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營性現金流量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區別是什麼
一、經營性現金流量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差異
兩者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利息費用的歸屬上。
OCF(經營性現金流) = EBIT(息稅前利潤) –稅收 + 折舊,說明經營性現金流中包含了利息費用,為扣除它,即未反應企業的籌資支出,只是減掉了稅收,反映了企業的納稅支出。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遞延稅款+資產及負債變動,此處凈利潤=EBIT-利息費用-稅收,說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包含利息費用,會計上將利息費用當做是一項費用給扣除了,而並未歸入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
二、經營性現金流量
經營現金流量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
總稅後現金流量與利息稅盾之差,是計算項目凈現值的依據。利息稅盾所反映的現金流入的增加已經包含在計算資本成本的負債成本部分,故總稅後現金流量中必須扣除利息稅盾,避免重復計算,使該現金流量真正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其中:
經營產生的現金流=從顧客處收到的現金-向供應商支付的現金。
三、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指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的所有的交易和事項產生的現金流量。它是企業現金的主要來源。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列報方法有兩種,一種稱直接法,另一種稱間接法。
1.直接法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直接法,是指通過現金流入和支出的主要類別直接反映來自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的報告方法。採用直接法報告現金流量,可以揭示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來源和用途,有助於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
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的主要項目包括: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收到的稅費返還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的主要項目包括: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支付的各項稅費
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是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與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的差額。
2.間接法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間接法是在企業當期取得的凈利潤的基礎上,通過有關項目的調整,從而確定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採用間接法報告現金流量,可以揭示凈收益與凈現金流量的差別,有利於分析收益的質量和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狀況。
(1)公司理財經營性現金流量擴展閱讀:
現金流一般指現金流量,現金流和現金流量沒有區別。
現金流量管理是現代企業理財活動的一項重要職能,建立完善的現金流量管理體系,是確保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現金流量是現代理財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制,通過一定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即企業一定時期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數量。
例如: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出售固定資產、收回投資、借入資金等,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入;購買商品、接受勞務、購建固定資產、現金投資、償還債務等,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出。
衡量企業經營狀況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償還債務,資產的變現能力等,現金流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參考資料:網路 經營性現金流網路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B. 怎樣從經營性,投資和籌資性現金凈流量判斷企業發展
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數,這種情況很正常,應該根據單位實際情況進行說明。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時,表明該企業處於產品初創期。在這個階段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形成生產能力,開拓市場,其資金來源只有舉債、融資等籌資活動。
2.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時,可以判斷企業處於高速發展期。這時產品迅速佔領市場,銷售呈現快速上升趨勢,表現為經營活動中大量貨幣資金回籠,同時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企業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資,而僅靠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可能無法滿足所需投資,必須籌集必要的外部資金作為補充。
3.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時,表明企業進入產品成熟期。在這個階段產品銷售市場穩定,已進入投資回收期,但很多外部資金需要償還,以保持企業良好的資信程度。
4.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時,可以認為企業處於衰退期。這個時期的特徵是:市場萎縮,產品銷售的市場佔有率下降,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於流出,同時企業為了應付債務不得不大規模收回投資以彌補現金的不足。
C. 企業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以及收益在現金流量表中如何反映
企業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以及收益在現金流量表中的反映:一般情況下,購買理財產品的本金(含投出和收回)以及取得投資收益的現金流量,均作為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可分別列入「投資支付的現金」、「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等相關項目內。
現金流量表分析方法: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1、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購進商品、接受勞務付出的現金進行比較。在企業經營正常、購銷平衡的情況下,二者比較是有意義的。比率大,說明企業的銷售利潤大,銷售回款良好,創現能力強。
2、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總額比較,可大致說明企業產品銷售現款占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說明企業主營業務突出,營銷狀況良好。
3、將本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上期比較,增長率越高,說明企業成長性越好。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當企業擴大規模或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時,需要大量的現金投入,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量補償不了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但如果企業投資有效,將會在未來產生現金凈流入用於償還債務,創造收益,企業不會有償債困難。因此,分析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應結合企業的投資項目進行,不能簡單地以現金凈流入還是凈流出來論優劣。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一般來說,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越大,企業面臨的償債壓力也越大,但如果現金凈流入量主要來自於企業吸收的權益性資本,則不僅不會面臨償債壓力,資金實力反而增強。因此,在分析時,可將吸收權益性資本收到的現金與籌資活動現金總流入比較,所佔比重大,說明企業資金實力增強,財務風險降低。
(四)現金流量構成分析。
首先,分別計算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和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占現金總流入的比重,了解現金的主要來源。其次,分別計算經營活動現金支出、投資活動現金支出和籌資活動現金支出占現金總流出的比重,它能具體反映企業的現金用於哪些方面。一般來說,經營活動現金支出比重大的企業,其生產經營狀況正常,現金支出結構較為合理。
參考資料:網路-現金流量表
D.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包括哪些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收到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收到的現金、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支付的各項稅費、支付與其他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企業對經營現金流量表的操縱主要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①篡改現金流量性質,將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粉飾為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將經營活動支出放到投資活動中,將投資活動現金流入粉飾為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等等;
②權宜之計,企業為了避免年度會計報表中的經營現金凈流量惡化,可讓母公司或大股東在期末大量償還應收賬款甚至先行支付預付賬款,在下期再將資金以多種形式返回給母公司或大股東;
③應收票據貼現,應收票據貼現實質上是企業籌措資金的一種形式,並不能改善企業的獲利能力和收益質量;
④利用應付項目,在改善應收賬款餘地已不大的情況下,將目標瞄準了應付項目。
(4)公司理財經營性現金流量擴展閱讀:
企業實現的凈利潤與現金流量,都是企業的經營成果,都是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的主要指標。從這個意義上說,二者是相同的。但它們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具體表現為:
1、二者的計量基礎不同。企業的財務利潤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出來的,即收入與支出均要考慮其受益期,不同期間受益就將收入或支出歸屬於不同的時期,進而得出該期間的利潤。
而現金流量卻不同,它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計算出來的,即不論該筆收入與支出屬於哪個會計期間,只要在這個期間實際收到或支出的現金,就作為這個期間的現金流量。
2、二者包含的內容不同。中國企業會計准則及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凈利潤一般包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外收支等部分。
而現金流量的內容雖然主要是利潤,但它還包含了其他組成部分。除包括購買和銷售商品、投資或收回投資外,還包括提供或接受勞務、購建或出售固定資產、向銀行借款或償還債務等。
3、二者說明的經濟含義不同。財務利潤,其數額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取得的經濟效益,表明企業在每一會計期間的最終經營成果。
而現金流量的多少能清楚表明企業經營周轉是否順暢、資金是否緊缺、支付償債能力大小,以及是否過度擴大經營規模,對外投資是否恰當,資本經營是否有效等,從而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E. 羅斯的公司理財(中文第九版)第23頁 經營性現金流量里為什麼會有折舊項 如何理解折舊對於現金流量的影響
看到你的追問,企業實體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資本支出
在資本性支出中,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的增加要加上折舊,因為,這里考量的是實際支出的現金流量,但是在計算長期資產時候,用的是賬面凈值,即扣除了折舊,這里需要加回來。
主要是要弄懂收入 成本和現金流量的關系,收入不等於現金流入,因為有所得稅的緣故,收入*(1-所得稅稅率) 得到的才是現金流入,形象點好像是所得稅給收入扒了一次皮。
同理,固定資產的折舊是記到當期損益,比如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等,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時記到其他業務成本,這兩給都是影響利潤表成本費用的,成本等於現金流出么。不等於,因為所得稅,還要扒一次皮,扒完了, 剩下的才是現金流出。所以折舊有遞減所得稅費用的作用。就是減少現金流出。
F. 營業現金流量和經營現金流量的區別
營業現金流量和經營現金流量的區別在於:
一、概念不同
1、營業現金流量:指投資項目投入使用後,其壽命周期內由於生產經營而帶來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數量。
2、經營現金流量:也叫現金流量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制,通過一定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
二、范圍不同
1、營業現金流量范圍只在投資活動內
2、經營現金流量范圍廣,包含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
三、在現金流量表中的填制地方也不同(見圖片)
1、營業現金流量:指填寫在第二大項中「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2、經營現金流量:指現金流量表中的第一、二、三項中的現金流量相加的凈額。
四、現金流量表
1、概念
現金流量表的出現,主要是要反映出資產負債表中各個項目對現金流量的影響,並根據其用途劃分為經營、投資及融資三個活動分類。現金流量表可用於分析一家機構在短期內有沒有足夠現金去應付開銷。
現金流量表是一份顯示於指定時期(一般為一個月,一季。主要是一年的年報)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財政報告。這份報告顯示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及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Profit and Loss Account)如何影響現金和等同現金,以及根據公司的經營,投資和融資角度作出分析。作為一個分析的工具,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決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別是繳付帳單的能力。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時期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動態狀況的報表。其組成內容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相一致。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概括反映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企業現金流入流出的影響,對於評價企業的實現利潤、財務狀況及財務管理,要比傳統的損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礎。
2、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
(1)它是決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別是繳付帳單的能力。它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時期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動態狀況的報表。其組成內容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相一致。通過現金流量表, 可以概括反映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企業現金流入流出的影響, 對於評價企業的實現利潤、財務狀況及財務管理, 要比傳統的損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礎。
(2)現金流量表提供了一家公司經營是否健康的證據。
G. 公司理財中經營性現金流量定義到底是什麼
經營現金流量
主要是指銷售或購買商品、提供或接受勞務、支付稅費產生的現金流量。
H. 經營性凈現金流是不是自由現金流啊!
經營性凈現金流不是自由現金流
1、自由現金流量,就是企業產生的、在滿足了再投資需要之後剩餘的現金流量,這部分現金流量是在不影響公司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企業資本供應者的最大現金額。簡單地說,自由現金流量(FCF)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扣除資本性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s,CE)的差額。即:FCF=OCF-CE。自由現金流是一種財務方法,用來衡量企業實際持有的能夠回報股東的現金。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股東(和債權人)的最大現金額。
自由現金流量等於企業的稅後凈營業利潤(即將公司不包括利息收支的營業利潤扣除實付所得稅稅金之後的數額)加上折舊及攤銷等非現金支出,再減去營運資本的追加和物業廠房設備及其他資產方面的投資。它是公司所產生的稅後現金流量總額,可以提供給公司資本的所有供應者,包括債權人和股東。
具體公式為:
公司自由現金流量(FCFF) =(稅後凈利潤 + 利息費用 + 非現金支出)- 營運資本追加 -資本性支出
這個只是最原始的公式,繼續分解得出: 公司自由現金流量(FCFF)=(1-稅率t)×息稅前利潤(EBIT)+折舊-資本性支出(CAPX)-凈營運資金(NWC)的變化
這個就是最原始的計算FCFF的公式。
其中:息稅前利潤(EBIT)=扣除利息、稅金前的利潤,也就是扣除利息開支和應繳稅金前的凈利潤。
具體還可以將公式轉變為: 公司自由現金流量(FCFF)=(1-稅率t)× 息前稅前及折舊前的利潤(EBITD)+稅率t×折舊-資本性支出(CAPX)-凈營運資金(NWC)的變化
公司自由現金流量(FCFF)=(1-稅率t)× 息稅前利潤(EBITD)-凈資產(NA)的變化
其中:息前稅前及折舊前的利潤(EBITD)=息稅前利潤+折舊
凈營運資金的變化有時稱為凈營運資金中的投資
2、在財務會計中,經營性現金流指的是企業從經營活動中獲取的利潤除去與長期投資有關的成本以及對證券的投資後剩餘的現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