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内蒙古财经大学投资学(校企合作)就业
投资学专业(财富管理方向)隶属于金融学院,是内蒙古财经大学与上海金融谷—上海扶诚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的合作办学项目。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在金融机构、企业(跨国公司)、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投融资、财富管理等工作。该项目的培养方案在大学四年中全程嵌入扶诚金融专业课程(总计43学分),其中第六学期在上海扶诚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学习。
入学时签订就业协议,为本专业方向每位学生推荐就业岗位或面试机会;对正常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大学英语四级证(425分以上)、并通过金融从业或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负责推荐到国内银行、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第三方理财机构等金融、准金融机构以及与经济、金融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就业。
主干课程: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投资项目评估学、建筑工程概论、工程预算、公司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以及职业技能实训、公司运营与项目管理、基金与信托实务、保险实务、外汇实务、贵金属及大宗商品实务、另类投资实务、创新业务实务、家庭理财业务实训、财富管理业务实训、投资银行业务实训等。
属于2015年新设专业,目前没有毕业生就业情况,相似的专业有投资学专业,在金融学院就业稍稍逊色与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但是在整个财大来说还是名列前茅,想要获得就业推荐,还是有一定条件的,而且推荐的地方也不会是非常好的,比较内财大毕竟只是一个地方性大学,没有央财上财西财那么牛。
『贰』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的南光发展沿革
公司创办初期,条件十分艰苦,公司只有七、八个人,两三张办公桌,借用新马路新中行的阁楼,开始了南光公司不平凡的创业历程。当时,所肩负的政治经济任务异常繁重,主要有二项任务:第一项任务就是为了迎接全国最后解放,支援解放区人民所急需的物资,包括粮油、煤炭、盐等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资;第二项任务就是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转运急需物资。当时虽然叫南光贸易公司,但大部分工作是做货物转运,并不直接做贸易。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当时货物转运量比香港还要多,而且很多香港货物也要从澳门转运,成为国内一条重要的转运线,为支援解放战争和反封锁及抗美援朝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当时需要转运的物资比较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货运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自建的码头、仓库放不下,就放在临时租借的仓库内,在那些紧张繁重的日日夜夜里,柯老身先士卒,带领员工昼夜工作,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逐步打开局面的同时,也为解决澳门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做出了不懈努力,不断扩大了南光的影响力,在澳门树立了良好形象。南光的老一辈创业者,时刻牢记着肩负的历史重托,在艰苦创业的征途上风雨兼程,励精图治,使南光不断发展壮大,为南光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南光贸易公司秉承根植澳门、繁荣澳门的发展思路,在南光几十年的发展征途中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奋斗。
实业报国,惠泽澳门是老一辈南光人的奋斗目标。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大力发展南光的码头仓库、车队、贸易业务,同时又创办了澳门中国旅行社。为了切实推动澳门本地工商业的发展,老一辈南光人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扩大业务范围,拓展业务领域,多次组织澳门商人参加国内外大小交易会,组织应时货源供应澳门,繁荣澳门市场。在“文革”内地停车、停船期间,澳门粮食供应告急,为了稳定民心,及时组织邻近地区的大米货源,组织砂车不停抢运,并想方设法增加租用协议仓库,扩大库存,以稳定市场,平抑物价。“保障供给,稳定物价”是六十年代南光公司提出的方针,南光公司作为中国出口商品的总代理,在柯老的领导下,大力宣传“爱祖国,用国货”,当时澳门粮油食品、土畜产品等大部分货源主要来自祖国,随着制衣和建筑业的发展,纺织面料、建筑材料也大部分从祖国组织货源。这样不仅打开了澳门市场,繁荣了市民生活,也大大提高了南光的知名度。
以柯老为首的老一代南光人深深懂得在经济工作中积极开展统一战线,联合爱国爱澳力量,支援扶植澳门工商界的重要作用,推动港澳爱国商人回祖国内地投资捐资,努力加强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与往来,促进了澳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时,柯老经常与何贤、马万祺、崔德祺、崔乐其等社会知名人士,在柯老的办公室分析形势,研究市场,做出决策。老一辈南光人对祖国深深热爱,对澳门同胞情深意长,只要是关乎澳门民众的事情,他们都当作己任,出力出钱,不遗余力。在八十年代初,柯老更联同何贤、霍英东、何鸿燊、马万祺、郑裕彤等港澳知名人士集资兴建贯通澳门至广州四个渡口的公路大桥,为集资修桥、铺路探索出一条新路,同时也为粤澳两地交通运输和促进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促进内地改革开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南光的历史是与祖国的经济建设和澳门的稳定、发展紧密相连的。南光贸易公司作为内地外贸总公司在澳门的总代理,一直奉行“立足澳门、依靠内地、走向世界、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服务”的经营方针,积极拓展业务,经营范围和经营领域不断扩大。营业额从五十年代中期的四、五百万美元,发展到七十年代中期的八、九千万美元。七十年代后期,公司在澳门开始有少量工业投资,并填海扩建码头,修建仓库、冷库,建立运输车队,修车厂和职工宿舍,不断完善经营设施,扩大业务范围,增强自身实力。
在新的形势下,根据工作需要南光公司于1984年7月1日实行政企分开,从此南光公司开始专门从事经济活动。随着内地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公司的业务开始突飞猛进。为适应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批准,在南光贸易公司的基础上,于1985年8月23日在澳门注册成立了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从此南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南光集团属下二级企业、职能部门三十多个,员工逾千人,集团与世界上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客户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贸易关系,在内地15个省市投资兴建了60多个独资、合资企业,涉及纺织、服装、建筑材料、食品、旅游、租赁、房地产等十多个行业,在北京、广州、珠海设有直属办事处;集团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美国、新加坡、俄罗斯、捷克、越南、巴拿马、香港、塞班岛等地设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拓展了海外市场;集团在澳门和海内外通过独资、合资、联营、合作、参股等形式,兴办了各种企业和实体上百家,逐步向着综合型、多元化、国际化方向迈进。1988年集团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6.43亿美元,1994年营业额达16.36亿美元。
在发展过程中,南光集团所走过的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来临,以及内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集团经营陷入困境,面临严重的支付危机。国务院全面审视了南光集团所面临的主客观环境,考虑到南光集团在澳门的地位及影响,为确保澳门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做出彻底挽救南光集团的决定,通过债转股解决南光集团债务问题,对南光集团实施全面整改,从此掀开了南光集团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2000年整改工作开始以后,南光集团提出了“振奋精神,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再造辉煌”的16字工作指导方针和“严细、务实、团结、自强”的企业精神,激励了广大干部员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同心协力,扎扎实实地从基础做起,大胆探索,务实发展,为重振南光进行深入整改。在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南光集团在整改开始后实现了扭亏为盈,并连续保持了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企业声誉和企业形象也渐渐恢复,为南光集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7月,经国家上级主管部门批复,澳门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合并到南光集团,(公司名称改为:澳门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2005年底改为:澳门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集团属下二级公司。通过企业架构的整合,进一步壮大了南光集团的整体实力,提高了在澳门地区及同行业中的影响,增强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澳中旅前身澳门中国旅行社,由柯老创建于1961年6月,是澳门最早的中国旅行社。澳中旅坚持以“立足澳门,面向内地、面向世界,努力促进澳门旅游事业发展”为宗旨,受国家主管部门的委托,为台港澳同胞以及外国人士办理各种相关的证件;开办了为华侨、港澳同胞进入内地,台胞旅行、探亲及外国人士旅游观光的快捷服务。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澳中旅已经发展成为澳门地区规模较大、设施齐全和服务项目较多的旅游企业。为了表彰澳中旅长期努力地为澳门旅游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 2001年12月19日,澳中旅荣获澳门特别行政区何厚铧特首颁发的“旅游功绩勋章”。在国资委、中央驻澳联络办等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各股东方的理解配合,以及集团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历时长达9年的债转股工作终于在2007年圆满完成,使资产负债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为加快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而时间跨度超过20年,自合并到南光集团也已近5年时间,共涉及十余家单位的原澳中旅集团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经集团与中央驻澳联络办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2007年也获得一揽子解决,完成了数亿元债权债务的帐务核对及清理,并使合并工作的产权关系和法律地位得到彻底理顺,其中包括将因历史原因导致的大量登记在个人名下的国有资产重新转为国家持有。至此,影响集团发展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处理完毕,企业发展基础更加夯实。
在国资委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根据中央企业之间辅业资产向主业资产合理流动的精神,集团于2007年无偿接收了业务范围与集团主业一致的中石化所属上海浦东实华经济发展公司,经过整合重组,已成为集团在内地的重要经营平台。发展是硬道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迈向发展,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历史重任,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南光集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南光集团加强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制订了《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确立了“做相关多元化资产组合的有效管理者,成为澳门最具实力的石化燃料、粮油食品、旅游及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内地专业地产、农副产品、特色物流行业的有力竞争者,主业突出、参与全球化经营的大型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的发展愿景。根植澳门,继续做好并延伸现有业务;进军内地,重点发展房地产、农副产品及物流业务;稳健投资,积极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南光集团将在中央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国资委和澳门中联办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澳门基本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最好的回报社会”的企业宗旨,自觉遵循企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求发展、讲诚信、比业绩”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改革为动力,以管理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加快战略转型步伐,加大实业投资力度;在立足澳门的基础上,积极向内地拓展,实现由传统贸易型企业向现代服务业企业转变的发展跨越,履行好社会责任,为澳门繁荣稳定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叁』 太平洋保险送的漆面服务有人用过吗
明确的告诉你,不是,太平洋保险是国内保险界的三大巨头之一。
参考资料: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洋保险”)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保险集团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77亿元,2007年12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中国太保,股票代码为601601。2009年12月23日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中国太保,股票代码为02601。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以“诚信天下,稳健一生,追求卓越”为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可持续价值增长,不断为客户、股东、员工、社会和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中国太平洋保险旗下拥有太平洋寿险、太平洋产险和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子公司,拥有雄厚的实力,保持持续领先的市场地位。截至2008年末,总资产为3193.9亿元,净资产487.4亿元。2008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4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6%,就市场份额而言,太平洋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太平洋寿险为中国第三大寿险公司。
中国太平洋保险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和多元化服务平台,目前拥有5400余个分支机构,6.4万余名员工与22多万名营销员,为全国超过3600万名个人客户和220万机构客户提供包括人身险和财产险在内的全方位风险保障解决方案、投资理财和资产管理服务。
中国太平洋保险在积极追求可持续价值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各类公益活动,履行企业公民的职责。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关爱孤残、捐资助学、扶贫赈灾等公益活动:已建立60余所希望小学,总投资超过了3000万元;在特大洪涝灾害、非典、南方雪灾、5.12抗震救灾期间踊跃捐款捐物,总额超过8000万元。
面向未来,中国太平洋保险确立了“以保险业为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金融服务集团”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成为信誉卓著、品牌杰出、财务稳健、效益优良的一流金融服务集团
『肆』 上海利亿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利亿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于上海自贸区,注册资金1.5亿,公司由实力雄厚的齐心企业集团(股票代码002301)注册设立。利亿财富是一家以创新金融,普惠民生,服务社会为主题的金融服务平台。公司以客户理财需求为基础,根据客户风险偏好,以高效诚信为核心,竭诚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专业化理财服务。秉承“利亿万家,万家得利”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与尊重。公司始终不渝地关注中国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境,并致力于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样性资金需求解决方案,经过深入调研为广大中小微企业量身打造了资金解决方案。利亿财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作出贡献,也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农民创业,支持高科技企业和环保企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努力做到让符合条件的客户都能得到有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政府的高度赞誉。
法定代表人:秦雨寒
成立时间:2015-07-31
注册资本:1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4100018459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富特北路211号302部位36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