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要做金融行業其優點是什麼
金融行業現在也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優點就是資金利用率高。金融行業的資金流通比較好。希望對你有幫助
2. 金融行業怎麼樣
現在正在進入互聯網金融
2014年,互聯網金融進入一個野蠻生長的時期:P2P網貸平台一邊以驚人的速度涌現,一邊又驚現倒閉潮;」寶」類產品在經過一番兇猛的瘋長後,收益漸趨平緩;眾籌的玩法越來越多,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並出現許多VC、PE進入眾籌創業領域……在經歷了一年的狂歡之後,2015年,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將進入一個沉澱、理性思考的階段,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P2P:從喧囂中沉澱
2014年,P2P行業十分熱鬧,大量的P2P平台在一年裡經歷了從出生到死去,整個行業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中,實現了行業的自我淘汰。進入2015年,P2P在熱鬧之後,將逐漸回歸理性,依稀顯露出行業的發展方向。
1、行業快速洗牌
2014年,P2P行業一方面是涌現大量的線上平台,一方面則是」倒閉潮」席捲整個行業。這是整個行業在初期發展階段正常的優勝劣汰現象,與投資人非理性追求高息、政策監管不嚴、違法成本低等多方面原因有關。
目前,大部分的P2P平台都還缺乏資質認證,P2P業內,政策監管的呼聲一直不斷。據銀監會創新部副主任楊曉軍透露的時間表,P2P監管細則或將於2015年初出台,屆時,一批不規范的P2P平台將面臨著淘汰。
另一方面,大量資本湧入P2P行業。2014年,據不完全統計,僅1月到10月,已有30餘家P2P平台獲得投資,這些吸引到資本投資的P2P平台實力將大大提高,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
2、去擔保化成趨勢
2014年,P2P行業去擔保化一直是業內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目前,P2P平台與擔保公司合作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但這種模式已經成為P2P行業發展的阻礙,去擔保化已經成為必然。
一些P2P平台沒有風險控制和管理能力,但由於有擔保公司作為擋箭牌,依然能夠吸引大量投資者。一旦擔保公司出現問題,P2P平台就不堪一擊,瞬間失守,出現倒閉、跑路等惡性事件。其次,第三方擔保公司的擔保費用很高,通常都在2%-5%左右,間接提高了融資成本。從這兩個角度來說,擔保制度反而成為P2P行業自我發展、強健的一個阻礙。
3、大數據徵信成核心競爭力
P2P平台去擔保化,就意味著要回歸其作為中介的本質,而作為一個網貸中介平台,風險管控能力,將是它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現在已經有一些P2P平台開始嘗試利用客戶在社交媒體、電商交易平台上留下來的數據,建立自己的資料庫。未來,一些P2P網貸平台將藉助技術和大數據的力量,建立起自己的數據化風控模型,採用大數據來分析和判斷個人或者企業是否具備償還能力。這也將成為P2P平台的核心競爭力,甚至在未來,會有一部分P2P平台在大數據徵信方面具備足夠的實力之後,向專業徵信機構轉型。
4、產業精細化
目前,P2P行業已經成為一片紅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利用各自的優勢,進行產品精細化,走差異化路線,是未來P2P突圍的關鍵。
現在,整個P2P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專業市場區間已經開始劃分,包攬市場的業務模式將很難持續,單個P2P平台也沒有能力覆蓋各大專業市場,只有精細化、專業化才是P2P企業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實際上,目前行業內領先的P2P企業都有自己精準的市場定位,一些平台主要為環保企業融資,一些平台與拍賣行合作推收藏品融資,還有的側重醫療、汽車、旅遊等行業的融資。
眾籌平台走向綜合服務
2014年4月19日,眾籌平台點名時間宣布放棄眾籌模式,轉而成為智能硬體的首發平台,未來,點名時間將針對一些優秀的眾籌項目,為其提供全方位的眾籌支持,包括項目包裝、媒體公關、投資人推薦、渠道對接」綠色通道」等一系列專業的定製服務。不僅是點名時間,像股權眾籌平台天使匯、雲籌,都選擇撕掉眾籌的標簽,強調自己的非眾籌屬性。
這並非眾籌已經沒落,而是眾籌平台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眾籌平台將不再局限於單一的融資環節,而是將服務延伸到整個鏈條。這不僅抓住了項目方的需求,也有利於保障投資人的利益。對於眾籌平台來說,也打破了盈利模式的桎梏。
移動支付帶動虛擬貨幣的發展
隨著NFC(近場通訊)技術的突破,蘋果、三星、華為等推出的高端機型已經全面覆蓋NFC功能,尤其是iphone6推出的ApplePay,憑借著iphone的市場地位,它在移動支付市場占據得天獨厚的優勢,並有可能與虛擬貨幣一起,對傳統的紙幣提出挑戰。
據了解,目前全美已有22萬商家加入ApplePay的陣營,佔全美商家的5-10%;12家銀行宣布與ApplePay合作,這12家銀行負責全美83%的信用卡指出。ApplePay有望成為移動支付領域的老大。
而虛擬貨幣也將受益於移動支付。虛擬貨幣植根於互聯網,消費者只要有移動設備,就可以進行虛擬幣的交換,而ApplePay的出現,將培養消費者移動支付的習慣。
與傳統貨幣相比,虛擬貨幣具有去中心化、高度流動的特點,它不屬於某一個銀行,無需經過金融監管機構的審核認證;只要技術支持,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來進行虛擬貨幣的轉移和交易。這些都是虛擬貨幣優於傳統貨幣的特點,移動支付的快速出現,令虛擬貨幣如虎添翼,實現大的飛躍。
現在,Blocktrail、Coinalytics等比特幣分析初創公司已經拿到融資,他們將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比特幣。當人們越來越多地發現虛擬貨幣的優點時,也許傳統紙幣將逐漸被取代。
移動互聯網金融元年
如果說,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元年的話,2015年或將迎來移動互聯網金融的元年。
目前,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已經開始朝著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轉移。據支付寶錢包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支付寶移動支付日交易筆數超過4500萬筆,在支付寶整體佔比中已經超過50%;有97%的用戶在轉賬時,都是在手機上進行操作的。過去傳統的理財產品,也從理財頁面向App轉化。
互聯網金融移動化的另一個催化因子,是支付寶等產品的出現,使得原來高大上的金融開始將觸角伸向屌絲人群,讓金融理財與大眾的日常生活接軌,人們隨時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pad等智能終端,隨時隨地進行投資理財,移動支付、購買保險等。當一個領域與日常生活越接近,它的移動化程度也越快。
3. 金融小貸公司的優點是什麼
說白了小額貸款公司的利息雖然比銀行高,但是小額貸款是不上個人徵信的(別告訴我你不知道什麼是個人徵信)不上徵信你懂這個好處吧!~還有一個就是銀行一般貸款下款基本要1-2個月慢的大半年。小額貸款就1個禮拜左右。
4. 金融業分業經營的優點缺點
分業經營的優點主要是提高專業水平和業務穩定,缺點是缺乏競爭力,不能進行公平競爭。
分業經營的優點:
1、有利於培養兩種業務的專業技術和專業管理水平,一般證券業務要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不斷提高其專業技能和服務,而商業銀行業務則更注重於與客戶保持長期穩定的關系。
2、分業經營為兩種業務發展創造了一個穩定而封閉的環境,避免了競爭摩擦和合業經營可能出現的綜合性銀行集團內的競爭和內部協調困難問題。
3、分業經營有利於保證商業銀行自身及客戶的安全,阻止商業銀行將過多的資金用在高風險的活動上。
4、分業經營有利於抑制金融危機的產生,為國家和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
分業經營的缺點:
1、以法律形式所構造的兩種業務相分離的運行系統,使得兩類業務難以開展必要的業務競爭,具有明顯的競爭抑制性。
2、分業經營使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缺乏優勢互補,證券業難以利用、依託商業銀行的資金優勢和網路優勢,商業銀行也不能藉助證券公司的業務來推動其本源業務的發展。
3、分業經營也不利於銀行進行公平的國際競爭,尤其是面對規模宏大,業務齊全的歐洲大型全能銀行,單一型商業銀行很難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4)優點金融公司好不好擴展閱讀
混業經營是指商業銀行及其它金融企業以科學的組織方式在貨幣和資本市場進行多業務、多品種、多方式的交叉經營和服務的總稱。金融混業經營是世界金融發展的大趨勢,也是中國金融改革的最終目標之一。
從國內外的情況看,混業經營有諸多公認的好處,比如:為資金更合理的使用、更快的流動創造了有利條件;有助於金融各個領域之間發揮協同作用,減少或避免拮抗作用;有助於對風險的系統監管等。只有混業經營才有助於對風險的系統監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分業經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混業經營
5. 通過金融公司貸款有什麼優勢可靠嗎
其實就跟舊社會地主放貸是一個道理。一個為了生存,一個你不還就不讓你專生存。信貸行業現在對國家沒屬什麼貢獻的,助長泡沫,同時導致家庭破裂概率增長。過去一個人最多貸個幾十萬幾厘的利息,倒了家裡承受的了,現在一個人擼個100萬在我看來很簡單利息都是2分多。貸款用途?多是賭博,以借還借。沒意義,如果我是銀監會,一定不會讓人借這個洗錢!
6. 直接金融機構和間接金融機構的優缺點
間接融資方式和直接融資方式(一)融資方式 1、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含義:(1)直接融資:盈餘部門直接把資金貸給赤字部門使用,即赤字部門通過出售(發行)自己的債務憑證融入資金,而盈餘部門則通過購買這些憑證向赤字部門提供資金(直接證券)。(2)間接融資:盈餘部門和赤字部門以金融機構為中介而進行的融資。金融機構作為資金的需求者,出售間接證券融入資金,盈餘部門則買入間接證券。作為供給者,買進赤字部門的直接債券融出資金,而赤字部門則賣出直接證券,融入資金。 2、二者的聯系和區別:聯系:(1)都是資金的融通活動。(2)相互滲透、相互支持。區別:(1)金融機構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間接融資方式中,商業銀行是核心中介機構。資金贏余者——銀行——資金短缺者。在直接融資方式中,以證券公司為核心。資金贏余者——證券公司甲=證券公司乙——資金短缺者。(2)特點不同:間接融資比直接融資的風險小、成本低、流動性好等優點 3、二者的優缺點比較:(1)間接融資的優缺點:優點:(1)社會安全性較強;(2)授信額度可以使企業的流動資金需要及時方便地獲得解決;(3)保密性較強。缺點:(1)社會資金運行和資源配置的效率較多地依賴於金融機構的素質;(2)監管和控制比較嚴格和保守,對新興產業、高風險項目的融資要求一般難以及時、足量滿足。(2)直接融資的優缺點:優點:(1)籌資規模和風險度可以不受金融中介機構資產規模及風險管理的約束;(2)具有較強的公開性;(3)受公平原則的約束,有助於市場競爭,資源優化配置。缺點:(1)直接憑自己的資信度籌資,風險度較大;(2)一般逐次進行,缺乏管理的靈活性;(3)公開性的要求,有時與企業保守商業秘密的需求相沖突。(二)金融證券化對融資方式及其結構的影響 1、金融證券化:指把銀行貸款和其他資產轉換成可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有價證券,即資產證券化。 2、資產證券化的背景:銀行加強風險管理和業務創新。 3、資產證券化的最初形式是將期限和利率大致相同的同質住宅抵押貸款等金融資產集聚成一個集合基金,然後發行以集合基金直接擔保的抵押擔保證券。 4、資產證券化的積極意義:(1)資產證券化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加速了資金周轉,增加了收益;(2)資產證券化使間接融資方式和直接融資方式變得界限模糊,使銀行貸款證券化後的持有人與抵押資產有了直接聯系;(3)資產證券化還將銀行借貸市場與證券市場、抵押市場、資產管理市場等有機的連接起來,對金融市場各個局部和整體的深化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4)資產證券化也刺激了投資銀行在發展國內業務的同時,
企業間接融資是指企業通過金融機構充當信用媒介獲取資金的行為.主要包括銀行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等融資方式.
1.間接融資特點
(1)貸款條件高.需要較硬的抵押條件(土地證,固定資產).
(2)審批程序復雜.國有銀行正在改製成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嫌貧愛富"是其經營理念,對貸款的風險控制正成為終身責任制,導致許多銀行"惜貸"現象較嚴重.
(3)融資風險大.當企業經營不善時,到期不能還本付息的風險必然導致企業變賣資產以至破產,企業難以藉助改善
融資結構分散風險和轉移風險負擔.
(4)融資成本剛性化.企業通過銀行貸款使金融成本"釘死"在銀行貸款利息上,企業金融成本的高低主要取決於銀行調整利率政策,特別在銀行緊縮銀根,利率提高的情況下,就會使企業的融資成本剛性上漲.
(5)資金使用受限制.通常銀行為了保證銀行貸款的及時歸還,對貸款用途有明確的規定.如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等,使企業難以靈活運用資金.
(6)難以享受銀行的國民待遇.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扶持具有政治風險.銀行中長期貸款主要支持產品有市場,效益好有還款能力的國有大中型企業以及國家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對中小企業貸款主要是流動資金貸款。
7. 互聯網公司愛搞金融,你覺得是好事還是壞事
首先不是互聯網公司愛搞金融,是所有的企業都愛搞金融,因為金融是回收資本最快的買賣,對於互聯網公司搞金融,我個人覺得有利有弊,下面我來說下我的個人看法與想法,僅供大家參考討論。
問題總結
其實對於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確是雙刃劍,在我們享受便利的同時也的確承擔著風險,所以對於互聯網公司搞金融平台,我們應該支持,但與此同時,也需要監管部門的大力監管,提高門檻,讓平台可以有更好的資質,更安全更有保障,畢竟網友的錢都是辛辛苦苦賺到的,並不是大風刮來的,很多互聯網金融平台,在暴雷後,為了防止自己損失,就會選擇捲款潛逃,但對於網友們,這是有的人一輩子的積蓄,很多人因為互聯網金融平台跑路問題,導致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所以我覺得互聯網金融平台是好事,只是這個好事需要更好地監管,這樣才能讓這件好事變得更好,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看法與想法,僅供參考討論。
8. 學金融好不好
學金融挺好的,選對專業和方向,以後就業面也比較廣。
大多數人在聽到金融學時第一反應就是覺得很高大上,莫名的想學習金融類的相關專業。金融學,通俗點理解一下也就是關於貨幣所展開的學習內容。這樣一說多數人會覺得,那還不簡單,錢嘛,大家天天都用,以後工作與這個有關那太有面子了。
專業分類
1、保險學專業
保險學是一門研究保險及保險相關事物運動規律的經濟學科。很多人以前應該都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專業,但你肯定聽過保險公司。
其實保險業在我國起步較晚,順勢就有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再加上近年來我國公民對於保險這一行業的逐步認識,保險這一行業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甚至是重視,所以保險業未來發展的空間是很廣闊的。
2、投資學專業
作為一門學問,就是幫助人科學地進行投資活動。因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很多人盲目投資,最後落得破產。
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投資政策。現在有很多投資咨詢工作,需要的高素質投資專門人才很多,但是開設投資學專業的高等院校比較少,這為投資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增加了不少砝碼。
3、信用管理專業
這個專業旨在培養掌握信用管理專業知識、理論功底扎實、創新能力、管理能力較強,並熟悉相關的國際慣例和法則,掌握信用風險管理技術,能在國際經濟活動中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高層次金融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