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凈借貸比率
資金借貸比率是一種資本構成,亦稱作資本業主權益與債務資本比率,通過借貸的資本除以總資本得到。
在杠桿收購的情況下,公司的負債將聘請將大幅增加的公司增加其債務,以資助收購資金數額。當分析一個公司處於杠桿收購,重要的是要考慮企業的能力,以服務於稅後基礎上額外支付利息,以及作為清償公司債務的新的可能性。
資金借貸比率公式:資金借貸比率=借貸的資本÷ 總資本
(1)杠桿比2001擴展閱讀
由於貨幣擴張與收縮是通過信貸渠道,它也是決定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及貨幣政策作用於經濟的力度的重要因素。2001年4季度末我國金融機構資產分布:銀行和信用社佔91.4%,其他金融機構佔8.6%,在存款貨幣銀行的資產總量中貸款佔70%,金融的穩定關鍵也在貸款效率。
我國金融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一定量的貸款、一定量的貨幣量所能推動的經濟量不斷下降。貸款量、貨幣供應量佔GDP的百分比不斷上升,經濟中堆集這么大量的貨幣資本和貨幣量,這是很大的隱患。
近幾年來,我國貸款效率不斷下降。我國金融機構貸款相當於GDP的百分比,近10年有不斷上升的趨勢,2001年高達126.8%,預計2002年還會繼續上升。1996年美國GDP為7.5萬億美元,美國商業銀行總資產4.4萬億美元,其中貸款佔61%,計 2684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35.8%。
1998年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來,貸款相當於 GDP的比重不斷上升。1994年以來,貸款增加額為GDP增加額的百分比不斷上升,特別是1998年以來,兩者之比大幅增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資金將借貸比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借貸資本
Ⅱ 如果期貨沒有杠桿效應,一萬元只能買一萬元的期貨,那麼期貨,和股票的風險哪個更大
你好,股票的風險:1.由於是T+1的交易規則,當天買入當天不能賣出,誰都不確定第二天會發生什麼,這是一個風險。2.方向風險。買入後,一旦被套,除了割肉止損之外,沒有辦法阻止它的下跌。那種補倉降低成本的方法,只能說是一種無耐之舉。3..停牌的風險。4.業績陷阱。5.系統性風險。整個大勢的風險。期貨的風險:1.杠桿風險:比如10倍的杠桿品種,意味著將你的資金放大了10倍,盈虧的比率自然增加了。2.方向風險:上漲做空,被套,下跌做多,被套。3.合約到期的風險:合約到期後必須平倉,對於被套的倉位而言,具有強制止損的風險。
Ⅲ 怎麼申請杠桿申請的要求是什麼呢基金和股票都可以使用杠桿
你好,股票杠桿交易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券商的融資業務,一種是民間的股票配資業務。下面介紹這兩種股票杠桿交易的相關情況。
一、券商融資
1、申請條件
(1)股票賬戶開戶滿6個月,且6個月期間有交易記錄。
(2)申請當日的證券資產不低於50萬元(部分券商要求10-20萬元)
2、申請流程
(1)向券商營業部提交融資申請表和資料(比如身份證、證券賬戶)
(2)參與投資者教育和風險測試,要通過才允許。
(3)申請信用證券賬戶,簽訂融資合同。
(4)向信用證券賬戶充值保證金和支付給券商的利息,開始融資交易。
3、杠桿比例
券商融資一般只有一倍杠桿。比如你向信用證券賬戶充值1萬元的保證金,最多隻能買2萬元的股票。
二、股票配資
1、申請條件
股票配資本質上屬於民間借貸,沒有太高資金門檻,最低一兩百元就能申請。
2、申請流程
(1)線上渠道:
在線上找到合適的配資平台,注冊賬號,進行實名認證並綁定銀行卡,充值資金開始交易。
(2)線下渠道:
線下找到配資公司,確定好合作意向後,簽訂配資合同(包括配資方案、配資時間及利息等),然後下載配資平台的交易軟體,配資平台會給一個交易賬戶和密碼,打入足夠的保證金和利息就可以開始網上配資交易了。
3、杠桿比例
股票配資最高可申請10倍杠桿。杠桿比例越高,借錢利息越高。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Ⅳ 杠桿中的力臂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體驗和對杠桿實例的觀察,歸納出「杠桿是在力的作用下繞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能說出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2、通過對實驗探究的分析、論證、評估,建立力臂概念。提高實驗探究的分析、論證能力,增強實驗評估意識;3、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採用比較法和綜合分析法科學分析相關數據,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4、會畫杠桿中的動力臂和阻力臂,能用杠桿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具體問題;5、在杠桿的模型建構中領悟物理模型建構的一般方法:選擇樣例——建立初步圖示——圖示改進——建立模型;在探究中領悟「科學的發現往往需要向前再邁一步」。【教學重、難點】1、認識杠桿,探究並得出杠桿平衡條件。2、在探究中建立「力臂」概念,在實際應用中准確畫出杠桿「動力臂、阻力臂」。【設計思路】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吸收教材中活動設計的優點,重組教材結構,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探究活動。在活動、體驗中認識杠桿,在杠桿的應用中尋求探究的需要,在探究、評估中建立力臂概念並獲得杠桿的平衡條件。整體設計由四組系列活動組成。系列活動一:認識杠桿。設置「拔圖釘」、「尋找身體中的杠桿」兩個層次的操作、體驗活動,形成對杠桿模型的正確認知。系列活動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以「用彈簧測力計稱象」創設探究背景,提出探究問題;通過模擬背景事件進行探究,形成杠桿平衡條件的初步結論;再通過實驗論證、評估,明確力臂,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系列活動三:知識應用。通過「畫力臂」完善對杠桿模型的認知,通過解決具體問題,了解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系列活動四:課後探究。由「自學與歸納」、「觀察與探究」組成,旨在加強對杠桿原理的理解,進一步了解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流程圖】【教學資源】實驗器材:釘有圖釘的木板、墊木、螺絲刀、羊角錘、扳手;杠桿、鉤碼、彈簧測力計、鐵架台、直尺、細線;視頻資源:「羊角錘拔鐵釘、開瓶器開瓶蓋、扳手擰螺絲」錄像,自製PPT課件。【教學過程】一、認識杠桿活動1:拔圖釘(教師)木板上釘了一枚圖釘,請把它拔出來(圖1)。(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拔出圖釘。(教師)懂得使用工具是一種智慧的表現。生活中還很多任務是採用工具來完成的。(學生)觀察羊角錘拔鐵釘、開瓶器開瓶蓋、扳手擰螺絲(視頻);觀察撬石頭、蹺蹺板、抽水機手柄(動畫)。(教師)以上工具在工作時有何共同的特點?(教師)待學生回答出轉動後,用flash演示並說明(圖2):在物理學中,將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稱作杠桿(lever)。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即圖中的O點;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即圖中的F1;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即圖中的F2;活動2:尋找身體中的杠桿(學生)尋找並用動作表達出來。(教師)舉例「昂首向天、提起足跟、手提重物」 ;(教師)點評:盡管人體的各種運動相當復雜,但最基本的運動都是由骨骼在肌肉的作用下繞關節轉動產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桿。現代科技工作者從人體手臂得到啟發製造了太空梭的機械臂用以抓捕衛星。設計意圖:本環節採用二層次的活動設計,通過用杠桿來認識杠桿,通過看杠桿來了解杠桿;通過尋找身體中的杠桿來體會杠桿,使學生在活動、體驗中構建杠桿模型。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出示探究背景] (教師)2001年6月22日,杭州的一位物理老師用一隻彈簧測力計並藉助杠桿「稱」出了一頭質量約為3t的大像的質量(圖3)。他的具體做法是用一根10m長的槽鋼製作了一根杠桿,在離支點較近的位置掛上鐵籠和大象,在離支點較遠的位置用一把彈簧測力計測出杠桿處於水平平衡狀態時的示數。[提出探究問題] 稱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的大小與F2、l1、l2有何關系?[實驗設計](教師)你能利用桌上的器材設計出合適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嗎?(師生共同討論)模仿稱象過程,選擇器材,設計實驗。具體裝置如圖4:1、用木製杠桿代替槽鋼,為消除杠桿自重的影響,杠桿應在中點懸掛,並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處於水平平衡;2、用鉤碼代替大象;3、l1、l2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4、實驗中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記作F1,鉤碼的拉力記作F2,OA記作l1、OB記作l2。(師生)探討步驟設計並確定實驗記錄表格。設計思想:控制變數法;步驟一: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處於水平平衡狀態。步驟二:取F2=1N,l2=10 cm,l1=5cm,測出杠桿處於水平平衡狀態時F1的大小;步驟三:l1、l2不變,增大F2,測出F1;步驟四:F2、l1不變,增大l2,測出F1;步驟五、F2、l2不變,增大l1,測出F1。(教師)引導學生明晰實驗注意點:注意點一:彈簧測力計要調零;注意點二: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動,待杠桿處於水平平衡狀態時讀數。[進行實驗]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並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參考數據):測量序號F2/Nl2/cml1/cmF1/N①11052②1.51053③1.51253.6④1.512151[實驗分析](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並做出分析結論:1、比較①、②,說明:l1、l2不變,增大F2,則F1 增大;比較②、③,說明:F2、l1不變,增大l2,則F1增大;比較③、④,說明:F2、l2不變,增大l1,則F1減小;2、綜合分析①、②、③、④,可得杠桿平衡時: F1 l1= F2l2。3、引申分析:若l1>l2 則F1<F2 ,可以省力……(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上述表達式中,F1是通過彈簧測力計測得的,F2是鉤碼的重力造成的拉力;那麼l1、 l2究竟是什麼呢?是指OA、OB的長度嗎?[實驗論證](教師)請學生採用圖5的操作方式(彈簧測力計豎直上拉),用實驗驗證上述結論的正確性。實驗中取F2=1.5N, OB=10cm,OA=15cm,先計算出杠桿處於水平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再進行實驗驗證。
(教師)請學生逐步傾斜彈簧測力計(如圖6)。(學生)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發生變化。(教師)彈簧測力計傾斜後F2、OB沒有變化,是什麼引起了F1的變化?[實驗反思](教師)組織學生探究:讓F1為1.5N時杠桿處於水平平衡,假如F1 l1= F2l2成立,則l1為10cm。組織學生用直尺測量尋找l1。(學生)通過測量發現l1為支點O到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見圖7)。(教師)PPT演示,在杠桿中,我們把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稱做「力臂」。(教師)為什麼我們一開始模仿稱像所做的實驗,結論是成立的呢?(學生)由於杠桿處於水平平衡,拉力豎直向下,所以那時的OA、OB本就是力臂。(教師)點明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可以用字母表示成:F1 l1= F2l2。[探究感悟]阿基米德在總結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後,說:「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地球」。對此,你有何感想?(教師)盡管我們有著古老的文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就有了使用桿秤的記錄,我們的祖先早就把杠桿應用於實際生活,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但卻與 「杠桿原理」擦肩而過。在今天的探究中,我們能夠得到的另一啟發就是「科學的發現往往需要我們向前再邁一步」。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課的中心,在本課重點的突破上採用了三步走,先是利用背景創設引起學生探究慾望,通過模擬背景進行探究,得出杠桿平衡條件的初步結論;接著通過對探究結論的驗證、評估與反思明確再探方向;最後利用再探究,由學生在尋找中建立杠桿力臂的概念,在化解力臂認知難點的同時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三、試一試問題一、標出圖甲杠桿中的力F1、F2的力臂;問題二、圖乙中,F1的作用點在A,請畫出撬圖釘時所需要的最小的力。學生作答,教師點評。解答如下:問題一:畫力臂的方法,先找支點和力的作用線,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做垂線,用l1表示動力臂,用l2表示阻力臂(見圖10甲)。問題二:由F1 l1= F2l2知, l1最大時,F1最小;連接OA即為最大的l1,從A點做OA的垂線向下即為F1的方向(見圖10乙)。設計意圖:問題一旨在加強對力臂的理解,問題二旨在加強對杠桿的平衡條件理解的同時,加深對力臂的理解。四、小結與作業(教師)本節課我們主要探討了什麼是杠桿,探究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在探究中,我們通過測量找到了力臂。但這只是對杠桿有了初步認識,課後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問題:自學與歸納 閱讀書本第6頁內容,解決稱像問題中的計算,並歸納利用杠桿原理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觀察與探究 生活中的杠桿類工具有很多,它們的作用也不盡相同,請觀察、收集部分生活中的杠桿類工具(如剪刀),利用杠桿原理分析它們的作用,並嘗試分類。設計意圖:延伸課堂探究思維,從物理走向生活,培養將物理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意識。
Ⅳ 財務管理學:某公司2001年的財務杠桿系數為1.5,凈利潤為700萬元,所得稅率為30%
1、利潤總額=700/(1-30%)=1000
2、DFL=EBIT/(EBTI-I)=1.5,EBIT-I=1000,EBIT=1500
3、I=500
4、DOL=M/EBIT=(EBIT+F)/EBIT=(1500+800)/1500=1.53
5、K=1000*10%*(1-30%)/1100(1-2%)=6.5%
Ⅵ 請問怎樣區分資本收益率(ROE)與 投資報酬率(ROI)
一、目的不同
資本收益率亦稱「投資的獲利能力」。全面評價投資中心各項經營活動、考評投資中心業績的綜合性質量指標。
投資報酬率又稱投資利潤率是指投資收益(稅後)占投資成本的比率。
二、計算公式不同
資本收益率計算公式為:投資報酬率=營業利潤÷營業資產(或投資額)。
投資報酬率公式:投資收益率=年平均利潤總額/投資總額×100%(年平均利潤總額=年均產品收入-年均總成本-年均銷售稅金及附加)。
三、分子不同
資本回報率是凈利潤(稅後利潤),投資報酬率是營業利潤(稅前利潤)
四、分母不同
資本回報率是平均資本,投資報酬率是營業資產。
(6)杠桿比2001擴展閱讀
投資回報率的應用情況
1、資本回報率通常用來直觀地評估一個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相對)較高ROIC值,往往被視作公司強健或者管理有方的有力證據。
2、但是,必須注意:資本回報率值高,也可能是管理不善的表現,比如過分強調營收,忽略成長機會,犧牲長期價值。
3、資本回報依據常識被大體定義為企業運用資本獲得收入扣除合同性成本費用後形成的剩餘,在此基礎上報告進一步把資本回報分解為資本所有者收益(即利潤)和社會收益(即相關政府稅收)兩個部分。
參考資料
網路-ROE
網路-roi
Ⅶ 外匯里杠桿越大越好嗎
外匯中,如果賬戶資金相同,做的手數相同的話,杠桿越大,風險越低,因為你杠桿大,需要的保證金相對就少;如果是滿倉的情況下,杠桿越小,風險越低。
Ⅷ 兩融杠桿比例 數值代表什麼
比為1:100的中心軸比杠桿的保守點其相對小的比例,例如為1:20 1:30的民生銀行的杠桿比率的杠桿的風險,其很大比例是相對於該點高,如一個更為激進:2001年:500杠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