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匯率(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與人民幣幣值成反比例關系,用曲線來表示應該為:
2. 如何計算這道政治題。答案跟匯率和幣值有關么
甲國A物品原價100甲國貨幣每件,甲國對乙國貨幣中間價7:1,現A商品的甲國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25%,甲國貨幣升值5%,甲國貨幣流通次數增加10%,問現用10300甲國貨幣可以買幾件A物品。。。我來幫他解答
3. 外匯匯率降低的影響:(選擇題)
一般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匯率是指直接標價法的匯率,外匯匯率降低意味著本幣升值.本幣升值就是用同樣數量的本幣可以購買到相對較多的外國商品,有利於進口,同樣數量的本幣兌換到相對較多的外幣,有利於出境旅遊.因為我國的外匯儲備以國際上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為主,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外匯儲備增值.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利於出口企業的生產,對於緩解就業壓力也是不利的.最終選擇是:AB
4. .匯率變動與貨幣幣值的關系是怎樣的
匯率變動對應著貨幣的貶值和升值。
相關介紹:
上浮(appreciation)與下浮(depreciation)是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變化的兩種形式,在該制度下貨幣匯率隨時常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
當外匯求過於供時,其匯率會由下往上升高,稱為上浮,意味著該國貨幣升值。當外匯供過於求時,其匯率就會由上往下降低,稱為下浮,意味著該國貨幣貶值。如果中國貨幣持續上漲就會影響匯率上浮的下浮。
(4)匯率與幣值的選擇題擴展閱讀
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時,表示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國際短期資本由此趨利而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相對增加。
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導致本國貨幣匯率的上升。反之,當一國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時,外匯市場上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則會降低本國貨幣的匯率。
一般來說,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的巨額財政收支逆差和通貨膨脹,會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會減少財政支出,穩定通貨,而使本國貨幣對外升值。
5. 下面對外匯匯率與人民幣幣值關系表示正確的是 [ ] A . B . C . D
B
6. 經濟學問題:關於匯率與幣值的問題
出口大於進口就是貿易順差---->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匯率上升。
都說是直接標價法了,忘了直接標價法的定義了嗎?直接標價法就是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基準,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從定義中可以知道,直接標價法是一種用外幣表示的匯率,反之,間接標價法就是用本幣表示外幣的匯率。
7. 宏觀經濟學 匯率和對外貿易選擇題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本國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匯率相關。匯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 或「進出口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8. 第二題,外幣匯率和外匯匯率有什麼區別,A和D有什麼區別嗎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這道題目有個關鍵概念直接標價法:
這種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准,摺合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
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作為基準貨幣 ,本國貨幣作為標價貨幣;
標價貨幣就是本國貨幣數額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
說到你的題目,如果一定量的外國貨幣折算本國貨幣增多
按照上面的解釋是簡而言之就是:
直接用本國貨幣來表示外國貨幣的價格,或者說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等)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成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來表示的匯價。
不過值得注意是;(直接標價法有個前提條件)
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在折算等於多少本國貨幣的數額時,(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外國貨幣和本國貨幣的幣值變化及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
你的題目核心就來了;
就是你所說的,A和D區別。
A,外幣幣值上升匯率上升
是本題正解。
因為大量的外幣換算成本國貨幣後,錢多了,物價也就高了,那外幣值錢了,本幣不就貶值了。
D,就是反過來。
希望能幫到你。
9. 《國際匯兌實務》的選擇題
1、B 2、A 3、B 4、B 5、C 6、C 7、A 8、C 9、C 10、C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