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推車的杠桿示意圖
輪子的軸是支點。G:阻力;F:動力
紅色線L1:動力臂
藍色線L2:阻力臂
2. 杠桿示意圖原理
若兩個力方向相同,則合力大小等於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
方向跟兩個力的方向相同。
若兩個力方向相反,則合力大小等於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差
方向跟較大的那個力方向相同
口訣:同向相加,異向相減,方向隨大
使這個嗎?
3. 一下摩天輪是什麼杠桿
就是用電動機通過減速機減速,把高轉速低扭矩的轉為高扭矩低轉速的機械動力.通過一般是輪胎等又彈性有有一定強度的中間傳到輪盤上.使其低速轉動.
摩天輪是一種大型轉輪狀的機械建築設施,上面掛在輪邊緣的是供乘客乘搭的座艙(Gondola)。乘客坐在摩天輪慢慢的往上轉,可以從高處俯瞰四周景色。最常見到摩天輪存在的場合是游樂園(或主題公園)與園游會,作為一種游樂場機動游戲,與雲霄飛車、旋轉木馬合稱是「樂園三寶」。但摩天輪也經常單獨存在於其他的場合,通常被用來作為會活動的觀景台使用。
根據運作的差異,摩天輪可分為重力式摩天輪(Ferris Wheel)和觀景摩天輪(Observation Wheel)兩種。重力式摩天輪的座艙是掛在輪上,以重力維持水平;而觀景摩天輪上的座艙則是懸在輪的外面,需要較復雜的連桿類機械結構,隨著車廂繞轉的位置來同步調整其保持水平。
最早的摩天輪由美國人喬治·法利士(George Washington Ferris)在1893年為芝加哥的博覽會設計,目的是與巴黎在1889年博覽會建造的巴黎鐵塔一較高下。第一個摩天輪重2200噸,可乘坐2160人,高度相等於26層樓。正由於法利士的成就,日後人們皆以「法利士巨輪」(Ferris Wheel)來稱呼這種設施,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摩天輪。
4. 請分別作出動滑輪和定滑輪的杠桿示意圖
定滑輪的支點在中心,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所以不省力; 動滑輪的支點在線與滑輪的相切處,物體一般是掛在滑輪的中心正下方,所以其阻力臂為滑輪的半徑,而動力臂為滑輪的直徑,所以它是省力費距的杠桿. ![]() . |
5. 用簡單的話解釋一下杠桿原理,最好有圖解。。
杠桿原理: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圖解:
6. 起重機杠桿原理示意圖
重機正在吊起一集裝箱的示意圖,它的起重臂是一個
7. 分別畫出定滑輪和動滑輪以及它們的杠桿示意圖
如圖
8. 摩天輪是什麼杠桿嗎,可以畫出它的受力分析圖嗎
摩天輪是等臂杠桿,也可以看做是由許多等臂杠桿組成的。其受力圖如下:
9. 杠桿原理作圖方法
阻力臂 ,先找到支點,(可以繞著轉動的地方),然後找到阻礙你的地方.比如:掃地 掃把與內地的接觸點就是阻礙容你掃地的地方阻力F2,支點就是你那個一直握住掃把不動的點。把支點與阻力F2連起來就是阻力臂。
.動力臂也是先找到支點 ,然後找到動力F1(你用力的地方) 比如: 掃地 支點和上面一樣的. 動力F1就是你另一個手到這個不動的手的距離。把支點與動力F1連起來就是動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