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爐斷制為什麼取消啊
弊大於利,水土不服,只好取消了。
② 美股觸發熔斷機制三大交易所暫停 什麼是熔斷
中國也實行一段時間,指數到7% 自動停止所有交易。
③ 熔斷機制叫停後,注冊制前股民又該怎麼玩
昨日A股市場因熔斷機制再創歷史紀錄後,和訊博主皮海洲發表了題為《注冊制導致A股第二次熔斷》的博客,在他看來:
「1月4日的熔斷,市場可以將最主要的原因歸結到大股東與董監高減持的問題上。畢竟新年伊始,市場面臨著「最嚴禁售令」到期的問題。不過,1月5日,證監會就此問題作出了解釋,表示大股東與董監高限售股的流通問題「另有規定」。
1月7日又再次驚現「閃電式熔斷」?究其主要原因,當與注冊制的「突襲」有關。因為在1月6日晚及7日晨,市場上廣泛流傳著一則有關「注冊制具體實施方案月內將落定」的消息。」
不過在7日晚間,經證監會同意,三大交易所決定於1月8日期暫停實施指數熔斷。而今日上海證券報也出來辟謠,表示:上海證券報從未公開報道過上述注冊制具體實施方案相關內容。
雖然注冊制將在本月內實施的消息被否認,但注冊制的實施,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而在注冊制下,"上市資格"不再稀缺,即便是沒有"好關系"的企業,也可以輕易上市,由於股票供應量接近無限,股市的估值將大大降低,市場中絕大多數股票將維持8到15倍市盈率,只有極少數前景非常好的公司才能享受高估值。
所以,注冊制下,證券市場寬進寬出,退市將成為常態,股民如果被騙,可以說將是血本無歸!
如果我的文章給您帶來了一定的幫助,那麼你可以關注我, 不論您是投資者還是對這方面有興趣的愛好者,我們可以一起探討,希望每天帶給您不一樣的驚喜。
④ 股市中熔斷機制是什麼意思什麼情況下會觸發
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動停盤機制,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採取的暫停交易措施。具體來說是對某一合約設置一個熔斷價格,使合約買賣報價在一段時間內只能在這一價格範圍內交易的機制。此機制如同保險絲在電流過大時熔斷,故而得名。
5、每日收市前30分鍾內,不啟動熔斷機制,但如果有已經啟動的熔斷期,則繼續執行至熔斷期結束。
6、每個交易日只啟動一次熔斷機制,最後交易日不設熔斷機制。
備註:當某期貨合約以熔斷價格或漲跌停板價格申報時,成交撮合實行平倉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
⑤ A股什麼時候開始熔斷機制,什麼時候取消的
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並於2016年1月8日暫停。
2015年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發布指數熔斷相關規定,熔斷基準指數為滬深300指數,採用5%和7%兩檔閾值。
2016年1月8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暫停實施《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第四章第五節規定的「指數熔斷」機制,以維護市場平穩運行。
熔斷機製作用同樣是避免金融交易產品價格波動過度,給市場一定時間的冷靜期,向投資者警示風險,並為有關方面採取相關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措施贏得時間和機會。
A股歷次熔斷
2016年1月4日,A股遇到史上首次「熔斷」。早盤,兩市雙雙低開,隨後滬指一度跳水大跌,跌破3500點與3400點,各大板塊紛紛下挫。
午後,滬深300指數在開盤之後繼續下跌,並於13點13分超過5%,引發熔斷,三家交易所暫停交易15分鍾,恢復交易之後,滬深300指數繼續下跌,並於13點34分觸及7%的關口,三個交易所暫停交易至收市。
2016年1月7日,早盤9點42分,滬深300指數跌幅擴大至5%,再度觸發熔斷線,兩市將在9點57分恢復交易。開盤後,僅3分鍾,滬深300指數再度快速探底,最大跌幅7.21%,二度熔斷觸及閾值。
⑥ 熔斷機制的實行過程
2015年9月6日,中國證監會負責人以答新華社記者問的形式發表談話,表示要把穩定市場、修復市場和建設市場有機結合起來。負責人稱,目前股市泡沫和風險已得到相當程度的釋放。今後當市場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證金公司仍將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
證監會負責人晚間答記者問時表示,證監會將研究制定實施指數熔斷機制。
證監會負責人表示,股市漲跌有其自身運行規律,一般情況下政府不幹預,但在股市發生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管,將及時果斷採取多種措施穩定股市。
2015年9月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發布徵求意見通知,擬在保留現有個股漲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數熔斷機制。
2015年12月4日,經有關部門統一,證監會正式發布指數熔斷相關規定,並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16年1月4日,A股遇到史上首次「熔斷」。早盤,兩市雙雙低開,隨後滬指一度跳水大跌,跌破3500點與3400點,各大板塊紛紛下挫。午後,滬深300指數在開盤之後繼續下跌,並於13點13分超過5%,引發熔斷,三家交易所暫停交易15分鍾,恢復交易之後,滬深300指數繼續下跌,並於13點34分觸及7%的關口,三個交易所暫停交易至收市。
2016年1月7日,早盤9點42分,滬深300指數跌幅擴大至5%,再度觸發熔斷線,兩市將在9點57分恢復交易。開盤後,僅3分鍾,滬深300指數再度快速探底,最大跌幅7.21%,二度熔斷觸及閾值。這是2016年以來的第二次提前收盤,同時也創造了休市最快記錄 2016年1月7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發布通知,為維護市場穩定運行,經證監會同意,自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機制。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對此表示,引入指數熔斷機制的主要目的是為市場提供「冷靜期」,避免或減少大幅波動情況下的匆忙決策,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不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抑製程序化交易的助漲助跌效應;為應對技術或操作風險提供應急處置時間。
鄧舸表示,熔斷機制不是市場大跌的主因,但從近兩次實際熔斷情況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熔斷機制又有一定「磁吸效應」,即在接近熔斷閾值時部分投資者提前交易,導致股指加速觸碰熔斷閾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權衡利弊,負面影響大於正面效應。因此,為維護市場穩定,證監會決定暫停熔斷機制。
⑦ 股票交易中的熔斷機制是怎麼回事
為防範市場大幅波動風險,進一步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的交易機制,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權益,推動證券市場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滬、深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中金所」)擬在保留現有個股漲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數熔斷機制。
指數熔斷機制總體安排是:當滬深300指數日內漲跌幅達到一定閾值時,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轉債、可分離債、股票期權等股票相關品種暫停交易,中金所的所有股指期貨合約暫停交易,暫停交易時間結束後,視情況恢復交易或直接收盤。指數熔斷機制方案要點及主要考慮如下:
一、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指數熔斷的基準指數。主要考慮有:一是跨市場指數優於單市場指數。跨市場指數代表性更強,更能全面反映A股市場總體波動情況,而單市場指數主要反映特定市場的運行情況。二是在跨市場指數中首選滬深300指數。目前,A股市場投資者比較熟悉的跨市場指數包括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以大中型市值股票為主)和中證500指數(成份股以中小型市值股票為主)。滬深300指數的市值覆蓋率、跟蹤指數產品的數量和規模都大於中證500指數。
二、設置5%、7%兩檔指數熔斷閾值,漲跌都熔斷,日內各檔熔斷最多僅觸發1次。主要考慮有:一是5%作為第一檔閾值可以兼顧設置冷靜期和保持正常交易的雙重需要;觸發7%的情況雖然較少,但屬於需要防範的重大異常情況,應當一並考慮。二是雙向熔斷更有利於抑制過度交易,控制市場波動。境內市場處於新興加轉軌的階段,投資者結構以中小散戶為主,價格雙向波動較大,既出現過恐慌性下跌,也出現過過快上漲,包括因事故導致市場短期大幅上漲的情況。因此,當市場「暴漲」時,也需要熔斷機制穩定市場亢奮情緒,防範投資者對市場上漲的過度反應,使投資者擁有更多的時間來進一步確認當前的價格是否合理。
三、分檔確定指數熔斷時間。觸發5%熔斷閾值時,暫停交易30分鍾,熔斷結束時進行集合競價,之後繼續當日交易。14:30及之後觸發5%熔斷閾值,以及全天任何時段觸發7%熔斷閾值的,暫停交易至收市。熔斷至15:00收市未恢復交易的,相關證券的收盤價為當日該證券最後一筆交易前一分鍾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含最後一筆交易),期權合約的收盤價仍按相關規則的規定執行。
四、特殊時段的安排。一是開盤集合競價階段不實施熔斷;如果開盤指數點位已觸發5%的閾值,將於9:30開始實施熔斷,暫停交易30分鍾;如果開盤指數點位觸發7%的閾值,將於9:30開始實施熔斷,暫停交易至收市。二是上午熔斷時長不足的,下午開市後補足,午間休市時間不計入熔斷時長,以利於投資者調整申報。三是熔斷機制全天有效。考慮到境內A股市場尾市階段容易出現非理性大幅波動,因此A股在尾市階段仍進行熔斷。四是在股指期貨交割日僅上午實施熔斷,無論觸及5%還是7%引發的暫停交易,下午均恢復交易,以便股指期貨計算交割結算價,平穩交割。
五、指數熔斷范圍及期現聯動。觸發熔斷時,滬、深交易所暫停全市場的股票、基金、可轉債、可分離債、股票期權等股票相關品種的交易,具體熔斷的證券品種以公告為准。股指期貨所有產品同步暫停交易(包括滬深300、中證500和上證50股指期貨),但國債期貨交易正常進行。
六、指數熔斷與停牌的銜接安排。對於上市公司申請股票停牌、新股上市遭遇盤中臨時停牌後,需要復牌的,如計劃復牌的時間恰遇指數熔斷,則需延續至指數熔斷結束後方可復牌。若指數熔斷結束而相關股票的停牌時間尚未屆滿的,則需繼續停牌。
⑧ 什麼是暫停實施a股指數熔斷制度
為維護市場平穩運行,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自2016年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機制。
引入指數熔斷機制的主要目的是為市場提供「冷靜期」,避免或減少大幅波動情況下的匆忙決策,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抑製程序化交易的助漲助跌效應;為應對技術或操作風險提供應急處置時間。熔斷機制不是市場大跌的主因,但從近兩次實際熔斷情況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熔斷機制又有一定「磁吸效應」,即在接近熔斷閾值時部分投資者提前交易,導致股指加速觸碰熔斷閾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權衡利弊,目前負面影響大於正面效應。因此,為維護市場穩定,證監會決定暫停熔斷機制。
引入熔斷機制是在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發生以後,應各有關方面的呼籲開始啟動的,有關方案經過了審慎的論證並向社會公開徵求了意見。熔斷機制是一項全新的制度,在我國沒有經驗,市場適應也要有一個過程,需要逐步探索、積累經驗、動態調整。下一步,證監會將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組織有關方面研究改進方案,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不斷完善相關機制。
⑨ 有多少個囯家股市有實施熔斷機制
「熔斷」機制,就是在期貨交易中,當價格波幅觸及所規定的點數時,交易隨之停止一段時間,或交易可以繼續進行,但價幅不能超過規定點數之外的一種交易制度。設置「熔 斷」機制的目的是為了控制交易風險。
熔斷機制起源於美國,從其發展歷史來看,形式多樣,但都是以人為地設置價格限制和中斷交易為特徵的。美國的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曾在 1982年對標普500指數期貨合約實行過日交易價格為3%的價格限制,但這一規定在1983就被廢除,直到1987年出現了股災,才使人們重新考慮實施價格限制制度。
1988年10月19日,即1987年股災一周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與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了紐約股票交易所(NYSE)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熔斷機制,在以後的18年中,美國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股災。
熔斷機制是中金所借鑒國外經驗並根據我國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的制度創新成果之一。國內股票交易及商品期貨交易中都沒有引入熔斷機制。在金融期貨創新發展之初,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率先推出熔斷制度作為其一項重要的風險管理制度,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控制風險。熔斷機制的設立為市場交易提供了一個"減震器"的作用,其實質就是在漲跌停板制度啟用前設置的一道過渡性閘門,給市場以一定時間的冷靜期,提前向投資者警示風險,並為有關方面採取相關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措施贏得時間和機會。
國外交易所中採取的熔斷機制一般有兩種形式,即"熔即斷"與"熔而不斷";前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隨後的一段時間內交易暫停,後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隨後的一段時間內買賣申報在熔斷價格區間內繼續撮合成交。國際上採用的比較多的是"熔即斷"的熔斷機制