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的發展史
股票是商品經濟及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的歷史和發展過程大概可分為三個部分。
一、在16世紀作為籌集資金、分散風險的一種手段而進入遠航貿易領域。
在15世紀,義大利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南美州新大陸,隨後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
倫又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這些地理上的大發現開通了東西方之間的航線,使海外貿
易和殖民地掠奪成為暴富的捷徑。而要組織遠航貿易就必須具備兩大條件,其一是組建
船隊需要巨額的資金;其二是因為遠航經常會遭到海洋颶風和土著居民的襲擊,要冒很
大的風險。
而在當時,沒有一個投資者能擁有如此龐大的資金,且也沒有誰甘願冒這么大的風
險。為了籌集遠航的資本和分攤經營風險,就出現了以股份集資的方法,即在每次出航
之前,招募股金,航行結束後將資本退給出資人並將所獲利潤按股金的比例進行分配。
為保護這種股份制經濟組織,英國、荷蘭等國的政府不但給予它們各種特許權和免稅優
惠政策,且還制訂了相關的法律,從而為股票的產生創造了法律條件和社會環境。
在1553年,英國以股份集資的方式成立了莫斯科爾公司,在1581年又成立了凡特利
公司,其採取的方式就是公開招買股票,購買了股票就獲得了公司成員的資格。這些公
司開始運作時是在每次航行回來就返還股東的投資和分取利潤,其後又改為將資本留在
公司內長期使用,從而產生了普通股份制度,相應地形成了普通股股票。
因為在貿易航行中獲取的利潤十分豐厚,這類公司就迅速膨脹,相應地股票也得到
發展。在1660年之間,股東若要轉讓其所持股票,就要在本公司內找到相應的人員來接
受,或設法依公司章程規定將本公司以外的承購者變為公司的成員,股票的轉讓相當不
便。但從1661年開始,股票開始可以任意轉讓,購買了公司股票的人就具有了公司的股
東資格,享有股東權。
到1680年,此類公司在英國已達49家,這就要求用法律形式確認其獨立的、固定的
組織形式。在17世紀上半葉,英國就確認了公司作為獨立法人的觀點,從而使股份有限
公司成為穩定的組織形式,股金成為長期投資。股東憑借公司製作的股票就享有股東權,
領取股息。
與此相適應,證券交易也在歐洲的原始資本積累過程中出現。17世紀初,為了促進
包括股票流通在內的籌集資本活動的順利開展,在里昂、安特衛普等地出現了證券交易
場所。
1608年,荷蘭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個證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二、17世紀後,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股票逐漸進入金融和工業領域。
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英國、法國先後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大機器工業生產
代替手工生產的產業革命迅猛崛起,導致了商品經濟的極大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因適應
了大工業的要求而迅速發展起來,股票也相應地得到發展。出於生產對於擴大資金來源
和進行遠距離運輸以擴大市場的需要,銀行、運輸業急需大量籌集資金,而通過發行股
票來籌集資金、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就成為當時的一種普遍方式。1694年成立的第一家資
本主義國家銀行——英格蘭銀行及美國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合眾美國銀行都
是以發行股票為基礎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於股價制銀行既可發行銀行券,又能吸收
社會資金來發放貸款,其盈利非常可觀。而相對於遠航貿易來說,銀行股票是金融業股
票,不但股息多,且風險小,所以股票和股份制在金融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在18世紀,蒸汽機的發明和推廣應用導致了工業革命。
此時,資本主義的主要工業部門從手工業逐漸地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生產。不但紡織
業使用了大機器,且推廣到輪船和機車,改變了整個工業的交通狀況,大大地促進了生
產力的發展。這時的生產規模,已經遠遠不是單個資本家的小規模投資所能適應,它不
但需要專業化生產和分工協作,還要求在交通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巨大
的投資,而這些投資卻不是少數資本家或當時政府的財力所能承擔的。而股份有限公司
和股票正好提供了一條用資本社會化來集中資金的出路。
在18世紀70年代到19世紀中期,英國利用股票集資這種形式共修建了長達2200英里
的運河系統和5000英里的鐵路。美國在18世紀初的50年裡建成了約3000英里的運河及28
00英里的鐵路。
到了19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要求擴大企業規模、改進生產技
術和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獨資或合夥辦企業就難以適應。這時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就采
取各種優惠措施來鼓勵私人集資興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在工業系統確立統治地位。
於是,股票的自由轉讓,特別是利用股票價格進行投機,刺激了人們向工業企業進行股
票投資的興趣。股份有限公司在各個工業領域都迅猛發展,成為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
且通過股票籌措的資本額越來越大。如1799年杜邦創立的杜邦火葯公司就是用每股2000
美元的股票籌措了15股資本創辦的,而1902年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則用股票籌措了多達
14億美元的股金資本,成為第一個10億美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三、隨著證券交易的發展,其相應的法規及手段日益完善。
隨著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和股票發行數量的日益增多,證券交易所也在逐步發展。
1773年,股票商在倫敦的新喬納咖啡館正式成立了英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現倫敦證券
交易所的前身),並在1802年獲得英國政府的正式批准和承認。它最初經營政府債券,
其後是公司債券和礦山、運河股票。到19世紀中葉,一些非正式的地方性證券市場也在
英國興起。
美國的證券市場從費城、紐約到芝加哥、波士頓等大城市開始出現,逐步形成全國
范圍的證券交易局面。這些證券市場開始經營政府債券,繼而是各種公司股票。1790年
美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誕生,1792年紐約的24名經紀人在華爾街
11號共同組織了「紐約證券交易會」,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紐約證券交易所」。隨
著股票交易的發展,在1884年,美國的道和瓊斯發明了反映股票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指
數雛形——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
股票在近代和現代的高速發展,要求法律制度不斷完備。
各個西方國家均通過制定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等來維護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的
發展,以保護股東的權益。美國根據1929年經濟危機的經驗,於1933年頒布了《證券法》
主要規定了股票發行制度。1934年又頒布了《證券交易法》,用於解決股票交易問題,
並依該法成立了證券委員會作為股票市場的主管機關。1970年,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減少投資風險,頒布了《證券投資者保護法》。另外,在各國的股票交易市場上形成了
反映股票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指數。比如,美國的道·瓊斯公司編制的道·瓊斯股票價
格平均指數,是美國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大工業壟斷公司股票的價格指數。有關證券(股
票)法律的公布和股票價格指數的產生,促進了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制度的發展。
我國最早發行股票是在80年代中期,1984年北京的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為
中國的第一家股份制企業。隨後,上海的飛樂公司、深圳的寶安公司相繼發行了股票。
1988年前後在上海和深圳出現了地區性的股票交易,1990年12月後上海證券交易所、深
圳證券交易所相繼宣布而開業,拉開了中國股票交易的序幕。1992年,中國證券監督管
理委員會正式成立,從而使中國的股票交易逐漸走上了正規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❷ 股票有多少年歷史了
股票至2019年已有將近417年的歷史。
股票簡史介紹:
1、世界股史
股票至2017年已有將近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
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1611年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進行著股票交易,並且後來有了專門的經紀人撮合交易。
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現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最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之一;股票已經成為大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股票市場(包括股票的發行和交易)與債券市場成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內容。
2、中國股史
1916年,孫中山與滬商虞洽卿共同建議組織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擬具章程和說明書,呈請農商部核准。1920年2月1日,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在總商會開創立會.2月6日交易所召開理事會,選舉虞洽卿為理事長。
農商部終於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設立證券物品交易所,運作模式引用日本所,還聘請了日本顧問。1920年7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採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標的分為有價證券、棉花等7類。這就是近代中國最早的股票。
中國股票發行經歷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中間還隔有汪偽政府),新中國人民政府。使用購買股票的幣種有銀兩、銀元、法幣、中儲券、關金券、金元券、人民幣。如今,收藏界把這百餘年發行的股票進行分組:分為清代、民國、解放區、新中國、新時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認購證。
(2)近代股票擴展閱讀:
股票介紹及其應用: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❸ 影響中國近代股市的十大人物之一
和訊網有個「中國資本市場20年十大風雲人物」,你可以去看看。
http://stock.hexun.com/2010/20year_ncrw_yhd/
❹ 股票歷程
1916年,孫中山與滬商虞洽卿共同建議組織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擬具章程和說明書,呈請農商部核准。
1920年2月1日,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在總商會開創立會.2月6日交易所召開理事會,選舉虞洽卿為理事長。
農商部終於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設立證券物品交易所,運作模式引用日本所,還聘請了日本顧問。
1920年7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採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標的分為有價證券、棉花等7類。這就是近代中國最早的股票。 中國股票發行經歷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中間還隔有汪偽政府),新中國人民政府。使用購買股票的幣種有銀兩、銀元、法幣、中儲券、關金券、金元券、人民幣。如今,收藏界把這百餘年發行的股票進行分組:分為清代、民國、解放區、新中國、新時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認購證。
1984年- 提出建立資本市場構想
1984年11月-中國第一股發行1萬股
1986年-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誕生
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試開業
1991年8月28日- 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價格限制
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證監會正式成立
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變冷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發大漲
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漲勢
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發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漲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實施打開潘多拉魔盒:從國有股減持到股權分置改革
2001年6月-國有股減持拉開序幕
2001年7月-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
2001年10月23日-證監會宣布暫停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出售國有股
2001年6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2年6月-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
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實施 2005年4月30日-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2005年6月-利好齊發,股改行情啟動 2006年9月-股權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2006年下半年到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高達6124.04點,隨後隨著國際金融局勢急轉直下,美國次貸危機 ,世界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閉,中國股市特有的大小非現象使得上證指數一路下滑,至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跌至1664.93點,跌幅超70%。
2009年上證綜指年內上漲62.19%,個股漲幅甚至接近2007年的水平,股價創新高的A股有330多隻(不包括新股),占總數的20%,而股價回升到6000點水平的股票,占總數的50%。
2010年年初開盤指數既告不利,上證指數在最初上漲了一段之後,又於1月27日跌破3000點。
❺ 中國最早的股票是什麼時間發行的
1920年7月1日。
1920年7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採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標的分為有價證券、棉花等7類。這就是近代中國最早的股票。
中國股票發行經歷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中間還隔有汪偽政府),新中國人民政府。使用購買股票的幣種有銀兩、銀元、法幣、中儲券、關金券、金元券、人民幣。
如今,收藏界把這百餘年發行的股票進行分組:分為清代、民國、解放區、新中國、新時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認購證。
2014-12-05訊:兩市巨幅震盪,上證指數收報2937.65點,上漲38.19點,漲幅1.32%;深成指收報10067.28點,上漲37.45點,漲幅0.37%;中小板指數收報5697.71點。
下跌115.38點,跌幅1.98%;創業板指數收報1581.91點,下跌39.94點,跌幅2.46%。兩市合計成交10740億,與上一個交易日放大二成多。
(5)近代股票擴展閱讀:
現場開戶流程:
辦理上海、深圳證券賬戶卡
投資者可以通過所在地的證券營業部或證券登記機構辦理,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及復印件,委託他人代辦的,還需提供代辦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證券營業部開戶
(1)所需證件:投資者提供個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深、滬證券賬戶卡原件及復印件;
(2)填寫開戶資料並與證券營業部簽訂《證券買賣委託合同》(或《證券委託交易協議書》),同時簽訂有關滬市的《指定交易協議書》;
(3)證券營業部為投資者開設資金賬戶;
(4)需開通證券營業部銀證轉賬業務功能的投資者,注意查閱證券營業部有關此類業務功能的使用說明。
銀證通開戶
(1)銀行網點辦理開戶手續:持本人有效身份證、銀行同名儲蓄存摺(如無,可當場開立)及深滬股東代碼卡到已開通「銀證通」業務的銀行網點辦理開戶手續;
(2)填寫表格:填寫《證券委託交易協議書》和《銀券委託協議書》;
(3)設置密碼:表格經過校驗無誤後,當場輸入交易密碼,並領取協議書客戶聯,即可查詢和委託交易。
❻ 中國股市第一隻股票是什麼
中國第一隻股票飛樂音響600651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是一家接受個人和集體自願認購股票並以此籌集資金的新型公司於`1984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公司委託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證券部公開向社會改選股票`1萬股,每股`50元
但是,真正上市交易的時候,是8隻股票同時上市的,俗稱老八股
飛樂音響600651 飛樂股份600654是其中的兩只
老八股分別為:
1.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
600653,申華控股
2.上海豫園旅遊商會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5豫園商城
3.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
600654,飛樂股份
4.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600602,廣電電子
5.浙江鳳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656,ST方源
6.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
600651,飛樂音響
7.上海愛使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600652.愛使股份
8.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601,方正科技
❼ 中國近代史 除了股票還有什麼
郵票,清朝就有了龍票,那也是升值空間的,最典型的就是1980年的猴票,不過龍票就別想了,那千金難買了。
❽ 近代中國第一(除股票)
克沒得那麼多錢啊。生活困難重重
❾ 股票的股票簡史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種方式來讓公司獲得大量的資本金。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 終又促進了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1611年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進行著股票交易,並且後來有了專門的經紀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現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最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之一;股票已經成為大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股票市場(包括股票的發行和交易)與債券市場成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內容。 1916年,孫中山與滬商虞洽卿共同建議組織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擬具章程和說明書,呈請農商部核准。1920年2月1日,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在總商會開創立會.2月6日交易所召開理事會,選舉虞洽卿為理事長。農商部終於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設立證券物品交易所,運作模式引用日本所,還聘請了日本顧問。1920年7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採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標的分為有價證券、棉花等7類。這就是近代中國最早的股票。
中國股票發行經歷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中間還隔有汪偽政府),新中國人民政府。使用購買股票的幣種有銀兩、銀元、法幣、中儲券、關金券、金元券、人民幣。如今,收藏界把這百餘年發行的股票進行分組:分為清代、民國、解放區、新中國、新時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認購證。
2014-12-05訊:兩市巨幅震盪,上證指數收報2937.65點,上漲38.19點,漲幅1.32%;深成指收報10067.28點,上漲37.45點,漲幅0.37%;中小板指數收報5697.71點,下跌115.38點,跌幅1.98%;創業板指數收報1581.91點,下跌39.94點,跌幅2.46%。兩市合計成交10740億,與上一個交易日放大二成多。
❿ 除了股票之外 你還知道哪些近代中國第一
1、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
2、近代中國第一個留美學生:容閎。
3、近代中國第一個創出鐵模鑄炮法的人:龔振麟。
4、近代在反抗外國侵略的戰爭中犧牲的第一個清朝愛國將領:陳連升。
5、第一個向中國介紹牛頓力學三大定律的人:李善蘭。
6、第一個向中國介紹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人:夏元瑮。
7、第一個提出建立「中華共和國」的人:鄒容。
8、為共和革命而犧牲的第一人:陸皓東。
9、為憲法流血犧牲的第一人:宋教仁。
10、第一任台灣巡撫:劉銘傳。
11、中華民國第一個選舉產生的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12、中國第一台蒸汽機的製造者:徐壽和華蘅芳。
13、中華民國第一任國務總理:唐紹儀。
14、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
15、近代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製造家和飛行家:馮如。
16、近代中國第一個創辦職業教育的人:黃炎培。
17、近代第一個對我國的氣候條件和資源做出科學評價的人:竺可楨。
18、中國近代提出破除封建史學進行「史學革命」的第一人:梁啟超。
19、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在中國第一個舉起社會主義大旗的人:李大釗。
20、第一個採用資產階級觀點編寫中國通史的人:夏曾佑。
21、中國第一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闡述教育理論的人:楊賢江
22、中國第一所工人夜校的創辦者:毛澤東。
23、中國共產黨第一任中央局書記:陳獨秀。
24、第一個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稱為「紅軍」的人:吳蘭陔。
25、率部打響東北抗日武裝斗爭的第一槍者:馬佔山
26、第一個打開中國大門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國家:英國。
27、第一個取得在中國修築鐵路特權、也是第一個取得在中國開礦優先權的國家:法國。
28、第一個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國家:德國。
29、第一個取得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特權的國家:日本。
30、在「改訂新約運動」中第一個同中國締結關稅關系條約的國家:美國。
31、清政府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第一次較量:鴉片戰爭。
32、列強第一次攻佔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佔北京。
33、在同盟會影響下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萍瀏醴起義。
34、第一次護法運動:1917年發動,不久失敗。
35、第一次直奉戰爭:1922年爆發,直系軍閥獲勝。
36、廣東革命政府第一次東征:1925年2月,打垮了陳炯明的主力。
37、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以香港海員罷工為起點,京漢鐵路工人罷工為頂點。
38、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4年1月到1927年7月,也叫國民革命運動時期。
39、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裝起義:1926年10月23日發動,因准備不足而失敗。
40、中共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南昌起義。
41、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紅軍第一次反「圍剿」:1930年11月至1931年1月。
42、紅軍在長征中戰略方針的第一次改變:轉兵貴州。
43、中國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平型關大捷。
44、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的第一次大會戰:淞滬會戰。
45、國民黨頑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1939年12月到1940年3月,被解放區軍民粉碎。
46、中國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斗爭的完全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
47、中共中央指揮解放軍對國民黨軍隊發起戰略決戰的第一個重大戰役:遼沈戰役。
48、列強對中國和平居民進行的第一次野蠻的大屠殺:1894年日軍在旅順大屠殺。
49、近代中國第一個地方傀儡政權:廣州柏貴政府。
50、近代中國第一個租界:上海英租界。
51、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總理衙門。
52、中國第一個半殖民地性質的海關:上海海關。
53、同盟會會員建立的第一個縣級革命政權:榮縣革命政府。
54、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府:1927年11月彭湃在海陸豐成立的蘇維埃政
55、中國第一個近代軍事工業:1861年曾國藩創辦的安慶軍械所。
56、中國近代第一個新式學堂:1862年創建的京師同文館。
57、中國第一個近代民族機器工業:1869年方舉贊在上海創辦的發昌機器廠。
58、中國第一個近代輪船公司:1872年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
59、中國第一個近代化鋼鐵工業:1890年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
60、中國第一座大型化工聯合企業:1937年侯德榜創建的南京永利氨廠。
61、第一家由中國人開設的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新式銀行:1897年在上海建立的中國通商銀行。
62、中國近代第一所高等學府:1898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
63、中國第一傢具有現代意義的圖書館:1907年在北京成立的京師圖書館。
64、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治團體:強學會。
65、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
66、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
67、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
68、共產主義小組指導下成立的第一個工會:1920年成立的上海機器工會。
69、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1924年7月3日至8月21日在廣州由彭湃創辦。
70、第一個民主黨派:1925年10月成立的中國致公黨。
71、中國近代第一次宮廷政變:1861年「辛酉政變」。
72、中國近代被迫割讓的第一塊領土:香港島。
73、中國第一次出現對外正當貿易逆差:1865年。
74、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變法。
75、第一條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鐵路干線:京張鐵路。
76、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成的近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
77、中國人民第一次從帝國主義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權益:漢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
78、中國近代第一次用現代科學方法進行大規模的地下考古發掘:1928年對殷墟的發掘。
79、近代第一次垂簾聽政:1861年同治帝即位後,慈禧太後垂簾聽政。
80、近代第一次復辟帝制: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
81、蘇俄政府發表第一次對華宣言:1919年7月25 日。
82、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
83、中共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
84、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部隊:工農紅軍第四軍。
85、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1936年6月成立,楊靖宇任總司令。
86、八路軍建立的第一塊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87、中共第一次整風運動:1942年從延安開始的整風運動。
88、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
89、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中共「二大」。
90、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4年初在廣州召開。
91、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31年冬在瑞金召開。
92、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1935年1月遵義會議的召開。
93、第一次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重慶政協會議。
94、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
95、第一個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洪仁玕的《資政新篇》。
96、第一個憲法性文件:清政府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
97、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98、第一篇關於十月革命的論文:李大釗的《法俄革命之比較觀》。
99、中國第一部影片:《定軍山》,誕生於1905年。
100、中國第一部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
101、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蔡楚生編導的《漁光曲》。
102、第一部寫實主義成功的長篇小說:《子夜》。
103、第一個系統完備並付諸實施的法定學制:1904年清政府頒布的《奏定學堂章程》。
104、第一部介紹西方概率論的著作:華蘅芳的譯著《決疑數學》。
105、第一部全面系統的語法著作:馬建忠的《馬氏文通》。
106、第一部馬克思主義史學概論:李大釗的《史學要論》。
107、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李達的《社會學大綱》。
108、第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剖析中國古代社會的史學著作:郭沫若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109、中國第一本通俗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著作:艾思奇的《大眾哲學》。
110、在中國比較全面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的第一篇文章: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111、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黨刊:李達主編的《共產黨》月刊。
112、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撰寫的建築史著作: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
113、中國第一部從秧歌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歌劇:1945年首演於延安的歌劇《白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