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金融机构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

金融机构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06-06 23:06:03

⑴ 我国发生大量寻租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著名政治思想家阿克顿说过,“权力会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会产生腐败”。因此权力寻租与权力就是一种伴生的关系,自人类社会产生以后,就出现了权力,而权力的出现则衍生了权力寻租,这是亘古的社会现象,亦是权力寻租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哲学上,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原动力。而对于一个有权力的人来说,权力的公用和私用就是一对矛盾,即权力之于公众需求的满足和对自我需求的满足,而权力对于有权人的非生产性自我满足就是权力寻租。因此,人的私欲是权力寻租产生的另一个根本原因。
以上两点是权力寻租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普遍原因,我国权力寻租现象也不例外,但是我国权力寻租也有特殊性,即我国权力寻租产生的个别原因。

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秦朝以后,权力 便收归中央,实行严格的集权制。并且以后历朝历代,这种趋势不断加强(元朝是历史中的特例),权力愈发地集中在某一些人或某一个利益集团手中,甚至某个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依然实行单一制体制,即权力集中在中央。而我国又实行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其他政党参政的政党制度,因此我国现行体制并没有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局面,并且权力的集中是相对而言的,中央对于地方来说有至高的权力。
而这种现象对于地方来说也是存在的,一级地方对于下一级权力也高度集中,因此权力集中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中普遍存在,在某一区域中权力总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我在文章的开始就引用阿克顿的名言,“权力会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会产生腐败”。而当前我国权力过于集中的政治体制便是我国权力寻租产生的个别原因之一。

二、以上所说的历史渊源正是我国权力寻租不断衍生的另一个原因,即权力寻租在历代民众心中的影响和对意识的干扰。权力寻租这一名词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若说腐败,便无人不知了,腐败是概念分界更加明确的权力寻租,二者几无所异。人人都对腐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那就是腐败是一种黑暗的、错误的社会现象,人们对于之也都持之反对的态度,可是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于腐败却只能是过多的无奈甚至妥协,更甚至是默认,尤其是在我国悠久的剥削制国家历史中,妥协思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种思想的不断延续则是我国权力寻租产生的另一意识层面的原因。

当前我国权力寻租现象不可谓不普遍,但其具体形式主要体现为权物交易、权钱交易、权权交易和权色交易这四大类。

⑵ 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主要原因中,避险是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基本的原因。新技术革命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手段。金融自由化进一步推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利润驱动是金融衍生工具产生和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⑶ 推动同业拆借市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推动同业拆借市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同业拆借,或同业拆款、同业拆放、资金拆借,又称同业拆放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头寸调剂的市场。
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金融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行为。

一些国家特指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目的在于调剂头寸和临时性资金余缺。金融机构在日常经营中,由于存放款的变化、汇兑收支增减等原因,在一个营业日终了时,往往出现资金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一些金融机构收大于支,另一些金融机构支大于收。

资金不足者要向资金多余者融入资金以平衡收支,于是产生了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相互拆借的需求。资金多余者向资金不足者贷出款项,称为资金拆出;资金不足者向资金多余者借入款项,称为资金拆入。一个金融机构的资金拆入大于资金拆出叫净拆入;反之,叫净拆出。

同业拆借市场最早出现于美国,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按照美国1913年通过的“联邦储备法”的规定,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的会员银行,必须按存款数额的一定比率向联邦储备银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而由于清算业务活动和日常收付数额的变化。

总会出现有的银行存款准备金多余,有的银行存款准备金不足的情况。存款准备金多余的银行需要把多余部分运用,以获得利息收入,而存款准备金不足的银行又必须设法借入资金以弥补准备金缺口,否则就会因延缴或少缴准备金而受到央行的经济处罚。

在这种情况下,存款准备金多余和不足的银行,在客观上需要互相调剂。于是,1921 年在美国纽约形成了以调剂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的准备金头寸为内容的联邦基金市场

(3)金融机构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扩展阅读

同业拆借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融通资金的期限一般比较短;

(2) 参与拆借的机构基本上是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帐户,交易资金主要是该帐户上的多余资金;

(3) 同业拆借资金主要用于短期、临时性需要;

(4)同业拆借基本上是信用拆借。同业拆借可以使商业银行在不用保持大量超额准备金的前提下,就能满足存款支付的需要。1996年1月3日,我国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并开始试运行。

短期拆借市场又叫“通知放款”,主要是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商之间的一种短期资金拆借形式。其特点是利率多变,拆借期限不固定,随时可以拆出,随时偿还。交易所经纪人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向银行借款。具体做法是,银行与客户间订立短期拆借协议。

规定拆借幅度和担保方式,在幅度内随用随借,担保品多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借款人在接到银行还款通知的次日即须偿还,如到期不能偿还,银行有权出售其担保品。

⑷ 金融机构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有哪

金融机构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不同部门对一些问题的不同看法
(2)各部门的权力之争
(3)不同部门的利益不同
(4)部门行为不当
(5)营销部门内存在一定冲突
供参考。

⑸ 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问答题

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减少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取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不抵债。商业银行作为存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随时持有的、用于支付需要的流动资产只占负债总额的很小部分,如果商业银行的大量债权人同时要求兑现债权,例如出现大量存款人的挤兑行为,商业银行就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和广泛,通常被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除了因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计划可能不完善之外,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足,甚至引发风险扩散,造成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困难。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除了应当做好流动性安排之外,还应当有效管理其他各类主要风险。从这个角度说,流动性风险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

⑹ 银行同业拆借的产生原因

按照美国1913年通过的《联邦储备法》的规定,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的会员银行,必须按一定比率向联邦储备银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各国相继引入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控制信用规模的手段,随之同业拆借市场也广泛发展起来。所谓同业拆借,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行为目的在于调剂头寸和临时性资金余缺。银行同业拆借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交易头寸的不足或准备盗豹不足而在相互之间进行的借贷活动,主要是凭借信用,无需缴纳担保品。期限最短为l 天(日拆),最长为1年,多数为日拆到3 个月。利率取决于市场资金供求情况,一般低于对国内大客户的优惠放款利率。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关键利率是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俄罗斯最有代表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有三种:莫斯科最大银行每日平均存款利率(MIBID)、莫斯科最大银行每日平均贷款利率(MIBOR)和实际交易平均加权贷款利率(MIACR)。同业拆借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节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开拓银行资金来源,增加银行经营收益,发挥中央银行的调控职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拆借市场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基础性市场,是中央银行政策意图的关键性传导环节。在、 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监测市场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超额储备以及拆借市场利率,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及其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决策。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种种措施,必然要通过拆借市场传导和反映到经济运行中去。
俄罗斯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市场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约占90%。其利率取决于市场资金供求情况,一般低于对国内大客户的优惠放款利率。俄罗斯的同业拆借市场十分活跃,特别是在1998年金融危机以前。银行频繁拆入拆出资金,首先是调剂资金头寸的需要,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当时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收益率居高不下,大量资金涌入债市和股市进行投机,因而形成了对短期资金的巨大需求,银行纷纷通过短期拆借以高利率或转贷给其它经济主体或自己进入债市股市投机,以在短期内牟取暴利。莫斯科同业拆借市场是俄罗斯同业拆借市场中成交最大、最活跃的市场,其交易量占到全俄交易量的90%以上。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为俄罗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利率发生重要影响。
银行同业拆借分析
俄罗斯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发展历史中最大的事件是1995年8月发生的危机。俄罗斯储蓄银行在1994年-1995年初向俄罗斯银行同业市场投放了大量的资金,导致市场的交易量上升。但是随着俄罗斯国债市场的繁荣,储蓄银行开始逐渐从银行同业市场撤离资金,转而投向国债市场。作为最大的资金供应人,储蓄银行资金的撤离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供应态势。到了1995年8 月份,资金短缺使几家大中型银行无法及时提供资金进行结算,危机由此爆发。危机导致150 家银行无法履行提供资金的责任,信贷资金规模比平常水平减少了5 % ,隔夜拆借年利率达到200 %一1000 %。为了摆脱危机,中央银行被迫介人银行同业市场,在债券市场上购进了1.6 万亿的卢布短期国债(rKO ),增加资金供应量;并向一些处于困境的银行发放了总额为3000 亿卢布的贷款以解决支付危机问题。1995 年8 月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危机揭开了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且使银行同业市场规模急剧下降,银行资产中银行同业债权大幅下降。图1为俄罗斯银行同业市场在金融危机中的变化。导致了1995年8月的同业拆借市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市场的不规范经营,加之相应的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当时的列弗尔托夫商业银行由于不规范经营出现了支付危机,直接引发了其它银行停比对该行继续提供贷款,使得一些原来与该行有业务往来的银行也因此受到株连而无法在货币市场上继续筹措资金。这场危机使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受到极大打击,它在俄罗斯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将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位置让给了俄罗斯国家有价证券市场。

⑺ 金融风险管理 简答题 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流动性风险主要产生于银行无法应对因负债下降或资产增加而导致的流动性困难。当一家银行缺乏流动性时,它就不能依靠负债增长或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变现资产来获得充裕的资金,因而会影响其盈利能力。极端情况下,流动性不足能导致银行倒闭。

⑻ 金融中介机构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从金融活动的角度出发,金融中介是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之一,在间接融资版领域吸收存款发放贷权款,在直接融资领域为筹资者和投资者牵线搭桥。这一层面的联系说明两者间的发展会相互促进,金融机构的成长壮大有利推进金融市场提高效率,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会为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动力。
从金融体系的角度出发,它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共同构成。经济实体要在自有资本之外融资,不是直接找金融市场,就是找金融机构,它们是金融体系的两个互补部分。从这一层面看,金融市场的发展并非意味着金融中介的高度扩张壮大。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二者中往往其一居主导地位。因而假如用规模和地位来衡量二者的发展,它们的联系通常是反方向的。然而,用提高金融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来衡量二者的发展更有意义,此时它们的联系是正方向的,即在以高效资源配置为目标的金融体系中,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共同发展。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海发贵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38
河南农信贷款 浏览:936
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合作 浏览:576
银行理财基金到期怎样赎回 浏览:928
法兰克福外汇交易市场 浏览:390
建行理财子基金运营岗 浏览:507
理财通余额怎样增加货币基金 浏览:645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仓位 浏览:683
我国绿色金融资金缺口大 浏览:553
杠杆租金回报率 浏览:439
农产品期货在哪里交易 浏览:31
融资贷款居间合同 浏览:365
房山有网络黄金代理商吗 浏览:995
疫情下的医疗股票 浏览:636
可以用黄金换铂金吗 浏览:448
伞形信托市场 浏览:993
2005年全国金融机构家数 浏览:66
外汇新闻网英国 浏览:378
中金黄金价格走势图东方 浏览:371
类金融上市公司 浏览: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