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是什麼
我國的現金流量表准則採用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作為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並將現金定義為企業的庫存現金以及可以隨時由於支付的存款(包括: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❷ 現金流量表怎麼編制
一.主表編制方法:
1.經營活動: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的推導公式:
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一般指的是銷售材料、提供勞務)+ (應收票據的期初余額-期末余額) +(應收賬款的期初余額-期末余額)+(預收賬款的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銷項稅發生額-應收項的意外減少(指的是不兌現的應收項減少,主要包括:壞賬的發生;票據貼現造成的借記財務費用額;非現金抵賬等)+收回以前的壞賬。
這里需注意的是應收賬款的期初、期末余額在報表中是無法找到的,需根據以下公式去推導:
應收賬款的期初余額-期末余額=(應收賬款的期初凈額-應收賬款的期末凈額)+(壞賬准備的期初余額-壞賬准備的期末余額)
(2)收到的稅費返還(企業收到現金的各種稅費返還)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所有屬於經營活動范疇但不屬於以上內容的現金流入均在此列示,如罰款收入、流動資產損失中由個人賠償的現金收入、經營租賃收到的現金及捐贈現金收入等。
(4)購進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現金的推導公式:
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對應存貨減少的部分,如:銷售材料結轉的成本)+存貨的意外減少(指的是未對應「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的存貨減少部分。如:管理部門領用材料)+(存貨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應付票據的期初余額-期末余額)+(應付賬款的期初余額-期末余額)+(預付賬款的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進項稅發生額-存貨的意外增加(指的是非購買渠道造成的存貨增加。如:折舊計入製造費用的部分;應付職工薪酬計入「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的部分)。
這里需注意的是:存貨的期初、期末余額在報表中是無法找到的,需根據以下公式去推導:
存貨的期末余額-期初余額=(存貨的期末凈額-存貨的期初凈額)+(存貨跌價准備的期末余額-存貨跌價准備的期初余額)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包括企業為職工所支付的各種現金)。不包括:a.支付的離退休人員的各項費用(此內容應計入「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b.支付給在建工程人員的現金(此內容應計入投資活動中的購建固定資產項)。
(6)支付的各項稅費(除了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實際支付的耕地佔用稅不應該列在此項目外,其他兌現的稅費均應列入此項目)。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所有屬於經營活動范疇但不屬於上述內容的現金支付均在此列示。如:罰款支出、支付的差旅費、業務招待費、保險費、經營租賃支付的現金以及捐贈現金支出等。
2.投資活動: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出售轉讓或到期收回除現金等價物以外的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收到的現金+收回持有至到期投資本金而收到的現金。不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資收回的利息。
(2)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企業因股權性投資及債權性投資而取得的現金股利、利息,以及從子公司、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分回利潤而收到的現金)。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到的現金凈額,反映企業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取得的現金,扣除為處置這些資產而支付的有關費用後的凈額。
(4)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凈額;
(5)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商品方式收到的現金。
(6)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購建固定資產,取得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不包括:a.購建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利息資本化的部分(應計入籌資活動中的利息支付項);b.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應計入籌資活動中的其他支付項)
(7)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進行權益性投資和債權投資支付的現金,包括企業取得的除現金等價物以外的短期股票投資、短期債券投資、長期股權投資、持有至到期投資支付的現金,以及支付的傭金,手續費等附加費用。
企業購買股票和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而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領取的債券的利息,應列在投資活動中的「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收回購買股票和債券支付的已宣告而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列在投資活動的「收到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
(8)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凈額。
(9)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2.籌資活動:
(1)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反映企業收到的投資者投入的現金,包括以發行股票籌集的資金實際收到款項凈額(發行收入減去支付的傭金等發行費用後的凈額)。由企業直接支付的審計咨詢等費用,在「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反映,不能從這里扣除。
(2)借款所收到的現金。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4)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以現金償還債務的本金。
(5)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具有融資性質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支付的現金。
二.附表編制方法:
(1)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凈利潤+不兌現的支出-不兌現的收入+不屬於經營活動的支出-不屬於經營活動的收入+不屬於凈利潤范疇但屬於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不屬於凈利潤范疇但屬於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出.
(2)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凈利潤+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反向沖回的准備+固定資產折舊、油氣資產折耗、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處置固定資產的損失(固定資產報廢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處置固定資產的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財務費用(非經營活動的)+投資損失-投資收益+遞延稅款所得稅資產減少-遞延稅款所得稅資產的增加+遞延稅款所得稅負債增加-遞延稅款所得稅負債的減少+存貨的減少-存貨的增加+經營性應收項目的凈減少-經營性的應收項目的凈增加+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凈增加-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凈減少.
來源於蔥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zjc201107
❸ 金融企業怎麼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通過excel編制現金流量表
excel只是一種工具,要編制現金流量表,你要知道現金流量表的內容有哪些,各個比率是如何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計算的出來的。excel表是要學習的,倒是挺簡單的,找點資料學習一下吧。如果來不及,也可以把計算結果直接填入excel表裡。
所以不如找本關於財務報表類的書籍來學習吧。這里有關於如何編制的資料,我給你貼下來。
如何根據兩大主錶快速編制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一直是企業報表編制的一個難點,如果對所有的會計分錄,按現金流量表准則的要求全部調整為收付實現制,這等於是重做一套會計分錄,無疑將大大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在實踐中也缺乏可操作性。許多財務人員因此希望僅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兩大主表來編制出現金流量表,這是一種奢望,實際上僅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是無法編制出現金流量表的,還需要根據總賬和明細賬獲取相關數據。
作者根據實際經驗,提出快速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方法,與讀者探討,這一編制方法的數據來源主要依據兩大主表,只從相關賬簿中獲得必須的數據,以達到簡單、快速編制現金流量表的目的。本文提出的編制方法從重要性原則出發,犧牲精確性,以換取速度。編制現金流量表按以下由易到難順序快速完成編制:
首先填列補充資料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情況」各項目,並確定「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第二填列主表中「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各項目,並確定「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第三填列主表中「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各項目,並確定「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第四計算確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計算公式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編制現金流量表的難點在於確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於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在企業業務中相對較少,財務數據容易獲取,因此這兩項活動的現金流量項目容易填列,並容易確保這兩項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結果正確,從而根據該公式計算得出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容易確保正確。這一步計算的結果,可以驗證主表和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各項目是否填列正確。
第五填列補充資料中「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各項目,並將計算結果與第四步公式得出的結果是否一致,如不相符,再進行檢查,以求最終一致;
第六最後填列主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各項目,並將計算結果與第四步公式計算的結果進行驗證,如不相符,再進行檢查,以求最終一致。由於本項中「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是倒擠產生,因此主表和附加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是相等的,從而快速完成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下面按以上順序詳細說明各項目的編制方法和公式:
一、 確定補充資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
現金的期初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初余額;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
二、確定主表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實收資本或股本期末數-實收資本或股本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應付債券期初數)
2.借款收到的現金
=(短期借款期末數-短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人未按期繳納股權的罰款現金收入等。
4.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
=(短期借款期初數-短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剔除利息)+(應付債券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應付股利借方發生額+利息支出+長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應付債券利息-預提費用中「計提利息」貸方余額-票據貼現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退還聯營單位的聯營投資等)、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固定資產,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現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現金等。
三、確定主表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短期投資期初數-短期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
該公式中,如期初數小於期末數,則在投資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2.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
=利潤表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期末數-應收利息期初數)-(應收股利期末數-應收股利期初數)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
=「固定資產清理」的貸方余額+(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收回融資租賃設備本金等。
5.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
=(在建工程期末數-在建工程期初數)(剔除利息)+(固定資產期末數-固定資產期初數)+(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數小於期初數,則在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項目中核算。
6.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短期投資期末數-短期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
該公式中,如期末數小於期初數,則在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未按期到位罰款。
四、確定補充資料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發生額累計數
註: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製造費用中折舊+管理費用中折舊
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註: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
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註: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
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
=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
=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
=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
=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
=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註: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准備期末余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16、其他
一般無數據。
五、確定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1+17%)+利潤表中其他業務收入+(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應收票據期末余額)+(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准備期末余額
2、 收到的稅費返還
=(應收補貼款期初余額-應收補貼款期末余額)+補貼收入+所得稅本期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其他業務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其他應收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其他應付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體操作中,由於是根據兩大主表和部分明細賬簿編制現金流量表,數據很難精確,該項目留到最後倒擠填列,計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公式二)
=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4+5+6+7) }
公式二倒擠產生的數據,與公式一計算的結果懸殊不會太大。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成本+(存貨期末余額-存貨期初余額)〕×(1+17%)+其他業務支出(剔除稅金)+(應付票據期初余額-應付票據期末余額)+(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應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初余額)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應付工資」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應付福利費」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管理費用中「養老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成本及製造費用明細表中的「勞動保護費」
6.支付的各項稅費
=「應交稅金」各明細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其他應交款」各明細賬戶借方數+「管理費用」中「稅金」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其他業務支出」中有關稅金項目,即: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金和附加稅,不包括進項稅。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支出(剔除固定資產處置損失)+管理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折舊、壞賬准備或壞賬損失、列入的各項稅金等)+營業費用、成本及製造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其他應收款本期借方發生額+其他應付款本期借方發生額+銀行手續費
六、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
=匯兌損益
七、重要說明
本文提出的現金流量表編制方法,僅是作者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簡單辦法,說其簡單,是因為這個方法僅是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及部分明細賬編制,而實際業務是錯綜復雜的,按本文辦法編制的現金流量表無法全面反映出來;按工作底稿法和T型賬戶法編制,工作量又非常大,這需要平時做好積累,在實際工作中,現金流量表是年度決算報表,平時並無編報要求,大部分企業財務因為工作繁忙,而疏忽做好這一基礎工作,都是年終決算時臨時編制,卻又無從著手,本文方法可以暫時解決這些企業財務人員的燃眉之急。
現金流量表在企業決策中作用,各企業管理層還未引起高度重視,企業財務人員編制該表也是應付完成的,會計師事務所也很難審計或乾脆不審。充分發揮現金流量表的作用,還有一個逐步的認識過程。
要精確編制現金流量表,需要財務人員平時按月做好數據的積累工作,本文提出的辦法也僅是權宜之計,從重要性角度考慮,按本方法編制的現金流量表基本能反映出企業的現金流量情況,滿足企業基本的決策需要。各位可以根據各企業的具體情況,對該方法進行完善補充,以符合自己的編制習慣和需要。
本文提出的編制方法,從事報表編制的財務人員會很快熟練的,熟練後一般在一小時以內可以編制出現金流量表,作者本人的最快速度是20分鍾。
本文提出的編制方法,是粗略性的,僅適合主業突出的單一主體企業,不適合多元化經營的集團企業以及購並、重組、對外投資頻繁的企業 。
❹ 簡述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步驟
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和期末數過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數欄和期末數欄。
第二步,對當期業務進行分析並編制調整分錄。調整分錄大體有這幾類:
第一類涉及利潤表中的收入、成本和費用項目以及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項目,通過調整,將權責發生制下的收入費用轉換為現金收付制基礎;第二類是涉及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中的投資、籌資項目,反映投資和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第三類是涉及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中的投資和籌資項目,目的是將利潤表中有關投資和籌資方面的收入和費用納入現金流量表投資、籌資活動現金流量。此外,還有一些調整分錄並不涉及現金收支,只是為了核對資產負債表項目的期末期初變動。
在調整分錄中,有關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事項,並不直接借記或貸記現金,而是分別記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有關項目,借記表明現金流入,貸記表明現金流出。
第三步,將調整分錄過入工作底稿中的相應部分。
第四步,核對調整分錄,借貸合計應當相等,資產負債表項目期初數加減調整分錄中的借貸金額後,應當等於期末數。
第五步,根據工作底稿中的現金流量表項目編制正式的現金流量表。
❺ 現金流量表怎麼編制
最佳答案
我是這樣編制現金流量表的
第一步、從資產負債表上找到貨幣資金期末數和期初數(一般企業並無其它形式的現金等價物),把現金流量表最後面的現金的期末余額和現金的期初余額填上,算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
第二步、再到主表上先填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這兩大項:
1. 一般企業除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增加減少外無其它形式的投資,這樣看資產負債表分析固定資產及無開資產部分就行了:若無變化,就不管它了;若有變化,看看是否關扯現金及金額多少。(要有其它投資,再看看其它投資項目就行了)
2.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主要於長短期借款、財務費用這幾個科目有關系,根據這幾個科目分析填列就行了
第三步、上面做好後,現在可以倒擠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了。(根據公式: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第四步、現在先不忙著去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部分中各明細項目,而要先去填後面補充資料中從凈利潤開始推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那部分,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驗證前面倒擠出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正確性。
1.此部分多數項目均可直接從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上直接抄取或計算得出(如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待攤費用減少或增加等等)。
2.麻煩一點的是如何確定經營性應收項目和經營性應付項目的范圍,我的經驗是這樣:○1應收帳款、其它應收款一般均為經營性應收項目;○2除短期借款、預提費用等科目外的流動負債科目均為經營性應付項目。
3.看看按照此思路由凈利潤開始推算出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是否正確:若不正確,先對經營性應收項目和經營性應付項目的范圍進行微調;若還不正確,還要檢查前面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計算是否有誤。若正確,基本大功告成。
第五步、最後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部分。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以一般納稅人為例)按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17%+(或-)應收帳款變動額計算。(若有其它業務收入也要算上)
2.先算出現金流入小計再倒擠出現金流出小計。
3.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以及支付的各項稅費均可從帳務上查出填上。
4. 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營業費用+管理費用-折舊部分-未支付現金的部分。
5.最後倒擠出購買商品、提供勞務支付的現金
回答者:hxy0718 - 經理 四級 2-23 09:47
❻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步驟是什麼
現金流量表包括正表和補充資料兩部分,編表時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從補充資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情況」編起。
現金流量表的現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不含定期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和現金等價物(即滿足四個特定條件的短期投資)。在目前企業中,一般都沒有定期存款和現金等價物。所以從資產負債表上找到貨幣資金期末數和期初數,算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
第二步,再到正表上填寫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額這三大項,一般企業這三塊業務活動相對較少,這方面的數據也易取得。
投資活動是長期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購建和處置以及對外投資的投出和收回。與投資活動有關的會計科目主要有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等。
籌資活動主要是接受現金投資,分出現金股利;向金融機構舉借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和發行債券及其還本付息等。與籌資活動有關的會計科目有短期借款、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實收資本、財務費用等。
第三步,上面的工作做好後,現在可以推算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了。根據公式: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E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可倒推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因為前兩步的工作較簡單,不易出錯,推算出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相應也就很准確。
第四步,現在先不忙著去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部分中各明細項目,而要先去填後面補充資料中從凈利潤開始推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那部分,目的是為了驗證前面推算出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的正確性。這一步很重要,不能放到最後做。這也是此編制方法的靈魂和精華所在,是此編制方法正確性的強力保證。
將凈利潤調節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要明確調整的原理才能正確調整。這里簡單說一下。由凈利潤調節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第一步先要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利潤,這個環節的調整目的就是扣除凈利潤中的所有非經營性損益(如投資收益等),而不必考慮該損益是否已經收付。第二步將經營活動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即將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經營活動利潤調整為符合收付實現制的利潤,也就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此部分多數項目均可直接從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上直接抄取或分析計算得出,如凈利潤、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待攤費用減少、預提費用的增加、存貨的減少等等。
檢查由凈利潤開始推算出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是否正確。若不正確,先檢查經營性應收項目以及經營性應付項目,即檢查應收項目和應付項目中是否有非經營性業務;再檢查存貨的增減變動是否有非經營性購入和領用,如在建工程領用;若還不正確,還要檢查前面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計算是否有誤。若正確,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工作就已完成大半。
此部分注意事項:當財務費用和預得費用同時存在時:只能在財務費用與預提費用增加這兩個項目中選擇一個項目進行調整。
當壞帳准備和應收帳款均有變化時:由於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項目是按扣除壞賬准備後的凈額列示,計提的壞賬准備不能直接從資產負債表中獲得,故應選擇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項目作為調整項目更為快捷。其他有同時變動的項目均參照上述思路處理。
第五步,最後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部分。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可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現金流量表》指南上的公式「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收入本期收到前期的應收賬款本期收到前期的應收票據本期的預收賬款本期因銷售退回而支付的現金本期收回前期核銷的壞賬損失」計算得出算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小計後再推算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小計。
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支付的各項稅費均可從帳簿上查出填上。最後推算出購買商品、提供勞務支付的現金。推算出後亦可用《企業會計准則-現金流量表》指南上的公式「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本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本期支付前期的應付賬款本期支付前期的應付票據本期預付的賬款本期因購貨退回收到的現金」核對一下。若不一致,先檢查經營性現金流量支出部分各項目填列是否正確,再檢查經營性現金流量收入部分填列是否正確。這步驗證同前面第四步中的驗證一起保證了此編制方法的正確性。
❼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和實例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看到收入找應收,未收稅金分開走。
看到成本找應付,存貨變動莫疏忽。
有關費用先全調,差異留在後面找。
財務費用有例外,注意分出類別來。
所得稅你直接轉,營業外找固資產。
壞賬工資折舊攤銷,哪來哪去反向抵銷。
為職工支付有多少,單獨處理分類思考。
解釋:
1、第①句話針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因為直接法是以利潤表中營業收入為起算點,所以,我們看到營業收入,就要找應收項目(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
未收的稅金再單獨作賬(收到錢的增值稅才作為現金流量)也就是說應收賬款中包括的應收取的稅金部分,若實際未收取現金則貸記應交稅金,另外,有關貼現的處理,將應收票據因貼現產生的貼現息(已計入財務費用)作反調。
例如:應收票據發生額10萬元(假如3月發生)後5月份貼現,貼現息為1萬元。但是從期初,期末的報表看,應收票據未發生變動,但你不能不作現金流量的調整,因為實際現金現流量為9萬元。
2、第②句「看到成本找應付,存貨變動莫疏忽」告訴你在進行「購買商品支付的現金」的處理時,找應付科目,同時考慮存貨的期初,期末變動值,看是否與此項目有關,有關的調整。
3、第③句「有關費用先全調,差異留在後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費用」「營業費用」的數額全部調整「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而後面把6項內容僅調回來。這6項內容是:壞賬准備,待攤費用,累計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應付管理人員工資,應付管理人員的福利費(營業費用無任何調整)
4、第④句「財務費用有例外,注意分出類別來」指的就是上面說的貼現息。
5、第⑤句「所得稅直接結轉,營業外找固資產」所得稅直接結轉,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都是從固定資產盤盈,盤虧那來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資產了。
6、第⑥句是指這幾個項目不影響現金流量,那麼就反向抵回來就可以了。
7、第⑦句支付給職工,和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較特殊,需單獨核算。
1、在進行「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核算時,需調整2項內容。財務費用中貼現息和應交稅金中收到的現金。
2、在進行「購買商品支付的現金」核算時,需調整5項內容。累計折舊,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待攤費用,應交稅金(進項稅額)。
3、在進行「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的核算時,需要調整6項內容。壞賬准備,待攤費用,累計折舊,應付管理人員工資,應付管理人員福利費,無形資產攤銷。
現金流量表是反應一定時期內(如月度、季度或年度)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所產生影響的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是原先財務狀況變動表或者資金流動狀況表的替代物。它詳細描述了由公司的經營、投資與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
❽ 怎樣編制商業銀行現金流量表
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合並現金流量表及編制說明
一、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合並現金流量表
編制單位: 年度 金額單位:人民幣
項目 項目編號
金額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貸款利息收入 1
金融機構往來收入 2
其他營業收入 3
活期存款吸收與支付凈額 4
吸收的定期存款 5
收回的中長期貸款 6
收回已核銷的貸款 7
與中央銀行往來現金凈額 8
與金融機構往來現金凈額 9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10
現金流入小計
存款利息支出 11
金融機構往來支出 12
其他營業支出 13
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14
支付定期存款本金 15
短期貸款發放與收回凈額 16
中長期貸款 17
支付營業稅金及附加 18
支付所得稅 19
支付除營業稅金及附加、所得稅以外的其它稅費 20
支付其他與營業活動有關的現金 21
現金流出小計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22
分得股利或利潤所收到的現金 23
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現金 24
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到的現金凈額 25
收到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26
現金流入小計
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支付的現金 27
權益性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28
債權性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29
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30
現金流出小計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吸收權益性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31
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數股東權益性投資收到的現金 32
發行債券所收到的現金 33
收到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34
現金流入小計
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 35
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 36
分配股利或利潤所支付的現金 37
其中:子公司支付少數股東的股金 38
償還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39
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 40
其中:子公司依法減資支付給少數股東的現金 41
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42
現金流出小計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四、非常項目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43
五、匯率變支對現金流量的影響額 44
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 45
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合並現金流量表編制說明
合並現金流量表以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損益表及其他有關現金流入、現金流出的資料為基礎編制。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貸款利息收入,反映金融企業在各類貸款業務中實際收到的利息收入,包括收到本期貸款利息收入、收到前期貸款利息以及預收以後期間的貸款利息。
2.金融機構往來收入,反映金融企業在與其他金融企業往來業務中實際收到的利息收入,包括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利息收入、存放同業利息收入、拆放同業利息收入、拆放金融性公司利息收入、系統內往來利息收入(減利息支出,如為負數,列入第12項「金融機構往來支出」)、系統內拆借利息收入、轉貼現利息收入等。
3.其他營業收入,反映金融企業除利息收入和金融企業往來收入以外的經營收入實際收到的現金,包括手續費收入、證券買賣差價收入、證券發行差價收入、租賃收入、匯兌收益、其他營業收入等。
4.活期存款吸收與支付凈額,反映金融企業吸收的單位和個人活期存款及信用卡存款等業務實際現金收付的差額。如實際收入的現金小於支付的現金,列為現金流出。
5.吸收的定期存款,反映金融企業吸收的單位和個人定期存款等業務實際收入的現金。
6.收回的中長期貸款,反映金融企業收回的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各種中長期貸款收入的現金。收回的逾期貸款,不論在逾期前是作為短期貸款或中長期貸款,均在此項目反映。
7.收回已核銷的貸款,反映金融企業已作為呆賬損失核銷的貸款本期重新收回而收入的現金。
8.與中央銀行往來現金凈額,反映金融企業與中央銀行發生資金往來實際收付現金的差額,如實際收入的現金小於支付的現金,列為現金流出。
9.與金融機構往來現金凈額,反映金融企業與其他銀行、金融性公司之間拆入拆出、同業存放與存放同業以及其他資金往來實際收付現金的差額,如差額為負數,列為現金流出。
10.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除上述項目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其他現金流入。
其他現金流入如果數額較大,應單列項目反映。
11.存款利息支出,反映金融企業在各類存款業務中實際支付的利息,包括支付本期存款利息、支付前期存款利息以及預付以後期間存款利息。
12.金融機構往來支出,反映金融企業與其他金融企業往來業務中實際支付的利息,包括向中央銀行貸款利息支出、同業存放利息支出、同業拆入利息支出、金融性公司拆入利息支出、系統內往來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如為負數,列入第2項「金融機構往來收入」)、系統內拆借利息支出、轉貼現利息支出、再貼現利息支出等。
13.其他營業支出,反映金融企業除利息支出和金融企業往來支出以外的經營活動實際支付的現金,包括手續費支出、匯兌損失以及除工資、福利性支出以外的用現金支付的各種營業費用等。
14.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以現金支付給職工的工資和為職工支付的其他現金,包括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獎金、各種補貼以及為職工交納的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險基金和各種商業保險金等。
15.支付定期存款本金,反映金融企業在吸收單位和個人定期存款等業務中實際支付的定期存款本金。
16.短期貸款發放與收回凈額,反映金融企業發放與收回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各種貸款本金的差額。
17.中長期貸款,反映金融企業發放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各種中長期貸款。
18.支付營業稅金及附加,反映金融企業實際繳納的營業稅金及附加。
19.支付所得稅,反映金融企業實際繳納的所得稅款。因年終匯繳或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等原因退回或返還的所得稅,抵減實際繳納的所得稅。
20.支付除營業稅金及附加、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稅費,反映金融企業按國家有關規定實際繳納的除營業稅金及附加、所得稅以外的其他各種稅費。與投資有關的稅金支出,在投資項目中反映。
21.支付其他與營業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除上述項目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其他現金流出。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22.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出售、轉讓或收回除現金等價物以外的各種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其他投資實際收到的現金,包括投資本金(賬面價值)的收回和因收回款項大於(或小於)投資本金而確認的投資收益(或損失)。與債券投資本金同時收回的利息收入,列入第24項「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現金」。
23.分得股利或利潤所收到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因股權投資而分得的現金股利,以及因股權投資和其他投資以現金方式實際分得的利潤。
24.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因債權性投資而收到的現金利息收入。包括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債券投資,其利息收入應在本項目反映。
25.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到的現金凈額,反映金融企業出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到的現金,扣除為出售這些資產而支付的有關費用後的凈額。固定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報廢、毀損的變賣現金凈收入,也在本項目反映。
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到的現金凈額若為負數,應作為投資活動現金流出項目反映,列入第30項「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26.收到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除上述項目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其他現金流入。
其他現金流入如果數額較大,應單列項目反映。
27.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因購買或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支付的現金。
28.權益性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從事股票投資和其他權益性投資而支付的現金,包括支付的投資價款和傭金、手續費、稅金等各項附加費用。
29.債權性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購買除現金等價物以外的債券而支付的現金。債券價格中含有應收債券利息的,以及溢價或折價購入債券的,均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反映。購買債券發生的傭金、手續費等附加費用,也在本項目反映。
30.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除上述項目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
其他現金流出如果數額較大,應單列項目反映。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31.吸收權益性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收到投資者作為資本金投入的現金。其中,委託證券機構代理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的,由證券機構直接支付的手續費、宣傳費、咨詢費、印刷費等費用,從發行股票取得的現金收入中扣除,以凈額列示。
子公司的少數股東增加在子公司中的權益性資本投資收到的現金,單列在第32項「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數股東權益性投資收到的現金」反映。
33.發行債券所收到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發行債券籌集資金收到的現金。委託證券機構代理發行債券的,由債券機構直接支付的手續費、宣傳費、咨詢費、印刷費等費用,從發行債券取得的現金收入中扣除,以凈額列示。
34.收到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除上述項目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其他現金流入。
其他現金流入如果數額較大,應單列項目反映。
35.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償還到期債券等籌資債務本金所支付的本金。支付債務利息所支付的現金,列入第39項「償還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36.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除發行股票、債券以外的籌資活動發生的各種費用,如咨詢費、公證費、印刷費等。
37.分配股利或利潤所支付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實際支付的現金股利,以及分配利潤所支付的現金。
對於子公司向少數股東支付現金股利,單列在第38項「其中:子公司支付少數股東的股利」反映。
39.償還利息所支付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實際償還債券利息等籌資債務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40.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經批准減少注冊資本,投資者抽回投資所發生的現金支出。
對於少數股東依法抽回其在子公司中的權益性投資,單列在第41項「其中:子公司依法減資支付給少數股東的現金」反映。
42.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金融企業除上述項目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其他現金流出。
其他現金流出如果數額較大,應單列項目反映。
(四)非常項目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反映非常性、偶發生的項目對現金流量的影響,按現金流入與現金流出的差額在本項目列示。非常項目包括自然災害損失、保險索賠收入、捐贈、接收捐贈、罰沒收入、罰沒支出等。
(五)匯率變動對現金流量的影響額,金融企業發生的外幣現金流量及境外機構的現金流量,按現金流量發生日的匯率或平均匯率折算成人民幣,而編制現金流量表時,按期末匯率對外幣現金流量進行調整,本項目反映此項調整對現金流量的影響。
(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反映金融企業在本期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變動情況,即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余額與期初余額之差。如果期末余額大於期初余額,以正數表示;如果期末余額小於期初余額,以負數表示。
本項目應等於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常項目產生的現金流量以及匯率變動對現金流量影響之和。
(七)本說明使用的術語,定義如下:
現金流量:是指金融企業在某一期間內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數量,包括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和現金凈流量。
本說明所提「現金」,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現金:是指金融企業庫存現金以及存放在中央銀行及其他金融企業中隨時可用於支付的存款,但不包括向其他金融企業拆放的資金。
現金等價物:是指金融企業持有的從編表日起三個月內到期、流動性強、價值變動風險很小、易於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