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認定銀行理財"飛單"是職務行為還是個人行為
飛單是違法行為,銀行是三令五申禁止的,所以不是職務行,是個人行為。
主要問題是銀行有沒有連帶責任,
目前一般在銀行網點內實施的,是有責任的,程度由法院判決定。
2. 飛單是什麼意思啊
和飛單掛鉤最密切的莫過於銀行工作人員的飛單了。銀行工作人員(主要以櫃員、大堂經理、理財經理為主)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欺負投資者讀書少是咋的),賣保險這種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傭金提成。估計以前很多人存款的時候櫃員會跟你說「存定期利息太少了,看我們這有一款很適合你的產品」然而說了一大通卻是別的公司的理財產品,最後辦理的時候只不過是在本行給你開了個戶而已。事後如果出現問題,你再去找到銀行,多數情況這個人已經不在這家銀行了,投資人的損失也很難被挽回。
這種現象貌似在2004年以後開始逐漸普遍起來,簡直就成了銀行人員的灰色收入,驅使這么做的原因就是利潤高,懲罰低。你去賣個股權債權,很可能就直接得到6位數的提成,夠你一兩年的工資了,如果被發現,銀行直接開除你,然而你還以去別的地方工作,根本就沒什麼影響,誰不幹誰傻。後來飛單和刑事掛鉤,需要坐牢,加上銀行監管力度加大,勢頭得到明顯的控制。
現在去銀行雖然不怎麼會遇到飛單,但是還是需要提防:
1.銀行的產品在官網都可以查到上
2.非銀行的產品,最後合同的蓋章處也不會蓋銀行的章。
3. 保險公司銀行保險櫃員做的「飛單」是什麼意思
保險公司櫃員就是干一些電話接線員還有信件接收之類的,沒有什麼前途,晉升空間幾乎沒有。
銀行櫃員
負責儲蓄業務
日常接待客戶存取款
銀行卡
基金
代理保險等
工資待遇要看你應聘的是正式員工還是第三方人事合同了
在銀行工作
工資待遇一般都是當地中等水平的
撐不到也餓不死的職業
4. 飛單是什麼意思
接到的應該給公司的訂單被私下轉移到其它地方去做了,叫飛單。
5. 一文全面讀懂什麼是銀行理財產品"飛單
所謂「飛單」,是指銀行員工利用銀行的營業場所,私自銷售非本行自主發行的、非本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
6. 轍單與飛單是相同意思嗎
撤單是指客戶取消交易,飛單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交易無法完成。理論上撤單只是飛單包含的一種情形,所以它們代表的意思是不相同的。
7. 股票中的飛單是什麼意思
4000股在在軟體上市顯示40手,你經常看到明明在買一至買五最多也就幾百,那是幾百手的意思,還要乘以100
8. 理財產品中的飛單是什麼意思
飛單就是銷售業務員拿到訂單後,不將訂單交由自己公司做,卻將訂單放在別的公司做。
每款金融投資產品都有一個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的產品管理人就是銀行,而「飛單」產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銀行,而是一家投資公司。所以,投資者在遇到理財經理介紹某款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產品的管理人是誰。
「飛單」產品主要以超高的投資收益率吸引投資者,加上理財經理的各種口頭保證,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很容易被騙。據統計,10月份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1%,一年期以上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45%,其中會有個別超高收益產品出現,但收益率都在6%左右。與之對比,「飛單」產品的投資收益要遠遠高於這組數據。
「飛單」產品則主要投資於實體項目,通常是以股權、債券等形式投資於某某企業,或某某項目。還有部分「飛單」產品的投資方向為股市、或海外市場。
9. (在銷售中)什麼叫飛單啊
飛單簡單來說就是銷售業務員拿到訂單後,不將訂單交由自己公司做,卻將訂單放在別的公司做。
就銀行的「飛單」簡單說,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傭金提成。對於客戶來說,資金失去了銀行嚴格風控的保護就很容易「打水漂」。
一般來說,都是因為利益的驅使。因為不管是什麼行業的飛單,基本上都是由公司銷售業務員與公司在分配製度上未達成共識造成的。這其中不能說全是因為業務員的貪婪,但是不管怎麼說飛單還是不能放到檯面上的業務,屬於灰色收入。
飛單在很多行業都普遍存在,比如印刷行業等。
飛單還有另一種解釋,指員工將售賣產品的營業款據為已有,並不記入帳中。
(9)銀行理財飛單的含義擴展閱讀:
飛單的特點:
風險較高,不過年化收益率比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要高不少。
一般來說,房地產信託、私募股權等領域是銀行飛單的聚集地,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在10%以上。
飛單的資金則通常是以股權、債權等形式直接進入某實體項目,但對投資標的、領域、渠道、佔比、風險性根本沒有考慮。
客戶可撥打銀行的熱線電話或登錄銀行官方網站查詢所購買的產品,如果是「飛單」 就不會有記錄。
飛單產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銀行,而是某理財項目公司、投資公司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10. 請問飛單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飛單簡單來說就是銷售業務員拿到訂單後,不將訂單交由自己公司做,卻將訂單放在別的公司做。
就銀行的「飛單」簡單說,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傭金提成。
對於客戶來說,資金失去了銀行嚴格風控的保護就很容易「打水漂」。
拓展資料
飛單簡單來說就是銷售業務員拿到訂單後,不將訂單交由自己公司做,卻將訂單放在別的公司做。
就銀行的「飛單」簡單說,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傭金提成。對於客戶來說,資金失去了銀行嚴格風控的保護就很容易「打水漂」。
「飛單」和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差距?
為何風險如此之高?
二者主要是投資渠道和風控有著天壤之別。銀行理財產品的大部分資金主要以貨幣、債券市場、央行票據等穩定領域為主。少部分資金會進入優質實體、信託或基金公司的合作項目等,這一切都在銀行嚴格的風控中進行,客戶資金的安全性會有很大保障。
但『飛單』的資金則通常是以股權、債權等形式直接進入某實體項目,而且『飛單』對資金的投資標的、領域、渠道、佔比、風險性根本沒有考慮,所以能給出很高的收益率。還有部分『飛單』投進了股市或海外市場。這樣一來風險就更加難以把控了。
銀行「飛單」之所有了抬頭之勢,建設銀行VIP客戶專屬理財經理張先生坦言,這和銀行理財經理的個人素質及部分客戶貪圖高息的心理有很大關系。他說:「『有心』的理財經理憑著平日的銷售技巧幾句話就能把客戶說動,然後讓其心甘情願簽『飛單』。」
「現在有些客戶出於對理財經理的信任和被『飛單』高出傳統理財產品數倍的收益率所誘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此投資者一定要戰勝貪圖高息的心魔才能讓自己的資產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環境下保值增值,切勿被高息蒙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