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債和債務危機的衡量指標是什麼
一、衡量外債的指標就是指衡量外債規模的適度性指標,國際參考指標有四種:1、負債率=外債余額/GNP,GNP為國民生產總值。一般認為警戒線為20%。2、還本付息與總產出比=當年外債還本付息額/GNP,該比率應低於5%。這兩個指標衡量一國對外債的承受能力。3、債務率=外債余額/當年商品勞務出口創匯額,該比率不高於100%。外債余額增長速度應不超過外匯收入增長速度。4、償債率=當年債務還本付息額/當年商品勞務出口創匯額,該指標應控制在20%以內為宜。這兩個指標衡量一國對外債的償還能力。
二、債務危機是指在國際借貸領域中大量負債,超過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償能力,造成無力還債或必須延期還債的現象。衡量一個國家外債清償能力有多個指標,其中最主要的是外債清償率指標,即一個國家在一年中外債的還本付息額占當年或上一年出口收匯額的比率。一般情況下,這一指標應保持在20%以下,超過20%就說明外債負擔過高。
② 什麼是外債
外債是向其股東、外資金融機構或其他國外的個人或公司所借的外幣貸款總金額。外債總額不能超過其外商投資企業總投資額和注冊資本的差額,並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備案。外債概述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定義,外債是任何特定的時間內,一國居民對非居民承擔的具有契約性償還責任的負債,不包括直接投資和企業資本。根據我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定義,外債是中國境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金融機構或者其他機構對中國境外的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金融機構、企業或者其他機構用外國貨幣承擔的具有契約性償還義務的全部債務。 外債與外資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作為外資的一部分,與直接投資又有本質的區別。直接投資是以利潤分配形式償還,並在合同有效期間雙方共擔經營風險,外債則由舉債國使用並按規定的期限歸還本金和支付利息。外債的作用 一國對外舉債通常有兩種目的:①籌措資金,用於投資,以促進本國的經濟增長,或用於彌補財政赤字。在經濟開放條件下,一國的總投資應等於國內積累與利用國外資金,當國內積累不能滿足其投資需要時,就有必要借用國外資金。因而,外債是由國內積累、國內儲蓄與投資的差額引起的。②彌補暫時的外匯短缺。當一國出現國際收支不平衡,如出現經常項目逆差時,在不動用其儲備的情況下,就可以利用外資來彌補,使其國際收支重新達到平衡。一般說來,適度的外債規模可以加速一國的經濟增長,而超出國力承受極限的外債則可能對一國的經濟產生很大的壓力,這不僅表現在外債的還本付息可能會減少一國今後所能動用的資源,從而影響到經濟的增長;而且外債增長過快也將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及國際收支的平衡。 外債的適度標准 衡量外債是否適度的指標主要有: ①償債率,即年還本付息額與年商品及勞務出口所創外匯收入總額的百分比; ②債務率,指一國外債余額占年出口外匯收入的百分比例; ③負債率,指一國外債余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 ④償息率,指年利息支付總額與出口所創外匯收入的百分比。外債的計量 世界債務報告系統有兩種: ①債務人報告系統,即根據債務人提供的數據而形成的世界債務表,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採用這一報告系統; ②債權人報告系統,即根據債權人提供的數據而形成的世界債務表,如國際清算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都採用這一報告系統。 由於考察的角度不同,因而數據就可能有些差距,前者通常有比較精確的關於各國政府的或由政府擔保的長期債務數字,但對那些私人部分的債務和短期債務往往無法進行有效的監測;而對於私人部分的債務和短期債務,以債權人為基礎的數據就能彌補以債務人為基礎的數據。中國的外債統計是以債務人為基礎的。就廣義而言,外債一般是指中國境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金融機構或者其他機構對中國境外的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或者其他機構,用外國貨幣承擔的具有契約性償還義務的全部債務。從狹義的角度講,外債是指國家對外國舉借的債,其中包括國家在國外發行或推銷的公債、向其他國家政府、國際金融組織及商業銀行的借款,因此,在這一定義內,政府直接向國外借款是外債的主要形式。外債的主要對象包括: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外國政府貸款、外國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買方信貸、發行外幣債券、國際金融租賃、補償貿易中需直接用現匯償還的債務、延期付款及其他債務。外債的分類 按債務人,可分為國家債務與非國家債務,也稱為主權債務與非主權債務; 按時間,可分為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 按貸款者,可分為政府貸款(又稱雙邊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又稱多邊貸款)、外國商業銀行貸款,以及外國證券投資者; 按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貸款與浮動利率貸款。此外,還可按借款者利益、幣種等分類。 我國外債情況 中國政府對外舉債源於50年代初期蘇聯的實物援助。但較大規模的對外舉債是在1979年以後。中國的外債主要分為:統借統還外債、統借自還外債及自借自還外債。中國政府借款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部門進行: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負責政府貸款,財政部負責世界銀行貸款及以中國政府的名義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發行公債,中國人民銀行負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及亞洲開發銀行貸款,農業部負責國際農發基金組織貸款。這些部門的外債稱為國家統借外債1989年底,中國外債余額413億美元,其中政府貸款約70億美元。中國堅持在自力更生為主和平等互利的原則下利用外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籌借資金,堅持到期償還或提前償還,在國際上享有良好的債信。 外債規模的監測指標 外債規模的監測指標主要分為三類: (一)外債的總量指標 它是對外債承受能力的估計,反映外債余額與國民經濟實力的關系。主要有:(1)負債率,指外債余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一般不得高於10%;(2)借債率,亦稱債務率,指外債余額占當年出口商品、勞務的外匯收入額的比率,一般不得超過100%。 (二)外債負擔的指標 它是對外償債能力的估計,反映當年還本付息額與經濟實力的關系。主要有:(1)償債率,指一年內外債還本付息額與出口商品、勞務的外匯收入額的比率,一般參照系數是20%;(2)當年外債還本付息額與當年財政支出的比率,一般不得高於10%。 (三)外債結構指標 它是在既定的外債規模條件下,衡量外債本身內部品質的指標。主要通過債務內部各種對比關系反映舉債成本。並預示償還時間和償還能力,旨在降低借款成本,調整債務結構,分散債務風險。主要指標有種類結構、利率結構、期限結構和幣種結構等。 利用上述指標對一國外債負擔進行分析,可看出其是否具備還本付息的能力。
③ 短期外債指標的外管局規定。
除下列情況外,金融機構各種形式的短期對外負債均應納入指標管理。
(一)期限在90天(含)以下已承兌未付款遠期信用證和90天(含)以下海外代付。開證行開立信用證後續做海外代付的,兩者期限合計不超過90天。在期限、金額、時間等方面,海外代付與進口合同、進口貿易融資存在合理對應關系。
(二)在同一法人銀行的50萬美元(含)以下非居民個人存款。
(三)經外匯局核准以非居民名義開立的各類外國投資者專用賬戶余額。
(四)外匯局明確的其他不需要納入指標管理的情形。
④ 衡量一國外債負擔的償債率指標是
衡量一國外債負擔的償債率指標是? [ 標簽:衡量 指標,償債率,指標 ] A.外債余額/國內生產總值
B.外債余額/出口外匯收入
C.外債還本付息額/出口外匯收入
D.外債余額/國民生產總值 問題補充 2009-04-14 20:49 選擇哪個答案啊? 匿名 回答:2 人氣:2 解決時間:2009-04-15 13:18 滿意答案償債率在衡量償債能力中的作用
根據償債率的一般標准,可以計算出一國在現有外匯收入的條件下借入外債的適度規模,或者在現有外債的基礎上所要求的出口收匯規模。還要根據借款國的外匯儲備、國內生產等綜合考察。但是,在衡量償債能力時,當年償債率並不是唯一的依據。由於借款國各筆債務的期限、利率等條件不同,實際還本付息額各年不同,有的國家各年度的償債率變化很大,當年償債率並不是唯一的依據。衡量償債能力時要考慮到這些因素。
衡量一國償債能力,還要根據借款國的外匯儲備、國際收支、國內生產等綜合考察。或者在現有外債的基礎上所要求的出口收匯規模。尤其是外匯儲備,對於債務國來說,應該保持適度的外匯儲備,如果外匯儲備低於一定的程度,即使沒有過多的債務也會出現清償困難。有的國家還用其他比例作為債務監測的指標,如未清償債務余額和商品勞務出口金額的比例、按人口計算的平均債務、未清償債務余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等。與其他債務監測指標相比,一般來說,償債率的優點是能反映出優惠債務在債務余額中所佔的比重,償債率是一個臨界線,因為優惠債務導致較小的償債額;但缺點是不能反映因債務重新安排或拖延還本付息所尚未支付的償債額。
答案補充 A 選C吧……
⑤ 融資性風險參與 占誰的外債指標
內保外貸是指境內銀行為境內企業在境外注冊的附屬企業或參股投資企業提供擔保,由境外銀行給境外投資企業發放相應貸款。擔保形式為:在額度內,由境內的銀行開出保函或備用信用證為境內企業的境外公司提供融資擔保,無須逐筆審批,和以往的融資型擔保相比,大大縮短了業務流程
⑥ 請教各位,外債指標的問題
除下列情況外,金融機構各種形式的短期對外負債均應納入指標管理。 (一)期限在90天(含)以下已承兌未付款遠期信用證和90天(含)以下海外代付。開證行開立信用證後續做海外代付的,兩者期限合計不超過90天。在期限、金額、時間等方面,海外代付與進口合同、進口貿易融資存在合理對應關系。 (二)在同一法人銀行的50萬美元(含)以下非居民個人存款。 (三)經外匯局核准以非居民名義開立的各類外國投資者專用賬戶余額。 (四)外匯局明確的其他不需要納入指標管理的情形
⑦ 請問什麼是短期外債有哪些形式為什麼短期外債過多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
短期外債!就是主要是本國金融體系及個人!在境外進行股票.權證.債券外匯黃金.期貨等金融產品或者!房地產.公共事業建設等等各種謀利行為的投資!並且投資期限小於或等於一年的,均為短期外債!
對於亞洲金融危機!其小部分因素是因為缺乏健全的金融體系!危機的爆發中點是由泰國!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投機!的後果也就是 讓市場時常的有點小小波動!
這亞洲金融危機的起因恰恰就是!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資本集團對泰國外匯市場進行巨額投機所造成的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
1 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
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
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至於韓國,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的狀況。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2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干預過度,特別是干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 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3、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希望回答對你 有幫助!本人並非金融專業!有不足的 地方歡迎交流
⑧ 短期外債指標包括哪些內容
應該用排除法。
首先短期外債的定義是1年期以內的外債。
除下列情況外,金融機構各種形式的短期對外負債均應納入指標管理。
(一)期限在90天(含)以下已承兌未付款遠期信用證和90天(含)以下海外代付。開證行開立信用證後續做海外代付的,兩者期限合計不超過90天。在期限、金額、時間等方面,海外代付與進口合同、進口貿易融資存在合理對應關系。
(二)在同一法人銀行的50萬美元(含)以下非居民個人存款。
(三)經外匯局核准以非居民名義開立的各類外國投資者專用賬戶余額。
(四)外匯局明確的其他不需要納入指標管理的情形。
⑨ 短期外債指標對銀行意味著什麼
問問題的人,你是銀行的還是企業的?
既然你是銀行的櫃台人員,我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不過這個問題對總行以下的分支行沒有什麼太多的實際意義。
短期外債指標,是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各外匯指定銀行,每年年初核定的一個指標,這個指標根據國家對外匯管理政策的寬松程度,進行調整。比如目前就是每年這個指標都在緊縮。從而減少外幣對人民幣占款的比重。
具體的就是,短期外債指標是個限定額度,在這個額度內,銀行可以做貿易信貸,銀行代付,押匯等國際結算業務,如果這個額度占滿了,所有這些業務就不能做了,只有這個額度騰出來後,才可以繼續。這也就是為什麼,銀行沒有辦法做貿易信貸的原因。
⑩ 跨境人民幣資金的流入流出會佔用外債指標嗎
一般來說,跨境人民幣資金的流入流出,正規的話,是會佔用外匯指標的。
但如果通過地下錢庄進行資金跨境流轉,是不會被國家監管的,也就沒有佔用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