出口額==諸多因素的影響
㈣ 紙幣制度下,引起匯率變動的因素有哪些它們與匯率之間具有什麼樣的關系
紙幣制度下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際收支。當一個國家有較大的國際收支逆差或貿易逆差時,說明本國外匯收入比外匯支出少,對外匯的需求大於外匯供給,外匯匯率上漲,本幣對外匯貶值;反之,當一國處於國際收支順差或者貿易逆差時,本幣對外匯升值,外匯匯率下跌。 (2)利率水平。當一個國家提高利率水平或本國利率高於外國利率時,會引起資本流入,由此對本國貨幣需求增大,使本幣升值,外匯貶值;反之,當一國降低利率水平或本國利率低於外國利率時,會引起資本從本國流出,由此對外匯需求增大,使外匯升值,本幣貶值。利率水平變動還會引起遠期匯率變化。高利率貨幣會引起市場上對該貨幣的需求,以期獲得一定期限的高利息收入,但為防止將來到期時該種迴避匯率下跌帶來的風險和損失,人們購進這種貨幣現匯時往往會採取掉期交易,即賣出這種貨幣的遠期,從而使其遠期貼水;同理。低利率的貨幣則有遠期升水。 (3)通貨膨脹因素。一國通貨膨脹率上升,高於其他國家時,貨幣購買力下降,紙幣對內貶值引起對外貶值。 (4)財政、貨幣政策。短期而言,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的巨額財政赤字和通貨膨脹,會使本國貨幣貶值;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會減少財政支出,穩定通貨,而使本國貨幣對外升值。但財政、貨幣政策對匯率的長期影響,則要視這些政策對經濟的長期影響而定,如果擴張性政策能最終增強本國經濟實力,促使國際收支順差,則本幣升值;如果緊縮政策導致本國經濟停滯不前,國際收支逆差擴大,那麼本幣對外幣價值必然逐漸削弱,即本幣貶值。 (5)投機資本。投機資本對匯率的作用是復雜多樣且捉摸不定的。有時,投機風潮會使外匯匯率跌宕起伏,失去穩定;有時投機交易則會抑制外匯行市的劇烈波動。 (6)政府的市場干預。貨幣當局在市場上大量買進或拋出本幣或外匯的「公開市場業務」,會在短期內改變外匯供求關系,促使匯率發生變化。 (7)一國經濟實力。一國經濟實力強弱對匯率變化的影響是較長期的。較強的經濟實力不僅形成本幣幣值穩定和堅挺的物質基礎,也會使外匯市場上人們對該貨幣的信心增強。反之,一國經濟實力差,本幣就失去穩定的物質基礎,對外不斷貶值。經濟實力可以通過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水平、國際收支狀況、外匯儲備以及經濟結構、貿易結構等指標表現出來。 (8)其它因素。一些非激光機因素、非市場因素的變化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有關國家的經濟政策、經濟秩序和經濟前景,從而改變人們的心裡預期,引起外匯市場波動。此外,黃金市場、股票市場、石油市場等其它投資品市場價格變化也會引致外匯市場匯率聯動。
㈤ 在紙幣制度下,影響一國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紙幣制度下,影響一國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有:
①一國的財政經濟生產狀況;
②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③一國的利率水平;
④一國政府的政治經濟政策;
⑤心理預期因素。
以上五點是影響匯率變動的基本因素,影響匯率變動的非基本因素還有許多方面,如重大的國際政治、經濟、軍事事件和外匯投機交易的影響等。
㈥ 試析浮動匯率制度下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
作為一國貨幣對外價格的表現形式,匯率受到來自國內和國際因素的影響。同時,除了受到經濟因素影響之外,還往往受到政治、社會因素的影響。
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
1.一國的經濟增長速度。
這是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的因素。根據凱恩斯學派的宏觀經
濟理論,國民總產值的增長會引起國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長。收入增加會導致進口產品的需求擴張,繼而擴大對外匯的需求,推動本幣貶值。而支出的增長意味著社會投資和消費的增加,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刺激出口增加外匯供給。所以從長期來看,經濟增長會引起本幣升值。
2.國際收支平衡的情況。
這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 所謂國際收支,簡單的說,就是商品、勞務的進出口以及資本的輸入和輸出。國際收支中 如果出口大於進口,資金流入,意味著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則本幣會上升。
反之,若進口大於出口,資金流出,則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下降,本幣會貶值。
3.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水平的差異。
在紙幣制度下,匯率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貨幣所代
表的實際價值所決定的。按照購買力評價說,貨幣購買力的比價即貨幣匯率。如果一國
的物價水平高,通貨膨脹率高,說明本幣的購買力下降,會促使本幣貶值。反之,就趨
於升值。
4.利率水平的差異。
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套利資本流動的影響來實現的。溫和的通貨膨脹下,較高利率會吸引外國資金的流入,同時抑制國內需求,進口減少,使得本幣升
高。但在嚴重通貨膨脹下,利率就與匯率成負相關的關系。
5.人們的心理預期。
這一因素在目前的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 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 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還包括政府的貨幣和匯率政策、突發事件、國際投機
的沖擊、經濟數據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員的言論等。 這些因素之間也會相互加強或相互抵
消。
㈦ 紙幣制度下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有
主要的因素很復雜,ABCD都可以影響。但是真正起到主要作用的是對於某種貨幣的需求量的影響,近幾年發生的東南亞和南美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則是國際投機資金。正常情況下,貨幣的需求是進出口交易,當一個國家從另一國購買的貨物超過所售出的時候, 顯然對於另一國的貨幣需求超過了本國貨幣的需求,這就可以導致本國貨幣的幣值貶值。
㈧ 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匯率決定的基礎是什麼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有哪些舉例說明
金本位制度下:兩種貨幣之間含金量之比,即鑄幣平價就成為決定兩種貨幣匯率的基礎。
紙幣本位制度下:紙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是紙幣本位下決定匯率的基礎。而紙幣所代表的價值量則是在其產生之日起由各國政府所規定的。
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
1.國際收支:當一國的國際收支大於支出時,在外匯市場上表現為外匯的供求大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
2.相對通貨膨脹率:一國出現通貨膨脹意味著該國貨幣代表的價值量下降,因此,國內外通貨膨脹率差異就是決定匯率長期趨勢的主導因素。一般而言,相對通貨膨脹率持續較高的國家,其貨幣在外匯市場上將會趨於貶值。
3.相對利率水平:相對利率水平導致借貸資本的供求變化,主要影響短期匯率,對長期影響十分有限。
4.市場預期:只要市場上預期某國貨幣不久會下跌,那麼市場上立即就可能出現拋售該國貨幣的活動,造成該國貨幣的市場價格立即下降。
5.政府的市場干預:例如當一國貨幣匯率處於較高水平而影響該國國際收支改善和經濟發展時,該國中央銀行就會向外匯市場拋出本幣而收購外匯,從而使本幣匯率下跌,以達到擴大出口和推動國內經濟發展的目的。
6.經濟增長率:一般來講,高經濟增長率在短期內不利於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行情,但從長期看,卻有力支持者本幣的強勁勢頭。
7.政局變化:發生戰爭,政局動盪的國家的貨幣會貶值。
大概就是這樣了!
還有什麼不清楚,可以留言我~
㈨ 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國際收支狀況。
當一國對外經常項目收支處於順差時,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現為外匯(幣)的供應大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反之,當一國國際支出大於收入時,該國即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示為外匯(幣)的供應小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外國貨幣匯率上升。
2、通貨膨脹率的差異。
當一國出現通貨膨脹時,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必然上漲,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削弱,引起出口減少,同時提高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造成進口增加,從而改變經常賬戶收支。
此外,通貨膨脹率差異還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作用於資本與金融賬戶收支。反之,相對通貨膨脹率較低的國家其貨幣匯率則會趨於升值。
3、利率差異。
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時,表示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國際短期資本由此趨利而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相對增加。
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導致本國貨幣匯率的上升。反之,當一國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時,外匯市場上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則會降低本國貨幣的匯率。
4、財政、貨幣政策。
一般來說,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的巨額財政收支逆差和通貨膨脹,會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會減少財政支出,穩定通貨,而使本國貨幣對外升值。
5、匯率預期。對匯率的心理預期正日益成為影響短期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才會產生並起作用。
6、外匯投機力量。
投機者如果預期某種貨幣將升值,就會大量購進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上升;反之,投機者若預期某種貨幣將貶值,就會大量拋售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即刻下跌。投機因素是外匯市場匯價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
7、政府的市場干預
8、經濟增長率。
一般來講,高經濟增長率在短期內不利於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行市,但從長期看,卻有力支持著本幣的強勁勢頭。
9、宏觀經濟政策。
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對匯率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各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松與緊的搭配上。
(9)信用貨幣制度下影響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擴展閱讀
波動
波動形式
1、匯率的法定升值和法定貶值
2、個別匯率變動與一般匯率變動
3、真實匯率變動與市場匯率變動
4、匯率的高估與低估
波動形勢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10月2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2485元,1歐元對人民幣8.081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8509元,1港元對人民幣0.8062元;
1英鎊對人民幣10.055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6.4784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6.2629元,人民幣1元對0.4840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5.0085俄羅斯盧布。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