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它們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中信建投是原來的華夏證券,因為違規被中信證券和中國建銀投資收購,而且中信證券佔60%。
中信建投已經納入中信旗下。
B. 中信建投證券的介紹
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建投證券」或「公司」)成立於2005年11月2日,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設立的全國性大型綜合證券公司。公司總部位於北京,截至2014年底,公司在境內擁有205家證券營業部和19家期貨營業部,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直轄市,以及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區30個省份近百個大中城市。
C. 中信建投證券的待遇怎麼樣
據內部員工談,中信建投證券的待遇如下:
1、中信建投的工資共分十檔,一般應屆生,剛入職享受三檔待遇,大概四千多,扣完還能剩接近四千塊,每年十一五一元旦春節過節費一共6200元。
2、行情好的年份年底能有些獎金,獎金安當年業績,也就是給公司貢獻的交易傭金來分發,如果沒什麼客戶資產的,行情好的年份年底能分個五千左右。業績稍好些的獎金一到幾萬不等。
3、剛畢業的同學進到中信建投,有一年半的新人培養期,工資享受三檔,各營業部實行全員營銷,也就是說無論你應聘的是客戶經理還是分析師,其實都要拉客戶,而且任務量相同,新人培養期的任務較輕,基本都能完成。
4、一年半的培養期過後,開始轉為老員工,任務是一年二十萬傭金(基本要至少拉兩千萬的股票資產才能打出這些傭金),如果在當地沒有強大的資源背景,當下的行情很難完成,完不成的話,下一年的工資安上一年貢獻的傭金做以調整,五萬傭金貢獻一下,只能享受最低檔一檔工資,一個月扣完兩千五左右,二檔工資到手在三千左右,以此類推。
5、一般每個一段時間營業部都會下達階段性基金銷售任務,幾萬到十萬不等,完不成的話一次扣幾百到幾千,也就是說沒什麼資源,營銷能力又一般的人,在新人培養期後,一般每月能到手兩千左右。但相反,如果很善於營銷又有一定背景,那選擇證券行業還是很好的,三四千萬的客戶資產基本就可以保證每年十萬年薪了。
D. 中信建投證券的官方網站是哪一個
中信建投證券 www.csc108.com
E. 中信建投證券的簡介
中信建投證券擁有實力強大的股東背景,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世紀金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均為擁有雄厚資本實力、成熟資本運作經驗與較高社會知名度的大型企業。
中信建投證券業務體系完備,經營范圍主要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承銷與保薦、與證券交易和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投資咨詢、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基金代銷、融資融券、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以及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其它業務,還通過設立全資子公司,開展期貨業務與直接投資業務。
中信建投證券自成立以來,經營業績與主要業務指標排名持續位居同業前列。公司股票及債券承銷金額與主承銷家數連續多年位於同業前列,其中企業債券承銷金額與主承銷家數居於行業領先地位,股票承銷業務在若干領域形成領先優勢;公司股票基金代理交易量和市場佔比始終穩居同業前十名,其中債券代理交易量與債券交易總量居於行業領先地位。
憑借突出的專業能力與良好的市場表現,中信建投證券先後多次獲得由上海證券交易所頒發的「優秀投資銀行」獎,被中國證券業協會評選為「最佳基金代銷券商」,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評選為「優秀交易商」。2010年,公司在《新財富》雜志年度評選中當選「本土最佳投行」及「進步最快研究機構」第2名、「最具影響力研究機構」第10名;在《證券時報》年度評選中一舉攬獲「最具成長性投行」、「主板最佳投行」、「最具影響力項目」、「最具投資價值保薦項目」等獎項。經過多年努力,公司已經成為一家資產優良、內控嚴密、管理先進、效益良好的優質證券公司。2010年,中信建投證券在中國證監會組織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中獲得目前業內最高的A類AA 級評級。
中信建投證券積極倡導「誠信、專注、成長、共贏」的核心價值觀,竭誠為社會各界朋友和廣大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力爭通過五年的努力,使公司主要業務指標進入同業前五名,並在若干領域形成核心競爭力,成為具備跨境業務能力的管理先進、效益突出、信譽良好的國內一流證券公司。
F.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是什麼關系
中信建投是中信證券與建設銀行共同出資創建的一個公司,中信證券是其控股大股東,股份佔有60%。建設銀行投資中信建投擁有40%的股權。
G. 中信建投證券
你問的是什麼問題?中信建投證券不是賣電腦的,它是提供證券交易平台的.我想你肯定是想到中信建投證券的電腦部工作是吧,估計工資不會低的.
H.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是什麼關系
中信建投的前身是華夏證券。
華夏證券曾是當年的全國三大證券公司之一。
從2002年開始到2004年,券商全行業出現了巨虧,華夏也是其中之一。
連年的虧損使得券商進行大洗牌,中信證券開始「趁火打劫」。
繼2004年收購廣發失敗後,中信證券又盯上了華夏證券,
於是2005年,中信證券與建銀投資聯手出資46億元,吞下困境中的華夏證券。
收購後就改名為中信建投,並派人去做董事長。
當時的華夏證券經紀業務的市場份額比中信還高,
在收購後的幾年裡,中信獲得了非常豐厚的收益。
兩家親如兄弟,大企業哥哥來,中小企業弟弟上,有肉大家一起吃。
後來證監會發文,對證券公司實行「一參一控」。
就是說只允許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參股一家證券公司,控股另一家證券公司。
而中信證券的實際控制人控制了兩家券商。
最後,中信就通過轉讓股權把實際控制權讓了出來。
兄弟分家之後,以前的感情也就散了,變成了真正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