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說鄉村女教師完結小網
是《一千零一個願望都是你愛我》東方書社有
② 獲諾貝爾獎的人 事跡
1、莫言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居里夫人
波蘭裔法國女物理學家、化學家居里夫人(Marie Skodowska–Curie ,1867年11月7日— 1934年7月4日)67,榮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1911年的化學獎。她也是法國巴黎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的第一位女教授。
1911年瑪麗·居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Ra)和釙(Po),分離出鐳,同時研究這些標志性元素的化學本質及其化合物。
(2)股票女教授擴展閱讀:
莫言 經典語錄
1、無論多麼落寂和蒼茫,那些身影總會過目不忘。
2、總在不經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縱然發現光景綿長了十六個年頭。
3、我把你們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記憶之下。
4、提筆伏案之年,窗邊,是心靈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5、有些人,在不經意間,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設法,都忘不了。
6、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在愛情中學習愛,在失敗中總結經驗,以更好的姿態重新愛。
③ 物理學家的生平與貢獻
1、邁克耳孫-
麥克斯韋-是19世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
2、
開普勒-德國天文學家.發現了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並且提出行星運動三定律(即開普勒定律).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礎
3、
洛倫茲-荷蘭物理學家.數學家.生於阿納姆.畢業於萊頓大學1875年獲博士學位.洛倫茲是經典電子論的創立者
4、
楞次-俄國物理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電學的研究.建立了楞次定律
5、
焦耳-焦耳.英國傑出的物理學家.焦耳一生都在從事實驗研究工作.在電磁學.熱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6、
赫茲-.德國物理學家.生於漢堡.赫茲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7、
惠更斯-荷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
8、
伽利略-義大利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是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合貫通了數學.天文學.物理學三門科學的科學巨人.伽利略是科學革命的先驅.畢生把哥白尼.開普勒開創的新世界觀加以證明和廣泛宣傳.
9、
高斯-德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1777年4月30日生於德國布倫瑞克.高斯長期從事於數學並將數學應用於物理學.天文學和大地測量學等領域的研究.著述豐富.成就甚多.
10、
法拉第-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是電磁場理論的奠基人
11、
愛因斯坦-德國物理學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他的科學業績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早期對布朗運動的研究,狹義相對論的創建,推動量子力學的發展,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開辟了宇宙學的研究途徑
④ 被一個女教授揭露被迫退市的股票
這個股票叫「藍田股份」,是湖北省的。在當時被稱為積優藍籌股,不僅欺騙了廣大的散戶,還欺騙了各級管理部門,說明我們的監管部門(尤其是證監委)是不作為的。也是對這些部門的極大諷刺。你記得它,說明它在廣大投資者中的影響,但監管部門好象已經把它忘了。
⑤ 國內重大經濟法案例
國內重大經濟法案例:
例一、吳英集資詐騙案
吳英集資詐騙案,被告人吳英集資詐騙一案,浙江省金華市中院一審認定,被告人吳英於2003年至2005年在東陽市開辦美容店、理發休閑屋期間,以合夥或投資等為名高息集資,欠下巨額債務。為還債,吳英繼續非法集資。
因此萬福生科被湖南省證監局立案調查,並在2012年11月23日被深交所公開譴責。隨著監管部門調查的深入,萬福生科以往的「惡行」終於被揭露出來。萬福生科2012年3月2日公告稱,經公司自查發現2008年至2011年定期報告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初步自查結果如下:
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據萬福生科招股說明書及2012年年報,2008~2011年,該公司凈利潤分別是2565.82萬元、3956.39萬元、5555.4萬元和6026.86萬元,四年內凈利潤總數為1.81億元。
可是其中有1.6億元凈利潤是虛構的,實際上四年合計凈利潤數只有2000萬元左右,近九成為「造假」所得。
證監會2012年5月10日召開新聞通氣會,專門通報萬福生科涉嫌欺詐發行及相關中介機構違法違規案的行政處罰結果,擬對萬福生科罰款30萬元,對平安證券、中磊會計師事務所、博鰲律師事務所分別罰沒7650萬元、414萬元、210萬元。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萬福生科案的行政調查現已終結。涉及刑事處罰部分的,證監會已於2011年4月份將萬福生科及兩名涉嫌犯罪的人員移送公安機關處理。而涉及行政處罰部分的,現已進入行政處罰預先告知階段。
由於涉嫌欺詐發行股票和信息披露違法,萬福生科被證監會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對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龔永福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對其他19名高管給予警告,並處以25萬元至5萬元罰款。此外,擬對龔永福以及萬福生科原財務總監覃學軍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而平安證券在萬福生科上市保薦工作中,未能勤勉盡責,並存在虛假記載,證監會擬對其給予警告,沒收其該保薦業務收入2550萬元,並處以2倍的罰款,暫停其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對保薦代表人吳文浩、何濤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保薦代表人資格和證券從業資格,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另外,證監會擬對中磊會計師事務所沒收業務收入138萬元,並處以2倍的罰款,撤銷其證券服務業務許可;對湖南博鰲律師事務所沒收業務收入70萬元,並處以2倍的罰款,且12個月內不接受其出具的證券發行專項文件。同時,證監會也對兩家機構的涉案人員進行依法處罰。
⑥ 911如何改變世界了
911觸發嬰兒潮
遭遇恐怖襲擊的震盪令美國人掀起起性愛熱浪,心理專家剖析尋找性愛慰藉是對抗恐怖的「最佳工具」。
自從發生「911」事件後,不少單身人士都較前更熱切尋找伴侶,夫婦的「房事」更頻密。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女教授華特說:「戰爭與災難引起的不安及危險感覺能夠刺激性慾,911事件令不少美國人感到生命的脆弱,性愛可令我們體內的荷爾蒙起作用,強勁的呼吸及快速的心跳令我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強壯且重要。」
專家估計,自今起九至十個月後,嬰兒出生率顯著上升,可引證目前這個「恐慌引發性愛泛濫」的理論。
華特認為,人們在經驗災難恐慌後不其然會感到生命的可貴,珍惜與伴侶在一起的時間,而且擁抱親熱,而陌生人的一夜情也會增加。
華特又相信,即使不是身在美國的人也會受到這次慘劇影響引致情緒不安,如此類推,這種「災後恐慌性愛」的現象或會擴至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
類似情況在1994年加州大地震也曾出現,一批曾經歷大地震的婦女在參與臨床研究時表示,他們在地震發生後不久便想到性愛。
911觸發超市割價戰
美國遇襲事件打擊了香港零售市道,並觸發超市減價戰,兩大超市集團均暗示會「斗平斗到底」。百佳超市場承認「911」事件後,生意下跌數個百分點,為催谷市民的消費意欲,宣布推出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減價行動,每日推出多達三千種平價商品,當中包括半價和買一送一,估計消費者在年底前不足3個月內可慳錢達1億元。惠康則回應稱,會注視同行的經營方式而調整策略,並盡力做到最低價。
時裝潮流發生改變
被譽為「時間之都的時裝中心」的巴黎旺多姆廣場上,一些大時裝店急急忙忙推出了重返黑色調的款式——無論面料還是模特的化妝,都是黑色。這一決定既是基於公眾的情緒,也是基於面臨經濟衰退在即的前景需要節省開支。
內莉?羅迪時裝公司說:「我們原來預計年底將五顏六色,款式新穎獨特,但美國的悲劇令我們戛然而止。現在想做的是一件事:勒緊褲腰帶,想一想軍事款式,也許我們要重新戴上肩章,穿上靴子。黑色——為一個時代的結束而悲哀的色調。」
米蘭最著名的多爾切時裝店昨天宣布,這個時裝展銷季將不推出性感時裝,將告別超短裙和露胸時裝。古姿公司的設計師福特說,這家公司將減少豪華頹廢的款式,「世界情緒的變化肯定會體現在時裝上」。
大多數模特拒絕乘飛機去參加歐洲時裝展,設計師們不得不增加當地的模特。
巴黎的23個時裝展已被取消,因為客戶寥寥無幾,特別是美國和日本的客戶,很多設計師將時裝展改為播放錄像和郵寄商品目錄。
為處置劫機分子屍體左右為難
隨著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救援和清理工作的不斷深入,一些被認為是劫機分子的屍體也逐漸被發現。究竟該如何處置這些屍體成為美國政府頗為頭疼的事情。
據《泰晤士報》報道,美國調查人員表示,目前這些屍體被裝進標有號碼的塑料袋後,放在位於多佛空軍基地太平間的冷凍車里。很多屍體不能落個全屍,要麼是一段胳膊,要麼是一條大腿,要麼就是燒焦的身體的某個部位。
景象雖然令人慘不忍睹,但是恐怖分子劫持飛機令5000多人喪生的切膚之痛又怎能忘記。看著這些遺體,美國官員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些幾乎是全世界"最可恨的人"的屍體。
在美國,即便是最臭名昭著的罪犯在被處決後,他們的屍體一般也可以被歸還其家屬埋葬。然而處理9·11襲擊事件劫機分子的屍體卻沒那麼容易。美國政府擔心,如果把屍體歸還給他們的家屬,勢必會激起民眾的憤怒。而一些伊斯蘭極端主義者也有可能把恐怖分子的墳墓當成"神殿"一樣,對其頂禮膜拜。
負責遺體鑒定的美國武裝部隊病理研究所(AFIP)的實驗室稱,由於9·11恐怖襲擊事件的特別性,美國政府不願意把這些屍體歸還給他們的家屬。該實驗室克里斯·凱利說:"我們還不清楚究竟該如何處理它們,但是我們可能不會把屍體歸還給他們的家人。"
不過,有消息稱:"如果美國真的是一個推崇正義的國家,它就不應該阻擋母親給她即便是惡魔一樣的兒子收屍。可是如果這些屍體按照穆斯林葬禮埋葬,美國人民肯定怒火中燒,難以接受。"左右為難,真不知美國政府會如何處置這些屍體。
同時,美國司法部也拒絕對劫機者的屍體處置方式發表評論。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屍體短期內將可能被放在太平間的冷凍車里,貯藏時間也有可能會延續好幾年。
遺囑軟體在美緊俏
911恐怖襲擊事件後,有兩樣東西開始在美國緊俏:一是防毒面具;二是用於填寫遺囑的電腦軟體。前者是為了在可能發生的戰爭前做好生命保護工作;後者是為了在有生之時保護死後財產。
據美國一家在線法律咨詢服務網站上月的統計,59%的美國成年人沒有訂立遺囑。在這些人中,有的是不曾考慮到,有的是避諱,有的是嫌麻煩。但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意識到了在有生之時准備遺囑的重要性。由此,用於填寫遺囑的電腦軟體開始暢銷。
以"Quicken Lawyer 2002 Personal Deluxe"為例,該軟體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用戶需要做的只是按照實際情況回答軟體提出的問題--比如"誰是將來繼承遺產的孩子的監護人?"。問題回答完之後,軟體會自動生成文檔,遺囑人將文檔列印出來,然後當著兩名見證人的面簽字,一份遺書就算完成了。整個過程約需要1小時的時間。
中國成為投資的「避風港」
即使在恐怖事件發生之前,中國市場也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最有投資潛力的地方,事件發生之後,中國又成為了受美國軍事行動影響最小的國家之一,由於受到美國恐怖主義事件的影響,亞洲市場的走勢兩周來並不穩健,投資者都在尋找一個安全的避風港灣,專家認為,作為亞洲最為活躍的一支經濟力量,中國市場理所當然地將成為投資者們瞄準的目標。這一美好前景使得過去的4個交易日里,香港恆生指數中與內地相關的所有股票都一路攀升。
香港史密斯·巴爾尼公司的地區戰略研究員保羅·查尼恩指出:"東南亞地區受到宗教的影響,而北亞地區的經濟又不甚景氣,中國內地在突然之間就成了一個非常具有前景的地區。"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的成功結束,再加上中國特有的活躍市場,以及受美國軍事行動影響最少等原因,中國國有企業H股指數已經開始重新崛起。另外,中國已於今年向國內投資者開放了B股市場,投資者們已經開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市場,這里將是世界上最有前景和活力的地方。
美國證券商不發國難財
在美國遇襲事件爆發後,美國實際參與交易的證券從業人員基於愛國心,連日來通過電話及電子郵件私下串連,彼此相約不要乘機發國難財。
PNC顧問公司負責投資業務的杜尼根說,大家的目標是穩定市場,不要利用這次浩劫發財。他和同行討論過一些穩定股市的方法,包括暫時不使用電腦程式交易,以免讓極度脆弱的股市雪上加霜。從事套利交易的交易員或法人機構,經常利用電腦程式大量買賣股票,造成股價異常波動。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就有人指出,電腦程式交易是造成股市大幅震盪的原因之一。
美國券商相約迴避的另一個行為就是放空。放空是一個足以重擊股價的行為。太平洋證券公司是放空股票的大戶,但是公司主管艾京迪表示,公司要等到股市穩定以後才會放空。
券商交易員除了彼此相約不放空股票外,還敦促別人進場回補原來的空頭部位。有人在市場技術分析師協會的網站聊天室貼出以下文章:"紐約證券交易所恢復交易後,我們和客戶都不會執行電腦程式交易的賣單,也不會在全球任何市場放空。"並呼籲網友轉貼。
⑦ 關於李紀珠的資料
李紀珠:經濟學博士
立法委員/政大經濟系所教授
興趣: 旅遊 、聽音樂、釣魚
討厭的: 不誠實
E-Mail: [email protected]
★現職:立法委員/政治大學經濟系所教授暨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華民國哈佛校友會副會長/哈佛大學領袖訓練計畫台灣諮詢委員會委員/玉山科技協會常務監事/十大傑出青年協會副會長/天下雜志經濟專欄學者/政治大學校友會常務理事★經歷: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員 /美國哈佛大學及史丹福大學經濟系訪問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國際金融師資培訓教授/大陸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美國福特基金會中國女經濟學家培訓計劃講師/世界經濟論壇(WEF)新華人經濟領袖選拔決審委員/薩爾瓦多共和國經濟顧問/高考、特考典試暨命題委員/合作金庫銀行常駐監察人/國民黨智庫財政金融組副召集人★榮譽:政治大學傑出研究教授獎/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獎(法國坎城頒獎)/美國艾森豪獎(台灣40年來唯一女性得主)/美國傅爾布萊特獎/行政院一等功跡獎章 /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唯一連續二年年度最佳論文獎得主/台灣大學第一位保送直升經濟學博士(最年輕經濟學博士,26歲)/日本政府邀請「傑出青年經濟學者」赴日考察/英國政府邀請「傑出經濟學者」赴英考察/1999年獲頒世界志願服務之星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台灣合作金庫銀行常駐監察人,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斯坦福大學經濟系訪問學者。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科學院客座教授。
作為寶島台灣最年輕的女博士、女教授,李紀珠素來以「形象好、有能力」聞名於台灣財經界。正因為如此,島內關於這位單身女教授的種種傳聞非常之多,李紀珠戲稱台灣的媒體是「製造業」,熱衷於憑空製造新聞。氣質如蘭的李紀珠刻意地保持著一貫的低調和審慎,她絕少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訪,尤其不願被攝影記者的鏡頭「曝光」,她說:「上鏡頭太多沒有自由度。」在北大朗潤園,有一間屬於李紀珠的辦公室,她是這里的客座教授。金融貨幣、國際金融以及宏觀經濟這些都是李紀珠的學術最愛,她研究風起雲涌的金融整合,她更關注海峽兩岸的自由通匯以及經貿往來。
在台灣,合作金庫銀行是僅次於台灣銀行的第二大商業銀行,李紀珠是這家銀行的常駐監察人(即監事會主席),她是續任,此前曾經當過三年的「主席」。監事會行使監督董事會的「獨立職權」,幾乎每個禮拜李紀珠都要參加合作金庫銀行的常務董事會議,對於她來說,在銀行的財務報告上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是「最神聖」的權力。
財經界歷來是男人的天下,看似「纖弱女子」的李紀珠生性靈透,憑仗著聰穎的天資、積極的人生態度,她撐起了台灣財經界的半邊天,在台灣堪稱一枝獨秀。年華方富的李紀珠一向注重人生的過程,她說:「有機會依照自己的意願來組合自己的人生,是最快樂的事情。過程比結果來的重要,我不奢望一時顯達,只求人生足夠精彩、足夠豐富。」
「研究經濟讓我感性、理性皆俱」
追憶歷歷往事,李紀珠格外感激母親給了自己一個快樂、歡暢的幼年,「母親對我的要求很簡單:健康、快樂就好。最讓我懷念的是在蘭陽女中校園草地上唱民歌,竹林里吹著晚風,自在地讀書,『瘋看』瓊瑤的小說。大學之前,我的日子無憂無慮,完全沒有考試的壓力。
」在鄉下念女校的李紀珠對數理課偏好有加,女校里教授數理課程的女老師非常少,高中畢業前夕,老師一本正經地對李紀珠說:有一門科目叫「經濟」,用了很多的數學,你學起來應該很快樂,不用背書那麼痛苦。坐著火車到台北參加「聯考」,豆蔻年華的李紀珠毫不猶豫地填報了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可真正讀起「經濟」,還是不太喜歡。大學期間,李紀珠把大量時間花在了青年社團活動上,讀了不少工科的書籍,甚至暗地裡想著調換專業。還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工科的研究所,把老師們著實嚇了一跳,極力勸說李紀珠。熬到大三,李紀珠對自己選擇的這個專業多少還是有點心虛、不塌實,覺得經濟學似乎沒什麼用處,既沒有財會那麼「專」,也沒有企管那麼「精」。但冷靜地回頭想想,「浪擲」了三年的大學時光,實在可惜,李紀珠決定好好去念經濟,從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開始,重新來讀。讀完西方的經濟學典籍,頓悟之後的李紀珠猛然發現經濟學原來是這么生動活潑,如此飽含哲理。
26歲那年,李紀珠獲得台灣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是為台灣最年輕的女經濟學博士,且為該系第一位保送直升博士,並獲最佳博士論文獎。李紀珠慶幸當年沒有意氣用事轉投了工科,「工科太冷了,不像經濟學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社會關懷。後來我去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那裡的教授有意讓我留下來,在我看來,做經濟學研究還是應該在一個自己熟悉的環境。美國的失業率增加1個百分點,對我來說只是一個研究題目而已,沒有真切的感覺;可是如果在台灣,失業率增加了0.1個百分點,我都會很深切地感受到,因為我身邊的朋友就有失業啊。這樣,我的經濟學研究就有了一種關懷在裡面。我以為,經濟學是一門帶有強烈社會關懷,感性且理性的科學,而我是一個感性、理性皆俱的女人。」李紀珠說。
「如果人生可以規劃,
我希望自己快快嫁人。」
「我的人生從不做規劃,我不相信人生可以做規劃,如果可以做規劃的話,我希望自己快快嫁人。」說完這番話的李紀珠朗聲大笑。「做好當下最重要,當各種選擇機會降臨的時候,你能把握住一個對自己影響至深的『選擇項』,這就足夠了。」早過而立之年的李紀珠很自然地變得慎獨、擅思,她喜歡聽音樂會,古典的、現代的統統都聽,家裡的CD擺滿了一面牆;閑暇時分逛逛畫廊、轉轉書店,自得其樂。生為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李紀珠的感情生活一直是空白,談及感情,她說自己最羨慕的是那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伴侶默契。李紀珠家庭觀念很重,無論在大學里做教授,還是來北京「客座」,母親都陪伴在側,在李紀珠心中,母親重於一切。
10年前,台灣的「財經國師」林鍾雄先生親率金融考察團造訪內地,李紀珠隨行,那時她第一次「身臨其境」地訪問內地。廣州、深圳、福州、上海、北京,由南向北一路訪察,歷時15天,當年的切身體驗讓李紀珠永難忘懷,「我感到內地的經濟在『動』,充滿生機地跳動。這種『動』在人們的思想行為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接觸的每一個人都追問我們怎樣把事情做得更好,怎樣才能發展得更快。盡管當年物質條件還很差,但上至政府官員、企業領導,下至普通百姓,都在強烈地追求經濟進步,那種蓬勃的成長慾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說到遺憾,也是有的,那就是因為時間原因沒有機會下到中國農村,看看中國最基層組織的生活狀態。」其後,李紀珠大約每年都有一次機會來內地跑一跑,四處看看,或獨自一人,或帶著一個企業團來,因為學金融的緣故,上海總是必去的城市。
兩年來,李紀珠以北大朗潤園為「基地」全方位地體察中國經濟,在北京呆得久了,逐漸掌握了京腔里難度很高的捲舌音,李紀珠深覺得意。李紀珠對記者說:「感性地發現,理性地研究,我個人對中國內地經濟發展非常感興趣,從傳統的計劃經濟轉軌到現代的市場經濟,這在歷史上找不到第二個實物範本。中國這么大一個經濟體,它的改革成功與周遭國家及世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不論從經濟理論的研究,或是從全球經濟發展而言,都相當的重要,我對這塊土地懷有特殊的感情,因此多年以來我對內地的經濟研究一直存有著高度的熱情和興趣。
⑧ 找部關於股票的國內電影
名字叫《股瘋》
20世紀90年代初期,股票市場的熱潮席捲中國大地,千千萬萬的中國普通老百姓以巨大的熱情投入到了股市。這股熱潮也影響到了正在德國的潘虹,在朋友的聯絡下,她看到了電影《股瘋》的本子。
1993年,《股瘋》正式開拍。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股市為題材的影片,潘虹飾演一個公共汽車的女售票員。這個女人有點潑辣,有點尖鑽,與潘虹昔日的形象迥然不同。但潘虹憑著她多年積累的藝術功力,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了這個既聰明又狡黠的上海灘「小市民」的形象,從而受到了包括股民在內的廣大觀眾的歡迎。
第二年,潘虹因在《股瘋》一片中的成功表演榮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稱號、「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華表獎最佳女主角獎。讓潘虹尤為高興的是,這已經是她第3次獲得「金雞獎」了。
影片可以用電驢搜索,是RMVB的215.5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