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三物理杠桿練習題
這里我教你學習化學方法: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學科,掌握和應用化學科學,對於工農業生產、科技、能源、社會、環境及人類的生活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怎樣才能學好化學呢?
一. 理解雙基,掌握化學用語
所謂「雙基」即指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是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好化學的基礎。它們一般都是用簡明精煉的詞句表達出來,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嚴密性和邏輯性。學習時不要只局限於熟記,要善於抓住其中的關鍵「字」、「詞」,准確無誤地去理解。如催化劑概念的關鍵詞為「能改變」、「反應前後」「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質量守恆定律重點理解「參加反應」、「質量總和」、「相等」,抓住「三個守恆」(元素、原子、質量)。對雙基不僅要正確理解,更重要的是應用。所謂「化學用語」是指化學科學在交流、描述及表達物質變化過程中常用到的一些化學術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要能熟練掌握,靈活運用。
二. 立足結構,了解物質性質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決定了物質的性質,而物質的性質又制約了物質的存在方式、製法和用途。因此在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時,應抓住其結構來了解物質性質。如學習氧氣時,須思考:氧氣是由許多氧分子組成的,而一個氧分子又是由二個氧原子構成的,氧原子最外層6個電子,易得電子,所以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許多物質在常溫、點燃或加熱時均能與氧氣發生化學變化且放出大量的熱。在學習了許多物質後,要善於將相關物質構建成知識網路,使知識條理化,以便於牢固掌握。
三. 重視實驗,培養動手能力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在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有關化學性質,進行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鑒別與鑒定等定性定量分析時,一般都要以實驗為手段加以驗證或探究完成而得出結論,因此要學好化學必須重視實驗。從簡單的常用儀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訓練到復雜實驗的設計都要認真操作、大膽試驗。在設計實驗時要做到科學合理,即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程序合理、現象明顯。對老師在課堂上的演示實驗要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掌握實驗的原理、步驟、現象和要領,課本中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家庭實驗是培養動手能力的最好機會,要積極參與認真去做。
四. 注重學法,提高學習效果
初三化學是啟蒙化學,基礎知識點多而雜,隨著知識的積累,有些學生會因學習方法不當而導致化學成績下滑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學好化學必須注重學法,提高學習效果。常見的有效學法有:
(1)對偶知識對比記。如化合與分解、氧化與還原等。
(2)物質性質網路記。如對含碳元素的相關物質可構建碳鏈知識網路系統記憶。
(3)類似知識歸類記。如H2和CO的性質,H2和CO2的制備裝置等。
(4)化學用語分散記。如元素、原子、分子、化合價、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等按知識階梯分散到各章節記憶。
(5)交叉知識切點記。如物化知識切入點為密度、壓強、浮力、重力、杠桿原理、電學等;生化知識切入點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赤潮現象等。
五. 及時反饋,精練習題
學完每一章節要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檢查學習上的薄弱環節,適當選做一些經典習題,但必須克服盲目做題而陷入題海。在做題時不要只就題論題,要盡量拓展思維。如在做計算題時,注意精選一些與日常生活相聯系、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好題。在解法上盡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或尋求一解多題規律,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
六. 拓展知識,閱讀課外讀物
為了拓展知識視野、歸納知識內容、提高解題技巧和掌握解題方法,訂一份質量高、導向性准、實用性強的同步輔導材料很有必要。如《中學生理化報》設有學法指導、知識歸納、概念辨析、解題技巧、章節訓練、競賽輔導、趣味化學、生活化學及科技動態等欄目,是教與學的良師益友,值得一讀
物理: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 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五)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六)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後閱讀,作記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七)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比方說,可以利用"回憶"的學習方法以節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把當天講的課一節一節地回憶,這樣重復地再學一次,能達到強化的目的.物理題有的比較難,有的題可能是在散步時想到它的解法的.學習物理的人腦子里會經常有幾道做不出來的題貯存著,念念不忘,不知何時會有所突破,找到問題的答案.
(八)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有了好方法也會告訴你.在學習方面要有幾個好朋友.
(九)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十)數學.物理的計算要依靠數學,對學物理來說數學太重要了.沒有數學這個計算工具物理學是步難行的.大學里物理系的數學課與物理課是並重的.要學好數學,利用好數學這個強有力的工具.
(十一)體育活動.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好的保證,旺盛的精力是學習高效率的保證.要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要會一種,二種鍛煉身體的方法,要終生參加體育活動,不能間斷,僅由興趣出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搞體育活動,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好處.要自覺地有意識地去鍛煉身體.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以減少睡覺的時間去增加學習的時間,這種辦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為代價去換取一點好成績,不能動不動就講所謂"沖刺","拼搏",學習也要講究規律性,也就是說總是努力,不搞突擊.
❷ 蘇科版初三物理上冊第十一章杠桿第八頁第一題:指出圖11-11中所示各種杠桿類器具工作時的支點、動力、動力
答案在插入的圖片上
❸ 物理9上,杠桿
杠桿的支點就是與牆的接觸點。我們設剛剛長度為L杠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a 杠桿上有兩個力一個是物體的重力G 其力臂為
cosa L/2 另外一個力為F 因為F始終垂直於杠桿所以力臂為L 因為杠桿式緩慢的拉起我們可以把杠桿看做處於平衡狀態
有G cosa L/2= F L 可以得到F=G cosa /2 因為向上拉到水平的過程中角a 在減小 餘弦函數又是個減函數 所以 cosa 將增大 所以F 將增大
❹ 蘇教版九年級上物理《補充習題》11.1杠桿和11.2滑輪的答案
我有整本的答案
❺ 九年級上冊物理第十一章的杠桿和滑輪有關的30道題
課時1杠桿
[課堂鞏固]
1.所謂杠桿,是指一根,在下,能夠繞著點轉動。
2.杠桿的五要素是指(1)杠桿轉動時繞著的固定點叫;(2)的力叫動力;(3)叫阻力;(4)從到的距離叫動力臂;(5)從到的距離叫阻力臂。
3.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使用杠桿時的用力情況,我們可以把杠桿分為杠桿和杠桿。在我們平常所使用的工具中,理發師用的剪刀屬於杠桿,剪斷鋼筋用的剪刀就是杠桿,而我們在實驗室中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則屬於杠桿。
4. 下列常用的工具中,屬於省力機械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瓶蓋起子 B.剪鐵絲的老虎鉗 C.釣魚竿 D.起釘子的羊角錘 E.修剪樹枝的剪刀 F.縫紉機踏板 G.筷子
5. 如果使用杠桿是為了省力,那麼動力臂應當 阻力臂;如果為了少移動距離,那麼動力臂應當 阻力臂。無論使用哪種杠桿,都 既省力又少移動距離。
6. 用杠桿去撬動一塊石頭,如果杠桿的動力臂長2m,阻力臂長40cm,那麼只要用 N的力就能撬起重500N的一塊石頭。
7. 圖11.1.1中的農民拿著一根用來挑東西的扁擔. 扁擔屬
於__________類機械,使用扁擔挑東西______圖11.1.1
(填「能」或「不能」)省力.
8.撬棒在撬道釘時,動力臂是阻力臂的15倍,當撬道釘時用力20N恰能將道釘撬起,則道釘受到的阻力為 N。(不計道釘自身的重力)
9. 下列關於杠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支點總位於動力作用點與阻力作用點之間 B.動力臂越長,總是越省力
C.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
D.動力作用方向總是與阻力作用方向相反
10. 關於力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叫力臂B.力臂一定在杠桿上
C.動力臂長的杠桿比動力臂短的杠桿省力
D.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是省力的杠桿
11. 如圖11.1.2所示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機械或工具,其中屬於費力杠桿的是()
12. 將重為5牛頓和15牛頓的甲、乙兩物體,分別掛在杠桿的左右兩端。若杠桿的重力忽略不計,當杠桿平衡時,左右兩邊臂長之比為: ( )
A.3:1 B.2:1 C.1:3 D.4:1
13. 如圖11.1.3所示的杠桿,每個砝碼重均為1牛頓,杠桿
處於平衡狀態,若在杠桿兩邊各減去一個砝碼,則:( )
A. 杠桿保持平衡 B. 杠桿左邊向下傾
C. 杠桿右邊向下傾 D. 無法判斷
14.一根輕質杠桿,在力的作用下已經平衡,現在對杠桿再施加一個作用力,則( )
A.杠桿不可能再保持平衡 B.杠桿有可能再保持平衡
C.杠桿一定能保持平衡 D.要根據力的大小才能做出判斷
[課後提升]
15.如圖11.1.4示AOB為輕質杠桿,B端掛重物G,A端分別作用四個方向力時,杠桿都能在圖示位置平衡。則四個力大小說法正確的是 ()
A.F2最小 B.F4最小C.F1最小 D.F3最小
16.如圖11.1.5所示,輕質杠桿一端因水平方向力F作用而被逐步抬起,在此過程中F的大小及力臂變化是 ( )
A.變大、變大 B.變大、變小 C.變小、變大D.變小、變小
17. 下列杠桿工具中,不省力的是:
A.鍘刀; B.鑷子; C.剪鐵皮的剪刀; D.扳手。
18.一根2m長的粗細不均勻的木棒,若支點在距細端1.5m處木棒恰好平衡,若在距粗端1.5m支持它,則要在細端加98N的力。
求:(1)木棒重心的位置距粗端多少?
(2)木棒重多少?
19.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使用過下面這些工具嗎?想想你是在什麼情況下或看見別人怎樣使用的,在使用這些工具時,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願意把你的看法說出來或寫下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嗎?
課時2杠桿及杠桿的應用
[課堂鞏固]
1.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的杠桿一定是 杠桿,例如 、 。
2.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省力杠桿的動力臂______阻力臂,費力杠桿的動力臂_____阻力臂;若動力臂的長度是阻力臂長度的三倍,則動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
4. 天平屬於_______杠桿,杠秤屬於_______ 杠桿,汽水瓶起蓋器屬於_____杠桿。
5. 如圖11.2.1所示為使杠桿平衡,F1、F2、F3 三次分別作用在A點,其中______最小。
圖11.2.1
6.下列關於杠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之間的距離叫力臂;
B.杠桿一定是直的;
C.動力與阻力的方向總是相反的;
D.支點可以在動力作用點與阻力作用點之間,也可以在在外側。
7.如圖11.2.2所示,動力F的力臂是( )
A.ODB.OCC.OBD.DB
8.如圖11.2.3所示,工人師傅將油桶推上台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不能看作杠桿,因為油桶是圓的;
B.這不能看作杠桿,因為沒有支點;
C.這可以看作杠桿,因為滿足杠桿的所有條件;
D.這可以看作杠桿,支點就是橫截面的圓心。
9.如圖11.2.4,工人師傅用吊車搬運集裝箱.集裝箱重為G,支撐桿對吊車臂的支持力為F.在圖中畫出集裝箱所受重力的圖示和支持力F對轉動點O的力臂.
10. 如圖11.2.5所示,O為支點,請畫出力F1和F2的力臂
11. 畫出圖11.2.6中各種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
[課後提升]
12.密度均勻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OB是全尺長的1/3,當B端掛上5N的物體時,直尺的A端剛好開始翹起。如圖11.2.7所示,則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A .2.5N B. 5N;
C .10N D. 無法確定。圖11.2.7
13.如圖11.2.8所示,B端懸掛一重為G的重物,不計杠桿自重,在A點施加動力F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因為OA大於OB,所以F小於G;
B .F的大小可能大於G;
C .因為B點受到的拉力是向下的,所以F的方向一定向上;
D .當杠桿平衡時,一定滿足G×OB=F×OA。圖11.2.8
14. 王浩同學發現「同一個杠桿,改變動力的方向,動力的大小也改變」。於是他想:「要保持一個杠桿平衡,在什麼情況下所需的動力最小呢?」他找來有關器材,設計了以下的實驗:用表格中的三個杠桿,分別懸掛相同的重物,每次用彈簧秤向三個不同的方向F1、F2、F3拉杠桿,使杠桿保持平衡,並記錄了有關數據。記錄的數據如下表,請你和你的同學討論交流以下問題:a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你認為如何回答王浩的問題?b 你認為王浩的實驗有哪些不足之處,如果讓你來做,你有什麼比他更好的方法?
實驗杠桿 動力F的大小/N
F1 F2 F3
6 3 6
3 4 5
6 4 5
15.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原理後,發出了「給我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的豪言壯語。假如阿基米德在杠桿的一端施加600N的力,要搬動質量為6.0×1024kg的地球,那麼長臂的長應是短臂長的多少倍?如果要把地球撬起1cm,長臂的一端要按下多長距離?假如我們以光速向下按,要按多少年?(做完該題,你有何啟示?)
《滑輪》第4課時
預習練習
班級 姓名
1.定滑輪和動滑輪在構造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中, _________的滑輪叫定滑輪, ________的滑輪叫動滑輪;定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___動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定滑輪實質是一個_______杠桿,使用定滑輪時不能______,但能________。
3.動滑輪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 _____的杠桿,使用動滑輪時能省________力,但費________。
4.動滑輪下面掛一個20千克的物體A(如圖11.3.1),掛物體的鉤子承
受_______牛的力,掛繩子的鉤承受_________牛的力(動滑輪重不計).
[課堂鞏固]
5.如圖11.3.2,物體重10N,且處於靜止狀態。該滑輪
是___滑輪,手拉彈簧測力計在1位置時的示數
為____N。若手拉彈簧測力計在1、2、3三個
不同位置時的拉力分別是F1、F2、F3,則它們的大
小關系是F1___F2___F3。這證明使用定滑輪
不能改變力的____,只能改變力的____。
6.用如圖11.3.3所示的滑輪組提升物體,以及已知物體重200牛,物體勻速上升1米,不計滑輪組重及摩擦,則:( )
A.拉力為80牛B.拉力為40牛;
C.繩的自由端拉出4米D. 繩的自由端拉出1米。
7.旗桿頂上的滑輪,其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 )
A.省力杠桿,可改變力作用方向 B.費力杠桿,可改變力作用方向
C.等臂杠桿,可改變力作用方向 D.以上說法都正確
圖11.3.3
8.用「一動、一定」組成的滑輪組來勻速提升重物時,所需要的力與不使用滑輪組直接提升重物時相比較,最多可省 ( )
A.1/3的力 B.1/2的力 C.2/3的力 D.3/4 的力
9.如圖11.3.4所示的滑輪組,不計拉線質量及滑輪轉動摩擦。重物G=100N,每一個滑輪重20N。當繩自由端拉力F豎直向上大小為30N時,重物G對地面的壓力為 N。拉力F為 N時,恰能讓重物G勻速上升。若重物G能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則繩自由端向上運動速度為 _____m/s。圖11.3.4
10.請分別作出動滑輪和定滑輪的杠桿示意圖
11.如圖11.3.5所示的是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用這個滑輪組提升重為300牛的重物(忽略滑輪組和繩子重及摩擦)
(1) 在圖甲上畫出當動力F=150牛時繩子繞法;
(2) 在圖乙上畫出當動力F=100牛時繩子的繞法。
[課後提升]
12.使用如圖11.3.6所示的裝置來提升物體時,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的裝置是:
13.根據你所掌握的滑輪知識,完成下列表格:
分類 優缺點 實質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___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用的力就是物體重或物體與動滑輪總重的___;繩子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移動距離的___。
14.如圖11.3.7所示,不計動滑輪的質量及轉動摩擦,當豎直向上的力F=10N時,恰能使重物G勻速上升,則重物G= N,繩固定端拉力為
N,重物上升10cm,力F向上移動 cm。
15.如圖11.3.8所示裝置,滑輪A重40N,滑輪B、C各重20N,重物G=200N。求:不計拉線質量及滑輪轉動摩擦影響,繩自由端在力F作用下,恰能以60mm/s向下運動,則力F的大小是多少?重物G在1min內能上升多少距離?(繩子足夠長)
❻ 物理初三上冊杠桿找最小力畫圖題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F1*L1=F2*L2
當F2*L2不變時,要動力F1最小,就應有最長的動力臂L1。
最長的動力臂就是支點和動力作用點的連線,動力F1跟L1垂直。
例1:一個圓直徑最大,當動力臂L1為直徑時,F1是最小力。
例2:動力作用點和支點的連線,作為動力臂L1是最大,F1是最小力
❼ 一道九年級杠桿物理題
(1)根據杠桿原理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桌邊為支點
動力為300N
動力臂為1/3木棒長度
阻力為重力G
阻力臂,重心為木棒的中心到桌邊的距離為2/3-1/2=1/6木棒長度
300*1/3*L=G*1/6*L
G =600N
(2)可以伸出去一半
兩種看法都可以,一是把木棒分成兩部分,這時一半在里一半在外,它們的力矩剛好平衡。二可以把木棒當成一整體,此時重力在支點上重力對木棒的力矩為0,木棒也剛好不動
❽ 初三物理有關杠桿的題目!
重力為490N。拉力最大為200N。490/200=2.45,此時只能取3.取2的話,繩子會斷。取3,每段繩子上的力小於200,於是判斷出繩子段數為3.
❾ 九年級蘇教版物理之杠桿畫圖的技巧
先找到支點(不動的,自己模擬一下就看得出來),然後就是動力與阻力的方向(遵循2力平衡,我個人認為方向很重要,否則會影響畫力臂),找到正確方向後再在動力阻力點上畫出來,最後才能准確畫出力臂。
如果還不行,自己去死記幾個基本模型與幾個生活模型(如開紅酒一類的)然後就是把題目拆成自己熟悉的,就能解決了吧
純屬個人意見,有空無聊就試試吧
❿ 初三物理杠桿計算題
根據杠桿原理知L1*60=L2*20 因為L1+L2=1M
所以L1=0.25M L2=0.75M 左邊是60N的物體
所以支點離左端0.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