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
當然,本幣匯率就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本國貨幣的價格。
例如:1美元=6.84463元
外匯匯率就是1美元兌換6.84463人民幣
本幣匯率就是1人民幣兌換1/6.84463美元。
『貳』 外幣不變,本幣會怎樣,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呢詳細回答
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量較低,如日本的日元,義大利的里拉等.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叄』 外匯匯率和,本幣匯率區別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本幣(人民幣)。
如果匯率前面加上貨幣,即為該貨幣的價格,如人民幣匯率下降,即人民幣價格下降,人民幣貶值。
『肆』 外匯匯率和本幣匯率什麼意思
外匯匯率相當於是匯率標價法中的「直接標價法」。即外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本內國貨幣的數容額隨著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現在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的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我國也在其列。
本幣匯率就是以本國貨幣為單位衡量外國貨幣的價格。相對應的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
本幣匯率相當於是匯率標價法中的「間接標價法」。即固定本國貨幣數量,以外國貨幣表示這一固定數量的本國貨幣的價格。
『伍』 外匯匯率與本幣匯率什麼意思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本幣(人民幣)。
『陸』 外匯匯率和本幣對外匯率有區別嗎
有區別。外匯匯率除了本幣對各外幣的匯率外,還包括不同外幣相互間的匯率。這是一個涵括的問題。
滿意請採納
『柒』 請問:在用友T3應收單中,原幣金額怎麼與本幣金額不一致,是怎麼回事
估計是你在存貨檔案設置了稅率的緣故,一般來應收單是根據供應鏈采購入庫單生成的,采購入庫單一般只取原幣單價和原幣金額,或者在總賬下又外幣核算,輸入匯率導致。笑望採納,謝謝!
『捌』 外匯匯率與本幣的關系
匯率是用來調節外匯儲備的工具,其高低與否一般與外匯多少無關,也就是外匯多的並不一定匯率就怎麼樣,少的匯率也不一定高。雙方有一定的相關性,由於絕大多數國家(除了貨幣是國際貨幣的如歐元日元美元)由於需要外匯儲備進口必要戰略物資,為不測做准備,因此當外匯儲備不足時,總希望匯率能發生變化,使之更容易得到外匯,一般來說就是降低匯率,當外匯不怎麼急迫時,往往看國際收支來平衡財富,需要升值。所以匯率下降是各國最重要的手段而非上升(美國絕對不會批評中國匯率長得太快而指責長得太慢太低)。匯率是用來調控外匯准備,其本身與實際購買力有關而非直接看外匯多寡(也就是說並不是外匯儲備越多,匯率越高,儲備越少,匯率越低)
『玖』 本幣匯率下降,會引起在國外的本國資本迴流不利於外國資本流入請問這是怎麼回事兒
我認為這句話不正確。世界主要有八大貨幣,其中有六種(人民幣、歐元、日元、瑞郎、澳元、紐西蘭元)採取直接標價法,該標價法意為一定數量的外幣可以兌換多少本幣,如果匯率下降,意味著本幣升值,本國的資產收益率上升,有利於包括本國和外國在內的資產流入。美元和英鎊採取間接標價法,即一定數量的本幣能兌換多少外幣,如果匯率下降意味著本幣貶值,本國資產收益率下降,會造成本國的國外資本和本國資本流出本國。
『拾』 外匯匯率和本幣匯率,怎麼理解,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本幣匯率就是以外國貨幣為單位衡量本國貨幣的價格。
相對應的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
例如:1歐元=8.826人民幣,本幣匯率就是1人民幣兌換1/8.826歐元;外匯匯率就是1歐元兌換8.826人民幣互為倒數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